瓦丨穿越千年,演绎古今之美
瓦,悠远而深邃,诞生于公元前1000多年,是比砖还要古老得多的建筑老人。历经几千年的风雨沧桑,始终静默于屋檐之上,庇护着世世代代的儿女子孙。它们已经不仅是一种物质形态,更是一段深刻的文化记忆。
在建筑史上,瓦通常用作覆盖房顶的建筑材料,其似乎稀松平常的功用,其看似灰暗粗陋的外观,他低到尘埃里的素朴,少有目光为之停留,但它确是朝代更迭最具代表的见证符号之一。
瓦,最初的使用也许只是为了给人们提供一个遮风避雨的处所,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它见证了朝代的兴亡与更替,也见证了辉煌与沧桑,也成就了它自身的个性,北方的瓦古朴大气,厚重粗放,在历史的长河里沉浮,南方的瓦精巧温婉,在氤氲着烟雨的江南水乡静默不语,黛瓦白墙,黄梅雨落,便是一幅绝佳的山水画,在素纸上洇染出一方诗意。
古时的屋顶之美
瓦,能成屋,能成家,能遮风挡雨,能温暖人世
融创·阿朵小镇,以苏州园林为设计灵感,隐匿于青岛著名的藏马山国际旅游度假区,巧妙借景于自然山脉,以返璞归真的手法打造唯美而富有诗意的东方设计。
江南的房子,多是白墙黑瓦。沿着曲折的水岸,一色的黑白相间,在青灰的天幕下,它们零零星星地错落着,高低不一,像一个个的谜语,在时光中,等人来解。
在南方,濛濛細雨在瓦上汇聚成溪,瓦沿雨溪的每一次滴答让中国建筑的韵味更加清晰,无论雨巷中走过撑着油纸伞丁香般的女人,还是晕染了江南小橋流水人家,瓦一直无闻卻又不可或缺。
青瓦古屋的妙处就在于它自带年代感,自带历史感。每一片瓦都有自己的节奏,是天然的乐器。坐在古老的青瓦檐下,听一场七月的雨,总恍如跨越了几千年。
在现代的钢筋水泥房里,是体会不到这样的妙趣的。最多,隔着一层玻璃看窗外的朦胧,听雨猛烈地砸在水泥路上,看雨也不再有这样的心境。
若是站在高处,看中国的瓦房,像是一个精美的排比。一连排的青灰色,密密排布着,像是一条条大鱼,在天地间沉默地排列着。屋脊是鱼的脊背,白墙是鱼的肚皮,一片片的青瓦便是一片片的鱼鳞。落雨时候,鱼是活着的,一条条翻江过海,意趣逍遥。
瓦片这种传统的建筑材料,简洁、大气而又美观,它作为中式景观的代表元素,将中式景观的古典美体现的淋漓尽致,既具有实用性又具有装饰性。
房顶屋脊上,能工巧匠们通常会装上形态万千的形如鸟兽鱼等饰物,美观大方又富含寓意,颇具中国传统文化气息。
今日的装饰之美
定格的时过境迁的儿时记忆
但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传统民居已渐步从视野中消失。瓦,因此再难得一见,好像定格在儿时的记忆里,但是这种带着记忆的元素怎会就此消亡呢?
不管是中式复古,还是现代简约,在一面光秃秃的墙上,挂上艺术的画品非常有必要。设计师在帮客户设计时,墙面挂画空间必不可少。
设计师重拾瓦片,在深具历史质感的黛色“鳞片”里,追寻东方美学的脚步与内蕴。
茂名,位于南中国海之滨,山海相依,独特的地理位置及深厚的历史沉淀,酝衍出刚柔并济的综合气韵,既有海滨城市的浪漫,又有妈祖文化、道家思想、年例等千百年来根植于寻常百姓日常生活的传统人文底蕴,动容却不矫情。
香港方黄与委托方奥园地产在设计战略上达成默契,希望寄由设计的表达,让售楼处在实现最基本的商业诉求价值之上,亦能让身处其中的人,挣脱名利的市侩,回归对人文精神的内心探求。
瓦片元素的运用形散而神聚,整个销售中心并无过多的具象语言,只洽谈区墙面上醒目的瓦片装饰挂画直观代入,引导人们对空间进行更多的探索。进而,通过营造与青瓦的古朴气质一脉相承的、素雅而宁静的灰白主调,令东方意容灵韵流动。
而桌、椅、沙发等室内家具,精心定制的拱圆形状,在轻描淡写间,让陈设艺术与设计符号互为依存,和谐对话,以“润物细无声”的无痕设计手法,构建一种朴质、悠远的人文温度。
“言有尽而意无穷”,设计师以含蓄而克制的内敛表达传承经典,以挂画、地毯、摆件进行“情”“境”形塑,传递一种渊源共生,和谐共融的虚空玄阔之美,通过空间中随时变幻的自然光影,与随风而动的优雅线条,予人一种“漫步云端”之境。也以各种元素的整合成一幅画卷,缠绵眷恋。
瓦,在中国的历史,其实很久远了。在中国的土地上,它好比一条悠长寂寥的古道,从久远的西周秦汉而来,它跨过了中国的东西南北与四季轮回。
一个个时代在岁月里更迭,一代代人事变换,瓦上有过青霜,积过灰土,纳过雨水,长过青苔,光阴越来越厚重,瓦却越来越轻薄。
★★★
欢迎留言跟我们交流、分享你的想法、
告知你的需求
我们一起进步,一起见证美好!
欢迎投稿
邮箱:carol@mati.hk
★
/ 往期阅读推荐 /
施少芬:软装,是设计不是拼凑
集艾设计 | 化繁为简,打造世界商贸之都义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