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哲学无用论为什么是错的?
本文原载于《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04期,第14-21页,原标题为《哲学无用论为什么是错的?》,参考文献略。
作者:苏德超,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
哲学最具代表性的三大用处是:澄清观念、建构意义和捍卫自由。
(一)澄清观念
观念和本能一起塑造了人的欲望。并非像朴素的工具思维所以为的,人是既定欲望的集合体。哲学在澄清观念方面具有优势。历史地看,哲学是一切学科之母。其他学科有一个准确的问题需要回答,哲学则常常“不得不首先去搞清楚你应该回答什么问题”。
(二)建构意义
人是意义的存在者。跟朴素的工具思维看法不同,人活着不只是为了满足欲望。欲望的满足带来快乐,意义的实现获得幸福。要获取意义,就得回答“我是谁”“我在世界中的位置”“我可以希望什么”这样的哲学问题。经验观察和科学实证不但无法完成意义的建构,而且还会造成意义的崩解。
(三)捍卫自由
自由是人类的持久梦想,哲学之所以能捍卫自由,主要是因为它能澄清观念和建构意义。
首先,通过观念的澄清,哲学可以消除不由自主导致的不自由。
其次,通过意义的建构,哲学有助于我们担当自由。
第三,通过观念澄清和建构意义的双重作用,哲学还为我们敞开新的可能性。
一、哲学无用论的始作俑者:朴素的工具思维
二、朴素工具思维的问题
三、哲学无用论的助长因素:哲学内部的一些极端观点
四、哲学的这些极端观点并不正确
五、哲学的用处
六、为什么感觉不到哲学的作用?
七、结论
哲学有什么用?这是大学哲学专业新生入学师生见面时,问得最多的一个问题。据我观察,典型回答无非有以下几种:哲学还是很有用的(自言自语);等你学了哲学,或者等你年纪大了,阅历丰富了,你就知道哲学很有用了(期望);你哲学都还没有入门,就问哲学有什么用,是不是急了点(责备);如果哲学没有用,大学为什么要开这个专业(反诘);哲学确实没有什么用,但无用之用是为大用(故作神秘);某某某说,哲学是什么什么(引经据典);下一个问题(逃避)……这些闪烁其辞的回答,往往让听众怀疑回答者的真诚,从而加剧他们对哲学教师的不信任、对哲学专业的轻视。他们不难获知,在其他专业,比如数学、物理学、生物学、化学这些基础学科的新生见面会上,类似的问题会得到直截了当的回答;而在工学和临床医学等专业,学生甚至都不会提出类似的问题。更有甚者,当很多人问到哲学有什么用时,不过是以疑问的方式表达反问:他们并不认为哲学有用。按照丹尼特的标准,任何一个学科,如果不能引起专业之外的普通人或者聪明本科生的关注,那就亮起了红灯。
对哲学用处的质疑和哲学无用论的流行,固然跟普通人对哲学不太了解有关,但更深层的原因是朴素的工具思维,这种思维以欲望满足为焦点诉求,与此同时,哲学内部的一些极端观点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事实上,朴素的工具思维有其局限,哲学内部的那些极端观点并不正确。客观来看,哲学具有澄清观念、建构意义、赋予自由的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在生活中,我们已经持有某种哲学观点,或者拥有某些哲学替代品,甚至还坚持了一种关于是否有用的不恰当标准,所以,人们往往感觉不到哲学的这些作用。
一、哲学无用论的始作俑者:朴素的工具思维
通常,如果一件东西能够帮助我们实现目标,我们就会认为,这件东西对我们有用。我们觉得某件东西对我们有用,也就是在认为,这件东西有助于实现我们的某个目标。换言之,有用性与工具性是一回事。这就是工具思维。如果行动者完全被简化为欲望的集合体,目标被简化为对欲望的满足,那么这种工具思维就是朴素的。任何生命体都需要维持个体的生存,尽可能地保证族群的繁衍,并在此基础上趋乐避苦。生命的过程,就是在特定环境中不断满足这些欲望的过程。一个没有任何欲望的生命体,必将失去其存在的条件。因此可以说,朴素的工具思维,是一切生命体的共有特征。
根据这种思维,欲望的满足品最有用,它们的用处不容置疑。食物满足了想吃的欲望;房屋满足了居住的欲望;wifi满足了想上网的欲望。只要相应的欲望存在,这些欲望满足品就是有用的。由于它们对欲望的满足是直接的,几乎不求助任何中介,质疑的声音就无从置喙。我们完全不能想像,当面包塞入饥饿者的嘴时,饥饿者能有什么理由去怀疑面包的用处。从面包那里,他当下就得到了满足,体会到了面包的用处。
能够带来欲望满足品的技术和钱财,也是有用的。例如,面包制作的工艺,虽不能直接满足想吃的欲望,但它可以制造出面包,所以,这种工艺是有用的。一切技术的有用性,都源于它们的中介地位:通过它们,可以得到欲望满足品。但是,由于技术无法直接满足欲望,就可能出现对它有用性的质疑。急切地想吃面包的人,会认为面包的制作工艺没有用:远水不解近渴。老子对“小国寡民”的激赏,一个可行的解释是,技术跟自然欲望离得太远,甚至背道而驰,于是便不用什伯之器,不乘舟舆,不陈甲兵。相比之下,钱财要比技术更有用,因为它几乎可以直接换取任何欲望的满足品,而技术往往只针对某一类欲望。
有些东西不是欲望的满足品,不是技术或钱财,但它能够为技术提供支撑,所以它也是有用的。例如,数学不是面包,我们不能拿数学去换面包,看数学书我们无法学会怎么制作面包;但是,有了数学,可以优化我们制作面包的工艺,节省时间和食材。所以,数学是有用的。在朴素的工具思维看来,全部基础理论的有用性,都在于它们能够提供或改进技术。自然,由于它们离欲望太远,其有用性就不如技术,更不如钱财和欲望的满足品了。
因此,判断一个东西是否有用,只要问以下三个问题就够了:它满足了我的欲望吗?如果没有,那它是能带来欲望满足品的钱财或技术吗?如果也不是,那它能为相关技术提供支持吗?要是三个回答都是否定的,这个东西就没有用了。由此形成了金钱崇拜和技术崇拜。这些崇拜的实质,不过是以欲望满足为焦点诉求的朴素工具思维使然。在此思维模式之下,哲学被视为无用之物,再自然不过了。哲学不具有以上三种用处的任何一种。首先,哲学不是欲望的满足品。对大多数人而言,哲学无法直接用来维持个体的生存,也跟种族的繁衍无关;同时,阅读哲学或从事哲学活动,没有什么快乐可言。其次,哲学也不是钱财,不是能带来欲望满足品的技术。通过学习哲学,我们似乎并没有学到任何跟满足欲望有关的工艺流程。第三,哲学好像也无法为相应技术提供支持。不像数学、物理等基础学科,哲学缺乏相应的技术应用。一个不能满足欲望、也不能帮助人们满足欲望、甚至于连对欲望满足的帮助者都没有帮助的学科,当然没有用了。就像赵林所告诫的,学好了哲学能在现实生活中心想事成,那只是“一句玩笑话,笑一笑而已”,当不得真。
理解了朴素的工具思维,我们就能够理解,为什么人类鄙视哲学的历史跟哲学史一样悠久。哲学之父泰勒斯就已经受到了仆人的嘲笑:居然连走路都要掉入坑里,可见哲学真的没用;而他的回应方式也很接地气:通过看星相赚了一大笔钱。苏格拉底这样的伟人,是当时被讽刺的对象。我们常常以为,德国古典哲学时期应该是哲学具有重大影响的时代。其实不然,黑格尔就哀叹过哲学已经“哀落”到“甚至没有人记起,没有人想到”的地步。在朴素的工具思维支配下,哲学根本就不存在众星捧月的黄金时代①。
二、朴素工具思维的问题
不难看出,朴素的工具思维可以极大地提高行动效率。它让行动者远离跟欲望无关的因素。在相关因素里,它又根据同欲望满足的远近关系,排出了一个有用程度序列:最有用的优先,无用的靠边。人们的日常生活,无意识中就这样安排好了。为人父母者一般会这样教训孩子:要想享受人生,就得有很多的钱;要有很多的钱,就得有一个好工作;要有一个好工作,就得上一个好大学;要上一个好大学,现在就得努力学习,所以看闲书、打游戏纯属浪费时间。
在这种工具思维里,欲望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首先,它具有至上性。它是最高的目标,一切行动都为了满足欲望。其次,欲望具有排他性。它是唯一的目标,一切行为都只为了满足欲望。再次,欲望具有当下性和唯我性。当下的欲望、我的欲望处于优先位置,当下的行动要以当下我的欲望的满足为中心。最后,欲望还具有既定性。欲望就在那里,行动就是为了满足它,可以改变的是行动的方案,而不是作为目标的欲望。有用,固然好;当下有用,就更好了;当下对我有用,那才叫真的好。这就表现出它的朴素性来:一切动物,大致都会按这种思路行动。对老虎来说,如果肚子是饱的,眼前的绵羊就没有用。对老鼠来说,农耕技术是没有用的,虽然它知道贮存粮食。对于一些人来说,基础学科是没有用的,虽然他知道去学点实用技术。在朴素的工具思维指导下,欲望是一切活动的中心,行动者或多或少都会急功近利。
实际上,欲望的以上特征都值得怀疑。我们可以承认欲望的基础性,却反对任何欲望的至上性和排他性。各种欲望是生命的基础,唯有满足一些欲望,生命才能延续,唯有生命延续,其他活动才有可能。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明确指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首先必须吃、喝、住、穿。但我们不能因此就说,生命活动是为了满足欲望,且只是为了满足欲望。同时,我们可以克制当下的欲望,甚至是我们自己的欲望,以期在未来更好地满足它。只要不会饿死,农夫就会留下种子,以期待来年的丰收。这体现了人的深谋远虑,也是人类文明得以发展的核心要素之一。就算从欲望本身来考虑,屈从于欲望的当下性和唯我性,会忽视欲望的丰富性和欲望满足的复杂性。欲望要求得到满足,它是自私的,不会顾及别的欲望。如果我们只是一味地满足当下的欲望,就会无形地压制未来的其他欲望;如果我们只是一味地满足自己的欲望,就会忽略别人的欲望。从长远来看,这很可能形成对欲望总体满足而言的一个不利局面:欲望单调化、既定化,从而造成欲望满足感的下降;人与人之间相互冲突的欲望得不到调节,牵制之下欲望的满足总量下降。正是出于深谋远虑,人类不单具有生物的本能欲望,而且还派生出关于欲望的欲望:我不但想吃饱,我还想我想吃饱的想法能得到实现;为了让我想吃饱的想法得到实现,我又产生了一系列的想法……不断地想下去,派生出来的欲望已经远离了最初的欲望。朴素的工具思维显然遗漏了这种情况。
鉴于以上考虑,朴素的工具思维就会没那么有说服力。依据这一思维而认为哲学无用的人,也就不会那么理直气壮。哲学是不是欲望的满足品,是不是带来满足品的钱财或相应的技术,是不是能为相应技术提供支持的基础理论,完全取决于需要满足的欲望是什么。就算哲学真的不能满足生物本能的欲望,但是,它为什么不能满足某些派生出来的高阶欲望呢?如果能,那哲学就是有用的。认为哲学没有用,很可能是因为我们对哲学、对我们自己还不够了解。
三、哲学无用论的助长因素:哲学内部的一些极端观点
是人都有欲望,凡欲望都要寻求满足,朴素的工具思维就建立在这个基础上。哲学在欲望满足方面的表面劣势是哲学无用论流行的根本原因。不幸的是,哲学内部的一些极端观点,进一步助长了这一论调的传播。这些观点包括:哲学无进步说以及由此而来的哲学就是哲学史的观点、哲学无定论、哲学错误说等。
先来考察哲学无进步说以及随之而来的“哲学就是哲学史”的观点。阅读哲学史,会发现哲学跟科学有一个很大的不同,那就是,重要的哲学问题从来就没有得到过公认的回答。世界的本原是一还是多?如果是一,这个一是物质的还是心灵的?人到底有没有自由意志?康德曾经抱怨道,哲学“成了一个战场……在其中还从来没有过任何参战者能够赢得哪怕一寸土地”;当逻辑学、数学和物理学都已经走上了可靠的道路,哲学却“还只是在来回摸索”。黑格尔也认为,初看起来,哲学史就是“纷歧意见之堆集”。由于哲学没有进步,作为一种教学和研究原则的“哲学就是哲学史”这一观点也就紧随而来②。既然没有进步,今天的哲学并不比古代哲学要好,所以,对哲学史的学习和研究就成了哲学学习和研究的全部,至少是重头戏。然而问题在于,哲学没有进步,要么是因为哲学太难,要么是因为哲学家没有用。如果是哲学太难,导致哲学家不能有所斩获,普通人就会更加远离哲学:哲学家都不行,普通人能超过哲学家吗?如果是因为哲学家没有用而导致哲学没有进步,至少会让普通人远离哲学著作:阅读和研究没有用的人写的不构成任何进步的书,又有什么用呢?如此,哲学便成了“一种多余的无聊的学问”,我们反倒“通过哲学史本身”证明了“哲学知识的无用”。
哲学无定论,多半是出于对哲学无进步这一现象的解释。哲学史之所以像无休无止的战场,不是因为哲学家无用,而是因为哲学问题本来就没有确定之论。如陈修斋就认为,哲学“如果一旦有了定论,则它就是科学问题,而原本并不是或不再是哲学问题了”。他的解释是,“真正的哲学问题”之所以是“原则上无法达到定论”的问题,“关键就在于这类真正的哲学问题是以宇宙全体为其认识对象。而要以宇宙全体作为认识对象,这本身就必然会导致‘悖论’,或陷入‘自相矛盾’,即所谓的‘二律背反’”,双方对立的观点都“无法用实践来加以证实或验证”。问题在于,如果真是这样,人们还花那么多精力讨论哲学问题干什么呢?不是白费力气吗?
有的人可能并不认同哲学问题无定论。他们认为大多数问题都有一个确定的答案,但哲学家的回答并不那么好。波普就认为,“很多哲学家,其中有些是伟大的哲学家,从来不曾做得太好”。如柏拉图妄自尊大地设立哲学王,他相信精英统治,支持类似宗教法庭和集中营这样的机构。更有甚者,20世纪分析哲学家曾经普遍认为,传统哲学问题都是些假问题,哲学问题源起于人们的认知错误。真正来说,哲学不是在解决问题,而是在制造问题。“哲学家们的大多数命题或者问题,都是因为我们不懂得我们语言的逻辑而产生的。”维特根斯坦甚至希望他的学生不要从事哲学工作。卡尔纳普试图通过语言分析表明,海德格尔关于“存在”的思考没有意义。如果传统哲学问题都是一些假问题,而正在进行的哲学研究是由于揭示这些假问题而有价值,那么,整个来说,哲学的价值就在于,它解决了没有它就不会出现的问题。这就给普通人一个印象,哲学除了作为麻烦的制造者之外,并没有什么用处。
四、哲学的这些极端观点并不正确
尽管以上这些观点因其极端而颇具传播性,但是它们并不正确。
首先,哲学存在着进步,哲学的学习与研究并不等于对哲学史的学习与研究。的确,跟自然科学相比,哲学的进步缓慢得多。如果把柏拉图录取到今天的哲学系学习,他几乎不会遇到挑战;但如果把亚里士多德录取到物理系学习,他很可能完全听不懂。然而,哲学还是存在着进步。后世哲学家对前辈错误的指认,具有很多正确的成分。今天接受哲学教育的人,再也不会严肃地讨论,万物的本原到底是水还是气。而且,哲学史也不是观点的罗列,并非所有观点都能写进哲学史,观点与观点之间得构成推进关系。例如,罗尔斯正义论虽然是康德义务论的当代形态,但跟康德相比,他已经扩大了理性概念,在哲学中运用了康德认为“不可接受的”经济学和数学的推论规则。当然,由于进步缓慢,哲学的学习与研究不得不将很大的精力放在哲学史上,以了解“相当聪明的人犯过哪些错误”,要是我们不学习历史,“就注定会一再地重复那些同样该死的错误”;在这个意义上,“哲学家是错误专家”。但是,哲学的学习与研究并不只是对前人哲学文本的研究。跟其他学科一样,哲学有其特定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研究才构成哲学文本。有些自然主义者,比如蒯因甚至认为,理想的哲学应成为科学的一部分,比如认识论要“成为心理学的一章”。因此,认为对哲学史的研究就是哲学研究,是在舍本逐末。并且,这种观点还会导致哲学史没有开端,因为倘若有第一个思考哲学的人,他会因为没有哲学史可以研究,从而也就没有从事哲学研究③。
其次,哲学无定论是错误的。因为哲学存在着进步,所以,至少在某些细节方面,哲学有定论。不但如此,哲学无定论者的一些具体论证也是错误的。比如,陈修斋认为,由于哲学研究的是宇宙全体,所以必定会因自相矛盾、得不到经验验证而无定论,这一说法并不正确。有论者已经指出,宇宙全体既非哲学唯一的研究对象,也不一定会导致自相矛盾。并且,宇宙全体不是哲学独有的研究对象,更不好说就一定没有经验验证。事实上,物理学的大爆炸理论就在讨论这个宇宙怎么来的,并且给出了一些经验条件来加以检验。再者,如果真导致了自相矛盾,那恰恰表明,哲学是有定论的:导出自相矛盾的那种思路错了。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抛开具体论证不谈,哲学无定论本身会导致自我冲突。哲学有无定论是一个(元)哲学问题,如果哲学无定论,那么,哲学有无定论本身就是无定论的。因此,理智上诚实的人,就不应该主张哲学无定论④。摆脱这一自相矛盾的唯一途径是,认为哲学有无定论不是一个真正的哲学问题。由于陈修斋认为这个问题“是否原则上不能有定论”,“还需要进一步的考虑和论证”,那么,他就不能主张哲学无定论。按照对哲学的通常理解,元哲学问题当然是哲学问题,因此,哲学无定论就陷入悖谬之中。
退一步说,就算哲学无定论不是错误的,也是不重要的。从根本问题来看,哲学的确没有得到公认的结论。但这跟科学并没有不同,关于什么是时间、什么是意识等问题,在科学中一样没有公认的答案。从现代科学和现代认识论出发,朱志方甚至指出,“所有科学都没有确实性”,因此,哲学无定论,“并没有把哲学与科学区分开来”。
第三,哲学错误说并不可取。历史上的哲学家的确犯有一些错误,但任何学科都是在纠正错误中发展的。亚里士多德是一个伟大的物理学家,他相信物体越重,下落的速度就越快,这当然错了。如果我们不会因为这个错误而认为物理学没有用的话,我们又为什么会因为从前的哲学家错了而认为哲学没有用呢?那些认为哲学问题都是一些假问题的哲学家,哲学的发展史表明,他们错了。通过逻辑技术,的确纠正了前人的一些错误,但是,哲学并没有因此消失,传统哲学问题一再地通过新的技术手段得到讨论。如身心问题在心灵哲学中就获得了新生;生命的意义问题,也一直没有过时。虽然20世纪西方哲学出现了不幸的、前所未有的大分裂——欧洲大陆哲学和英美分析哲学,两个传统内部的哲学家长期相互不能理解,达米特甚至把海德格尔称作是“一个滑稽角色”(a figure of fun),但在这两个传统内部,哲学按照既有节奏发展着。维特根斯坦本人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从未成功地从哲学中抽身而出;在他的学生中,还出现了像安斯康姆这样的重要哲学家。
如果这些极端的观点都不成立,那么,受其影响而认为哲学无用,就相当可疑了。
五、哲学的用处
只要我们不被以欲望满足为焦点诉求的朴素工具思维所钳制,不受哲学内部一些极端观点的影响,客观看待哲学,就会发现,哲学有很多用处。哲学最具代表性的三大用处是:澄清观念、建构意义和捍卫自由。
(一)澄清观念
观念和本能一起塑造了人的欲望。并非像朴素的工具思维所以为的,人是既定欲望的集合体。跟其他生物一样,人有很多本能欲望。但是,跟其他生物不同,人的欲望具有文化性。文化观念对本能欲望有一个拣选过程,观念会抑制某一些欲望,放任另一些欲望,并生成高阶欲望。人从什么都吃,到不吃同类,再到不吃耕牛和宠物,甚至主张素食,就典型地体现出观念的作用。又如,求生是动物的本能,人却可以为了某个观念而甘受身体伤害以至于接受死亡,选择做杀身成仁的义士。毫不夸张地说,人的全部生活都是在本能驱动下由观念来组织的。从充饥到美食文化,从温暖到服饰文化,从交配到婚恋制度……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莫不如此。
既然观念如此重要,观念的清晰性和正确性就是我们追求的一个目标。错误的观念将会导致错误地压制某些欲望而放纵或生成有害的欲望,如缠足的观念,就错误地压制了对天足的喜爱和女性对行动自由的追求。含糊的观念则可能混淆任性的想要与客观的需要,甚至因观念内部或诸观念系统内部的自相矛盾而自我摧毁。人类关于理想社会的激进乌托邦实验就是证明。这方面的另一个例子是因推崇自然而反对技术。自然的概念相当模糊,技术恰恰是自然发生的并基于自然的。未经理性省视的人生之所以不值得去过,乃因为这样的人生可能是荒唐、虚妄和自我毁灭的。
哲学在澄清观念方面具有优势。任何理性的学科,在一定程度上都可以澄清观念。但是,这些具体学科对观念的澄清只限于本学科内部,要基于本学科的基本预设。哲学则不同。历史地看,哲学是一切学科之母。其他学科有一个准确的问题需要回答,哲学则常常“不得不首先去搞清楚你应该回答什么问题”。它讨论一切需要讨论而又不能纳入成熟学科的话题,直到这些话题成熟到可以纳入成熟学科为止。奥斯丁曾把哲学比喻成星系形成时期的中心太阳,充满变化,是一切之源。基于人类认识的有限性,我们有太多的课题需要得到哲学的讨论或者以哲学的方法来讨论。比如,一人一票的民主到底好不好?平等更重要,还是自由更重要?自利是行动的根本指南吗?通过检视那些“根本性的前提和预设,价值和生活方式”,哲学能帮助我们找到“有意识和无意识的态度以及到处可见的深层……偏见”,这也便是斯特劳逊所说的哲学能“使人有自知之明”。
(二)建构意义
人是意义的存在者。跟朴素的工具思维看法不同,人活着不只是为了满足欲望。欲望的满足带来快乐,意义的实现获得幸福。人对幸福的追求有时甚于对快乐的追求。百无聊赖者,往往不是因为他们找不到快乐,而是因为他们找不到意义,于是便陷入“在快乐中空虚,在空虚中快乐”的闭环;甚至会因为缺乏意义而感到痛苦,就此抑郁困顿。
要获取意义,就得回答“我是谁”“我在世界中的位置”“我可以希望什么”这样的哲学问题。就像欲望不是既定的一样,我和世界也不是既定的,而是由观念建构起来的。一切东西,本质先于存在;而对人类来说,存在先于本质。我是什么样的我,不是靠照镜子,或者做医学检查,就可以得到答案,它更大程度上取决于我的观念。而观念,又取决于我的建构:“是懦夫把自己变成懦夫,是英雄把自己变成英雄”。与此类似,有意义的世界也不是摆在面前的客观物,依然取决于观念的建构。并没有一个既定的世界等着我们去认识,我们对世界的观察已经渗透着我们的观念。通过改变这些观念,你就“把自身改变了”,从而也就“改变了你眼中的环境和世界”。面对同一个物理世界,同样的际遇,有人为之庆幸,有人感到不幸,从而形成“幸福者的世界不同于不幸者的世界”这一结果。
经验观察和科学实证不但无法完成意义的建构,而且还会造成意义的崩解。经验科学不能给出意义,它只给出材料,给出满足欲望的工具。科学看不到爱情,只看到了荷尔蒙;科学看不到快乐,只看到了多巴胺;科学看不到道德和礼节,只猜测为生存的隐忍手段;科学看不到坚定的信仰,只揣测到对更大伤害的恐惧……甚至,科学都看不见民族、国家和人类,它只发现了一个一个的人,和这些人相互影响的活动。至于人生的目标和理想,它也许会被视作大脑中某个特定的电化学反应或生物分子状态。但我们知道,我们追求梦想,可不是在追求一个电化学反应或者生物分子状态。诚如维特根斯坦所言,“即使一切可能的科学问题都已得到解答,也还完全没有触及到人生问题”。
(三)捍卫自由
自由是人类的持久梦想,它有两个方面的内容。在主观方面,自由意味着自主。自主植根于欲望满足模式中:欲望渴望自己被满足。随着文化观念的植入,自主就是要求自己的观念得到贯彻。在客观方面,自由意味着另外一种可能性,这让选择得以可能。哲学之所以能捍卫自由,主要是因为它能澄清观念和建构意义。
首先,通过观念的澄清,哲学可以消除不由自主导致的不自由。模糊的观念因其虚妄性、自相矛盾的观念因其自我摧毁性,会在追求自由的道路上为我们设置障碍。由于这些观念是我们所认可的,在遇到挫败后,我们甚至不能正确地识别出原因所在。通过澄清观念,我们就可以避免由于这些我们自身原因导致的不自由。
其次,通过意义的建构,哲学有助于我们担当自由。追求梦想是我的选择,磨难是追求过程中的不可避免的副产品,那么,我便接受它。殉道者就是通过自己建构的意义,主动地接受了苦难,并把苦难看成是自己自由的体现。地藏菩萨“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宏愿,早期斯多亚学派并非美德之外另有幸福,而是“美德即幸福”的主张,皆属此类。
第三,通过观念澄清和建构意义的双重作用,哲学还为我们敞开新的可能性。通过反思观念,我们接触到了观念的边界,从而领会到新观念。由于我们总是在用旧观念来思考和表达,所以,对新观念的领会就存在着一个表面的悖论:哲学似乎是在说不可说的东西。具有欧陆哲学背景的学者往往认为,哲学理应如此,“哲学就是用可说的东西烘托出不可说的东西”。但这一措辞过于神秘。一方面,它假定了存在着原则上不可表达的思想;另一方面,它又表达了这一思想。所以,真实情况很可能是,“说不可说”实则是在“以不可说的方式去说可以说的东西”。我们倒不如直接承认以下事实:哲学的反思可以更新我们的观念,“扩展我们的思维,让我们免于约定俗成的暴政”。同一个世界,有不同的打开方式;这些不同的打开方式,就是不同的观念。哲学并不提供事实,它提供组织事实的方式。当观念更新之后,同样的事实材料,便会在我们眼前呈现为不同的世界,为我们提供新的选项。更进一步,通过把新观念建构成我们的意义,我们就会坚定于我们所相信的观念,接受它对包括欲望在内的各种行为的规范,让新的可能性实现在我们的生活中。
六、为什么感觉不到哲学的作用?
必须承认,很多人都没有感受到哲学的上述作用。这可能也是哲学无用论泛滥的一个原因:因为感觉不到作用,所以没有作用。在很多时候,这种思路是对的。如果感觉不到行为中的爱,多半是这种行为不表达爱;如果感觉不到疼痛,多半是不痛。如果一个作用起不到任何作用,那当然就没有作用了。但是,我们应该把起作用和在感觉上起作用区分开来。完全有可能,起作用了却没有被感觉到,就像沉浸在阅读中时,我们感觉不到眼睛的作用;专注地讨论时,我们感觉不到嘴巴的作用一样。
感觉不到哲学起了作用,往往是因为哲学已经起了作用。有两种意义的哲学家,一种是作为职业的学院哲学家,一种是作为普通人的哲学实践者。波普认为,这两者“只是有程度的差别”。普通人已经持有某种哲学观念,因为不从事哲学研究或者没有关注哲学著作而不自知。例如,遭遇厄运后,在诅咒一番之外,便说“躲过不是祸,是祸躲不过”。这是决定论的观点,并进一步形成得过且过的观念。自然或社会中出现造成重大损失的事件后,人们常常认为,一定应当有某人为此负责,这便是“一切都有原因”的观点,并进一步形成“阴谋论”。这些观点历史悠久、影响广泛,但不一定正确。专业的哲学思考可以破除人们对它们过于执着的坚信。
感觉不到哲学起了作用,还可能是因为哲学的替代品起了作用。也许有人不愿意把上面的例子看成是哲学起了作用,而更愿意看成是常识、迷信或宗教信仰起作用的结果。常识是我们生活的基础,但常识往往是得过且过、不断变化的:救死扶伤是常识(人之常情),见死不救也是常识(怕被讹诈)。比常识更具持久性的是迷信和宗教信仰。见了血会倒霉,由此更容易形成见死不救的稳定模式;伤害生命会下地狱,救死扶伤从此就难以出现例外。由哲学带来的观念和信仰,比之于常识,会更稳定;比之于迷信和宗教,会更理性;因此,如果有错误,也更容易得到纠正。人际的冲突往往潜伏着观念的冲突。种族屠杀、人类战争这样的悲剧,不是因为其中有人天生是坏蛋,而是因为其中有人持有了坏观念。不同国家都有针对不同观念的禁区,这也从一个反面印证了哲学的作用。让观念接受哲学的审视,而非一味听从常识、迷信或宗教信仰的指引,更有助于缓解和消除冲突。
感觉不到哲学起了作用,还可能是因为对有用性标准的设置不当。例如,有的人要求哲学必须具有独一无二的用处,才是有用的,否则就没有用。“哲学应当有的用处必须是符合哲学本性的,属于哲学本身的,他者无法取代的用处”。这个要求,既太高又太低。太高,是因为在这种要求下往往找不到哲学的用处。哲学可以锻炼思维,数学和逻辑也可以;哲学可以确定世界观,宗教也可以。如此一来,不但我们找不到哲学的用处,甚至其他所谓的有用学科,我们也找不到它们的用处。拿土木建筑为例,这门学科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建房子,这似乎是它独特的功用。但是,在有这门学科之前,人类就不住房子了吗?我们的日常经验和历史传承照样可以帮我们造房子。如此说来,它便没有独特的用处,从而是无用的。这一要求太低,是因为为哲学找一个独特的用处又太容易了。哲学的独特用处在于,它可以帮助我们从哲学角度更好地理解这个世界、理解我们自己。诚然,没有哲学,我们可以从物理的、数学的、化学的角度去理解这个世界,但这些理解都不是哲学的。
七、结论
哲学无用论的流行,既跟人们沉浸于以欲望满足为核心的朴素工具思维模式有关,又跟哲学内部的一些极端观点相连,还涉及人们对哲学作用的普遍无感。朴素的工具思维是人类生存的基础,但它所预设的欲望的至上性、排他性、当下性、唯我性和既定性,要么是错误的,要么是有害的。哲学内部的那些极端观点,如哲学没有进步、哲学就是哲学史、哲学无定论、哲学问题是假问题等,其自身也存在着种种难以克服的困难。人们对哲学作用的普遍无感,则是因为哲学或哲学的替代品已经起了作用,或者人们秉持的有用标准并不恰当。人类不单通过欲望的满足来寻求快乐,而且也通过意义的追寻来获得幸福,在这些活动中,哲学具有澄清观念、建构意义、捍卫自由的重要作用。
【注释】
①由于没有注意到朴素的工具思维所起的作用,许多学者对哲学无用论作了错误的归因,仿佛这种偏见是最近才有的,或者是某个文化中所特有的。如赵林部分地将哲学的没落归结为时代的“急功近利”和中国文化“学以致用”的精神氛围(参见:赵林《哲学的用处与哲学的灵魂》,《中国大学教学》2007年第11期,第6页),贺来则归结为现代社会的“日益世俗化”(参见:贺来《从总体上提升人的生命质量——对哲学合法性的理论辩护》,《学习与探索》1999年第6期,第47-52页)。
②作为教学与研究原则的“哲学即哲学史”,与黑格尔理解的“哲学即哲学史”并不完全一致。在后者那里,哲学史是哲学本质的展开。
③更多的反驳,可参见:朱志方《哲学不是哲学史》,《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④贺麟是一个有趣的例子。他主张哲学纷无定论,同时,他也主张“‘哲学纷无定论’这句话并不是定论”。但他居然真还没有自相矛盾。查看他的论证,他的理由主要有以下三个:一是,“真理也许只有一个。然而我们考查此真理的角度或出发点不同,我们所得的结论也许就互异”;二是,“哲学上的问题,每每涉及全体、根本,难于得到解答,更难于得到有定论的解答”;三是,若哲学有定论,则是“哲学的末路”,因为“一个哲学家自命为有了定论,则他便会陷于独断而不虚怀求进益”。第三个理由明显可以排除。从前两个理由来看,贺麟之所以认为哲学纷无定论,不是因为哲学本身无定论,而是因为从事哲学研究的人难有定论。他多次强调,“根本原则”是“道一而已”“真理只有一个”(参见:贺麟《哲学纷无定论》,《文化与人生》,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277、274、275、276页)。相比起来,陈修斋从康德哲学出发,对哲学无定论的论证要深刻得多:不是“难”有定论,而是原则上不可能有定论。究其实质,贺麟主张的不是哲学本身纷无定论,而是现有的哲学观点,谁对谁错,难以判断。在这个意义上,他同时主张无定论和无定论也无定论,就并不矛盾。但更为深刻的陈修斋,则很可能陷入到了自相矛盾。
作者封面图片来源于武汉大学官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简介
苏德超(1975~):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出版译著《意义的形而上学》(合译)、《意识的解释》(合译)、《莉娜的邀请》等,专著《哲学、语言与生活——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哲学》等。
往期推荐
观点
刊界
方圆
重磅!全国专业学位水平评估工作启动
数迹
书简
出版社微信公众号概览(大学出版社 1)
撷英
智汇
声明:推文基于更好更多传递信息之目的,限于视野和能力,可能会有疏漏及不足之处,请随时指正。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致信zhpj@nju.edu.cn,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转载请按以下格式注明来源 ↓ ↓ ↓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评价研究院”
扫描二维码关注
长按二维码即可关注,第一时间获得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动态与研究资讯。
觉得“好看”请点赞或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