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诗人“酒驾”那些事儿!
国际诗酒文化大会
微信号:sjwhdh
人,充满劳绩;但还要诗意地栖居于大地
当今社会,“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的观念已深入人心,包括我国法律在内的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明令禁止“酒驾”行为。
在唐宋时期,各大城内主要交通路口悬挂有“交通指示牌”,后来又由各州扩大到各县,而且由悬挂木牌发展到刻石立碑永久示人。还出台了“交规”《仪制令》,以互相谦让为指导思想,比如规定:平民的车要避让官府的公车、年轻人要避让年长的人,出城的人要避让进城的人。
不过,无论唐宋或是历史上其他朝代的“交规”,均未对“酒驾”作出相关规定。
古代法律并未明令禁止“酒驾”,“酒驾”现象自然十分普遍。今天我们便来聊聊唐宋诗人“酒驾”那些事儿!
1
官员诗人酒驾
谈到诗人与酒,第一时间都会想到大诗人李白,他有着“诗仙”“酒仙”的双重荣誉称号。
实际上在唐朝诗歌圈里,“酒仙”之名并非李白的专有名词。大诗人贺知章也是有名的酒仙。即便是不知道贺知章其人,也多多少少听过他的诗句,比如: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贺知章不仅是有名的诗人,而且也是一位高级官员,担任过礼部侍郎、工部侍郎等职务,相当于现在的省部级正职领导人。
杜甫在《饮中八仙歌》里第一位写到的便是贺知章:
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诗中说贺知章喝醉酒后,骑马的姿态就像乘船那样摇来晃去,醉眼朦胧,眼花缭乱,跌进井里竟会在井里熟睡不醒。
或许有人会疑问:贺知章真干过这事儿?
小编认为这段记载可靠性很高,在唐朝“酒驾”虽然算不上啥事。但要去调侃一位正部级官员,杜甫显然没有这种胆量。
贺知章真应该感谢在唐朝“酒驾”尚未入刑,否则他这次“酒驾”事故的后果相当严重了。“双开”不说,还难逃牢狱之灾。
2
军旅诗人酒驾
在唐朝,由于边塞战争的逐渐增多,边塞诗也越来越受到欢迎和重视。
边塞诗派诗人王翰,为人豪放不羁,不拘泥于礼节,经常到边塞地区任职,混迹于行伍之中,与当地的军官和士卒关系都很好。他很了解明白戍守边疆的将士们的荣光与忧愁,在诗歌中也能准确反映出将士们的真实生活和心声。
比如,王翰的代表作《凉州词》: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这首诗在艺术上堪称完美,意境开阔,语言华美,节奏明快,富有浪漫气息。
如果以现代人的观点来看,大战在即还酗酒,在战场上“醉驾”人仰马翻。这恐怕是一次重大事故了,不仅违反了全军禁酒令,还触犯了刑法。即便能从战场归来,也要再进监狱。
如果唐朝也将“酒驾”入刑,王翰即便豪气冲天也断然不敢顶风作案,估计流传千古的诗篇也得改一改了吧: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被查坐牢君莫笑,古来酒驾几人回?
3
美女诗人酒驾
在思想空前自由的唐宋,写诗、饮酒、酒驾,男性流行的玩法,自然也少不了女性。
大宋某年某月某一天,一位年轻貌美的文艺女子出场了。她姓李,名清照,号易安居士。
李清照即是文二代、又是官二代。父亲是苏轼的门生,官至北宋礼部员外郎,相当于现在的厅局级干部。
有句老话讲得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李清照不仅才华比他父亲出众,酒量和胆量估计也超过了他父亲。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在外疯玩了一整天,日暮时分带着浑身的酒气晃晃悠悠地摇着船回家。却又忘了家在哪儿,晕晕乎乎地把船摇进了鸥鹭的家(藕花深处)。
酒后驾船,危害性跟酒后驾车一样严重。不过在宋朝,政府对于航船的管理仅限于造籍登记、征税等方面。
如果放在当今社会,根据《内河海事行政处罚规定》相关规定,李清照的船员证件估计保不住了,还得拿出一年的酒钱来缴纳罚款。
﹀
﹀
你还知道古代哪些诗人“酒驾”,欢迎在留言区检举揭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