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科普】吴飞教授:《走进人工智能》---第14讲 突破科林格里奇困境:勿谓言之不预

由高等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出品,浙江大学上海高等研究院联合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智能教育中心共同打造了原创人工智能前沿科普有声通识数字栏目——《走进人工智能》,主理人为浙江大学上海高等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浙江大学人工智能研究所所长、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理事、动画与数字娱乐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吴飞教授,本栏目已在喜马拉雅平台正式上线。




本期内容为《走进人工智能》:第14讲 突破科林格里奇困境:勿谓言之不预

《走进人工智能》

第14讲
人工智能的双重属性:技术价值非中立

突破科林格里奇困境:勿谓言之不预

英国技术哲学家大卫·科林格里奇(David Collingridge)在1980 年出版的《技术的社会控制》(The Social Control of Technology)一书的“前言”中写道:我们不能在一种技术的生命早期阶段就预言到它的社会后果。然而,当我们发现其不好的后果时,技术通常已经成为整个经济与社会结构的一部分,以至于对它的控制变得极端困难。这就是控制的困境。当容易进行改变时,对它的需要无法得以预见;当改变的需要变得清楚明了时,改变已经变得昂贵、困难而且颇费时日。这就是对新技术进行控制的困境,也被称为“科林格里奇困境(Collingridge’s Dilemma)”。

19世纪初,化学家李比希(Justus von Liebig)在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时代背景下率先提出,科学实验不应局限于实验室里产生的“模拟世界”,需要进入现实世界,更多关注科学技术在真实世界中的作用与影响。此后,实证主义哲学家、社会学的创始人孔德(Auguste Comte)将实验法和其他实证研究方法引入社会科学研究,促进了“社会实验”概念的形成。为了突破“科林格里奇困境”,可以采用“社会实验”或“沙盒监管(Regulatory Sandbox)”手段,树立“边发展,边治理”理念,在某项技术大范围推广前,在受控的范围内进行“真实世界”研究,找到合适的规则和制度,趋利避害。

小结

马克思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时曾指出,机器体系不同于一般工具,是“人手创造出来的人脑器官”,既是一种异己的强大的机体,也受控于全社会所共同积累和分享的“普遍智能”。当下学者们普遍认为,现代技术并非“价值中立”。为了推动“普遍智能”更好惠及社会和大众,必须紧紧把握人工智能技术属性和社会属性紧密结合的特点。以上是这一讲的全部内容,下一讲我将介绍“人工智能、教育先行:成天下之才”。

产品名称:走进人工智能∣有声通识十五讲

主理人:吴飞

出品机构:高等教育出版社 、高等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

合作机构:浙江大学上海高等研究院、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智能教育中心

出品时间:2022年1月





关于2022年度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高级会员评选工作的通知
《Visual Intelligence》英文刊编辑招聘启事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高校志愿者招募
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关于组织开展科技成果鉴定的通知

2022年CSIG图像图形中国行承办方征集中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