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省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21市州回眸2022展望2023(一)
成都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以建设制造强市为重点
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
超算中心
回眸2022
2022年,成都工业和信息化系统坚决贯彻“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大要求,全面落实各级党委政府和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重大决策部署,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建设制造强市为重点,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全力克服高温限电、疫情减产等超预期不利影响,工业经济运行和产业发展承压前行、整体向好。
建体系强设计,制造强市建设加快起步。服务服从制造强国、制造强省战略,推进制造强市建设,召开全市推进制造强市建设大会进行总动员总部署,制定年度工作要点,印发成都“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数字经济发展、信息化发展和能源发展等重大专项规划,编制成都制造强市建设“1+1+6”政策体系,全力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高质量推进省“制造强市”试点,高规格举办世界显示产业大会,签约项目43个、吸引投资超1000亿元。
稳生产保运转,工业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坚持工业经济运行“周监测、月调度、季盘点”,强力推进制造业招商引资百日攻坚和重大产业项目投资促建,专班专员下沉园区、服务企业,全面推行“防疫泡泡”模式,“一链一策”“一企一策”帮助2万余户企业闭环生产。2022年1—11月,引进30亿元以上先进制造业项目96个,完成工业投资1919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1%,确保工业经济平稳运行。
锻长板补短板,产业建圈强链走深走实。围绕17条重点产业链编制发展规划、产业图谱、专项政策、企业名录,持续举办成都国际工业博览会等国际性展会,新增国家级创新平台12个,获批组建国家超高清显示制造业创新中心,获评全国首批“产业链供应链生态体系建设试点城市”。推动链主、链属企业构建协同创新和稳定配套联合体,汽车产业、轨道车辆本地化配套率分别提升至40%、50%以上,成都医学城获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成渝地区电子信息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
搭平台广赋能,数字经济发展动能强劲。2022年1—11月,新建5G基站1.5万个、累计建成7万个,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国家顶级节点(成都托管与灾备节点)正式运营启动,华为(成都)智能制造创新中心入选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数字化转型提升试点项目,获评全国首批“建设信息基础设施和推进产业数字化成效明显城市”。免费为150余户工业企业开展数字化智能化诊断,支持近300户企业完成“两化融合”贯标认定,推进6万余户企业“上云用数赋智”。
调结构促升级,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大力发展光伏、绿色氢能、新能源汽车等绿色低碳产业,通威太阳能电池片出货量连续5年全球第一,新建充电桩4.8万个、累计10.8万个,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居非限购城市第一。加快大邑抽水蓄能、华能彭州燃气调峰等电站和简阳燃机项目前期工作,建成成都西、大林等9座变电站,电网安全负荷达到1670万千瓦,能源保障被动局面有所改善。开展近零碳排放园区试点,首个“近零碳建筑”启用,巴莫科技获评全球首家正极材料“零碳工厂”。
优服务强企业,市场主体信心有效提振。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推动企业“上规、上市、上榜”,规上企业突破4100家,新增上市工业和信息化企业12家,新希望、兴城集团稳榜上榜“世界500强”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突破200户。专班专员、“一企一策”做好企业服务保障,1.38万户企业上线“政策找企业”智能服务平台,拨付专项资金40.87亿元、惠企超过3000户。
展望2023
2023年,成都市将坚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市党代会、全会精神和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为总抓手、以“讲政治、抓发展、惠民生、保安全”为工作总思路,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战略总牵引,以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为统领,持续深入推进“三个做优做强”、“四大结构”优化调整、重点产业建圈强链等工作,以制造强市建设服务制造强省战略,为全省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成都经信力量。
重点抓好六方面工作:一是立战略,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坚定推进制造强市建设,加快建设“支柱+新兴+未来”现代制造业产业体系,全力推进省“制造强市”试点,全力打造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二是重调度,确保工业经济平稳运行。抓好重点区域、重点产业、重点企业的监测调度和招商引资百日攻坚,确保工业经济增速不低于经济增速、稳步提升工业投资占比,巩固成都工业和信息化在全国第一方阵位置。三是优生态,确保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深入推进重点产业链建圈强链,强力推进国家产业链供应链生态体系建设试点,推动航空装备等先进制造业集群等提能升级。四是转动能,促进工业经济提能升级。实施制造业创新驱动发展和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行动计划,支持建设高能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做强绿色低碳产业和数字经济,深入推进“蓉耀工程”建设,补齐能源建设发展短板。五是强主体,打造梯度成长企业群体。持续深化专班督导服务,着力提升“政策找企业”平台服务质效,帮助企业纾困解难、健康发展。梯度培育中小企业和新经济企业,上榜更多制造业单项冠军、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六是保稳定,坚决守好安全生产底线。加强企业疫情常态化防控督导服务,全力做好“迎峰度冬”“迎峰度夏”保障工作,坚决杜绝发生电力、燃气等安全生产事故,营造安全稳定祥和的发展环境。
自贡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奋力建设国家工业转型
引领高质量发展示范市
成飞自贡无人机产业基地配套企业第一批集中投产、新项目签约暨总装试飞区开工仪式在自贡航空产业园举行
回眸2022
2022年,自贡市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制造强国”战略和省委省政府“拼经济搞建设”“制造强省”等重要部署,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全力推进老工业城市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坚持新发展理念,推动老工业转型升级作出新示范。举办全市工业发展大会,系统谋划实施工业强市六大行动,建立“一个专班、一个平台、一支基金、一套政策体系、一个创新研究中心”的“五个一”推进机制,加快打造新能源、新型化工、无人机及通航三大千亿产业集群。成功入选大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特色优势明显、技术创新能力强的地方,获国务院“真抓实干”督查奖励表扬。
坚持精准滴灌,推动企业培育和项目投资再结新硕果。绘制梯次培育路线图,逐户研判精准培育,新增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1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户、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8户,4户企业入选全省“贡嘎培优”重点企业名单,6户企业纳入全省“雁阵培育”名单,5户企业入选全省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建立“项目清单+任务清单+问题清单+措施清单”挂图作战,全年开工建设项目107个,竣工投产项目91个,1至11月,工业投资和工业技改投资分别同比增加31.4%、27.1%,持续保持在全省第一方阵。
坚持夯基谋远,推动园区建设高标准建设取得新进展。明确工业园区“一主两辅”产业定位,大力推动基础设施建设上台阶,全年储备“熟地”超6500亩,标准化厂房超70万平方米。自贡航空产业园成功创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高技术转化应用),川南新材料产业基地获批首批省级化工园区,川南新材料产业基地和荣县农副产品加工园区成功获批全省首批“5+1”重点特色园区,富顺晨光经开区创成全省第三批院士(专家)产业园,高新区入选全省绿色低碳优势产业重点园区。
坚持暖心助企,推动营商环境建设展现新气象。汇编印发助企纾困政策明白卡10.4万份、惠企政策一卡通宣传漫画2000余册,帮助企业用好用活政策红利,兑现惠企资金2.47亿元。优化完善市级领导联系服务重点企业制度,“一企一策”帮助协调解决困难问题464个。推进56户企业纳入第三批省重点产业链供应链“白名单”。极对上争取配套资金支持,全年对上争取到位中省无偿性奖补资金1.88亿元,同比增加12%。
展望2023
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奋力攻坚建新功。2023年,力争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5%,工业投资同比增长8%,新增规上工业企业30户。
聚力主导产业集群化发展,在能级提升上攻坚突破。积极融入成渝产业链供应链,在核心优势产业上持续用劲,推动新能源产业“强圈强链”、新型化工产业加速集聚、无人机及通航产业延链强链,加快推进国泰华荣年产30万吨锂离子电池电解液项目、页岩气资源开采就地转化深加工、成飞无人机产业基地及配套项目等建设,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跃升。
抓实项目建设、园区发展和企业服务,在做优做强上攻坚突破。持续开展工业经济发展和园区建设竞进拉练,加快工业项目容缺快办、园区提标提能和“精准滴灌”梯次培育体系构建,力争2023年新开工新开工项目80个以上,竣工投产项目70个以上,培育新型中小企业30户、省级及以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户、“小升规”企业30户以上,确保每个园区常态化储备500亩以上的工业用地“熟地”、10万平方米以上标准化厂房,加快推进富顺晨光经开区争创省级化工园区,力促川南新材料化工园区完成扩区。
突出“双链协同”“双轮驱动”,在赋能转型上攻坚突破。着力产业链和创新链对接协同、数字经济和新制造模式驱动引领,围绕现代产业体系开展“揭榜攻关”,重点加快突破一批无人机功能性能测试、全氟辛酸替代品等关键核心技术,推动“5G+”赋能应用,提速建设5G创新应用产业园,支持东锅公司、大西洋、中昊晨光等龙头企业开展基于5G网络的个性化、信息化、智能化改造,力争2023年新增中小微上云企业200户。
攀枝花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凝心聚力抓发展
工业强市展新姿
金属制品公司质检人员正在检测建筑钢筋质量
回眸2022
2022年,攀枝花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认真落实稳住经济大盘系列政策措施,启动实施工业强市战略三年行动,千方百计拼经济、搞建设,全市工业经济呈现良好发展态势。1—11月,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2%,分别高于全国、全省1.4个、1.8个百分点。
项目攻坚突破取得新进展。建立工业项目签约、开工、竣工“月通报、月交账”机制,完善专班服务、绿色通道等攻坚举措,项目化推进构建以先进钒钛钢铁材料、清洁能源两大千亿级产业为主导,绿色化工、装备制造、钒钛磁铁矿采选冶3大优势产业为支撑的“2+3”现代化工业体系。1—11月,新签约工业项目225个,协议投资额842亿元、同比增长39%,33个重点项目开工建设,21个延链补链强链项目竣工投产,项目签约、开工、竣工数均创近年最好水平,工业投资、技改投资分别同比增长14.6%、13.8%。
市场主体发展迸发新活力。深入开展“稳企业、稳产业链稳供应链、稳就业”大调研和“送政策、送服务、解难题”暖心助企系列活动,梳理编印稳增长、促投资等9类376项《经济和信息化产业政策汇编》,发放各类政策宣传资料11.8万份,解决企业诉求270余项,盘活困难企业19户、闲置土地3036亩、闲置资产150亿元,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户,“钒氮合金”入选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预计全年升规企业52户。
平台载体建设获得新突破。攀枝花钒钛化工园区和攀枝花格里坪化工园区成功获得省级化工园区认定,从严格规划建设、严格项目管理、加强高质量发展考评等方面提升化工园区建设管理水平,夯实钒钛、氢能等产业准入通道和平台载体。统筹推进产业园区建设,印发实施《工业园区“十四五”产业发展规划》,加快编制钒钛储能、铸造以及尾矿库规划,着力构建钒钛高新区“一区多园、联动发展”格局,工业园区基础设施综合配套工程PPP项目完成投资13.6亿元,园区承载能力进一步提升。
绿色低碳转型迈出新步伐。出台《攀枝花市建设氢能产业示范城市实施意见》,编制《工业领域碳达峰专项行动方案》,聚焦聚力做好“清洁能源”文章,规划风电装机207万千瓦、光伏发电装机421万千瓦,西南地区最大的100MW余热余能发电项目竣工投产,龙肘山风电一期并网发电,扎实推进氢能产业起步形成示范,建成国内首座管道输氢加氢母子站和西南首条工业副产制氢示范线,预计全年全市绿色低碳优势产业营业收入突破500亿元。
数字赋能发展跑出加速度。加快发展“芯屏软”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美亚迪光电产业园和攀西数字经济港加快建设,实现城区5G网络全覆盖,成功创建千兆城市。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加快融合发展,“钛融易”钒钛产业互联网建成国家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攀钢智慧矿山项目入选工信部“双千兆”城市建设典型案例和全国钢铁行业智能制造解决方案推荐目录。
展望2023
2023年,攀枝花市将全面贯彻中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聚焦省委“支持攀枝花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试验区和世界级钒钛产业基地”等新定位新要求,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为引领,以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试验区为战略牵引,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以构建现代化工业体系为重点,大力实施产业升级工程,着力提高特色资源综合利用率和就地转化率“两率”,着力推动工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三化”发展,聚力端稳“铁饭碗”、做强“钛钒碗”、创造“金饭碗”,夯实共同富裕产业支撑,力争全年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5%以上,工业投资、技改投资增长10%以上。
往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