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管理的博弈:向管理要效益(内附精美思维导图)

吕峰 总裁读书会 2023-09-05

题记:12月1日,由总裁读书会、人民邮电出版社联合主办的“从企业家精神到管理者实践——《管理的博弈》读书分享会”顺利举办。《管理的博弈》一书作者、南开大学商学院副教授、南开大学现代管理研究所所长吕峰,在会上做了精彩解读。总裁读书会根据其分享的内容整理发布(略有删减),附全书精美思维导图(由刘艳思维导图工坊特别支持),欢迎阅读!

撰写本书的一些背景与思考

首先我非常感谢总裁读书会、人民邮电出版社的大力支持,组织了这场读书会分享会。与其说是在领读《管理的博弈》这本书,不如说是在向大家汇报一下我自己对这本书的一些想法与思考。

我对这本书的构思有五六年时间了。作为管理学的研究者,很多人会去总结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这在管理学里有一个流派,叫做最佳实践派,就是总结什么情况下是成功的,什么情况下是失败的。我多年前也写过一本类似的书——《持久经营:向中华老字号学管理》,为什么老字号企业能够走下来,这算是成功经验的总结了。

但我觉得更有意义的一种总结,是在一定特定情况下,为什么有的企业行,有的企业不行?或者说在同样的外部环境,甚至在同一条街道,大家做着类似的一种企业,为什么别人行你却不行?

这种表现在过去还不明显,但最近几年表现得非常的明显。我们可以看到一些行业里的跌宕起伏,给我们提供了大量的案例。我也时常在想,为什么在这样一个经济背景下,有些企业能够逆风飞扬,而有些企业则像《桃花扇》的一句经典唱词,“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这类型的企业也有很多。

在这个总结的过程中,我去读管理思想史。以前读管理思想史没什么感受,再一次去读,有一段给我的冲击非常大。1929年,经济危机之后也有很多人做了总结,其中有一个华尔街著名投资人叫马丁德尔总结说到,在这样一个巨大的经济危机下,为什么有些企业屹立不倒,而有些企业轰然倒塌,结论就四个字:管理质量。

这个对于我们研究管理学来讲,是莫大的鼓舞。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影响组织兴衰的一个关键因素,就叫管理质量。当然他把管理质量细化成10个要素,这里我就不细说了。

这就把人们习惯于从外部环境分析的视角,拉回来往内看,面对这种情境,我们自己是否做好了准备。

这几年的疫情冲击,我们会有明显的感受。疫情对于人们的考验更多在于自身的状况。免疫力强、身体健康的,能够比较好地面对;而自身状态不是很好的,更容易产生一些并发情形,面临的情况就比较危险。

这越来越坚定了我的一个判断,在同样的外部环境下,我们可能要把眼睛往内看,看看自己应该做什么,而不是“抖机灵”或在危中找机等这样一些思路。

那么在管理方面如何优化或提升管理质量呢?这里要说到一个有可能会产生歧义的一种状态,就是我接触到的许多管理者,他们也努力地想去改善管理,但是这种改善管理的思想经常会被所谓的管理时尚左右。

放眼管理的实践界里面,我们经常也会看到一些思维、理念时尚化的情形。这些时尚化的概念,往往是由咨询公司、商学院教授或某些特别成功的企业家所带来的。

在上个世纪就有许多著名的思想,比如企业再造、蓝海战略、阿米巴经营等等,但我们很清楚每一个企业管理实践的背景是不一样的。

比如稻盛和夫在日系企业里搞阿米巴经营,但它的企业文化、人员素质、权力的距离、人员的关系和我们所处的组织可能有很大的不同,如果你要引入这种管理的话,要特别地谨慎。

然而,管理实践界的确被这些所谓时尚化的东西在引领,这样不免令我们产生困惑:我们的眼睛应该往内去提升管理质量,但是我们的做法又受到其他一些从众式的思想干扰,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做呢?

我自己每隔两三年会把管理思想史重新读一遍,每一次读的时候都会有不同的认识。这些认识的一个共同点激发了我,今天的企业与其说去寻找那些在管理方面最新、最时尚的思想,倒不如把一些基本的管理职能扎扎实实地做好。

这绝不意味管理的思想、新的知识、新的理念是不合适的。但是,要把这些新的知识、新的理念、新的技术运用起来,我们首先要有一个很好的管理基础,在这个基础上,再进行下一步的运营。

当然,管理基本的内容、基本的职能,在新的背景或新的情境下,也会产生一些变化。

▲《管理的博弈》全书思维导图分享

管理的五个基本职能

年底了,很多朋友在年底年初的时候都要去想今年的总结、明年的计划,在总结、反思和内省的同时,也会去思考明年的管理应该怎么做,管理如何去优化。那么下面我讲的管理的五个基本职能,可能会和大家关联得上。

第一个职能 计划

管理的首要职能是计划,一个管理者最重要的能力就是做计划的能力。

但现在对于做计划来讲,可能有一个很大的挑战,就是变化太快了。有一句话叫计划赶不上变化,包括我们今天都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尤其是这几年的疫情,可能把这种不确定性传递得更加透彻。然而,即便如此,我们也都需要做计划。

我举一个小例子,这个例子对我的冲击非常之大。2004年,当时我在负责EDP项目,跟松下集团谈战略合作。他们邀请我们几个老师去松下总公司访问,在访问时有一个和公司高层领导的座谈。

当时我提了一个问题:中国日新月异,天天都在变,我们经常说一句话叫计划赶不上变化,这其实是弱化了计划的功能,大家觉得计划这东西不行,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当时对方的高管笑着说,日本也经历了中国当下正在经历的飞速成长,日新月异,但是那时候的日本是这个世界上使用橡皮最多的国家,计划变了,就给我擦了重新写。他说像我们这样一个制造业企业,绝不可能允许第二天各个部门想怎么干就怎么干,如果你把一个公司想成是一台运行良好的机器的话,那么它必须要由计划来统筹,让各个部门能够发挥作用。事实上计划是一个组织效率和效益的根本保障。

自从那次访问之后,谁跟我说计划赶不上变化,我就说回头我送你一块橡皮,擦了就永远赶得上了。

▲管理的五个基本职能之计划篇

关于计划的第二点,我觉得跟当下也特别有关系。

《孙子兵法》里有一段话: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大家可能比较熟第一句和第三句,但是我自己读《孙子兵法》以及结合企业的实践,可能第二句才是这段话里精彩的地方。

第二句就是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如果你是做企业管理的,你了解“彼”吗?这个“彼”是很宏观的,包括经济、社会、同行、趋势、技术等等,特别在今天这样一个不确定环境下“彼”总在变,所以我觉得知彼这件事几乎是不可能的。

既然知彼是不可能的,那就老老实实知己吧。我和许多企业的朋友说,年底公司内部开再多的总结会都是有意义的,不管怎样,我们要对公司内部的人财物产供销等基本流程要非常了解。因为外部你不了解,所以公司最高决策层一定要把眼睛往内看,花功夫给自己的企业做个体检,把自己搞清楚,全面了解内部的系统是否能正常运营。

我们更多的知道“己”,“彼”不去管它,我们还有大概有五成的胜算。如果“己”不了解,“彼”方面你花很多时间也无法了解,就会变成不知己不知彼,每战必殆了。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计划要求大家尽可能往内看,这也是提升管理质量首要的条件,就是决策层要习惯去审视自己公司内部的运转情形。

▲《管理的博弈》,吕峰著,2022年11月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

第二个职能 组织

组织是管理的第二个基本职能。

组织的一个关键性问题叫组织结构。组织结构图从管理思想史来讲,是诞生于铁路公司。早年组织结构图印刷之后,1.5美元卖一张,大家都要去学画组织结构图。

组织结构图,它把各个组织里各个部分的权责、报告、晋升、流程讲得最清楚。

其实我们不用好高骛远地去学习谷歌、特斯拉或阿里巴巴等这些领先企业的组织结构,它跟你没关系,你就老老实实把直线职能制画明白就行了。因为大多数公司都是直线职能制,这是很简单的一件事,但我们许多人还是画不明白。

我经常跟一些公司高层领导说,你没事在办公室的时候就画组织结构图,这是一个梳理自己和梳理公司的最好方式。组织结构图就是公司最简单的思维导图,大家可以试一试,也挺有挑战。

▲管理的五个基本职能之组织篇

那么在组织的功能里面,我想强调一点:在不确定环境下,组织要特别重视的部门叫职能部门。我们说的直线职能,直线部门是创造价值的部门,它直接创造价值;职能部门则是保障价值创造得以顺利实现的部门。

为什么说在不确定环境下,要特别重视职能部门呢?因为在目前这种情形下,许多公司一说裁员先裁职能部门,因为你不创造价值,但这样的做法是理性的吗?

首先从职能部门发展的历史来看,为什么一个组织要设置职能部门?职能部门的设置,它是由于决策者能力的不充分,所以他需要专业人士来提供支持。

最早的公司,传统的组织结构叫做工厂制或厂长制。举个例子,我开一个作坊,做鞋子,刚开始只有十几个人,厂长一个人什么都干了,从招聘到财务到会计,从策划到市场到销售。但是,当十几个人的制鞋厂发展到上千人,规模扩大之后,这个厂长制肯定就不合适了。

这时厂长就会发现,他的能力是不够的,需要专业人士来做。比如人力资源部就是由负责人力资源的专业人士组成的部门,这个部门是专业化的,这种专业化在不确定环境下一个特别重要的功能就是预警的功能,要对未来的情况产生预警。

做一个不一定恰当的类比,就好像一个航母作战群,如果一个航空母舰没有预警机、没有驱逐舰、巡洋舰以及其他类似舰艇的话,航空母舰就是一个被挨打的铁疙瘩。

事实上航母的飞机里很大一部分是做预警的,它要知道一两千公里以外会发生什么危险,它并不直接参与作战,而是要把信号发回来,由决策层进行决策,并采取相应的一些战术手段来面对。

所以预警的功能在今天很重要,如果你的功能足够强大,那么对你的决策会产生比较好的帮助。

组织职能方面还有集权分权等内容,这些也是很有意思的话题,这里我就不详细说了,大家有兴趣可以看一看这本书。

第三个职能 控制

控制是管理中第三个特别重要的基本职能。控制从时间序列上来讲,有预先控制、有现场控制、有反馈控制。

预先控制主要是通过计划来完成,比如说要从预先方面保证人财物的质量是好的,从而进行全面质量管理。

我这里给大家强调两点,一个是现场控制,一个是反馈控制。

因为我们要保证计划是有条不紊的,是持续往前推进的,那么在任务的执行过程当中就要进行现场控制。现场控制在这本书里面我写了一小节,叫积极地执行。

人们都特别喜欢一种状态,叫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这是一个美好的状态。但这种情况是很难出现的,尤其是变化的环境,指挥部到战场之间的距离也很长,指挥命令的下达到执行又有一段时间的间隔,战争信息瞬息万变。

所以在不确定环境下,我特别强调的就是下属积极地执行。

积极地执行也并非什么新鲜事。大家应该都知道铁人王进喜说的那句话,“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这是在当年石油会战时经常说的一句话。当时确实没条件,但王进喜和他一些队友,真的是用人拉肩扛的办法,把60多吨重的钻机设备,从火车上卸下来,再运过去安装好。

王进喜是典型的积极地执行,今天我们也期望员工也能这样。哪有这么多条件?现在肯定是什么条件都不够,即使当时条件够了,干的时候可能条件又不够了,所以大家要积极地执行。

怎样才能做到积极地执行,我觉得有几点建议:

一是肯定得让他参与。整个决策过程要让员工参与进来,决策有“我”这样一个色彩在里面,我才愿意去执行,而不是被动地接受一个指令。

二是要有一定的授权。没有权力的话,凭什么积极地执行?海底捞的员工愿意去执行,是因为他被授权。他被授权之后就愿意去执行,如果你给他的权力比他的执行力还大的话,他就更愿意干了。

三是一定要有容错性。我们经常说的,刷盘子的都是摔盘子,不刷盘子的也不摔盘子,如果摔了盘子你要去惩罚他的话,以后还有谁去刷盘子呢?

仔细去想的话,员工为什么会犯错?撇开态度不谈,如果他的态度是积极的,他也仍然会经常犯错,因为他的工作能力相较于变化的工作职责一定是不足的,他一定会犯错的,所以领导者的包容非常重要。

▲管理的五个基本职能之控制篇

关于反馈控制,我给大家讲一下有关复盘的问题。复盘这个概念来自于围棋术语,两个下棋的,下完之后说咱们再复复盘,看什么地方有问题。

关于复盘,我提两个建议:第一个,你要想更快地成为高手,你得找比你水平高的人加入进来。比如组织内部更高的管理者,或是他们曾经有过这种经历的,甚至是请组织外部的一些专家来帮助你指导复盘,这种复盘的效率会高许多。复盘本身一定是一个开放的状态。

第二个,复盘时一定是要进行强制性内部归因。就是复盘的时候需要每个人做自我反省,自己哪个地方做错了,不能说任何别人的坏话,这样的复盘效果才会更好一些。

第四个职能 领导力

计划、组织、控制,这是毫无争议的管理学三大基本职能。

关于管理学的基本职能,有五职能、七职能,甚至十职能、十三职能之说,后面的职能显得有点凌乱,但计划、组织、控制这三个职能是铁定的。

我在写书的时候,因为我自己的背景比较偏组织行为方向,我觉得组织行为的东西更重要一些,所以后面的两个职能我写的都是跟人有关系。

第四个职能是领导力。

有关领导力的话题,大家可能听多了、听烦了,而且也不一定有效了。到21世纪第三个十年,有一个词应该变成了重点,叫追随力。这不是学者们自嗨型的创造,这是真实存在的。

有关追随力,你可能会问一个根本性的问题:的下属是你的追随者吗?

我们讲领导力的时候,会默认下属是我们的追随者。然而有些人是你的下属,但他只是承担工作职责,然后领工资的,这并不是追随者。追随者他对事情的卷入程度不是拿工作职责去框定的。

追随者的问题,我们可以换一个角度,站到追随者的角度去考虑:为什么人们不追随了?人们怎样才能够去追随?

我觉得识别出谁是追随者,然后差异化对待很重要,这样才能够增强追随力。

▲管理的五个基本职能之领导力篇

在这方面,大家可能对华为公司“以奋斗者为本”这句口号很熟悉。五六年前,也就是我去华为公司参观之前,我讲课的理念还是叫以人为本。参观完之后,我觉得华为公司“以奋斗者为本”这一点确实说得很好。

当时带我们参观公司的员工,正好到了时间要写一个申请,你是不是要成为奋斗者。你要成为奋斗者的话,就意味着工作加班加点、在公司里住,这都是你要去做的事情,当然公司也绝不会亏待你。然而,你也可以选择不成为奋斗者,但是你的晋升、股权或其他的一些东西可能都与你无关了。

我理解华为的文化,就是你不能对不起那些奋斗者。如果要以人为本的话,你平等地对待了每一个人,但对这些追随者是不平等的,因为追随者卷入程度不一样。有些人就是袖手旁观,一般的参与,而有些人则是狂热的参与。狂热的参与,如果不给予狂热的回报的话,他们不会这么去做的,这也是一种对等的事情。

因此,讲追随力,就有这样一个直击灵魂的问题,“你的下属是你的追随者吗?”如果他不是你的追随者,只是你的下属,那么你就是一个管理者,给他安排工作就好了,大家不要想其他那么多的事情。

但是,在不确定环境下,尤其对中小企业来说,追随力显得特别重要。

第五个职能 人员配备

人员配备,就是事得有人干,人和事加在一起叫管理。人要干事,才有管理的存在。在人员配备方面,这本书里内容也有很多,今天我主要想说说有关报酬的问题。

报酬是一个更广泛的概念。报酬分为两种,一种叫内在报酬,一种叫外在报酬。

内在报酬可以把它等同于“精神收入”。精神收入就是通过这份工作,你获得的成就感、满足感、参与感等这样一种感受。

比如说当老师,很大程度上是有内在报酬的驱动,你愿意帮助孩子们成长,愿意把你的知识和技能教会他们,让他们更好地发展。

外在报酬就是大家平常说的薪酬,它是员工从企业得到的“物质收入”,比如基本薪酬、绩效薪酬、辅助工资和员工福利等。

报酬是一个人因为工作而从组织得到的所有。也就是说,一个人从公司里不仅要得到奖金,还要得到奖状。

▲管理的五个基本职能之人员配备篇

现在年底了,我们开始总结,也要给出这样一些表彰。在表彰的时候,内在报酬和外在报酬这两个都应该要有。不能光强调奖金,钱当然也很重要,但从激励的角度来讲,可能奖状比奖金更好、更持久、更深刻。奖金和奖状这两个部分,都是需要去考虑的,不能有所偏颇。

▲分享嘉宾与部分书友在读书分享会上的合影留念

高手都在苦练基本功

以上内容便是我个人结合当下情境,对管理五个基本职能做的简单介绍,书里还会有更详细的内容。

其实,管理的基本职能随着时代的变化,它本身也会不断地进行一些调整,也会有一些更新。但是这本书特别强调的博弈的观点,就是希望大家把眼睛对于外部的这种重视,能够把它往回看一看。

在管理实践中,大家应该把注意力放在内部,把内部管理、流程不断地优化,把人员及内部各个系统不断地管理好,这个是我们参与竞争的根本。

多年前,我曾分享过一句话“向管理要效益”,这句话在我念管理学那会是非常普遍的,但是后来人们就给忘了,转变为向商业模式要效益,等等。我觉得还是老老实实地把实事做好会比较好。

最近这一两年,美团王兴正好也说了这么一句话:所有高手都在苦练基本功。

其实管理需要一板一眼地去做,去积累,没有什么虚头巴脑的事情。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了,外部怎么样,都不是我们所能定的。

我在准备总裁读书会活动前,看到一条视频,说是柯达公司要再现活力。我们都认为柯达公司是一个伟大的企业,它被淘汰是因为数码的问题。但是谁又知道这片云又飘回来了呢?人们发现手机照相照得太多,以至于不怎么去看,而且照得也过于精致,还可以美颜,不如胶卷摄影的平静、耐心和发现感所带来的意外惊喜。

据说现在柯达胶片卖得很好,明年的都已经预订完了。所以有时候说到时尚,谁知道时尚云彩是怎么飘的呢?

不管怎样,我觉得我们还是要把自己的事情扎扎实实地做好。你只负责认真,精彩由天来安排。


推荐阅读:

张维迎:好企业与坏企业5%的差距究竟在哪里?

宋志平:管理的意义

宋志平:论管理50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