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宋志平:管理的本质与秘诀

宋志平 总裁读书会 2023-09-05

作者:宋志平,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会长、总裁读书会全国领读者联盟主席

来源:总裁读书会(ID:winnerbook_club),选编自宋志平《企业迷思》《经营方略》等多部著作

管理的目标是提高效率

从工业革命开始,在人口和需求增长的持续牵引下,企业一直面对的最大问题,就是怎样更多更好地提供产品,怎样提高劳动者的技能和效率,由此开启了企业管理时代。

自1911年科学管理理论诞生以来,管理经典层出不穷,但发展至今,管理的出发点始终都是让人、机、物、料更好地匹配,目标始终都是提高效率即使是100多年后的今天,在许多企业的生产组装线上,仍能看到泰勒科学管理的景象。

其实,在科学管理诞生之前,管理就已经存在,但人们崇信“天赋才能”,觉得管理靠的是个人经验。直至1911年泰勒出版的《科学管理原理》,把科学引入管理实践,使管理成了一门可供研究、传授和复制的学问。

泰勒对车间生产和工人劳动状况非常熟悉,他最早是工厂学徒工,后来做过工长、技师、总工程师等。当时美国正处在工业化初期阶段,劳资双方动不动就闹矛盾,资本家希望工人多干活,但工人多劳不多得,所以“磨洋工”等现象很严重

泰勒提出的解决办法是,不要过分关注盈余分配,而是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盈余,让劳资双方都受益他认为,提高劳动生产率要靠科学方法,严谨的实验和精密的计算可以充分发挥人、机、物、料的潜能,包括工作标准化、工时研究、劳动动作研究以及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等。

科学管理是一场革命。泰勒告诉我们,管理要解决的就是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取最大限度的产出,这就是管理要达到的目的。

科学管理理论的诞生,对美国工业快速崛起乃至全球经济发展都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使得整个20世纪制造行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50倍之多,加快了人类社会的飞速进步,这是一项非常了不起的成就。时至今日,科学管理的许多效率措施仍在全球广泛使用,可以说,经过100多年的发展,科学管理理论仍散发着光芒。

当然,任何思想的产生都有它的时代背景,随着社会和经济发展,科学管理面临的挑战和自身的局限也比较突出。

工业革命初期的管理,主要是对人进行作业管理,像福特公司应用科学管理方法,装配流水线生产效率提高了8倍。今天社会已步智能化时代,在互联网、大数据、无人机器等现代工具面前,科学管理那一套还管用吗?答案是肯定的。

科学管理是管理的地基,不会过时,它最的贡献在于把科学进生产管理,使效率最大化研究成为可能科学精神、理性主义是任何时候都不能丢弃的。像分工、标准化、定量化、科学测量、有效激励、科学选拔等科学管理的内容,放在今天来看仍然非常重要。时代在进步,我们也要赋予科学管理新的生命力,用新的技术手段,创造新的管理模式和理工具不断提高效率、简化流程。

从科学管理自身看,它虽然解决了劳动效率问题,但把人当成了纯粹的“经济人”,当成了只会简单重复枯燥劳动的机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始,行为科学学派开始关注人的因素,研究人的需求、行为动机、人际关系等,提出了“社会人”假设后几十年里人本管理思想逐渐演进成熟,并为社会广泛接受。

人本管理认为企业的一切要围绕着人开展,人是企业的主体,做企业的根本目的是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本管理弥补了科学管理的不足,但两者又不是完全对立的,管理是基础人本管理是升华,我们应该兼收并蓄,让两种管理模式在企业里相得益彰。

管理重在调动和发挥潜能

管理者每天要面对企业里形形色色的人,到底该怎样对他们进行管理呢?有的管理者把管理定位为控制和改变,这很不现实。因为人的本性是追求自由的,一味地控制会束缚人的思维和活力,这与管理的初衷背道而驰,同时人的性格和认知能力与他的成长环境、生活环境息息相关,可能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形成了,要想改变是很难的。

德鲁克讲“管理的本质是激发人的善意和潜能。”管理不是操控人的工具,而是要让每一个人的优势都得到充分发挥,这才是企业提高效率和效益最重要的手段。

这些年来,我常被问到管理风格。曾有学员问我“宋总,没见你时猜测你很严厉,可见了之后觉得你很温和,那做领导到底要温和还是严厉呢?”我说,举个例子,不一定恰当,但能说明问题。父亲有严父和慈父之别,严父会训斥人甚至打人,慈父很温和,从来不打孩子,就像朱自清《背影》里描写的父亲一样。企业领导也是这样,铁腕式管理、春风化雨式的管理都有做得好的,比管理风格更重要的是管理的出发点即是否从“人”出发,激发和调动大家的积极性,能不能以责任和担当推动企业发展。

以前,我曾把管理目标定位于改变人,即如何让人变得更加优秀。但是,我也常常为之苦恼。因为有的人虽然跟我工作了很长时间,但为人处世仍是当年的水平,正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我为此常感叹管理的苍白,充满挫败感。

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我逐渐明白改变一个人的性格与思想确实很难。所以我们不必纠结于苦口婆心地去改变别人,也不必为改变不了别人而难过,应当回到德鲁克讲的,把管理定位于如何各取所长、各尽其才。

后来,我把管理的目标定为“改善和发挥——不仅重视提高人的素质,更要重视发挥人的长处。现实中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性格、不同的经历,再好的管理也只能做到“求同存异”。能做到用人所长,让大家认同企业的方向和文化,鼓励大家把聪明才智发挥出来就可以了,没有必要拘泥于每个人的性格特点。

中国建材在全国各地有上千家企业,对于二级、三级企业的一把手,我非常了解他们的专长和能力,我所做的只是给他们讲清战略思路和文化理念,适时给他们鼓励和提醒,生产经营方面的事从不干涉,让他们甩开膀子放手去干,大家越是做得起劲,能力越是发挥得好,这样企业就会越做越好。

当然,管理要发挥人的才能,不仅是个人的发挥,更是集体的发挥。讲管理课时,老师常用乐队做例子讲解管理的效能。如果每个人都能按照乐谱和演奏要求,各司其职,相互协作,把自己的专长完美地展现出来,这样的乐队一定是一流的。这就是西方管理学讲的,好的管理通过集体既能满足个人需求,又能实现组织目标。

企业就像一支乐队,企业里每个人都要清楚自己的责任和目标,在各自岗位上发挥最大能量,进而形成配合默契、高效协作的组织。优秀的企业必定是一流的乐队,领导得当、个人发挥得好、组织协调得好,就能干出一番大事业。

管理需要用制度来“治未病”

在企业管理中,制度是底线,之上才是管理的艺术。孔子讲“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这里说的“礼”,就是今天讲的制度。做企业要以人为中心,但制度又是基本前提。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企业要用规范的制度约束行为,让员工在一定的框框内说话行事。如果没有相应的约束机制,缺乏标准化、流程化、规范化的东西,企业就会乱套,人本管理也就成了一句空话。

管理需要人性化,一方面要尊重人、关心人、激励人,提高大家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要引导人、教育人、约束人,做到严格管理、赏罚分明。提到人本管理,大家总会想到那种春风化雨式的管理,其实任何管理都必须以约束机制为内容和基础,以人为心和对有约束不仅不矛盾而且相辅相成、刚柔并济。

在约束机制里,最重要的就是制度保证规范实施,让人的行为有所遵循,使人知道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怎样做是对的、怎样做是错的。制度是“防火是“灭火器”。一个企业如果在制度建设上出了问题,一定会险象丛生,甚至轰然倒塌。这在逻辑上是什么道理呢?

因为企业人员多了,点位多了,面大了,幅度宽了,就必须有统一的标准和共同的约束。而且做任何事都是个过程,有了制度大家才知道每一刻怎么做,没有制度过程就会走样。

所以,企业越大就越需要健全组织及各项制度,按制度和流程运作。这样不仅能提高效率,还能减少随意性和盲目性,降低风险。

事实上,任何风险防范和应对都有赖于制度建设。企业规模大了,层级多了,风险有时会防不胜防,只靠口头提醒或简单的惩罚还不够,关键要靠内部制度的规范和约束,用制度来发现风险、防范风险、化解风险,将风险预设在安全可控的范围之内。就像中医里的那句老话,“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说的是,最厉害的医生不是擅长治病,而是能预防疾病发生。企业里,这个“治未病”的良药就是制度。

在制度规范之外,思想文化的规范也非常重要。企业要有一套先进的文化体系,要让员工鲜明地知道企业的发展思路,明确企业成长跟自己的关系,在企业中得到自豪感和幸福感。精心打造的优秀、统一的文化是一种激励人心的无形力量,能让人义无反顾地向着高远的理想迈进。如果文化导向、员工思想出现偏差,企业就会出大事

制度是有形的文化是无形的制度和文化应相互结合,转化为人的主动遵守和自觉行为所以,我提出企业要“用优秀的文化指引心灵,用规范的制度约束行为”,缺一不可。

管理的秘诀是持之以恒

管理、机制、环境……什么是决定企业胜负的关键?无论是国有企业、民营企业,还是外资企业,管理都是主要的而且是长期的矛盾。管理是积淀,是持之以恒的坚持,是对规律和经验的总结,加强管理是企业经营永恒的主题。

关于管理的动力和目标。管理的原动力来自资本市场和产品市场的双重推动。一个企业没有低成本、高效益,资本市场就不会认同没有好的质量、好的服务,产品市场就不会认同。企业家如果没有感觉到资本市场和产品市场的双重压力,就不能被称为一个真正的企业管理者。简单来说,管理有两大目标一是让人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二是消灭企业运行过程中的不合理现象,认真抓好“制度、责任、考核”制度要细化,责任要落实,奖惩要兑现要有做事的环境,让员工热爱企业、工作一丝不苟。

关于管理的制度和工法。企业管理需要制定一套规范系统的制度,之后按照制度严格执行。而在制度之外,管理工法的实施也非常重要。工法与制度不同,不是系统地讲一套理论,而是针对一个点位、一件事件,推出宜操作、宜经营复制的实战方法。

多年来,中国企业在管理方面不断进步。我们最早采用的是苏式企业管理方式,后来创立鞍钢宪法,推出两参三结合,开展工业学大庆,学习大庆三老四严的工作作风等。改革开放之后,中国企业大量引进西方尤其是日本的管理经验,TQC、看板管理、量本利分析等都在其列,可惜不少企业只把它当成一个小的运动,实行一阵子就放弃了,而北新坚持了下来,最终有了成效。

关于管理的学习和实践。在企业管理体系中,基础管理是各项经营管理活动的共性内容和重要支撑,是基本功,也是衡量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基础管理必须从高、从严、从细要求,把持之以恒的学习和坚持不懈的实践结合起来。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企业大规模引进成套装备,宝钢却坚持认为,企业三分靠技术装备、七分靠管理水平,为此宝钢花了巨资从新日铁引进先进的管理软件,这在当时的中国企业界是罕见的,其后的实践证明,宝钢的选择是非常正确的。

在学习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把理论和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德鲁克说,管理的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管理重在实践,再好的管理理论,如果不能为实践所证明、所运用,注定是没有生命力的。

常有人问我管理的秘诀,其实管理没有什么特别深奥的理论,管理既不复杂也不神秘。现在讲管理的书那么多、那么厚,读都读不完,买也买不完,但书里讲的道理都只停留在基本层面上。

所以,管理学的书籍读起来厚,回想起来薄,做起来则只剩下几个普通原则。细节决定成败,态度决定一切。我常想,企业管理没有秘诀,如果一定要说秘诀,那就是持之以恒。只要扎扎实实、一板一眼地做好那些最基本的工作,把我们熟知的管理信条真正付诸实践并坚持下去就可以了是那些看上去繁杂琐碎的管理制度、朴实无华的管理方法、一丝不苟的监督落实,成就了企业的基业长青。

管理提升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中国建材集团一直把提升管理水平作为企业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回顾集团近年来的发展历程,每到企业转型发展的关键节点,我们都会开展以提高管理水平为主题的活动,靠管理出效益、出效率,稳步提高集团管控能力和企业经营业绩。

2002年,中国建材集团在化解债务风险的基础上,决定围绕主业开展资源整合,第二年便在全集团开展“管理”活动,以清产核资和业务整合为契机,全面推进公司治理和规范管理工作,为后来开展联合重组以及股份公司在香港上市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006年,伴随大规模联合重组的开始,集团持续深进行管理创新,同步推进管理整合,夯实了核心竞争力和整体素质。

2009年,根据联合重组的实际,我们全面开展“管理整合年”活动,提出“调整优化上水平,管理整合出效益口号,即不再靠简单地规模扩张进行外延式发展,而是苦练内功,降低成本,靠内涵式增长提高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能力。在完善联合重组的同时,实现管理整合从定性化向定量化、从行政管理化向企业管理化、从先联合后整合向边联合边整合过渡。

2012年,在推进做强做优、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关键时刻,我们提出“五提升”的理念,即通过提升规范管理水平、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提升财务管理水平、提升风险管控水平,进一步提高发展基础和质量效益。

2015年之后,面对新常态下的经济下行压力和行业严峻复杂的经营形势,我们按照“提质增效、转型升级”“效益优先、效率优先”“稳价、降本、保量、压减、优化”等工作指导原则,扎实有效开展各项工作,实现了稳中求进,平和进取,坚决打赢了“保增长”攻坚战。

2018年,针对两材重组后集团做强做优、瘦身健体的实际,我们进一步提炼推广以“组织精健化、管理精细化、经营精益化”为核心的“三精管理”体系,推动集团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管理提升只有起点,没有终点。过去多年来,中国建材集团在市场的磨炼下,不断学习成长,经营理念和管理思路逐步趋近成熟。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应沉着冷静,鼓足干劲,以先进理念引领发展,以出色管理保驾护航,努力创造优秀业绩,实现集团新的跨越和发展。

宋志平:管理也是硬道理

宋志平:管理的意义

宋志平:有好业务还得选对人,要先人后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