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年翘首期盼:刚刚,中俄东线北段通气!

[原创而生:为行业提供价值思考]

转载授权、行业交流等,联系熙时君微信:Dr_sum07

-------------------------------------------------------



来源:能源圈、《中俄东线管道建设纪实》|12月2日17时,随着中俄两国元首下达指令,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正式投产通气。一年内将引进50亿立方米天然气,黑吉辽、京津冀等地将直接受益,以后将逐年增加输量,最终达到380亿立方米/年。
据悉,中俄东线是党中央、国务院决策建设的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项目,是我国四大油气战略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条同时采用超大口径、高钢级、高压力,具有世界级水平的能源大动脉,因为连接俄罗斯资源与中国大市场而备受关注。

元首项目,世纪工程,世界最长……,有着众多独特标签的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北段工程今天正式通气。


两国领导人通过视频连线,见证管道的正式开通。



短期看,通过这条管道,来自俄罗斯的天然气为广袤东北的寒冷冬季带来大量的清洁能源。


长期看,这些天然气不但缓解了当下中国天然气资源紧张的问题,而且有助于推东中国能源转型、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滚滚黑龙江,汩汩东流去。大河南岸,黑河市在这条水龙旁默默伫立,隔江对望俄罗斯。


现在,一条气龙以黑河为起点,一路向南,在吉林长岭小憩,而后越华北,最终直抵长江之畔的上海。


这条气龙,叫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

 

 2014年5月21日,中俄双方签署了总价值超过4000亿美元、年供气量380亿立方米、期限长达30年的中俄东线天然气购销合同。2015年6月29日,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正式开工。


铁骊飞挽男儿烈,焊机铮鸣巨龙擎。2019年7月23日,随着最后一段管道焊接完成,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与俄罗斯西伯利亚力量管道连接成功。同时,站场建设工作也进入尾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北段工程具备进气条件。


2019年12月2日,来自俄罗斯科维克金气田及恰扬金气田的天然气越过中俄界河黑龙江进入中国,一路向南奔涌,并通过管道,进入工厂、医院、学校、家庭……此时,东北大地正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清洁的天然气,为这片广袤的大地和1亿多人民,带来更多的温暖和光明,带来更多的欢乐与生机。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北段工程,北起黑河,南至长岭,干线长度达到728千米。初期,通过这段管道,每年从俄罗斯输入中国的天然气将达到50亿立方米。


现在,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每一天都在延伸,最终,它将横跨黑龙江、吉林、内蒙古、辽宁、河北、天津、山东、江苏,直至上海,南北覆盖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未来,这条由3371千米新建管道和1740千米已建管道构成的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将担负起每年输气380亿立方米的重任。


然而它的实际意义,远超越380亿立方米这个数字:对内,这条管道既可促进经济发展,惠及民生,又可加快我国能源转型,同时,更涉及国家能源安全;对外,它成为中俄发展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见证,同时,它也是我国倡导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典范。

 

20年漫长谈判路


中俄间的天然气合作,历经20多年风雨,来之不易。


1993年,在中国的能源史上出现了一次重要转折:随着国内经济快速发展,中国第一次从石油出口国变为石油净进口国。能源,是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元素。没有能源,各行各业的发展将失去动力的源泉。恰在此时,俄罗斯也需要增加油气产品的出口,扩展新的能源市场。1994年,两国开始探讨通过管道向中国输送能源的可能性。1995年,应中国石油的邀请,俄罗斯燃料动力部部长尤里·沙夫拉尼克访华,签署了两国部门铺设石油天然气管道的会谈纪要以及合作备忘录。1996年,两国签订政府间协定,中俄石油天然气合作委员会成立,天然气管道建设由此开始了漫长的谈判。


在整个谈判过程中,管道路线怎么走、资源如何落实、天然气价格究竟是多少,等等,都成为双方争论的焦点。这期间,俄罗斯国内政策、经济形势的变化,也导致俄方的谈判策略不断发生变化。同时,谈判也受到诸多外界因素的干扰。譬如能源完全依赖进口的日本,也想从俄罗斯获得油气资源。1996年,日本开始和俄罗斯接触。1999年,中国提出管道的起点为俄罗斯安加尔斯、终点为我国大庆的“安大线”方案。方案刚刚提出,日本就抛出“安纳线”方案,即管道起点为安加尔斯,终点为俄罗斯远东重要港口纳霍德卡——因为这里离日本更近。


中俄天然气合作,其间波澜起伏,甚至几近夭折,最后能得以实现,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两国领导人的高瞻远瞩。我国几代领导人亲自领导了对俄罗斯的能源合作,确定了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关键时刻,党的三任总书记利用出访、会晤等机会,推动了协议的顺利签订——2014年5月21日,中俄天然气合作迎来历史性时刻:中俄双方签署了总价值超过4000亿美元、年供气量380亿立方米、期限长达30年的中俄东线天然气购销合同。

 

利经济促民生


众所周知,相较煤炭和石油而言,天然气是更为清洁的化石能源。率先投运的中俄东线北段,每年将输送天然气50亿立方米。数据显示,与用煤炭相比,这50亿立方米天然气,可以减少2155万吨二氧化碳、24万吨二氧化硫、6万吨氮氧化物、11万吨粉尘的排放。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所经过的东北地区、京津冀环渤海区域、长江三角洲地区,也属于雾霾多发区。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的建设,为这三个区域数亿人口带来了清洁能源,带来了环境福祉。习近平总书记说:“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诚哉斯言!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的修建,也带动了经济的发展。3000多千米新建干线管道,直接带动我国机械、电子、冶金、建材等相关工业的发展。随着俄气进入中国,还需要新建和改造大量的用气项目。巨额投资,不但增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还可以有效拉动内需,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用气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率先通气的中俄东线北段,对于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发展尤为重要。在国家振兴东北的规划中,优化东北地区的能源结构是其中重要一环。东北地区虽然有大庆、辽河等重要油田,却是天然气短缺地区。俄罗斯天然气的到来,为东北地区弥补了这一短板,使得以天然气为原材料的产业有了新的发展空间。


优化能源结构


中国是煤炭消费大国。2018年,中国全年能源消费总量46.4亿吨标准煤,其中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59.0%,为27.4亿吨。最高峰时,中国能源消费构成中,煤炭占比曾经高达70%(2011年)。


调整能源结构,关键是寻找煤炭、石油的替代品。目前,世界各国都把天然气作为重要选择。然而,中国“多煤少油缺气”的资源禀赋现实,决定了国内天然气供给并不能满足经济发展和百姓生活的需求。


与此同时,中国的天然气消费量却在不断增加。根据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的数据,2018年,天然气占中国的一次能源总消费量比重近8%。而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规划,到2020年,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占比将达到10%左右,这一占比,到2030年还要进一步提高到15%左右。


由此可见,通过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而来的380亿立方米天然气,对于满足中国的天然气消费需求、对于中国的能源结构调整有多么重要。这相当于2018年全国天然气消费总量2800亿立方米的13.57%,有力地支撑了我国能源革命以及能源结构调整。

 

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石油、天然气,是国家发展的命脉所系。自1993年中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后,中国从其他国家进口石油、天然气的数量逐年增加。目前,中国原油对外依存度攀升至71%。中国石油发布的《2018年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报告》显示,2018年,中国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大幅上升,当年中国天然气进口量达1254亿立方米,增量接近300亿立方米,对外依存度为45.3%,同比上升6.2个百分点。


20多年前,中国进口的能源主要通过海路运输,马六甲海峡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关口。然而,这条生命线也成为各种势力角逐的场所,同时,还存在着海盗猖獗现象。马六甲海峡宽度最窄处只有37千米,而其深度最浅仅25米。专家们担心,恐怖分子只要将一些船只弄沉在这里,这条生命线就会被掐断。


也正是因为如此,中国一方面积极开拓国际油气资源市场,一方面构筑新的能源战略通道。今日俯视地图,我们会发现,除海上通道外,中国已经构筑了从中亚到新疆的西北能源通道、从缅甸到云南的西南能源通道。东北部,则率先构筑了中俄原油通道。现在,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北段的投产,则意味着这条来自俄罗斯远东方向的能源大通道实现了“油气并举”,战略意义更加完备。


四大能源战略通道,从不同方向把来自世界各地的石油、天然气源源不断输送到中国。油气资源来源的多元化与贸易路线的多元化,一起构筑起中国的国家能源安全体系。

 

“一带一路”合作典范


作为世界大国,中国和俄罗斯的关系举足轻重,甚至影响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现在,两国关系已经提升为“新时代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而能源合作,正如俄罗斯总统普京所说:“已经成为新时代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两国合作发展最快的领域。”


俄罗斯是油气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尤其是天然气充沛:其储量超过30万亿立方米,位居世界第二;其开采量目前居世界第一,2018年达到惊人的7330亿立方米。


从2014年开始,中国跻身世界最大的能源消费国。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能源结构调整,对于能源尤其是天然气的需求不断增加。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北段顺利通气,既增加了中国天然气气源,也使得俄罗斯成功开拓了中国市场,需求与供给,籍由一条管道完美结合。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的建设,也推动着中俄能源合作向更高层次迈进。2017年7月,两国领导人共同提出“冰上丝绸之路”,目前,亚马尔LNG三列生产线已经投产,2018年7月19日,第一船LNG通过北极东北航道运抵中国,中国的国际能源供给空间网络和能源供给结构由此再一次升级。


2019年6月,国家主席在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前接受俄罗斯主流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中俄两国在能源等领域重大合作项目正稳步实施,双方经贸合作日益深化,成果丰硕,成为国与国互利共赢的典范。


俄罗斯与中国的能源合作,不仅在设施上互联互通,而且合作层次多元,既有油气贸易,更有技术交流、资本合作。能源上的这种合作,为中俄之间投资、经贸、金融、交通、文化、旅游、高新技术、航空航天、农副产品、保障性住房、基础设施建设和地方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的建设,也为“一带一路”国家间的合作树立了样板。2013年,中国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互利共赢正是共建“一带一路”的原则之一。


广袤的东北大地上,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已经隐入地下,化作一股气脉,化作这片土地上的万家灯火、碧水蓝天。


这条气脉仍在延伸,延伸向更远的远方。数千名石油管道人正夙夜不息,为全线在2020年竣工奋战。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已经超出了一般管道工程的意义,成为一项战略性工程。它像一座丰碑,上面虽然没有文字,却可以清晰读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谋篇布局,读到中俄两国间的紧密合作,读到国家能源安全、经济发展和民生福祉。我们更可以读到,它必将在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中发挥重要作用。

 

世纪大单的诞生


中俄天然气合作谈判历经20年,跌宕起伏犹如一部电视剧,但结局是“大欢喜”。


2014年5月21日,在中俄能源合作上,是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天。这一天,中国国家主席与俄罗斯总统亲赴上海,共同见证两国能源合作中的重大事件:下午5时许,中俄政府《中俄东线天然气合作项目备忘录》、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和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中俄东线供气购销合同》签署。双方商定,从2018年起,俄罗斯将通过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向中国供气,输气量逐年增长,最终达到每年380亿立方米,累计30年。


消息很快传遍世界。路透社称,通过本次交易,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之一找到了新的清洁能源供给源,俄罗斯也在欧洲转向其他能源供给渠道之际打开了新的出口市场。


中俄两国此番天然气交易,贸易总额高达4000亿美元,谈判从二十世纪跨越至二十一世纪。有评论认为,这是“世纪大单”。


如今,中俄东线北段投运,气流滚滚,从俄罗斯跨过黑龙江,进入中国东北地区。回顾中俄之间的谈判,就像一部跨越20年的长篇连续剧,《上海证券报》写道:“中俄双方就天然气展开的谈判构成了这部剧的全部剧情,但期间过程之跌宕起伏、剧情之变幻却丝毫不亚于一部大片。”


中国与俄罗斯1994年签订天然气管道修建备忘录,从这一年开始,艰苦的谈判随之展开。


谈判主要围绕三方面进行:管道路线如何确定?气源气田选在哪里?中国进口的价格是多少?而国际油气价格的变动,俄罗斯的政治经济情况,以及其他国家的干扰,又为谈判增加了几分扑朔迷离。有人统计,“这场艰苦谈判……遭遇了至少15次挫折。”


作为一桩交易,价格始终是最核心的问题。1999年,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达成了意向性的天然气进口协议,但是,突遭国际油价剧变:1998年12月,受亚洲金融危机等因素影响,布伦特油价一度跌至9.25美元/桶的最低价。1999年3月开始,原油价格触底反弹并一路飙升,到2000年9月7日,最高时已经达到每桶37.81美元。短短18个月,涨幅达3倍之多,创“海湾战争”以来的油价新高。


国际油价是中俄双方交易价格最主要的参考。一路高企的国际油价,使得双方虽经屡次沟通,但始终未能签署任何正式的商业合同。


所幸的是,合作之手始终没有缩回。5年之后的2004年,中俄双方启动了关于俄罗斯向中国输送天然气的官方谈判。2006年,两国政府间签署《关于从俄罗斯向中国供应天然气的谅解备忘录》,约定从2011年开始,俄罗斯每年向中国供应68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为了实现这一目标,2008年,两国政府还建立了副总理级别的能源谈判机制。


习近平主席和普京总统对于中俄天然气谈判,都给予高度关注。2012年6月,普京访华,中俄油气谈判重启;2013年3月,习近平访俄,中国石油和俄气公司签署了初步共识协议。


在此之际,天然气市场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中国不断发现新的储量,美国页岩气开采不断突破。所有这些因素,一起推动中俄双方向合作的目标一点点靠近:2013年10月,定价公式基本商定;2014年4月,俄气与中石油共同发表声明,双方的供气合同谈判取得显著进展。


2014年5月21日,《中俄东线供气购销合同》终于签署,世纪大单由此落实。然而,据报道,中俄双方的谈判一直进行到5月21日凌晨四点,才最终达成双方都同意的条件,上报各自的元首批准。


尘埃落定,大家喜笑颜开。虽然价格至今仍属商业秘密,但是,有理由相信,这是一个双方都可以接受的价格。


历史,会永远记住这一段开创性的谈判;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中奔涌的气流,就是这段历史最好的见证。


TIPS:


中俄东线:跨世纪合作


▶1994年

中俄签订天然气管道修建备忘录。

 

▶1999年

俄天然气集团与中国石油达成意向性的天然气出口协议。

 

▶2006年3月

中俄签署供气谅解备忘录,俄承诺修建东西两条天然气管道,计划从2011年起的30年内,每年向中国出口600亿—800亿立方米天然气。

 

▶2008年

中俄建立副总理级常规天然气谈判机制。

 

▶2009年6月

中俄签署《关于中俄天然气领域合作的谅解备忘录》,同年10月,签署协议,拟从2014年或2015年起,俄罗斯对华输送天然气700亿立方米。

 

▶2011年10月

中俄总理第十六次会晤,天然气价格未能达成一致。

 

▶2012年6月

俄罗斯总统普京访华,中俄油气谈判重启。

 

▶2012年12月

俄气和中国石油商定就互惠决策开展对话。

 

▶2013年3月

习近平主席访俄,中国石油和俄气签署初步共识协议。

 

▶2013年10月

俄气称与中国石油商定对华供气的定价公式,双方或在年底签署供气合同。

 

▶2014年4月

俄气与中国石油发表声明,称双方的供气合同谈判取得显著进展。

 

▶2014年5月

中俄签署《中俄东线供气购销合同》,双方商定,从2018年起,俄罗斯开始通过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向中国供气,输气量逐年增长,最终达到380亿立方米,累计30年。

 

▶2014年9月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的气源管道——俄罗斯“西伯利亚力量”天然气管道举行开工仪式,并计划于2015年完成长约50千米的管道建设。

 

▶2015年6月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开工建设。

 

▶2016年10月27日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试验段一期开工。

 

▶2017年7月16日

试验段二期打火开焊。

 

▶2017年12月13日

中俄东线黑河—长岭段11个点段同时打火开焊,中俄东线北段全面加快施工。

 

▶2019年4月30日

中俄东线北段定向钻穿越工程全部完成。

 

▶2019年10月16日

中俄东线北段全线贯通。

 

▶2019年12月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开始由俄罗斯向中国输气。


------------

原创延伸阅读:

1、我的野蛮女友,中俄东线提前通气的甜蜜与烦恼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