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22年12月17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其他

喜羊羊

政信三公子 政信三公子 2022-12-17

大家好,我是三公子。


今天是羊了的第五天。


简短聊两件事情。


(一)


个人体验,阳了的滋味,不好受。


【第一天】


体温降到35.5。


嗓子干痒,没有其它不适。


【第二天】


体温升到38.5。


嗓子刺痛,冷的哆嗦。


晚上吃了一粒布洛芬。


【第三天】


体温升到39.5。


肌肉剧痛,冷到开电暖器。


晚上吃了一粒布洛芬。


【第四天】


体温回落38.5。


嗓子肌肉不疼了,头疼欲裂,像针扎。


晚上灌柠檬水,睡不着,刷d音。


【第五天】


今天,体温回落37.1,正常了。


嗓子开始咳痰,无其它症状。


正在大量吃水果补VC。


注意事项1:


打过3针国药的疫苗,症状和没打过疫苗的朋友比起来,没有区别。


所以即使打过疫苗,也不能大意。


注意事项2:


某位没打过疫苗但坚持健身的一位哥们,只烧了不到2天,就走完流程了,他没吃任何药。


锻炼身体很重要,打工人需要好体魄。


以上是个人体会,不具有广泛参考性。


从百度搜索数据看,北京这波高峰是过去了,但是全国的高峰还没到来。


【抗原-北京】



【抗原-全国】


【布洛芬-北京】



【布洛芬-全国】



【连花清瘟-北京】



【莲花清瘟-全国】



(二)


领读小组第125本书,盖斯特《借钱:利息、债务和资本的故事​》里,讲到了地产和消费的关系。



扩大消费的前提,是房抵资产的稳定。


在2007年美国信贷市场危机爆发的数年之前,发生了一次有关借贷和利率的波折。


在几代人的时间里,房地产或生产性目的的借贷与消费借贷泾渭分明,而房屋净值贷款(the home equity loan)推出之后,金融的新发展模糊了前两者的边界。


二次抵押使房屋所有人为了随心所欲地花钱,对房屋进行了“解锁”。


借来的钱主要都用在消费上,因为利率比信用卡的利息低。


结果,抵押危机来袭,房屋价值一落千丈,消费者开支急剧下滑,房地产资本价值严重贬值,导致无数借款人丢了抵押赎回权,只好宣告个人破产。


很多情形下,房屋净值贷款只是一种金融产品,体现了借贷行业的发展。


同时,它无视消费者的债务,只关注房地产,因而也揭露了借贷程序中的薄弱环节。


一旦两者交会,八十年前就拉开序幕的债务革命将全面铺开。


房屋持有人的消费几乎占到GDP的80%,而在20世纪20年代,这个数字是67%。


一旦消费者以房屋抵押来满足消费需求,一种“食人性消费”便开始了。


【注】


在国内,房子不仅仅具有居住和投资属性,还具有等价物的中介属性。


从三千年的历史上来看,早期的当铺,当代的银行,选择了房子作为放贷的工具。


这种中介属性,体现在两方面。


第一方面,赚取居民的长期高息。


如果在历史中,房子没有被选择为媒介,那么也有很多种其它选择。


比如宣传,家家都应该有一套华丽的传家珠宝首饰,没有的家庭就被歧视。


在这样的一种历史情景里,房子很便宜,只有居住属性。但银行可以通过对那套传家珠宝首饰进行放贷,同样可以赚取长期高息。


之所以我国选择了房子,是历史选择。但参考一下邻国印度,经常有因为凑不齐女儿嫁妆而自sha的案例。


印度是有嫁妆贷的。


第二方面,抵押贷款的担保物。


想贷款,资金用途都可以设计,但是抵押物不能少,最好是带红本的现房。


理论上,现房抵押物的数量,决定了放贷的规模。


按照银行传统的“当铺思维”,要想大规模的支持实体经济,现房抵押物的扩容是在所难免的。


所以,国内的房地产市场,迟早会逆转。


除非,银行有了其它的从居民身上薅羊毛的中间介质,或者,银行有了其它的给企业做信贷扩容的担保品。


房地产的问题从来不是自己的问题,更多的是银行的问题,既是银行的生存基础,又是银行的扩张支撑。


网络上看到组数据:


中国银行业总规模高达350万亿元,规模全球第一,差不多是GDP的2.75倍。


美国银行业总规模20亿刀左右,差不多是GDP的1.1倍。


简单的逻辑:


银行不缩表,地产就坚挺。


银行业要对自己动刀,难之又难。


欢迎扫码加入领读交流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