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再思考
大家好,我是三公子。
这周和某非银机构高管吃饭,听他聊了聊最近几年关于转型的思考,很有启发。
筛选几个核心观点,分享给大家。
首先,产品底层资产的巨变。
原来,各家非银机构管理人在管产品的底层资产是确定的,以地产和城投为主。
这时候,投资人看重的是底层资产,认可的是地产公司和城投公司,而不是非银机构管理人本身。
这是赚beta的时代。
哪家公司做管理人不重要,谁有良好的地产公司和城投公司人脉资源,最重要。
非标严监管后,随着地产和城投等传统业务萎缩,资本市场多策略产品崛起。
已经是赚alpha的时代了。
都在同一个公开市场里找机会,底层资产逐渐显得不那么重要,谁有优秀的管理能力,最重要。
一个IP型明星基金经理或投资经理,就可以养活一家公司。
市场已经从兜售底层资产,变成兜售管理机构,又进一步细化到了兜售明星个人。
这个过程,和国内电影市场发展相似。
刚开始。
影院老板的话语权,比电影导演的话语权更重,和谁关系好就给谁排片。
再之后。
当红小生和花旦的话语权最重,得流量者得观众得天下。
2020-2022年的公募基金在这个阶段。
到最后。
褪去浮躁,演技炸裂的老戏骨们重新走进大家的视野。
看电影,终将回归到演员与观众在情感上的同频和共振。
2022年和2023年,公募基金开始发掘穿越牛熊的“老戏骨”,而不是一时风头无两的赌赛道型流量明星。
其次,龙头通吃,中小机构的消亡。
中小机构管理人,如果孵化不出特别能打的明星产品,那么:
基本上失去了机构客户。
很多中小管理人想的很天真,比如先发几千万规模的产品,运行2-3年,做出不错的收益净值曲线,然后再去找机构客户大资金。
幼稚,非常不现实的想法。
机构客户两句话就把中小管理人给噎死。
【第一句】
我们一出资就是10亿,而且只能认购不超过产品规模的20%。
你们这只产品要想让我们投资,需要规模达到50亿以上才行。
【第二句】
管理几千万的方法,和管理几十个亿的方法是完全不一样的。
你们过去2-3年的历史净值虽然不错,但也只能证明你们会管理几千万的资金。
你们无法证明,你们具有管理几十亿资金的能力。
这两句话的背后,都是鸡生蛋和蛋生鸡的矛盾,无解。
如果内部孵化不出明星产品,就不要去难为机构里的哥们了。
中小机构的大概率结局,就是小而美。
第三,难以突破的机制困境。
在面临转型压力和收入下降时,必须节约成本。对激励机制逆势调整,变得困难。
在底层资产确定为地产和城投时,轻激励是合理的。因为公司赚的是行业beta,不是人员能力的alpha。
然而,当产品的超额收益越来越取决于人员能力的alpha时,激励水平如果不同步提高,优秀的投资人员陆续就都流失了。
开酒楼的老板都知道要给大厨20%的股份,但是绝大多数国有机构都给不了。
没有明星基金经理或投资经理就募不来钱,募不来钱就吸引不来明星基金经理或投资经理加盟,死结了。
第四,内部培养的损耗和机会成本。
有些机构就开始反思,决定自己培养出明星基金经理或投资经理。
于是去外面重金挖来一些大平台的非明星投资经理或者资深研究员(想转岗到投资),提供资金和资源支持:
希望把这些非明星投资经理或者资深研究员,打造成明星投资经理。
这些非明星投资经理或资深研究员,拿到了资金和资源后有两种可能。
有的成功的跑出了连续3年的靓眼的净值曲线,机构刚准备宣传,不成想:
投资经理跳槽了。
因为别家给他开出的条件,收入翻十倍。
成功跑出来的留不住,没有成功跑出来的就更尴尬了,因为他们经过事实证明,投资能力并不怎么样。
考虑到公司已经投入的沉没成本,对于二流的基金经理或投资经理,要不要留呢?
不留,之前亏大了,有沉没成本。
留,拿二流的产品,怎么去跟别家一流的产品竞争呢?
最后,做FOF是非银国有金融机构唯一的出路。
收益做到四平八稳的市场中等水平,国有信用给产品背背书,自有资金参与下季末和年末的流动性调节。
与此同时,多出去拿奖,多招聘销售,持续在市场上发声,这就是最恰当的路子。
这就是躺平式搞钱。
我仔细琢磨了一下,他说的对,也不对。
他说的对的地方:
把国有非银金融机构在股东背景、流动性管理和人员招聘上的优势进行充分的发挥,长板变得更长,很容易就跑出来。
他说的不对的地方:
这套思路过于四平八稳了,先发优势难以保持,只能过几年舒坦日子。
国资和财政体系下的央企数量得有200家,中国A股上市公司里的国企数量接近1400家,谁都可以效仿这套思路。
先聊这么几句吧,祝大家周末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