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23年2月16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其他

山寨巴菲特

政信三公子 政信三公子 2023-02-16


大家好,我是七喜。


刚才看到寻瑕小姐姐的新文章《基金经理被困在负债端》,核心观点里有:


投资策略不一定能穿越牛熊,


但是稳定的负债端可以穿越牛熊。


人人都羡慕巴菲特的投资收益,


但不是人人都有长期稳定的负债端。


看完后,把我乐的心里憋着坏笑。


三公子闷声不说话的时候,一定是在憋着搞事情。他对我们投资团队来说,除了政策分析和宏观择时外,最大的贡献就是趟出来了稳定的负债端。


这怂的思考挺多的,都写在了投资星球里,他把星球当成了写复盘笔记的地方。


挑选星球里和负债端相关的三则思考,分享给大家。


(一)


(这部分是三公子在PUA会员多读书)


我们都身处认知性无知中而不觉。


刚才有会员问:


最近有什么好(投资)策略?


策略没有好坏,影响策略的因子很多。


负债端、管理端和投资端,不同的因子构成,都会影响策略的选择,核心是适用性。


以负债端管理为例。


最核心的两个因子,是久期和风险偏好。


从久期看。


封闭5年和封闭8年的产品,和封闭1年的产品比起来,策略容量就不一样。


封闭1年,只能买短债,买高流,买高信用 ,满仓,做配置为主。


但封闭5年和封闭8年的产品,可以买短债,也可以买长债,可以买高流,也可以买低流,可以买高信用,也可以买中低信用,可以满仓,也可以半仓乃至轻仓,可以做配置,也可以做交易。


在5年-8年的封闭期限内,可以根据市场的时时变化,自由变换策略,给了投资经理更多的施展空间,自然就能做出更多的alpha。


从风险偏好看。


如果资金端的属性都是要求刚兑的,不接受回撤。


那么就不能去做事件冲击,不能做择时。否则净值波动一大,资金端就吵着要解释,催你写小作文。


现在很多投资人,包括某些投资机构,都存在个误区。


就是觉得:


别人能行,所以我也能行。


或者觉得:


我不行,所以别人也不应该行。


这个叫做认知性无知。


看待自己不了解的或者太了解的领域,习惯于用自己已经固化的认知去理解,往往会得出错误的结论。


谁都有这个问题,我也有。


要克服这个问题,就要保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外部交流,持续的输入新观点和新思考,就可以一定程度上克服这个问题。



(二)


(这部分是某会员的吐槽)


私募的日子很难,必须做出显著的绝对收益,那就只能上杠杆赌博,产品期限还短,所以容错率很差。


还是三公子鬼精鬼精的。


债券周期3-4年一波,所以他们产品要发行封闭5年期和封闭8年期。


如果开始1-2年把方向做对了,那么就立即结束产品,显得管理能力特别棒。


如果开始1-2年做的不理想,那么再多拿两年到景气周期,管理能力就又牛逼了。


稳定长期的负债端,属于狂飙里的黄老:


不管市场变化,始终处于不败之地。


这不就是玩赖吗?别人咋和他比?


只要本分和专注,他就永远不会输。


很多价值投资者,都说自己是坚定看好国运,就是在赌国运。


价值投资者的投资能力,往往被证伪。


之所以被证伪,是因为他们的产品周期,最长也只有3年。短期内,市场分歧大,赌国运大概率会被证伪。


在什么情况下,赌国运不会被证伪呢?


当产品期限真的和国运期限相匹配的时候,赌国运就不会被证伪。


对于股票/债券/期货产品来说,长期又稳定的负债端,才是能给予投资端充分的施展空间,是能做出alpha的核心要件。


(三)


(以下都是部门内部开会时的脑洞)


我们内部讨论:


现在这些产品,最终的目标是什么?


(目前所有的产品都是过渡型产品,循循善诱,一点点加深投资者和管理人之间的信任,一步步改变投资者的认知和预期,直到最后都哄骗到最终产品里去。)


最终也最理想的产品目标有两类。


【第一类】


5000万元起步的单一自然人订制产品。


所有底层标的都实时反馈给投资者本人,流动性和风险偏好等都个性化匹配。


把知情权和决策权,还给投资者本人。


谁的钱谁做主,我们就是顾问角色。


【第二类】


面对五十岁以下的投资者,发行20年期的封闭产品。


每年分配收益,到期可以赎回,中间可以转让,死亡可以继承。


投资全委托给值得信任的管理人。


适合金融资产只有大7小8位数的人:


毕竟太少了。


可能你看到这里会觉得:


非银机构发行长期产品是不现实的,只有保险可以发行20年期产品。


问题来了:


为什么保险可以,别的牌照就不可以?


举个例子,原来我们都认为公募基金不可以发行长期产品,但是现在也有了长久期的养老金产品。


再举个例子,我们现在所有的产品,都是封闭5年和封闭8年,抢购才有额度。不可能的事情,也慢慢变成了可能。


与保险比,非银机构发行长久期产品,的确有三个需要解决的障碍。


【第一,收益的稳定性问题】


想连续20年,每年做到极致,不现实。


但是,想连续20年,每年比市场收益中枢高100bp,还是容易实现的。


【第二,风险的可控性问题】


单策略去连续20年不犯大错,不现实。


如果多策略去连续20年不犯大错,是现实的,可实现的。


发现市场的问题,找出未来的趋势。琢磨下怎么去克服困难,而不是对困难妥协。


【第三,管理人的长期经营问题】


找央企和大国企背景的管理人。


(四)


(这部分属于三公子的脑洞)


国债国开债可以买10年-30年期的。


因为信用足,国家主权级信用。


如果有家机构,左手发30年期产品,右手全买国债国开债。


稳的狠!比存款收益高!定期有分红!


这事儿在理论上是可以实现的。


为什么没有这种产品?


收益率太没有吸引力啦!


投资人有很多其它的选择,上面这种长期低收益,机会成本太高了。


所以设想一下:


如果解决了以上两个问题,是否能实现?


比如:


第一,把收益率做高一点。


通过增配12家股份制银行的金融债,增配每个省最大省投平台的永续债来实现。


第二,把风险再分散一些。


把单一资产类别给分散成多资产类别,并动态调整不同资产类别。


保险公司是怎么在资产端做配置的?中投或者淡马锡或者中东主权基金,又是怎么在资产端做配置的?


现在市场最大的问题在于:


我先有什么样的资金,再根据资金的属性,去做什么样的投资。


好用的资金不好用,来钱太容易,用钱就会超级内卷,投资端卷到死。


我们想的完全不一样。


我们想的是,我们理想中的资产配置是什么样子,我们去把这个模型给设计出来,再筛选,符合我们产品特质的投资人。


招行报告,中国有260万可支配金融资产1000万元的高净值客户。


就算能获得千分之一的认可,也有2600人,管理规模也有260亿。


听着是个无法实现的设想。


但实际上已经实现了很大一部分了。现在我们的产品,人均1100万,产品5年起步。


不要去迎合资金的想法,只要你能够言行一致,持续管理出较好的收益,资金的想法是可以被引导和教育的。


(五)


(这部分属于三公子的臆想)


为什么大家明明有长期不用的钱,却喜欢去买6个月12个月的产品?


短期的不确定性低,中长期缺乏信心。


怎么去树立信心呢?


信心不是绝对的概念,信心是相对的锚。


这个锚,只要能锁定阶层和生活就行。


目前只有房子,能真正具有锚的属性。


经济好,房价涨,经济差,房价跌。


如果未来经济特别差,房价也会差,但与此同时,全社会都在向下找均衡。


只要有这套房子,还是能锚定相对的阶层和生活,只不过,是低均衡里的新均衡。


从历史上看,在每个朝代,真正的锚,除了土地(房子)之外,还有什么?


金子是,矿产资源也是。


权力也是锚。


不管社会变好还是变坏,政府只要不变更,在政府里就是铁饭碗,就能够有口饭吃。


回到开头,当前看,长期稳定的锚,除了房子,就是中央政府和强地方政府信用。


买20年期的国债国开债,20年期的省级最大投资平台的永续债,13家系统性重要商业银行的永续债,就是另一种“锚”。


只要政权不更迭,这些锚就是安全的。


如果在20年中间,我们察觉到了风险,因为债券是可以交易的,那么只有能有提前的信号,抓紧在市场里出掉就可以了。


风险并不是锁定了20年,风险是有流动性的,可以随时二级卖掉,转移出去。


上面这个逻辑是成立的,但现在发行不了这种产品。


因为大家对利率长期下行还没有充分的概念,对下行周期里可能的各种机会还抱有幻想(机会成本)。


此时给出一个20年期5%左右的收益率,还可以随时出掉风险(权限在管理人)的产品:


肯定有意向的投资人,但很难上量。


但是,为什么要上量呢?


一单一单的做就是了。


如果你认定了这是长期正确的事情,那么就持续的输出你的观点,只要随着市场的变化,你的观点陆续得到市场证实,持续有认可你的人,争取到的每一个人都是有意义的。


这是创新吗?


这不是创新,保险早已经驾轻就熟了。


保险本应该能提供更高的投资收益率。


但是,为什么提供不了?


因为营销端的成本太高了。


假设,把这部分营销端的成本全部砍掉,补贴进产品里给到投资人。


这个收益就可观了。


最好的营销,就是没有营销成本。


让大家主动谈论你,而不是被动接受你。


爱马仕怎么做,我们就跟着怎么学。


所以我们的想法是,用持续的投资理念和观点输出,去取代营销。最终节省出营销费用,营销支出全部回归到产品中。


每年能节约出50bp-100bp的营销成本贴补给投资人,投资人就会很满意。


这种产品:


肯定在当前很难卖,但也不代表不能卖。


也可能现在不好卖,但是未来会变好卖。


看待商业模式,动态的去理解。


打败旧事物不能通过内卷解决,得通过跨界来解决。


可能一家机构的千亿规模,是通过养着1000多营销人员实现的。


但也可能在未来通过跨界,同样实现千亿规模,但是不存在这1000多营销人员。


当然,降低营销费用属于节流,开源还是要有alpha,所以不能起太大规模,这是另一种制约,对管理规模的制约。


但这种alpha的取得,不再是辛辛苦苦抠零碎的交易收益,而是基于政策冲击和宏观择时来实现。


这是未来最正确的方向,但短期内不见得就能够被充分的理解和实现。


不过,既然想明白了,就干呗,精力还是要聚焦到困难但正确的方向上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