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孩子到了纽约就像变了一个人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x0546b0i574&width=500&height=375&auto=0
《奇葩说》的马薇薇最近去了纽约,她说这是一次犯二之旅——卸下自己在日常的生活轨道中不得不戴上的伪装,彻底地想二就二。
“生活总是想把你打磨成该有的样子,有时候连自己都忘了那个二二的自己。可是谁规定不能犯二呢?更何况,这是纽约。”
听到她在视频里说,“来到纽约就是为了从生活中跳出去,把那些看到的世界带回去,把那个原本的自己带回去”,我真的还挺感慨的。
用“想二就二”来形容纽约,很贴切,换成文雅一点的说法就是“做真实的自己”——这句话被各种心理励志情感按摩类文章反复滥用,略显陈词滥调,略显教条废话,略显空洞苍白,让人几乎要忘记这简单的几个字背后所蕴含的巨大力量。
可是,只要你去了纽约,你会发觉这句话一下子就变得鲜活生动了起来,因为你遇到的每一个人,仿佛每时每刻都在用自己的生活和生命身体力行地诠释着这句话的意义,就好像是一场800万人共同出演的大型行为艺术。
最直接最明显的一个表现是,走在纽约的街头你不时能看到很多打扮怪异的人,有的留着不同寻常的发型,有的穿着比时装周走秀的夸张服装,有的干脆是动漫或者魔幻电影里的造型。至于穿着各国各民族传统服饰的人,就更是比比皆是。
刚到纽约的第二天,我上街就遇到了一群身着奇装异服的人。当时我充满好奇,感觉像是看到了西洋镜,忙不迭地指给身边的朋友看。朋友无动于衷,一边继续往前走一边说,“在纽约什么样的人没有啊,大家都习惯了,没有人会看他的。”
我转身看了看周围,果然所有人都目不斜视,大家连眼皮都不抬一下。
朋友继续说,“要让别人看他,他还得再努力一点才行。”
后来我在纽约经受过很多很多次的文化冲击,可以说是经历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彻底改造和颠覆,用reinvent来形容也不为过。但是,那天的这一幕是我上的第一堂街头文化课,所以一直印象深刻。我从中学到的东西有:
第一,纽约奇怪的、有个性、特立独行的人非常多,每一个人都会带给你和既往经验不一样的全新冲击。
第二,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和你不一样的人,不要大惊小怪,要像习惯水和空气一样接受他们的存在。无视,是一种基本的修养和尊重。
第三,和别人不一样,原来可以是一件这样简单、这样寻常、这样安全的事,你不必担心路人异样的眼光,不必担心围观指责和风言风语,不需要什么勇气就可以花枝招展招摇过市,反正没有人会介意你怎么样。
既然如此,那我,当然也可以和别人不一样,做一些和别人不一样的出格的事,不用躲在大海里做普通的一滴水,不用躲在人群里做一个安分守己循规蹈矩平庸到老的路人甲乙。
第四,纽约人的注意力太金贵了,在纽约要引起别人注意,让别人对你侧目相看,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因为纽约人早就见惯了各种奇怪的离经叛道的不一样的人,不会轻易投射出自己的注意力。
所以,如果你想引起别人的注意,弄出点声响,光是和别人不一样还不行,还得特别努力,特别不一样。
这简简单单的一件事,像预言也像寓言,几乎概括浓缩了我之后对纽约的所有认知。在纽约住得越久,我就感觉对这件事的理解又多了一个层次。
后来我读到硅谷风险投资家和专栏作家保罗·格雷厄姆 (Paul Graham)的文章《市井雄心》,他说,伟大的城市总是吸引着有雄心壮志的人,有些城市因此成为了某种远大理想的聚集地,这样的城市通过许多不同的方式,时时向人们传递着不同的信息,吸引着更多志同道合的人随之而来。
比如说剑桥,这是波士顿旁边的大学城,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的所在地,这个小地方向人们传递的信息是“你需要更聪明”。而斯坦福大学所在的硅谷小城帕洛阿托传递的信息则是“你需要变得更有权势”。
那时我突然恍然大悟,原来纽约时时刻刻发散传递的信息就是,“你可以和别人不一样”。奇装异服和夸张造型只是外在的最基础层面的不一样,真正让人感动的不一样来自于一个人对待自己人生的态度,以及因此所付出的努力。
看看身边的朋友,我认识的每一个普通的纽约人,似乎身上都在传递着这样的信息,用他们自己的经历,自己的生活。
比如说我原来在纽约联合国工作时的上司,原本只是一个普通的加拿大邻家女孩,刚到纽约的时候在 Subway 打工,拿一个小时十几美元的时薪。奋斗了几年,她在纽约拥有了人人羡慕的高薪厚职。
可是慢慢她突然觉得,每天呆在纽约并不过瘾,不能面对面地接触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于是就申请去了中非共和国的办公室,从此就开始了遍及世界的职场之旅。现在她在叙利亚,从事救助难民的工作。
再比如我读新闻学院时班里年纪最大的一个同学,做了几十年医生,到了40多岁的时候突然对新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就跑到一个社区报纸做实习生,算是进入了这个行业。这样积累了几年,50岁的时候又读了新闻学院。现在他每天还在采访写稿,他觉得这样的日子很快乐,因为做着自己想做的事。
这样的例子太多了。在别的地方,他们可能就是二的典型,可是在纽约,没有人觉得他们二,大家只觉得他们酷。
虽然从外表来看他们都很普通,没有奇装异服,没有夸张造型,可是你会发现他们身上是闪着光的。
每一个纽约人,都是一部宏大的个人史的主角,背后都有一段段波澜壮阔的“想二就二”的故事。
这样任性和特立独行的力量,部分来自环境——当身边都是这样的人时,自然而然地就形成了一种气场,让身处其中的人能够感受到一种真正的心灵的自由。
这种心灵的自由,是纽约最吸引人的地方。在纽约呆久了,你甚至会觉得这样毫无拘束的自由是不真实的,因为它让你忘记了在这个世界其他地方你会遭遇到的现实,而这可能正是它让许多人无法割舍的原因。
但环境是人造就的。更重要的,是来自内心深处的力量。支撑纽约人任性和二的,是他们想要掌控自己人生和命运的勇气,和愿意为之不计代价全力付出的底气。
这种孤注一掷的勇气,这种来自内心深处的力量感,是非常迷人的。我在纽约认识的几乎所有的中国女孩子,感觉都和在国内时完全不一样——她们变得更独立,更强势了。这种强势不是对人吼叫或者蛮横,而是一种因为完全掌控了自己的命运而无所畏惧的强势。她们同样可以温柔可人,可是却散发着迷人的让人无法忽视的自信。
前阵子看银魂,里面有句台词我印象深刻,大意是说,我们从相同的地方出发,看见了不一样的远方。太喜欢这句话了,我甚至想把这句话作为我的公众号的口号。
为什么从相同的地方出发的人,看见的是不一样的远方?归根结底,源自于每个人内心的力量。
纽约人骄傲地自称 New Yorker,但是他们不排外,因为这座城市原本就是无数外来人的落脚之地,一半以上的人口出生在美国以外。不管你来自哪里,一旦你站在纽约的土地上,你就自动被认可被接受成为一名骄傲的纽约客。即使以后离开,你的身体里也终身打上了这个烙印,就像纽约人爱说的,“Once a New Yorker, always a New Yorker”。
所以我很喜欢 Visa 卡的宣传口号,“另一个自己在路上”。不管你来自哪里,当你来到纽约,当你内心深处的那种无所顾忌的力量被唤起的时候,你就变成了“另一个自己”。
在消费的领域,Visa 同样能给人带来这种力量感。全球流通的 Visa 卡超过31亿张,可以在世界各地4400多万个商户交易点受理,在260万台自动提款机提现,非常方便。就好像他们的另一句宣传语所说的,“你想要的人生是踏上一段段不同的旅程,我们让每一个目的地都为你敞开大门”。
今天阅读原文的链接里放的是 Visa 和穷游做的一个活动,只要你就“另一个自己在路上”写一段话,就有机会获得5000元的旅行基金。
没关注的朋友长按二维码点点关注
联系邮箱:ask@jiazhuang.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