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特女王炸了,一个人在一部片子里演了13个角色(我说的不是卡罗尔
最近大家都被《卡罗尔》刷屏了……这部片子自从去年在戛纳首映以来就一直广受好评,凯特·布兰切特和鲁妮·玛拉饰演一对女性恋人。
然后在去年10月纽约电影节的新闻发布会上,有一位中国来的女观众在提问时问凯特·布兰切特,Cate,你知不知道全中国的女孩子都为你弯了……
当时全场哄笑。虽然是开玩笑,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Cate的表演的确有一种摄人心魄的诡异力量,演什么像什么,演女王像女王,演乞丐像乞丐,演男人像男人……就连演个女同,都能把女观众掰弯成蚊香。
世界上这么多优秀的女演员,但能够做到她这个层次的,还真不多。
前不久一个叫Julian Rosefeldt的德国艺术家拍了一部短片,里面13个角色来自社会的不同阶层、不同职业,但全部都由Cate一个人饰演。
新闻主播。
叛逆朋克。
工厂女工。
小学教师。
无家可归的流浪汉。
葬礼上的寡妇。
还有很多其他角色。
然后在这部短片的片场,媒体偷拍到的照片又是这样的。
就像是一个会变身的女巫。
当然,她的魔法我们早在电影银幕上就已经领略过很多次了。
前面提到的《卡罗尔》,被媒体称为“女版断背山”,凭借这个角色Cate毫无悬念地入围了最佳女主角,她细腻的表演被媒体形容为“现象级”(phenomenal)。
我还看到有美国影评人信誓旦旦地说,“这部片子要是都入围不了奥斯卡最佳影片,那就是我疯了。”
最后《卡罗尔》虽然拿到了六项提名,但并没有入围分量最重的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很多媒体叫屈,他们分析的原因里有一条是老话题,那就是奥斯卡评委团是以白人老年男性为主的直男癌(94%白人,76%男性,平均年龄63岁),一部讲述女性情谊的片子很难入他们的法眼。
算上这一次,Cate一共入围过七次奥斯卡,其中两次获奖。
上一次她获奥斯卡是在2013年,《蓝色茉莉花》,讲一个没落到歇斯底里的纽约名媛在旧金山的故事。虽然那部片子在伍迪·艾伦的电影里不算最好,但是让Cate成为了奥斯卡影后。
另一次获奥斯卡则是2004年,在《飞行家》里演凯瑟琳·赫本,拿了最佳女配角。看资料说,历史上只有三个演员在拿了奥斯卡最佳女配角后又拿了最佳女主角(另外两个是梅姨和Jessica Lange)。此外,Cate还是唯一一个拿过两项奥斯卡表演奖的澳大利亚人(她在猫本出生长大,后来才到悉尼的澳大利亚国立戏剧艺术学院读戏剧)。
Cate的电影里我印象最深刻的是2007年的鲍勃·迪伦(就是我微博和微信公众号的头像)传记片《我不在那儿》(I'm Not There)。很巧,导演正好就是拍《卡罗尔》的托德·海因斯。当时导演实验性地找了六个不同的演员,分别扮演处在不同人生阶段的鲍勃·迪伦,Cate是其中的一个。记得当时在电影院里看这部片子的时候,Cate一出场我就被吓住了,脸色苍白,一头乱发,活脱脱就是鲍勃·迪伦。
她还曾经两次演过英国的传奇女王伊丽莎白,结果两次……都提名了奥斯卡影后。
还有《毒家新闻》(Veronica Guerin)里深入挖掘毒品犯罪、最后被暗杀的爱尔兰调查记者。
《本杰明·巴顿奇事》里布拉德·皮特的爱人。
《霍比特人》里的精灵女王……
不但戏路广,就连不同的口音她都能模仿得惟妙惟肖,有媒体曾经把她在不同电影里的口音剪辑在一起,从美语、英语、美国南方口音、新奥尔良口音、爱尔兰口音到法国口音、德国口音等等,制作了一则叫“The Many Voices of Cate Blanchett”的短片。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m0181txslip&width=500&height=375&auto=0
她还擅长本色出演,作为SK-II的全球代言人,她在宣传片#改写命运里,以自身的人生经历为切入点,号召全球女性勇敢追寻梦想,改写自己人生的命运。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q0180vbsnl9&width=500&height=375&auto=0
她说,“我并不认为现在才追寻梦想太迟了,我觉得追寻梦想的这个过程中所获得的经历更令人兴奋。如果你能欣然接受挑战,深入探索,那么在人生的各个时期阶段,都将有许许多多的梦想等待着你去实现。”
凯特·布兰切特能改写自己的命运当女王,也能用SK-II改写肌肤命运:“长久以来,我一直相信,坚持使用SK-II 护肤精华露是至今我做过的最美丽的决定,或者说是投资之一。我已经使用SK-II长达12年,可以说它改写了我肌肤的命运。SK-II一直致力于激励女性,勇敢掌握并勇于改写自己的命运,能够成SK-II的一员我感到非常骄傲。”
好了,今天的广告做完了,我滚了……
……还意犹未尽的可以戳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