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你也许不知道他的名字,但你一定看过他的画

# 假装在纽约 2019-04-06

今天我想介绍一个艺术家,凯斯·哈林(Keith Haring)。



他是80年代全美国最有知名度的波普艺术家之一,20多岁时一夜成名家喻户晓,30岁出头就因病去世,天才而短暂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


不管有没有听说过他的名字,我想很多人一定曾经在某个场合看到过他的作品。


因为他创造出了很多非常有辨识度、充满象征寓意的抽象符号,而这些符号早就已经被大众流行文化广泛地吸收利用。


比如这个散发着光芒的爬行婴儿。



再比如这些充满动感的跳舞小人。



还有这条看起来像是戴着鳄鱼面具、总是在狂吠的狗。



以及,这个天使小人。



《马男波杰克》里,墙上的这三幅画,就是Keith Haring的作品。



和其他艺术家相比,Keith Haring比较特别的一点是,他是一个“街头涂鸦艺术家”。


他的作品,原本不过是一时兴起的随性涂鸦。



几年前,我曾经和一群朋友专门抽了两天时间去探访散落在纽约街头各处的涂鸦,Keith Haring的这幅画是当时的重要一站。作品的名字叫做“Crack is Wack”,意思是“吸毒很烂”。



纽约街头有数不清的涂鸦,经常走着走着就能撞到。但Keith Haring的这幅画,是当之无愧的涂鸦地标,专门去看它的人比看其他所有涂鸦的人加在一起还要多。


纽约给了Keith Haring创作的灵感和自由表达的机会与勇气,而他,反过来也成为了塑造80年代纽约街头文化的先锋力量。


Keith Haring出生在1958年5月4日,从小在纽约隔壁的宾夕法尼亚州长大。父亲是插画师,他高中毕业后听从父母劝告去匹兹堡读商业艺术。


可是,很快他就意识到自己对做插画师或者设计师毫无兴趣,于是读了两个学期就主动退学,19岁那年跑到纽约视觉艺术学校(School of Visual Arts)。


在纽约,他住在曼哈顿的东村,这里聚集着当时全美国乃至全世界最自由不羁的灵魂,创造了全新的嬉皮文化。


在这样的环境里,他如鱼得水,包括安迪·沃霍尔在内的很多艺术家都成了他的好朋友,当时还没有成名的麦当娜曾经长期在他家的沙发寄住。



当时的纽约,街头涂鸦非常流行。艺术家们选择在城市建筑物的墙上或者地铁车厢上作画,象征一种反叛的姿态。


而Keith Haring最初选择涂鸦的地方,是地铁站里的空白海报栏。


旧的海报已经撕了,新的海报还没有来得及张贴。他坐上地铁,在每一站下车,然后迅速地用白粉笔在黑色的海报背景墙上迅速作画。



之所以选择地铁站作画,是因为地铁站人流量巨大,他觉得这样能让自己的画被尽可能多的人看到。


他信奉的一个理念是,艺术应该属于大众,应该平易近人,art for everyone ——“如果艺术不能到达所有的人群,那就一无是处”。


艺术品不应该是放在高档画廊里只有富豪才能买得起的天价奢侈品。


与其要求大家走进美术馆观赏艺术,不如主动地把艺术带到大众面前。


他画画的速度很快,每幅画只需要短短的几分钟。不过即使这样,也免不了经常被巡逻的警察抓住。


1982年,CBS电视台跟拍他在地铁站流窜作画的时候,恰好拍到了他被警察逮捕的场景。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b0615j6urd1&width=500&height=375&auto=0


CBS完整地播出了这戏剧化的场景,他一下子从一个原本只在纽约人之间口口相传的神秘小子,变成了全美国家喻户晓的人物,从此开启了一条不可思议的成名之路。


Keith Haring最擅长的,就是用粗黑线条轮勾勒出简洁生动的形象。



看到这些图,我们会想起什么?


也许是童趣,简单的粗线条里有一种不拘一格的无邪天真,就像是儿童画一样。



可是那些跳跃的人和动物,又仿佛暗合着我们体内某种原始的律动,就像是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用石头在山洞里画出的原始画作。


Keith Haring自己也说,“绘画这件事,从史前时代到现在,本质一直没有改变,它是一种把人和世界联结在一起的魔法。”


当然,他的画不是儿童画也不是原始壁画,如果你细细体会,就能捕捉到那些简单明确的粗线条背后传递出来的强烈情绪,有快乐,有忧伤,有希望,也有恐惧——


那是他对于这个世界的理解和想法,关于生命、死亡与爱。



而这,正是这些简单但是深刻的画,所打动我们的地方,也是时隔几十年仍然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传备受喜爱的生命力所在。



2012年5月4日,Keith Haring的生日,谷歌在首页放上极具他个人风格的涂鸦。


梅西百货一年一度的感恩节游行,也曾经特地设置了向他致敬的纪念气球。



如果你有心探寻,仍然可以在很多角落里找到Keith Haring留下的痕迹。


今年,Coach更是一口气推出了许多Keith Haring合作纪念款,再次带动了对他的怀念风潮——再过一个多月,就是Keith Haring诞辰60周年的纪念日。如果他还在人世,今年应该是60岁了。



Keith Haring作品里的许多经典元素——barking dog, dancing men, radiant baby,都有。



这件T恤还印上了Keith Haring戴帽子的照片。



经常有朋友去了纽约以后和我抱怨说,纽约也没什么特别没什么好玩的,“大城市不都差不多么,一样的高楼大厦,一样的人山人海”。


其实纽约和别的大城市,还真不太一样。


中城的高楼大厦,下城的金融区、第五大道的高级名品店、百老汇和名流画廊,这些当然都是纽约,是纽约光鲜亮丽的那一面。


但其实纽约还有另一面——丰富的街头文化,像是一个巨大的取之不竭的宝藏,那是Keith Haring们的纽约。


这是两个不一样的纽约,错过了任何一面,都是遗憾。


纽约最大的魅力,正在于能够同时兼容这两面,无限的包容创造出了无限的活力和可能性。


就像当年,纽约市政府虽然认为涂鸦影响市容,但或多或少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包容态度,从某种程度上也助推了自由的创作。


Keith Haring 虽然被抓过很多次,可是每一次他被带回警局,总会有许多警察围上来,表达崇拜,索要签名。


而Coach的Keith Haring合作款,有点像是两个纽约的碰撞。


虽然我对Keith Haring的作品算是比较熟悉了,但看到它们出现在衣服、鞋子和包包上,还是觉得眼前一亮,颇有惊艳之感。



三十多年前的创作,放在今天来看,不但一点也不过时,而且还非常先锋。


但我最喜欢的一点是,当我们把Keith Haring的作品穿在身上脚上,拿在手里,它包裹在天真之下的那种坦诚和温暖,一下子就蹦了出来。 



当纽约遇见纽约——Keith Haring的纽约,和Coach的纽约——就碰撞出了不一样的精彩。


我在阅读原文里放了一个链接,是Coach和Keith Haring合作款的介绍,别忘了点开看看。



记得长按图片中的二维码关注我啊


联系邮箱:ask@jiazhuang.us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