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你喜欢不喜欢化妆,都希望你点进来看一下
1、
SK-II每年都会推出一个重量级的品牌宣传活动,前年是她最后去了相亲角,去年是人生不设限。讲的都是人生态度,击中很多人的内心,刷屏盛况至今让我们记忆深刻。
今年的活动延续“改写命运”这个主题,在全球范围内与六位女艺人合作,让她们无底妆拍摄一组海报。
活动的名字叫做#BareSkinProject,中文名更是一语双关,叫“我行我素”。
老实说,一开始我听到这个创意的时候,多少有些疑惑,也多少有些不以为然。
毕竟我们都是看康熙长大的,早就习惯了电视娱乐节目里真真假假的明星卸妆单元,也早就看惯了网络上那些卸妆前后的对比图。我以为不会再有什么东西能够让我感到吃惊了。
但等看到那组照片的时候,我还是有一种被震撼到的感觉。真的,效果太惊艳了。
摄影师自然功不可没。三位掌镜的摄影师全部来自著名的玛格南图片社——克里斯多夫·安德森 (Christopher Anderson)、阿勒桑德拉·桑吉内蒂 (Alessandra Sanguinetti) 和吉姆·戈德伯格 (Jim Goldberg)。
他们的镜头天然带着叙事性,仿佛能够给静止的画面注入无限的深邃内涵。
但是我想更重要的原因,是那些女艺人们自身所呈现出来的状态。
无论是汤唯、倪妮、春夏,还是科洛·莫瑞兹、有村架纯或松冈茉优,无底妆出镜的她们都有一种很难在别的场合里看到的气质和神情,那组照片因此才有了与众不同让人心动的力量。
看看这个记录春夏拍摄前后过程的视频,这种感觉会更明显。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j0684k5sb1b&width=500&height=375&auto=0
从一开始的略带不安,到慢慢积攒了自信,你可以看出她心态的微妙变化。
直到最后,她看到自己无底妆照片的那一瞬间,兴奋激动得难以自持——你看连她自己,都被照片所呈现出来的力量所感动。
相由心生,一个人内心的力量感,通过眼神、表情、神色,在脸上就能反映出来,一览无余。
就像我们在这些女艺人身上看到的,选择以清爽的面目坦然面对镜头和世人眼光的她们,获得了一种力量。
这种改变来自于哪里呢?我觉得是看待自己、看待世界的姿态,变得有那么一些些不一样了。
也许是她们的眼角眉梢里,多了那么一点点的真实和诚恳,以及坚定与勇敢?
2、
这个“我行我素”挑战,暗合了这两年在欧美悄然兴起的“不化妆”运动。
用 #NoMakeupSelfie 搜索一下,你会在 Instagram 上找到几十万张素颜自拍的女性照片,有明星也有普通人。
你可能会感到困惑:化妆不是挺好的吗?化了妆可以改善自己的气质形象,让自己更好看一点。
是啊,女生应该不应该化妆,原本是一个不需要讨论的问题。
在美国,80%的女性每天都会化妆,化妆品行业的规模达到了惊人的620亿美元。
美国人还发现了“口红效应”——在经济衰退的时候,其他商品的销售量都下跌,只有口红的销量逆势增长,因为越是艰难时世,越需要自我鼓舞。
化妆品不仅仅是化妆品,也是心理安慰剂。
爱美是人类最原始的冲动,是流淌在血液里的本能,天经地义,无可指摘。
一个人为了让自己好看一点而愿意付出额外的努力,这不但不羞耻,反而很光荣,值得鼓励才对。为什么要反对?
无论是SK-II的 #BareSkinProject 还是 Instagram 上的 #NoMakeupSelfie,其实它们反对的都不是“化妆”这件事本身,而是:
那种无处不在的、让女性觉得自己“必须要化妆”的巨大压力。
这种压力来自于社会。中国古人说“女为悦己者容”,古罗马剧作家普劳图斯 (Plautus) 也说,“女人不往脸上涂点脂粉,就好像做菜不放盐一样(a woman without paint is like food without salt)”。
在很多场合,化妆是社会对女性的职业规范。
Tina Fey 有次主持金球奖的时候开玩笑说,“为了扮演好’女人’这个角色,我今天花了足足三个小时来准备。
希拉里败选之后写了一本回忆录,在书里她说,自己曾经算了一下,整个竞选过程里,她光是花在做头发和化妆上的时间加在一起有600小时,相当于整整25天。
女性必须要以精致形象示人,相比之下男性所感受到的压力就要小很多。所以希拉里感慨说,“这些时间,我要是能够用来开会、看文件、处理公务,那该多好。”
3、
这种来自社会的压力,很多时候进一步投射在女性的内心,在潜移默化里影响着她们对自己的认知。
在讨论化妆的论坛上,我看到很多人说,“化妆是为了获得安全感”,“不化妆就没有安全感”,“不化妆出门,就好像失去了屏障”。
讽刺的是,原本化妆是为了变得完美、变成更好的自己,但过于依赖于化妆,产生了心理依赖感以后,反而忘了真正最好的自己应该是什么样子。
如果你细细琢磨一下,会发现“化妆”其实可以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隐喻。
它可以置换成穿高跟鞋、买名牌包包、买更好的奢侈品,也可以置换成任何一种让你过于依赖、以至于最终失去自我的东西。
不光女性,男性也一样。
2016年5月,女歌手艾莉西亚·凯斯 (Alicia Keys) 宣布从此将不再化妆。她说自己原本每天不化妆就不敢出门,因为担心会被别人看到、拍到。
直到有一天她顿悟了。她说,“我意识到,原来我每天要做这么多的自我审查,这吓到了我。我是谁?我想成为谁?我是否已经忘了怎样才能诚实面对自己?”
“我把所有我讨厌的东西都列在一张表上,其中一条是,我讨厌女性被洗脑被灌输说,我们必须要瘦、要性感、要完美。那种对女性永无休止的评判,让我感到厌倦。”
“明明是标准身材,但在以瘦为美的变态审美下,就成了胖;而如果是大一号的身材,那就更加难以接受。”
“所有这些都让我感到挫败。后来我才意识到,原来我不知不觉写了那么多关于面具、关于隐藏的歌,我需要这些歌,是因为我内心深处充满了那样的不安全感。”
她说:“我不想再把自己藏起来了。不光光是我的脸,还有我的内心,我的灵魂,我的思想,我的梦想,我的挣扎,我情感上的成长。所有的所有,我都不想把它们藏起来。”
那之后,她说到做到,无论是参加格莱美颁奖典礼,还是去 The Voice 节目当评委,都选择不化妆出镜。
4、
想再次强调一下的是,#BareSkinProject 和 #NoMakeupSelfie 都不是让你不要化妆。如果错误地把它们解读成不要化妆,那其实恰好与活动本身的用意背道而驰。
今年2月,大表姐 Jennifer Lawrence 在伦敦宣传她的新片《红雀》时,穿着一身性感暴露的连衣裙。
当时伦敦室外空气很冷,男演员们都裹得严严实实。
照片公布后引起轩然大波,很多人批评片方和服装的品牌方安排大表姐“以色示人”,认为这是对女性的物化和尊重。
但是大表姐很快回怼了这些臆想的批评,她说:“没有人强迫我穿这条裙子,是我自己选择的。别说是这样的天气了,就算下鹅毛大雪,我也还会穿这条裙子的,因为我喜欢,这裙子实在是太好看了啊。”
喜欢最大——大概,这才是最酷的态度:
你不会因为别人希望你穿成什么样就穿成什么样,也不会因为别人不希望你穿成什么样就不穿成什么样。
化妆也一样。你不会因为化妆而获得自信,也不会因为不化妆而获得自信。
就好像知乎上有个姑娘说的:
“我化妆,我变美了,我开心。我不化妆,我自在了,我也开心。化妆这件事儿,是一种选择,也是一种技能。愿天下的姑娘都掌握这种技能,然后自由地选择。”
#BareSkinProject 这个活动真正的用意,不是要讨论化妆好还是不好,更不是鼓励你不要化妆。
他们真正的用意其实就是像大表姐说的那样,希望你能自己决定:穿什么样的衣服,什么样的打扮,化什么样的妆,无论怎样都可以,前提是——这一切是你自己真正喜欢的,是你自己做出的决定。
不因为大多数人都喜欢,而去喜欢一样你原本不喜欢的东西;但也不会因为大多数人都喜欢,而放弃一样你原本就喜欢的东西。
不是因为压力,不是因为害怕,不是因为想要隐藏什么。
不随波逐流,也不刻意离经叛道,一切只听从你自己的内心。
不趋从、不讨好;掌握自己人生的主动权,不取悦别人,只取悦自己。
别忘了长按下图二维码关注我
联系邮箱:ask@jiazhuang.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