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到如今英国人不想脱欧了,这可能吗?
两个多月前我在伦敦旅行的时候,在街头很多地方看到一种小贴纸,鹅黄色和紫色的背景上印着两个单词,“People’s Vote”,除此之外没有别的文字。
在公交站牌上、街边大楼的墙角乃至我去的一个酒吧里,我都看到了这种贴纸,不大,但是很好看也很醒目,像是某个隐秘的地下组织成员互相联络的暗语。
后来才知道,原来“People’s Vote”不是什么暗号,而是正在伦敦和全英国悄然兴起的一场社会运动。
这场运动的终极诉求,是推动英国政府就脱欧举行一次新的全民公投。
你可以把这理解为,在投票脱离欧盟两年半之后,有很多英国人已经对当初的决定感到后悔。
如同心理学上所描述的“悲痛的五个阶段”,那些不支持脱欧的人,在脱欧成为既成事实后大多经历了从震惊、到拒绝承认、再到想要做点什么事情来改变的心路历程。
在两年前乃至一年前,重新公投的想法无异于天方夜谭。但现在,People’s Vote 的势头正在慢慢地蓄积。
明年3月29日是英国和欧盟商定的正式退欧的日子,从现在开始,满打满算只剩下不到100天,留给英国人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说这一天是生死大限,一点也不夸张。
目前英国的情势非常险恶,非常危急,如同站在悬崖边上。
因为,接下来英国将要面对的,可能不仅仅是 “脱欧”,而且还是没有任何防护措施的“硬脱欧”。
什么是硬脱欧呢?
当初英国脱欧公投的时候,大多数投了赞成票的英国人其实并不清楚脱欧到底意味着什么,他们只是天真地认定欧盟所代表的全球化和欧洲融合限制了英国的发展。
离开欧盟、放弃全球化,在他们看来是解决所有问题的终极方案。
姑且不论这样的想法有没有道理,现在讨论这一点已经没有任何意义。重点是,脱欧说起来简单,投票一时爽,但真的实施起来,却是一个非常繁杂的过程。
英国和欧盟已经深度融合了40多年。一对结婚四十年的夫妻离婚,尚且要为财产分割和子女抚养等等问题如何处理伤透脑筋,更何况脱欧牵涉到的是一个国家和其他二十多个国家的分离?
英国首相特蕾莎·梅在上任以后,和欧盟成员国就英国脱欧以后许多问题的安排进行谈判,用了两年半的时间最终达成了一份585页的厚厚的脱欧协议。
但这份协议拿回到英国,英国人却很不满意。不管工党还是保守党都认为梅做了太多让步,让英国吃了血亏。
原本上周这份协议就要交给英国议会进行投票,但梅一看形势知道铁定无法通过,于是就干脆采取拖延战术,宣布延迟一个月到1月中旬再进行表决。
外界猜测她是想拖到最后的关头,逼着大家不得不接受这份协议,但这铤而走险的一招也让梅首相付出了沉重的政治代价。
她所属的保守党上周发起了对她的不信任投票,要求她辞掉党首的职务。
在她拿了200票信任票度过危机之后,这个星期她的死对头、工党领袖科宾又提出要对首相、乃至整个现任政府提出不信任案。
虽然不信任案很大程度上只是象征性的,梅应该不至于辞去首相职务,但不信任案显示出英国各派政治势力之间的隔阂和分歧非常深,能够在这最后不到100天的时间里互相妥协达成共识的可能性非常小。
这样一来,硬脱欧的风险就陡然增大了很多。
打个不太恰当的比分,如果说脱欧是一个人戴着头盔做好各种防护措施从四五层的高楼往下跳,那硬脱欧就有点像是连头盔护膝都没有,直接跳到坚硬的地面上。
比如说,原本欧盟成员国之间是没有关税的,商品货物从其他国家运到英国就像我们把卡车从广东开到江苏一样畅通无阻。
脱欧后英国和欧盟国家之间的商品货物往来应该如何征收关税?如果需要征收关税,那是不是应该立即开始招募海关工作人员以应对庞大的工作量?
再比如说,目前有300万来自欧盟其他国家的国民在英国合法工作,英国退欧之后这些人的身份问题该如何解决?
还有,以前欧盟其他国家的国民不需要签证就可以自由进出英国,脱欧后这些人都需要申请签证,入关时也要排队过边检,有没有什么措施可以临时简化这些流程?
但现在,所有类似的问题的答案还都是未知数。一切都陷入了僵局。没有人知道3月29日之后将会发生什么。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有越来越多的英国人开始期待重新进行一次全民公投,让他们有机会修正自己的错误。
11月中旬,“People’s Vote”在伦敦组织了规模空前的游行,号称有70万人参加。
伦敦市长Sadiq Khan也出现在了游行队伍里。
人们高举着英国国旗和欧盟的旗帜,高喊着“我爱欧盟”之类的口号,越来越多的人心里燃起了那么一点点的希望。
“我只有16岁,脱欧偷走了我的未来”。
可是,如果理性地分析,重新再来一次公投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不说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要动员各派政治力量同意再次公投,几乎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即使真的再公投一次,必然又会衍生出许多新的问题,说不定会造成更大的社会动荡。
所以,对于英国人来说,目前最切实际的唯一做法就是避免硬脱欧,把脱欧所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
不管怎么样,可以肯定的是英国都将为脱欧付出沉重的代价,这将成为“史上最昂贵的分手”。
英镑贬值,股市暴跌,人才外流,房价下跌,大众的信心下降,以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
伦敦作为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可能也将不保。
英格兰银行有一个很悲观的预测,说脱欧后英国的经济规模将要缩水10%,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2008年的金融危机。
而且不光六千多万英国人会受到影响,其他国家也会被连累,毕竟英国是世界第五大经济体,是整个欧洲除了德国以外最重要的国家。
对于其他国家的人来说,英国人在冲动之下的脱欧,是一个深刻的教训。
今天反全球化的逆流涌动,而英国脱欧则是其中一个标志性的事件。
特蕾莎·梅就是反对全球化的,她曾经讽刺说,不存在什么“世界公民”,如果你要做“citizen of the world”,那最后就会变成“citizen of nowhere”。
这是一种非常部落主义的思维方式,人们把国家和国家之间的关系看成是原始部落之间的对抗,为了抢夺有限的自然资源而拼得你死我活。
但是,今天国和国之间不是零和游戏,恰恰相反,需要互相合作才能实现共赢,所以我还是愿意乐观地相信,开放、融合、全球化这个大趋势是很难逆转的。
对于这一点,刚刚庆祝了改革开放40年的中国人,大概有最深的体会。
全球化对于中国人来说,在过去意味着在家门口就能用上全世界的好东西。
1987年,中国第一家肯德基在北京前门开业。三年后,麦当劳也在深圳开了中国内地的第一家分店。当年这都是轰动世界的大新闻,是有着指标性意义的历史性事件。
现在,全球化对于中国人来说,还意味着中国品牌走向世界。
今天我们走在欧美很多城市里,随处可见到中国品牌的广告,人们对此早就习以为常。
曾经我们感叹全世界都在用日立丰田松下东芝的产品,但今天全世界也都开始用海尔和华为。
还有伊利。曾经,这只是内蒙古的一家街道小厂,但今天它已经是乳业内的中国第一、亚洲第一。从地方品牌跻身全球乳业第一阵营,伊利的成长之路也是中国品牌传奇成长的一个缩影。
有远见的中国企业瞄准的都是全球的大市场。
为了让国外的消费者感受中国奶的高品质,让中国的乳制品走出国门,早日实现全球共享健康的目标,伊利的国际化市场拓展步伐从未停止。
2018年,伊利在印尼发布Joyday冰淇淋,冰爽的口感、多样的选择,让这个有着上亿人口的市场刮起了“中国旋风”。
11月底,伊利又在泰国收购了本土最大的冰淇淋和冷冻食品分销企业Chomthana,在全球让更多的货架上有了中国品牌的产品。
近年伊利在全球资源端、创新端和市场端的布局速度逐渐加快。2014年11月21日,中国和新西兰两国领导人共同为伊利大洋洲生产基地揭牌,该项目是当时全球最大的一体化乳业基地。
在今年的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伊利的新西兰子公司ODL作为中新合资企业代表展示了当前乳业最前沿的技术和高规格的乳制品。
伊利的世界级创新智慧网络同样覆盖全球。作为一家坚持创新战略的巨头企业,伊利在亚洲、欧洲、大洋洲和美洲建立起了全产业链的创新。
2014年2月,伊利与欧洲顶尖的生命科学研究机构瓦赫宁根大学,共同创立了伊利欧洲研发中心。
在创下中国乳业规格最高的海外研发中心这一纪录后,伊利又在2018年将研发中心升级为欧洲创新中心,更有效地广纳全球智慧。
在美洲,2015年伊利集聚整合了众多全美顶尖的常青藤联盟名校、科研院所和机构,主导实施中美食品智慧谷,用最先进的创新资源,反哺全球消费者。
前几天,伊利升级了品牌形象,发布了最新款的logo。新logo里的蓝绿红三色元素,在传承了伊利品质精神的同时更是被赋予了全新的内涵。
带有科技感的蓝色,象征着伊利用全球创新开启智慧未来,致力于为消费者带去更好更专业的营养;
寓意健康的绿色,印证着伊利集团近年来布局健康食品的战略,传递着天然营养与共享健康的企业目标;
充满活力的红色,书写着伊利人的信条“伊利即品质”,彰显着伊利逐梦世界级品质的初心。
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超越不息,兼容并蓄”。
这样的品牌形象升级,体现了国际化视野和创新战略:
让“中国品质”屹立于全球品牌之林,最终实现全球共享健康,这正是伊利品牌升级的终极目的。
上一篇
看完请点赞 | 欢迎转发朋友圈 | 长按上图二维码关注我
目录已更新,点击阅读原文可查看
转载及合作等请发邮件ask@jiazhuang.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