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中医针灸治疗糖尿病---神奇的银针7

2017-11-07 涵津堂






点击上方蓝色字体关注“涵津堂”,添加您身边的健康调理专家!

涵津堂中医养生馆,位于南宁市江南区金阳路36号盛天新界106铺,主要开展传统中医特色针灸理疗养生项目。







世界卫生组织的有关资料表明,糖尿病的患病率、致残率和病死率以及对总体健康的危害程度,已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第3位;糖尿病造成的死亡,也居当今世界死亡原因的第5位。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高血糖则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或两者兼有引起。糖尿病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二类,以前者多见。临床上早期无症状,至症状期才有多食、多饮、多尿、烦渴、善饥、消瘦、疲乏等症状群。久病者,常伴发心血管、肾、眼及神经等病变。其中原发性糖尿病,又分胰岛素依赖型(患者多为幼年或幼年起病,症情较重)和非胰岛素依赖型(多为成年人或成年起病,病情较轻)。

糖尿病的诊断一般不难,空腹血糖大于或等于7.0毫摩尔/升,和/或餐后两小时血糖大于或等于11.1毫摩尔/升即可确诊。糖尿病的分型为:

 1.1型糖尿病:发病年龄轻,大多<30岁,起病突然,多饮多尿多食消瘦症状明显,血糖水平高,不少患者以酮症酸中毒为首发症状,血清胰岛素和C肽水平低下,ICA、IAA或GAD抗体可呈阳性。


 2.2型糖尿病:常见于中老年人,肥胖者发病率高,常可伴有高血压,血脂异常、动脉硬化等疾病。起病隐袭,早期无任何症状,或仅有轻度乏力、口渴,血糖增高不明显者需做糖耐量试验才能确诊。血清胰岛素水平早期正常或增高,晚期低下。

现代医学认为,调解人体血液中糖分比重的是位于脾脏的胰岛。胰岛出现问题就会引发胰岛素分泌异常,进而导致血液中的糖分无法得到正常调解,从而引发糖尿。

中医认为糖尿病的发生和饮食有关,饮食控制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治疗的效果。孙思邈是世界上最早提出饮食治疗的先驱,他曾提出糖尿病患者“慎者有三,一饮酒、二房室、三咸食及面。”唐王焘还提出了限制米食、肉食及水果等。他们均强调,不节饮食“纵有金丹亦不可救!”

糖尿病是以多食、多饮、 多尿、形体消瘦、体倦乏力或尿有甜味为特征的一种疾病。它相当于中医书中的消渴。消渴之名首见于《内经》。《灵枢.五变》篇说: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指出了五脏虚弱是发生消渴的主要因素。根据发病机理、临床表现等区别,《内经》中又有消瘅肺消消中等名称的记载。《金贵要略.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立专篇,始名以消渴,开创了消渴病辨证论治的先河。《金匮》在《内经》基础上又提出肾虚而治肾之说。隋唐《千金》补酒热脏燥之因。《诸病源候论》提石热结肾、房室过度、下焦虚热。《外台》腰肾虚冷,不能蒸为其本。宋、金、元《圣济》肥美、醉酒、房室诸因合致,以肾虚内热为本。《三消论》主要病机特征为燥热。《儒事亲门》提出火邪消津。《丹溪心法》提出肾阴虚。《证治要诀》提出肾虚。明、清《医贯》提出命门火衰、不任蒸腾之肾阳虚说。《医门法律 》提出劳伤荣卫、元气不足。《景岳全书》提出火、热、阴虚之阳消,也有气血日渐衰败之阴消。

针灸治疗糖尿病有着悠久的历史,我国中医古籍中就有许多关于针灸治疗糖尿病的记载。如《医学心悟·三消》中就记载有“治上消者,宜润其肺,兼清其胃;治中消者,宜清其胃,兼滋其肾;治下消者,宜滋其肾,兼补其肺。”如《针灸甲乙经》中载有消渴身热、面目黄,意舍主之;消渴嗜饮,承浆主之;消渴,腕骨主之……”之后《医学纲目》、《针灸大成》、《神应经》、《普济方》等医籍都记载了针灸治疗糖尿病的穴方。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了世界上最早的糖尿病灸治病案。晋代《针灸甲乙经》提出了6个治疗穴位。唐代《备急千金要方》和《外台秘要》有更详细的记载,穴位增加到35个,治疗以灸治为主。宋代《扁鹊心书》记载有灸关元、气海200壮,同时服中药的病例。《扁鹊神应玉龙经》强调灸脾俞、肾俞。《普济方》集明以前之大成,总结辨证取穴18种,总穴44个。清代《针灸集成》对病机进一步认识,分型论治更加具体。

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中医针灸积累丰富的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经验。针灸对像患糖尿病这种需要长年服药的患者来说,更加显示出它的优势,针灸治疗糖尿病已引起人们广泛的重视和应用。


针灸对糖尿病的作用:

1、针刺可使胰岛素水平升高,胰岛素靶细胞受体功能增强,加强胰岛素对糖元的合成代谢及氧化酵解和组织利用的功能,从而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

2、针刺后糖尿病人T3、T4含量下降,表明血液中甲状腺素含量降低,从而减少了对糖代谢的影响,有利于降低血糖。

3、针刺可使糖尿病人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等血液流变异常指标下降,这对改善微循环障碍,防止血栓形成,减少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4、针刺能够调整中枢神经系统,从而影响胰岛素、甲状腺素、肾上腺素等分泌,有利于糖代谢紊乱的纠正。

 针灸治疗糖尿病的好处:

1、早在《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就有记载,以后医学逐渐丰富了治疗经验。针炙通过“得气”将治疗信息传到相应的脏腑,调整全身机能,达到祛病强身的目的。

2、针灸对血糖的影响是复杂的,通过广泛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证明,针灸能降低血糖、尿糖,主要因其能调整胰岛素对糖原的合成代谢与氧化醉解作用。并能使组织利用葡萄糖。

3、同时针炙还可以刺激神经系统,一是作用于周围神经系统,通过兴奋迷走神经,抑制交感神经,而调整白主神经功能,纠正内分泌紊乱,恢复胰岛素的正常功能;二是作用于中枢神经,促进胰岛素的分泌,成在中枢形成一新的兴奋灶以全面调整中枢功能,抑制糖尿病的恶性刺激,从而达到降低血糖的日的。

4、针灸的治疗可以降低血液动滞度。加速血液流动、改萍血液循外,防止血栓形成。对减少与治疗糖尿病合并症也有重要意义。

糖尿病的针灸治疗,中医是以三消辨证为主,或按阴阳、脏腑、气血、津液辨证施治。针灸治疗糖尿病常用选穴方法有以下几种:①主穴为脾俞、膈俞、胰俞、足三里、三阴交。配穴为肺俞、胃俞、肝俞、中脘、关元、神门、然谷、阴陵泉等。针刺方法以缓慢捻转,中度刺激平补平泻法,每日或隔日一次,每次留针15~20分钟,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3~5日。②主穴为脾俞、膈俞、足三里。配穴:多饮烦渴加肺俞、意舍、承浆;多食易饥、便秘加胃俞、丰隆;多尿、腰疼、耳鸣加肾俞、关元、复溜;神倦乏力、少气懒言、腹泻加胃俞、三阴交、阴陵泉等。针刺方法以针刺得气为指标。当患者对针刺有较强反应时,则留针15分钟,出针前重复运针一次再指压。

上消:少府、心俞、太渊、肺俞、胰俞;中消:内庭、三阴交、脾俞、胰俞、胃俞;下消:太溪、太冲、肝俞、肾俞、胰俞。胰俞为治疗上、中、下三消经验穴。针刺方法为补泻兼施,留针20~30分钟,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阳经选穴:膈俞、脾俞、足三里。阴经选穴:尺泽、地机、三阴交、中脘、气海。针刺方法,两经穴位配合使用,补泻兼施,留针20~30分钟,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糖尿病人针灸时应注意的事项:

     (1)针灸治疗消渴,对于早期、中期病人及轻型患者,效果较好,对病程长、病重者应配合药物治疗。
     (2)本病多有病根,难以速愈,针灸治疗疗程要长,临床疗效明显提高。
     

       (3)饮食疗法以及饮食控制是消渴治疗的关键措施之一。正如古人所云消渴治之愈否,属在病者,若能如方节慎,旬月可疗,不自爱惜,死不旋踵,其所慎有三:一饮酒,二房室,三卤食及面。所以针灸疗法必须与饮食控制及饮食疗法配合,在针灸同时,给患者定出合适的食谱、食量。
      (4)保持身心健康,避免五志过极、忧思久虑,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图片和资料来自网络]







涵津堂中医养生馆,主要开展传统中医特色针灸理疗养生项目,由从事医疗工作二十余载,临床经验丰富,具有深厚中医学功底的主治医生蒙波带领养生调理团队,运用具有“天下第一针法”盛誉的“贺氏三通针灸法”,以及风靡全球的“脐针疗法”,通过疏通经络,调和阴阳,扶正祛邪,帮助众多病友免却困扰多年的疼痛之苦,调理治愈了大量的慢性病和疑难杂症案例,尤其是对头、肩、颈、手、脚、腰各种痛症、面瘫、中风后遗症、失眠、鼻炎、哮喘、妇女痛经、乳腺增生、减肥、静脉曲张、养生保健等效果明显。不看广告看疗效,大家说好才是真的好,欢迎各位老板或家人朋友前往体验,谢谢!!!

健康专线:0771-4976436

电  话:蒙医生15277038018    李医生18076387622

地  址:南宁市江南区金阳路36号盛天新界106铺










涵津堂中医养生馆更多资讯,请点击关注“涵津堂”公众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