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兰的电影从来都是一定要打卡的,虽然上次的《信条》没怎么看懂,但是在小王的真实历史片单里,《敦刻尔克》绝对是Top3的排位。这次诺兰一出新作,立刻买票。一部3小时人物传记片,还原了“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的一生,看完之后深受震撼,然后回家就开始恶补。
以下便是小王补课后的答卷,真实的历史与真实的奥本海默。这里不太会涉及到剧透,大家可以放心阅读。弗洛伊德曾经说过:童年经历作为潜意识,是成年人一切行为的操控者。回顾奥本海默传奇又悲剧的一生,反射到他童年的经历,似乎让一切早已注定。
奥本海默家境富裕,父亲是从德国移居美国的犹太人,仅用十年完成白手起家,从身无分文到纺织大亨,母亲是一位画家,有很不错的艺术品位。奥本海默家底到底有多富裕,可以从两个地方可见一斑:一个是奥本海默家里挂着梵高和毕加索的真迹。另一个是当19世纪20年代美国大萧条时,奥本海默直到半年后才通过和朋友聊天得知美国发生了经济危机。
奥本海默自幼聪敏好学天赋异禀,在一年内完成了三四年级,并且在八年级跳级,平时喜好英法文学,并且对地质、化学充满兴趣。但是他的学校生活可谓是异常糟糕,瘦弱的他被同学们各种霸凌,夏令营时,同学们会剥了他的衣服,把他扔进“冰屋”里让他睡觉。
优异的成绩与悲惨的校园生活,造就了他孤傲的性格,他曾写信给自己的弟弟说:比起朋友,我更需要物理。1924年,奥本海默被剑桥大学录取,但是他的剑桥之路并不顺利。最初他希望在卡文迪许实验室里学习,却遭到拒绝,最终他被约瑟夫·汤姆森收在门下。根据后来人的回忆,奥本海默本人并不擅长动手,在实验里也非常笨拙,很显然理论物理才是他的长处。
奥本海默身材消瘦且吸烟成瘾,往往会因沉思而忘记吃饭。不少朋友都将他描述成一位“具有自毁倾向”的人,而在剑桥的留学生涯中,他几乎两次“自毁成功”。一次是假期期间奥本海默去巴黎与好友弗格森见面,当时弗格森看出奥本海默精神状态不好,为了让他分心,弗格森将自己与女友订婚的消息告诉了他。谁知这样的消息当场刺激到了奥本海默,他直接将弗格森扑倒在地,试图用手掐死他。好在弗格森体重是他的两倍,很快就用力反制,让奥本海默冷静了下来。第二次则是著名的“毒苹果”事件:奥本海默和自己的导师,只比自己大几岁的屈派克·布莱克特关系极差。在假期前,奥本海默将一个注射入有毒化学物质的苹果放在布莱克特的桌上,好在布莱克特本人因为放假并未发现苹果,而奥本海默则因良心的谴责,最终承认了错行并让好友迅速处理了这颗毒苹果。原本要被判处“谋杀未遂”的他,在父母大把花钱的保护下,学校才从轻处理,留校察看并送去心理医生。不过,后来奥本海默所见的心理医生,心理学知识甚至不及奥本海默本人。一些心理学家认为他是孤傲的天才和唯美主义者,还有人认为他缺乏自信,装腔作势。离开剑桥,奥本海默来到德国哥廷根大学,在物理届传奇马克斯·波恩手下学习,在这里他也认识了很多物理学的顶级人才,包括保罗·狄拉克,沃尔夫·鲍利,爱德华·泰勒和维尔纳·海森堡等人,而后两位则成为了他在核武器研究上的“一生之敌”。
1927年,23岁的奥本海默在波恩的指导下,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他和波恩发表的一篇描述原子核运动与电子运动分离处理的简化算法,被称为波恩-奥本海默近似。此时的世界各国都意识到核聚变可以用来制造武器,而核武器在政治与战略上具有重要地位,核物理学成为了最新的强大力量。
在纳粹德国对犹太裔物理学家的大肆迫害下,大量德裔物理学家来到美国,这就包括大名鼎鼎的爱因斯坦。而奥本海默本人也利用自己的财富和人际关系,帮助不少顶尖犹太裔科学家前往美国。随后,就有了奥本海默被美国陆军军官招募秘密研究原子弹的情节,这一计划被称为“曼哈顿计划”。原子弹的整个研制过程,不是本文要说的重点。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选择奥本海默来担任原子弹项目负责人的美国陆军中将莱斯利·格罗夫斯,并不在意奥本海默的左翼倾向,反而是担心奥本海默没有获得过诺贝尔奖,威望不足而无法领导一众科学家。不过奥本海默学识渊博,对于原子弹的设计和构建知识了如指掌,作为一名军事工程师,制造原子弹需要涉及物理,化学,冶金,军械以及工程学等多个跨学科领域,而奥本海默可轻松驾驭这些跨领域的学科,是这个项目最合适的负责人。
当时德国在海森堡的带领下,同样在进行原子弹的研制,一场速度上的竞赛在昔日的两位同门师兄弟之间展开,不过在这场竞速中,奥本海默最终获胜了。
随着广岛和长崎被原子弹轰炸,曼哈顿计划也被公之于众。一夜之间,奥本海默成为了家喻户晓的人物,他出现在《时代》与《生活》杂志的封面上。此时的奥本海默来到他人生的最高峰!但是随之而来的,就是他从神坛上的迅速跌落...
他身边的人是这么形容他的:“我忘不了他当时的步伐,还有他下车时的动作....他走路时时一副趾高气昂的样子,是的,他做成了!”在1945年8月6日的那一夜,正是美军向广岛投下原子弹的那个夜晚,奥本海默站在集会的台上,像一个获胜的拳手一样紧握着双手,此时的台下一面欢呼。他对于没能赶上用原子弹对付德国而遗憾。但是事态很快发生了转变,他和不少曼哈顿计划的人,都对于美国轰炸长崎感到不满,认为从军事角度上,完全没必要去投下第二颗原子弹。奥本海默和当时的很多科学家一样,相信只有通过向联合国这样的国际组织,才能保证原子弹在世界范围内的安全,从而阻止世界大国陷入核军备竞赛。8月17日,奥本海默到华盛顿向战争部长亨利·史丁生提交的一封亲笔信,信中表达了他对于核武器的担忧。之后他被获批会见时任总统杜鲁门。奥本海默对杜鲁门说:“我感觉,我们科学家的双手上沾满了血。”杜鲁门面露不悦,但没有多说什么。当奥本海默离开后,杜鲁门对身旁的副国务卿艾奇逊说:“我再也不想在办公室里,见到这个狗娘养的了。”尽管如此,在1946年,杜鲁门还是为奥本海默颁发了最高平民荣誉功勋奖章。美国并没有因为原子弹的爆炸成功,容许奥本海默等科学界人士来控制这一足以毁灭世界的武器,反而是继续进一步的开展起氢弹的研制。而在苏联同样试爆了第一颗原子弹之后,美国政府希望研究以核聚变为原理的氢弹。此时功成名就的奥本海默,已经是美国原子能委员会的主席,他首先站出来表示反对,他的反对原因是道德上的:这样的武器从战略上必定会用于攻击平民目标,殃及上百万人。此时的奥本海默,已经将自己的脚跨到了政府的对立面上。50年代,美国极右参议员麦卡锡开展了一场“反共运动”,这场盛行多年的“麦卡锡主义”,让奥本海默成为了最著名的受害者之一。
奥本海默成为了美国政府重点监控的对象,他的家和办公室都被安装了窃听器,电话也遭到窃听,所有信件被中途查看。而之前被奥本海默得罪过的人,现在成了政治猎巫他的对手。这位就是商人斯特劳斯,他曾在国会上陈词,反对美国向其他国家输出放射性同位素。却因为其知识认知的局限,遭到了奥本海默的当众羞辱:“如果这都不能出口,那么一把铁铲一瓶啤酒也有同位素,也别出口了呗。”
1954年,曾经奥本海默的弟子爱德华·泰勒,联合施特劳斯背刺奥本海默,在一场秘密举行的听证会上,奥本海默被认为是苏联的间谍,斯特劳斯也向时任总统艾森豪威尔提出一个要求:剥夺奥本海默的原子能安全许可。对于参与了所有原子弹研发过程的“原子弹之父”而言,这意味着他的社会性死亡:否定了奥本海默向国家与世人所做的一切。当时爱因斯坦等物理学大腕都支持奥本海默,但是爱德华·泰勒,却给出了很多不利于奥本海默的证据,这也是后来为什么爱德华·泰勒虽然是“氢弹之父”,但是却遭到了物理学界一致排挤的原因。
最终,奥本海默的安全许可被剥夺,他也被罢免了原子能委员会主席一职。之后奥本海默回归学术届,没几年,奥本海默患上喉癌,人生进入到倒计时阶段。晚年在病榻前,妻子希望能够帮助奥本海默再次在物理界取得学术成就,写信找来了他昔日的好友弗里曼·戴森。但是当戴森见到奥本海默的妻子时,只是淡淡的说了一句:“一切已经晚了。”奥本海默在1967年因喉癌去世,终年62岁。如果一定要说他人生有什么遗憾,除了制造出原子弹外,就是一直没有获得诺贝尔奖。从二战之后,奥本海默总共只发表过五篇论文,其中还有一篇是生物领域的。默里·格尔曼于1951年在普林斯顿曾和奥本海默一起工作,他对于奥本海默的评价是:“他是一个坐不住的人。据我所知,他从未写过长论文,也没有做过长计算。他没有这样的耐性,他的工作成果是由一个个短小精湛的聪明主意组成。不过他会激励他人,影响深远。”奥本海默也确实是爱好广泛,这也会让他从科学研究中分心。1933时,他就曾师从印度学者亚瑟·莱德学习梵文,并阅读印度神学著作《薄伽梵辞》的原文。这部印度教著作也成为塑造他生命哲学的重要影响力。他的密友与同事依西多·拉比曾评价说:奥本海默在科学以外的领域懂得太多,比如他对于宗教的兴趣,尤其是印度教,这让他被宇宙的玄幻深深的笼罩。他把人们已经做到的物理看的很清楚,但是到了知识的前沿边际处,他却会把平常无奇的东西,看的格外玄幻新奇。他舍弃了物理学的最硬核的方法,转而含糊直观的神秘之境。物理学界亚伯拉罕·派斯认为,奥本海默对于科学最大的贡献,在于有关电子和正子的研究,而并非引力坍缩。奥本海默分别在1945年,1951年和1967年三次被提名诺贝尔奖,但均最终落选。1965年,在一场电视直播中,奥本海默发表了他那段著名的演说:
我们知道世界从此就不再一样了。有的人笑,有的人哭,但大部分人沉默无言。我想起了印度教经典《薄伽梵歌》:当毗湿奴在劝说阿周那王子要做自己的本分,为了打动他,毗湿奴变为千手化身,说:“如今我成了死神,世界的毁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