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清平随笔|人性逻辑9. 人是万物的尺度
既然人在自己的生活里,总是依据自己的需要,按照各种东西能不能满足这些需要的标准,辨别各种东西的好坏对错,人要不是评判这些东西的价值尺度,世界上还有谁,能有这样子的资格嘛。
刘清平随笔|人性逻辑9. 人是万物的尺度
作为古希腊智者派的核心理念,这个命题两千年来,一直被批判,从没翻过身。考虑到这一点,喜欢“逮谁批谁”的俺老汉隆重决定,给它平个反,恢复哲学上的名誉:在“需要—想要—意志”决定了“价值”的实然意思上说,人确实是评判万物的尺度,当之无愧。
你想啊,既然人在自己的生活里,总是依据自己的需要,按照各种东西能不能满足这些需要的标准,辨别各种东西的好坏对错,人要不是评判这些东西的价值尺度,世界上还有谁,能有这样子的资格嘛。玉皇,神灵,魔鬼,阎王?可他们不也是人凭借自己的尺度,创造出来的呀。
既然如此,那为啥老是挨骂呢?理由多种多样。当下一个时髦的批评,是说这个命题有“人类中心主义”的色彩,把人当成了能对万物生杀予夺的判官,不够“自然”以及“环保”。不过哦,本系列里,它的意思很单纯,完全没有鼓动人称霸世界的应然倾向,仅仅描述了一个基本的实然事实:人生在世,总是依据自己的需要,评判万物的好坏对错。所以哈,你要是否定了这个命题,就不得不连带着,把人生在世也给否定了。一个你承受不了的代价,不是?
说白了,实然维度上,本系列甚至承认,其他动物在自己的生活里,同样构成了万物的尺度。理由很简单,哪怕没有自觉的“想要—意志”,它们也会凭借自己的需要,评判万物的好坏对错,以求弥补它们的缺失,维系它们的生命。拿你养的宠物来说吧,许多情况下,或许不得不接受你用“主人中心主义”的方式,强加给它们的尺度,但大面上你还是得过得去,不然你很快就无物可宠了,嗯哼。
当然喽,这样子描述事实,大概又会背上“人兽不分”的罪名。像前面说的“我欲故我在”命题,有人就评论是“禽兽不如”,几乎有两头不落好,怎么都犯错的味道:要么“人类中心主义”,要么“人兽不分”,甚至还“禽兽不如”。然而呢,既然批评者不肯回答,他们的求知“欲”,会不会把他们拉低到其他动物的地步,浅人也就一笑了之了,随他们说去哈。谁还没点言论自由呀,不是?
古希腊的理性哲学家,也从差不多的视角出发,指责过智者派,把人当成了感性动物,会造成严重后果:要是人人凭借自己的感性欲情,对各种东西的好坏对错说三道四,不就取消了普遍一致的理性标准,沦为“人人都是尺度”的“相对主义”啦?直到今天,无论中外学界,类似的批评还是不绝于耳。
另外呢,不仅西方主流哲学,而且发端于苏俄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以下简称“马哲”,方便与“马克思哲学”也就是马克思自己的哲学区别开来),都抨击智者派把价值主观化了,否认人类生活有客观的标准,同样会走向“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相对主义”局面,不好收拾。
不好意思哟,浅人以为,这些个批评,都有浓郁的应然内涵,想找到某种“理性”或“客观”的尺度,把全人类的大局统一起来,文言又叫“大一统”。也因此,它们也会遇到差不多的回击反弹:你说你的尺度才是理性或客观的,我得顺着你来,不然就乱套了,可我要是说,我的尺度才是客观或理性的,你得顺着我来,不然就乱套了,你肯不肯呢?要是你不肯的话,我凭什么顺着你来啊?于是乎好像又落入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相对主义”局面,不好收拾。
友情提醒一句,讨论价值问题的时候,要特别小心,把“相对主义”和“相对性”区分开:所谓“相对性”,是指“价值方面的评判诉求因人而异”的实然事实,一丢丢规范性态度都没有。所谓“相对主义”,是指“价值方面的不同评判诉求都能成立,都有道理”的应然主张,充满了“谁都不得罪”的和稀泥态度。
拿“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口头禅当例子,或许容易理解一些:要是你的意思仅仅是说,“两公婆吵架,各说各的道理,争得不可开交”,就是在实然维度上,描述了“他俩看法不同”的“相对性”事实。要是你的意思其实是说,“两公婆吵架,说的都有道理,谁也别说谁错”,就是在应然维度上,得出了“他俩看法都对”的“相对主义”结论……
这样子看,本系列中,“人是万物尺度”的命题,就仅仅描述了价值领域里,随处可见的“人人都有价值尺度”的相对性事实,从不打算主张,“这些相对性的价值尺度,统统都是好或对的”,所以丝毫不带相对主义立场。
实话说吧,求助于“理性”或“客观”的人们,也只是口头嚷嚷,喊得热闹,从没真正实现过价值尺度的大一统。弱弱地问一声,西方哲学史上,推崇“理性”的大师多了去了吧。可讨论理性哲学的时候,达成了几个一致同意的共识呀?你能找出一个没有一丢丢异议的例子来么?倒不如说,尽管早就立下了形式逻辑的同一律,作为理性思维的底线,他们对很多基本概念的阐释,照样出现“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现象,混淆甚至偷换,几乎有点泛滥了,所以逼着俺老汉,不得不出手澄清,收拾局面,嗯哼。
再来看“客观”:烹调美味的那些食材,够客观的吧,有不少还来自大自然呢。可是哈,这种绝对正宗的客观性,什么时候才能平息下面的南北内战呀:豆腐脑是应当放盐呢,还是放糖?粽子里面,是该包一块大肥肉呢,还是几颗小红枣?浅人倒有一个不客观的瞎猜:猴年马月,不是?
当然喽,认知领域的真假价值,涉及客观事实的时候,的确要保持“客观”上的一致:符合客观事实的认知,才有真的价值,不然就是假的。然而吧,这样的一致性,其实同样适用于主观事实:符合主观事实的认知,才有真的价值,不然就是假的。所以说,决定了真假尺度一致性的,并非只有“符合客观”的这一面,而是还包括了“符合主观”的另一面。
更重要的是,无论符合主观,还是符合客观,归根结底都来自人的好奇心:如同“求知爱智”系列要说的那样子,求知欲构成了真假价值的终极源头,驱使人们根据这种主观需要,把符合主客观事实的认知评判成真的,把扭曲主客观事实的认知评判成假的,以致在这个领域里,我们照样有理由宣布:人是万物的尺度。
西方有些研究经济学的,一百多年前,就提出了“主观价值论”,把商品价值说成是主观的,取决于消费者觉得商品能让自己“满意”的程度。尤其米塞斯,还把这种观点纳入了“行为逻辑学(praxeology)”,想从普遍性的实然角度,揭示人类行为的某些“公理”,给浅人提供了不少启发。
不过哈,可能因为还没搞清楚实然与应然的根本区别,他尽管看重价值的主观性,却不肯讨论好坏对错的价值尺度,生怕引进了这些充满评判意味的术语,就会掉进用应然压倒实然的坑里,结果只是在经济领域,提出了一些空谈价值的抽象看法,并没有结合评判价值的根本尺度,展示人类所有行为的普遍逻辑结构。
相比之下,俺老汉琢磨的“人性逻辑学”,则把各个领域的好坏对错尺度都考虑进来了,统统当成“价值主观性”的集中表现,设法从实然角度入手,描述这些应然标准的本来面目,由此考察蕴含在人类所有行为中的人性逻辑结构。
也因此,某种意思上说,人性逻辑是把“主观价值”的说法贯彻到底了,甚至到了鼓吹“人是万物尺度”的地步。可是哈,另一种意思上说,人性逻辑又不特别强调“主观价值”的说法,反倒觉得,从实然角度澄清了价值尺度的主观性后,就无需突出这一点了,尤其不可走极端,把客观因素排除出去,否认人们面对客观事实的时候,有关好坏对错的价值评判,仍然要考虑这些事实的性质特征。
这样子做,也是人性逻辑的一大特点:颠覆了西方学界的各种二元对立后,它不会再犯这类架构的老毛病,通过多年媳妇熬成婆的转型,拿此前处于劣势地位的因素,压倒或排斥优势地位被推翻了的另一种因素。以这篇帖子的话题为例,它就不会用曾经受了很多气的“感性(非理性)”或“主观”,来贬低否定以往盛气凌人的“理性”或“客观”,而是采取平心静气的中立态度,如其所是地描述说明,这些因素实际上是怎样分别产生作用滴,嗯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