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胡萝卜只能吃吗
单簧管的前身是17世纪末由德国人Johann Christoph Denner (1655-1707)在一件更古老的单簧乐器 Chalumeau沙吕莫管的基础上制造研发出来的。后通过一众演奏家的不断实践和完善,Ivan Müller (1786- 1854) Theobald Boehm (1784-1881), Louis Auguste Buffet (1789-1864), Hyacinthe Eleonore Klose (1808-1880), Antoine Joseph Adolphe Sax (1814-1894), Carl Baermann (1810-1885), Georg Ottensteiner (ca. 1860-1879), Robert Stark (1847-1922), Anton Osterried (1879-1895),现代单簧管的构造体系发展才可以说是达到一个完美的阶段,分17、19、21键。这其中必须要提到的是单簧管演奏家Ivan Müller在当时6键单簧管的基础上加了7个键变成13键,这在单簧管的发展构造历史上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下面这个视频,给您演示胡萝卜怎样变成了可以演奏音乐的乐器:
▲你以为胡萝卜只能吃吗
1812年柏林的乐器制造商Oskar Oehler 将13键单簧管进行了革新和改造,使其能演奏多种调式,并能满足作曲家对演奏家的要求。Oehler欧勒单簧管体系形成,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德式单簧管,由于其特殊复杂的键位结构和指法,几乎只在德奥单簧管演奏家中被广泛使用。
后来1844年法国巴黎国立高等音乐学院单簧管教授H. E. Klose和法国乐器制造商L. A. Buffet受到长笛演奏家T. Bohem的启发,将他发明的勃姆按键系统改造并应用在13键单簧管上,至此勃姆体系单簧管初成型,也就是俗称的法式单簧管。相对比德式,法式单簧管因其简便易学的键位结构和指法广泛被国内外的单簧管演奏家所推崇。
▲最小的单簧管和最大的单簧管碰撞出的火花
现在我们常见的降b调单簧管有歌剧女高音,戏剧演说家的美誉。单面的簧片和几乎呈圆柱形的音孔是其能够区别于其他木管乐器的特征,比如双簧管是圆锥形的音孔。她的音色在不同音区都有独特的表达,低音区的深沉,中音区的浑厚以及高音区和极高音区的明亮,在所有木管乐器中她拥有最广阔的音域,3个八度加一个小六度,45个音符。涵盖了人声的绝大部分范围,在任何的音区,其音量的大小都能控制自如。相比双簧管,单簧管更能处理大幅度的旋律变化。
除了打击乐器,她拥有最庞大的家族,几乎囊括了所有的调式。从倍低音单簧管到超高音单簧管,常见有降b调、A调、降e调、D调、C调。她在我们熟悉的任何一部交响作品里都有一席之位。同时作为独奏乐器,她的身影经常在传统古典以及爵士音乐作品中穿梭;由于她极其生动精准的色彩表现力和张力,当代作曲家也十分钟爱她。
▲单簧管的制作过程
单簧管之所以能拥有今天的地位,首先要感谢莫扎特。是他将单簧管正式使用在交响乐团编制里,并且在他临终前写下著名的Mozart Concerto Pour Clarinette En A Major 莫扎特《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受这之后的影响,韦伯、舒曼、勃拉姆斯等浪漫派作曲家,也将单簧管大量地运用在自己的作品中。最著名的作品有韦伯第一、第二协奏曲,作品号Op.73、Op.74;舒曼三首幻想曲Op.73;以及勃拉姆斯为单簧管所作的两首奏鸣曲,作品号Op.120 (1,2)。
▼萨宾娜·梅耶演奏韦伯《单簧管第一协奏曲》Op. 73
▼萨宾娜·梅耶演奏韦伯《单簧管第二协奏曲》Op. 74
▼萨宾娜·梅耶演奏韦伯《单簧管小协奏曲》Op. 26
单簧管的管体通常用非洲黑檀木、乌木制造,亦有由其他木料、塑胶或金属制成,材质不同音色不同。有一个类似鸟嘴形的吹口,我们称之为笛头,芦苇做的簧片,和二节;管体分上下两节,左手控制上节管,右手控制下节管,最下端为一个喇叭口。
▲沙吕莫管: 可以看到管体的体积如同现在的竖笛,固定哨片的卡子是一圈圈的线缠出来的,背面只有一个用来演奏高音的泛音键。
▲管体制作流程(1)
▲管体制作流程(2)
▲制作一只单簧管所有准备的零件
▲按键制作的模具
▲零件除了镀银按键,还有软木,吸水垫(皮垫,羊肠垫)
▼尼可莱·普费弗(单簧管)与比阿特丽斯·克莱茵(钢琴)演奏舒曼《幻想曲》Op.73
至于如何让大家不用眼睛看,只用耳朵听就能识别区分在一部多声部混合在一起的交响作品中,比如当演奏同样的音高时单簧管和双簧管,小提琴和小号的区别,作为一个从事了多年演奏工作的朋友的建议:从听这些乐器的独奏作品开始,熟悉每件乐器的高中低频,她的色彩,性格等等。这里打个比喻,以前住的老房子没有电梯,人们回家上楼梯的脚步声各有千秋,但是心细的人总能听出是不是自己家里人的脚步声。人类的耳朵,可以通过练习来区分倒水时是冷水还是热水。所以,一是多听、多留心,全身心的去感受和比较,哪怕细微的声音区别都可以通过自己的方式去对比。
一个人告诉你四川辣椒和墨西哥辣椒有什么不同,他顶多只能用语言形容,前提得是他的语言足够有感染力,能让听的人感同身受。但是过后你还是很难有切身的个人理解和体会,唯有自己去亲自品尝。这里不是必须让你去演奏这些乐器,当然如果有机会去接触会更直观。就像感受辣的程度所带来的生理刺激程度一样,舌头、喉咙、直达胃肠,最后所有的感受信息都传到大脑并储存,这一层层的感受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理解和敏感度。其次乐器性能的表现和不同时期的作品、流派、风格,以及演奏家的诠释,都有着最直接的联系。
▼约翰·玛纳斯(单簧管)与约翰·中松(钢琴)演奏勃拉姆斯《单簧管奏鸣曲》Op.120 第一号 1-4 乐章
▼约翰·玛纳斯(单簧管)与约翰·中松(钢琴)演奏勃拉姆斯《单簧管奏鸣曲》Op.120 第二号 1-3 乐章
最后,声波频谱仪会通过一些数据,根据声音的震动频率来显示。这里给大家一些数据可供参考:人类声带的发声频率在 80~1000 赫兹之間;其中男声约80~200hz;女声约 250~600hz,所以一般女生的声音频率高于男生。
乐器的声音频率在 20~4000hz之间;中央C为261.6hz,High C为 523.2hz,每提升一个8度,频率增高一倍。弦乐器的弦越短、越细、越紧,则声音的频率越高 ;同理管乐器的管体越短、簧片越窄薄,声音越高 。
▼ 乐器频率表 (上下划动) ▼
小提琴 200Hz~400Hz影响音色的丰满度;1~2KHz是拨弦声频带;6~10KHz是音色明亮度。
中提琴 150Hz~300Hz影响音色的力度;3~6KHz影响音色表现力。
大提琴 100Hz~250Hz影响音色的丰满度;3KHz是影响音色音色明亮度。
贝斯提琴 50Hz~150Hz影响音色的丰满度;1~2KHz影响音色的明亮度。
长笛 250Hz~1KHz影响音色的丰满度;5~6KHz影响的音色明亮度。
黑管 150Hz~600Hz影响音色的丰满度;3KHz影响音色的明亮度。
双簧管 300Hz~1KHz影响音色的丰满度;5~6KHz影响音色的明亮度;1~5KHz提升使音色明亮华丽。
大管 100Hz~200Hz音色丰满、深沉感强;2~5KHz影响音色的明亮度。
小号 150Hz~250Hz影响音色的丰满度;5~7.5KHz是明亮清脆感频带。
圆号 60Hz~600Hz提升会使音色和谐自然;强吹音色光辉,1~2KHz明显增强。
长号 100Hz~240Hz提升音色的丰满度;500Hz~2KHz提升使音色变辉煌。
大号 30Hz~200Hz影响音色的丰满度;100Hz~500Hz提升使音色深沉、厚实。
钢琴 27.5~4.86KHz是音域频段。音色随频率增加而变的单薄;20Hz~50Hz是共振峰频率。
▲单簧管家族
1 : 高音降A调单簧管
2 : 高音降E调单簧管
3 : C调单簧管
4 : 降B调单簧管
5 : A调单簧管
6 : 中音降E单簧管
7 : 巴塞特单簧管 (中音F调)
8 : 低音单簧管
9 : 倍低音单簧管
➤ 自幼跟随甘肃省歌舞剧院演奏员陈希晓老师,现任西北民族大学副院长桑吉顿珠老师学习单簧管。
➤ 2007年考入四川音乐学院跟随许岗老师学习,2011年以优异成绩毕业获得单簧管表演专业学士文凭。
➤ 后考入法国巴黎奥比利艾国立地区音乐学院, 跟随法国当代室内乐团独奏家Alain Damiens教授学习当代作品的诠释和演奏。
➤ 同时随巴黎国立高等室内乐教授Isabelle Grandet学习室内乐,音乐教育系Valérie Guéroult教授学习单簧管。
➤ 在巴黎求学期间跟随多位著名演奏家学习,现任瑞士洛桑高等音乐学院、巴黎国立音乐学院教授Florent Héau先生,巴黎管弦乐团首席Pascal Moragues先生,法国里昂国立高等音乐学院教授Nicolas Baldeyrou先生等。
➤ 多次参加国际比赛和文化艺术节,两次参加在巴黎举行的法日文化艺术交流活动,2015年受邀跟随Alain Damiens教授以及法国当代室内乐团L’Ensemble Nodus 参加2015 BICW北京国际作曲大师班, 2016年入在法国上诺曼底地区隆格维尔和巴黎本地的画家,雕塑家,装置艺术家以及其他音乐家一起合作举办音乐展览会,获得很好的反响。
➤ 曾和法国12位独奏员组成的ensemble éco室内乐团,演出并录制了20世纪意大利籍美国作曲家梅诺蒂的现代歌剧作品《The Medium》与《Téléphone》。在法国巴黎和里昂举办多场个人独奏,重奏音乐会。曾合作过的艺术家包括大提琴演奏家Alexis Descharmes,小提琴独奏家Alexandra Greffin Klein,小提琴演奏家Cyril Baleton等。
➤ 2017年10月以专业金奖,评委一致通过的成绩毕业获得硕士单簧管与室内乐文凭。回国后参与各类音乐活动,包括第二届成都ciao国际古典音乐节,受邀参加当代油画大师何多苓先生的美术馆开幕活动,2018年参加首届中国(成都)单簧管中国风格作品比赛重奏决赛音乐会获重奏组一等奖 受邀在著名当代诗人翟永明女士创办的白夜新诗朗读会作为嘉宾演奏了Pierre Boulez 为单簧管写的当代独奏作曲《Domaine》获得很好的反响。
➤ 1950年出生于法国。以单簧管和室内乐的头等奖的优异成绩毕业于巴黎国立高等音乐学院。
➤ 1976年进入法国最优秀的现代音乐乐团Ensemble Intercontemporain,是建团的第一批元老。
➤ 1985年,在布列兹亲点下首演并录制了布莱兹的重要单簧管作品“双重影子的对话(Dialogue de l’ombre double )”; 1997年,Carter将自己的“单簧管协奏曲”题献给他,并进行世界首演。与他合作的现代音乐大师还有Luciano Berio, Olivier Messiaen, Karlheinz Stockhausen, Philippe Fénelon, Franco Donatoni, Miklós Perényi, Tabea Zimmermann等 。
➤ 在古典乐领域,他参与了钢琴大师Maurizio Pollini在萨尔茨堡音乐节策划的「波里尼计划 ( Progetto Pollini)」,演绎了贝多芬,勃拉姆斯的单簧管作品,并录制了勃拉姆斯的全部单簧管作品,该唱片成为勃拉姆斯单簧管的经典唱片。
➤ 在他灌制的唱片中,经典曲目还有梅西安的“时间终点”四重奏(Quatuor pour la fin du temps),贝里奥的单簧管“Sequenza IXa”。
➤ 阿兰·达米恩也是巴黎国立高等音乐学院和斯特拉斯堡音乐学院的单簧管教授,并在世界各地多个音乐学院开设大师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