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小菜一碟的四重奏

丛榭 乐迷心窍 2022-05-02


▲勃拉姆斯


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 1833-1897)的《降B大调第三弦乐四重奏,作品67号》创作于1875年夏天,并由弗里茨·西姆洛克出版商出版。这部新作品由约阿希姆四重奏乐团在克拉拉·舒曼的家中进行试奏,1876年10月30日在柏林首演。此作品的乐器编配为两把小提琴、一把中提琴,一把大提琴。全曲由四个乐章构成:

  ❶ 活泼的 Vivace


  ❷ 行板,缓慢的 Andante


  ❸ 激动的(不过分的小快板)– 三重奏 — 尾声 Agitato (Allegretto non troppo - Trio - Coda)


  ❹ 稍快的变奏 Poco Allegretto con Variazioni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width=500&height=375&auto=0&vid=u0818zvuafs

▲巴黎音乐学院 Zaïde 四重奏组演奏勃拉姆斯《降B大调第三弦乐四重奏,作品67号》


勃拉姆斯是在海德尔堡附近的兹戈尔豪森(Ziegelhausen)创作了这首作品,并将其题赠给身为业余大提琴手的友人、钢琴家艾玛·布兰德斯的丈夫提奥多·威廉·恩格尔曼(Theodor Wilhelm Engelmann)教授。恩格尔曼教授曾在勃拉姆斯造访荷兰乌得勒支市期间招待过他,当时勃拉姆斯是维也纳爱乐协会的艺术总监。

这是一部轻盈欢快的作品,依照作曲家自己的话来说,就是“为逃避谱写交响乐那种迎面而来的沉重感而偷空写着玩儿的一碟小菜”。说这段话的时候,正值他在创作第一交响曲的紧张日子里,一周之后该交响曲就首演了。


▲提奥多·威廉·恩格尔曼


▼埃默森四重奏组 (Emerson String Quartet) 演奏勃拉姆斯《降B大调第三弦乐四重奏,作品67号》


更可笑的是,这首四重奏,虽是题赠给会拉大提琴的恩格尔曼,可是整部乐曲从头到尾,没有任何主旋律是由大提琴担纲的,主要都是小提琴的份,而第三乐章则基本是中提琴在独奏。


▲恩格尔曼的妻子艾玛·布兰德斯(Emma Brandes)


据说,就这首弦乐四重奏,勃拉姆斯在给恩格尔曼的一封信中这样写道:“这首四重奏很像你的妻子,非常纤巧,可是却很亮丽!...曲子里虽然没有大提琴的独奏,但是中提琴独奏,柔美得你可能会因此而改拉中提琴!”勃拉姆斯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他偏爱中音乐段的乐器,比如单簧管和法国号,而且源于他那股鬼怪的幽默感,刻意让人们意识到一直不受人重视的中提琴。

他希望恩格尔曼能放弃大提琴改拉中提琴,以此来提高中提琴受喜爱的程度,而不再被忽视。他刻意让其它弦乐器都加上弱音器来演奏,甚至连小提琴再现主旋律的时候,以凸显中提琴的声音。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width=500&height=375&auto=0&vid=a0816el5rwa

▲耶路撒冷四重奏组演奏勃拉姆斯《降B大调第三弦乐四重奏,作品67号》第三乐章


▲未蓄鬚的勃拉姆斯



柏林首演之后, 约阿希姆热情地给勃拉姆斯写到:“连你自己都没有比第三乐章和结局更加完美的室内乐了。从艺术形式上看,它充满了温暖和魅力,但是第一乐章和简练、悦耳的行板也不应该被忽视”。


▼茱莉亚弦乐四重奏组 (Juilliard String Quartet) 演奏勃拉姆斯《降B大调第三弦乐四重奏,作品67号》


▲约阿希姆



勃拉姆斯自己对这首“作品67号”四重奏的比喻恰如其分:“与前面以戏剧性为强项的作品相比,这部作品的魅力在于其更加有趣,更有游戏感。”在创作中,莫扎特的“狩猎”四重奏K.458(也是B大调)可能已经深深印在他的脑海里——所以作品一开始也用的是一个6/8节拍的“狩猎”主题。与此同时,出现的交叉节奏,将小节分成三个稍快的节拍,而不是当时流行的两个长节拍,这也是勃拉姆斯最喜欢的手法之一。新节奏反而与第二主题构成了“摇摆不定”的形象,使旋律过度到了2/4节拍。到了全面爆发的结尾部分,勃拉姆斯很巧妙地将两种节奏结合起来。


▲勃拉姆斯《降B大调第三弦乐四重奏,作品67号》总谱的开头部分


行板乐章,蕴含着一个门德尔松风格的优雅主题,但也有一个更戏剧性的中间部分, 以此展开了具有交响乐张力的音乐。塔卡克斯四重奏(Takacs Quatet)的演奏者曾经说过:从勃拉姆斯的乐谱手稿,我们能够了解到,他最初是以一种简单的形式构思这首曲子的,在主题中有一种传统的复古手法。然而,最后一分钟的改变使他不仅将开头的旋律形成了一个变奏,调性的转变,更使作品产生了新意。


▲勃拉姆斯


第三乐章几乎就是中提琴的独奏,勃拉姆斯希望用它来引诱恩格尔曼教授改换乐器;为了使中提琴的部分更加凸显,其余的三种乐器在整个过程中都使用了弱音器。最后,显然是勃拉姆斯仍旧清晰地记得他的《B小调单簧管五重奏》,就像那部作品的最后一段,它以一种变奏的形式呈现出来。用他自己的作品来对比,就如同勃拉姆斯的第三交响曲一样,是一部当时很时尚的作品。末乐章,是个小变奏曲,主题本身有一个和声扭曲的尾巴,在收尾处,若隐若现地暗示着变奏曲的主题和第一乐章的“狩猎”主题结合在一起。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width=500&height=375&auto=0&vid=s081855tnqb

▲阿尔班·贝尔格四重奏乐团演奏勃拉姆斯《降B大调第三弦乐四重奏,作品67号》


勃拉姆斯这首作品的录音版本,比较出色的有:

►阿尔班·贝尔格四重奏EMI版, 

►赛恩·诺明四重奏的CLAVES数字录音;

►塔卡克斯四重奏的DECCA数字录音;

►鲍罗汀四重奏的TELARC版;


▼赛恩·诺明四重奏组 (Sine Nomine) 演奏勃拉姆斯《降B大调第三弦乐四重奏,作品67号》


▼塔卡克斯四重奏组(Takacs) 演奏勃拉姆斯《降B大调第三弦乐四重奏,作品67号》


▼鲍罗汀四重奏组 (Borodin)演奏勃拉姆斯《降B大调第三弦乐四重奏,作品67号》第三乐章



▲勃拉姆斯雕像(位于奥地利Mürzzuschlag市的Dietrichpark公园里)


//////////

此文原创作者丛榭系【乐迷心窍】原创组成员

文中部分图片源自网络

感谢原版权所有单位

如需转载请联系【乐迷心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