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高音乐丰碑的历史再现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
3月11日,是音乐史上的一个重要日子。190年前的这一天,1829年3月11日,20岁的门德尔松指挥巴赫的《马太受难曲》(《Matthäus-Passion》
)在柏林歌唱学院演出,从此人们开始重新认识巴赫,是为巴赫音乐复兴的开端。
巴赫身后声名寂寥,要到门德尔松才重新大放异彩是音乐史上的一段公案,值此纪念日之际,我们有必要把这个过程梳理一下。
▲卡尔·李希特指挥慕尼黑巴赫交响乐团及巴赫合唱团演出巴赫《马太受难曲》(1971)
被遗忘的巴赫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1685年3月21日-1750年7月28日),巴洛克时期的德国作曲家,杰出的管风琴、小提琴、大键琴演奏家,被普遍认为是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并被尊称为“西方近代音乐之父”,也是西方文化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但是巴赫在世时,作品不为人们所理解,他既没有显赫的地位,也没有赢得社会的承认,并未享有盛名。而且在巴赫死后五十年中就已被世人遗忘。他身无长物,留下的只有浩如烟海的音乐作品(约有百分之七十五是宗教作品),也很快散佚无存。巴赫的妻子靠施舍度日,最后死在救济院里。他八岁的女儿一生颠沛,到晚年得到贝多芬的救助。在他死后很长时间里,只有少数人知道莱比锡曾经有过一个叫巴赫的老管风琴师。
▼女中音咏叹调《悔恨交加》(Buß und Reu)
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不知道巴赫的价值,伟大的莫扎特和贝多芬看到了他,他们被巴赫音乐的深刻,完美与无懈可击所震动。据说当贝多芬第一次看到巴赫的某些作品时,不禁惊叹道:“他不是小溪(巴赫的名字德文Bach,是‘小溪’的意思),是大海!”。这个故事多半是真实的。然而,这并没有改变巴赫被主流文化界所遗忘的事实,即便是莫扎特和贝多芬也没有留下整理、发掘巴赫音乐的记录,更遑论指挥巴赫音乐的演出。
使巴赫和他的作品得以复生是门德尔松完成的。
门德尔松的历史功绩
雅科布·路德维希·费利克斯·门德尔松·巴托尔迪(Jakob Ludwig Felix Mendelssohn Bartholdy 1809.2.3 - 1847.11.4)德国作曲家、指挥家、钢琴家、风琴弹奏家。 出生于德国汉堡的德国犹太人家庭,是德国近代最重要的浪漫派音乐家之一。门德尔松20岁起研究和整理巴赫的作品,为这位音乐之父的作品得以复生作出了最重要的贡献。
▼女高音咏叹调《我要把心献给你》(Ich will dir mein Herze schenken)
门德尔松发现巴赫的手稿过程已经不可考。那段他陪夫人买肉,在肉铺的包装纸上发现巴赫的乐谱手稿的故事是无稽之谈。他在190年前的今天那场演出,使被人们遗忘了一个世纪的作品——巴赫的《马太受难曲》重放光芒,这是音乐史上最重大的事件之一。此时距离这部巨作上一次演出,恰好100周年。这次演出之后,人们开始关注巴赫,重新认识巴赫,巴赫得以复苏,成立了巴赫学会,搜寻、整理并研究巴赫作品。至今,经研究发现的巴赫作品有一千多部,但仍有大量手稿没有找到。在巴赫身后发生过多次战争与动乱,全部找到这些作品是完全不可能的。以受难曲来说,知道巴赫共写过五部,现在存世的就只有《约翰受难曲》和《马太受难曲》。
▼男高音咏叹调 《我们要同耶稣一同警醒》(Ich will bei meinem Jesu wachen)
《马太受难曲》的音乐规模很大,共分为78首分曲,使用了三个合唱队、两个各由17件乐器组成的管弦乐队、两座管风琴,外加独唱者和独奏乐器。
门德尔松安排上演受难曲的过程中遇到过种种阻挠,因为那时巴赫的价值还没被认识到,而门德尔松也过于年轻,只有20岁,人们既怀疑他的价值判断,又担心他能否驾驭有四百多人参加的庞大演出队伍。门德尔松克服重重困难,力排众议,指挥上演了这部作品,从此掀起演奏、研究巴赫的热潮。
▼众赞歌《神的旨意定要成全》(Was mein Gott will)
1829年3月11日门德尔松所作的这次著名的演出不仅复活了巴赫的《马太受难曲》,大大推动了巴赫音乐的复兴;20岁的他也因此引起轰动而成为闻名遐迩的指挥家。自从这次指挥莱比锡布业大厅乐队后,门德尔松的盛名开始蒸蒸日上,管弦乐演奏也因他的指挥而确立了新标准,从而奠定了门德尔松作为现代管弦乐指挥艺术先驱的重要地位。
现存宗教音乐的顶峰
巴赫的教堂音乐《马太受难曲》是饱含对人类的热爱的史诗性作品,代表着巴赫的宗教音乐的最高成就之一,被人们称为“现存宗教音乐的顶峰”。
▼女高音、女中音二重唱 《我们的耶稣被捕了》(So ist mein Jesus nun gefangen)
圣经《新约全书》中的福音书共有四部,分别是《马太福音》、《马可福音》、《路加福音》、《约翰福音》,四部福音书内容大同小异,都讲的是耶稣生活、工作、救赎世人、被害、复活的全过程。《马太受难曲》的内容采自《马太福音》,讲述了耶稣从降生到被出卖、受刑、死去和复活其间一生的经历。
▼男高音咏叹调 《忍耐,忍耐,即使是撒谎的舌头刺伤了我》(Geduld,Geduld,wenn mich falsche Zungen stechen)
我们大约可以推断《马太受难曲》是在1727年的耶稣受难节(4月10日)时,由巴赫在莱比锡的汤玛士教堂内首演,至于他开始构想这部作品的时间则可能早在演出前两年。然而,如今所能查到真正有据的首度演出日期,则要到两年后,那是1729年4月15日,同样也是在汤玛士教堂。由此推算起来,在巴赫生前,这首马太受难曲应该最少上演过两次。这部作品的歌词是由经常和巴赫合作清唱剧的克里斯钦•菲德利许•海恩利奇( Christian Friederich Heinrici)所写,但通常他都不以真名示现,而冠以假名“皮坎德”( Picander),不过也有一些证据显示,巴赫自己也参与了歌词最后的修删工作。
▼女中音咏叹调《我的神,由于我所流的眼泪,请垂怜我》(Erbarme Dich,mein Gott)
《马太受难曲》虽有一定的情节性,但是音乐所要表现的不是戏剧化的情节,而是史诗性的崇高精神。在受难曲里,情节性内容都由男高音的宣叙调唱出,有点像旁白,但又不完全脱离出音乐主体。情节叙述之外,合唱和乐队展开悲哀的沉思和激动的抒情,歌颂对人类的热爱和自我牺牲精神,表达对人生苦难的关怀和对崇高精神的追求。
▼男低音咏叹调《把我的耶稣还给我》(Gebt mir meinen Jesum wieder)
巴赫的《马太受难曲》不是用作舞台演出的,它是用来配合教堂礼仪穿插的音乐,是实用性音乐。但是巴赫写受难曲并不遵循宗教音乐的传统和戒律,他借鉴意大利歌剧的咏叹调和宣叙调,更多地使用器乐,用人声与器乐展开协奏曲式的竞奏,这使音乐大大地增加了戏剧性色彩,表情非常丰富。宗教音乐在这里被杂糅进世俗化内容,宗教形式下表达的是世俗化思想感情。
▼女高音咏叹调《我的救世主为爱而受死》(Aus Liebe will mein Heiland sterben)
巴赫在世时,《马太受难曲》并不受欢迎,甚至受到新教虔信主义的代表和莱比锡市民的敌视。1750年巴赫去世后,这部《马太受难曲》就宛如消失般地,被后世的合唱团和教堂乐长们所遗忘。只有到了190年前的今天,门德尔松才使它重新绽放出异彩,也才使得世界重新认识了巴赫,这位不世出的巨匠获得了人们极高的尊崇!
杰出的演绎
《马太受难曲》的历史版本甚多,其中不应该错过的有福特温格勒指挥维也纳爱乐合唱团/维也纳爱乐乐团的单声道版;卡拉扬指挥德意志歌剧院合唱团/柏林爱乐乐团版;卡尔·李希特指挥慕尼黑巴赫合唱团/慕尼黑巴赫乐团版。现代的有加迪纳指挥蒙特威尔第合唱团/蒙特威尔第乐团的版本也可以满足我们。
▼众赞歌《啊,受伤流血尽受嘲弄的头颅》(O Haupt voll Blut und Wunden)
在众多的版本中,德国长老级指挥大师奥图·克伦佩勒(Otto Klemperer)指挥爱乐乐团合唱团/爱乐乐团的版本堪称经典。演唱有费舍尔-迪斯考,施瓦茨科普夫、盖达等名家。克伦佩勒对巴赫音乐的热爱贯穿了一生。他小时候就浸淫在巴赫钢琴音乐中长大的。晚年,他为EM|唱片公司灌录了《B小调弥撒》 (1967年)、《勃兰登堡协奏曲》 (1960年)、《四首管弦乐组曲》 (两次,分别在1955年和1969年),以及这部《马太受难曲》 (1961年)。
▼合 唱《我们落泪,下跪》(Wir setzen uns mit Tränen nieder)
克伦佩勒这部巴赫伟大受难曲的诠释可以成为录音史上重要里程碑的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他能够完全不使用浪漫乐派的语法吞吐和情绪性音乐口吻而全力投注在乐句的清晰度和对位的透明感上,完全杜绝了庸俗的情绪起伏。他在这份录音中所采取的速度听来格外的慢,而对装饰音鲜少采用,尤其是倚音更完全省略。现代听众要去听,的确须要一些时间才能适应。克伦佩勒本人经历十分坎坷,但是并不偏好感伤做作,他对于宗教音乐的崇高之美有着天然的亲和力。通过克伦佩勒对音乐中结构安排的充份掌握,以及音乐的气势运用。对歌词种种涵意的投射效果和对巴赫特有的诗意发挥,把这部巨作铺陈得立意崇高、感人至深。
= 此文由“天上的云”整理 =
此文作者"天上的云"系【乐迷心窍】原创组成员
文中部分图片和音视频源自网络
感谢原版权所有单位
如需转载请联系【乐迷心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