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歌剧《尼克松在中国》

曾伟 乐迷心窍 2022-05-02


1972年2月21日至28日,美国总统尼克松正式访华。2月28日,中美两国发表了指导两国关系的《中美联合公报》,中美交往的大门终于被打开,东西方握手跨过1万6千英里和20年敌意之桥梁。尼克松此次访华是20世纪国际外交史上最重大的事件之一



歌剧《尼克松在中国》始创作于1983年,1987年曾在休斯顿大剧院首演。该剧取材于世界瞩目的1972年尼克松访华的破冰之旅,1987年在休斯顿首演后广受欢迎,被评为20世纪后半叶最重要的歌剧作品之一。2011年2月12日,该剧在纽约上演,尼克松和夫人帕特、毛泽东、江青、周恩来和亨利·基辛格成为剧中主人公。



我是通过TELARC公司的唱片开始了解美国作曲家约翰·柯立芝·亚当斯(John Coolidge Adams)的音乐。那张唱片(TELARC  CD-80365)是亚当斯的作品《和声》,这部作品1981年面世,一下使亚当斯在音乐圈里名声鹊起。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width=500&height=375&auto=0&vid=c08484z42c4

▲歌剧《尼克松在中国》片段:《如今的英雄是人民》等



约翰·柯立芝·亚当斯

John Coolidge Adams


亚当斯1947年出生在曼彻斯特,在新英格兰长大并进入哈佛大学学习指挥和作曲,在校期间担任波士顿交响乐团的客座单簧管演奏员,毕业之后在旧金山音乐学院教书及担任指挥,他积极参与新音乐活动,引起了旧金山交响乐团总监瓦特的重视,在1979年~1985年间担任该团驻团作曲家,第一部作品就是一个篇幅很大的大型合唱与管弦乐队的交响大合唱《和声》,采用英国诗人约翰· 邓恩和美国诗人艾米利·迪金森的诗作。



在寻找他自己的音乐语言过程中,亚当斯博取众长,研究了凯奇、赖克、里利、格拉斯等现代作曲家的音乐语言并使用电子作曲方法。在20世纪后期,亚当斯可算是歌剧作曲领域的领头人物,他的歌剧作品被搬上舞台的频率在当代在世的美国作曲家中也是最高的。亚当斯经常被称为简约派或极少主义者(minimalist),但他比其早年的良师益友史蒂夫·赖克和另一位美国极少派作曲家格拉斯走得更远一些。亚当斯在歌剧领域的成功在于他巧妙地将叙事、人物塑造以及其他歌剧中的重要元素结合起来,并在极少主义的基础上建立起极少主义的对立物。



比他大十岁的格拉斯,以及拉蒙特·杨、特里·赖利等人在扎实的西方传统音乐基础上进行了对延留音和复奏的早期开拓;亚当斯则更进一步对非西方音乐、爵士乐、摇滚乐进行极少主义的实验。如果说他在旧金山音乐学院执教时(1972-82)创作的大量室内乐与器乐曲带有浓重的先锋色彩的话,那末到了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他揉合传统浪漫主义与先锋派于一体的技巧更为纯熟,更显得浑然一体,不留斧凿的痕迹。他的音乐很少用强烈的打击乐器和键盘乐器,并且与其他的先锋派作曲家有显著不同的地方是,他更关注旋律、声部变易的和谐和有规则的节拍。这就是他的创作会朝歌剧方向发展的基本原因。



有幸的是他取得台本作者爱丽丝·古德曼(Alice Goodman)与指挥家彼得·塞勒斯(Peter Sellars)的合作。三个人的珠联璧合促成了《尼克松在中国》的产生。亚当斯的其他歌剧作品尚有《TheDeath of Klinghoffer克林霍弗之死》(1991)、《I Was Looking at the Ceiling and then I Saw the Sky我两眼望着天花板,然后我看见了天空》(1995)、《El Nino圣婴》(2000)等。在音乐风格上,这后两部歌剧与前两部有显著不同,作曲家在此进行了多维的实验,如“天花板”中的摇滚,“圣婴”中的拉丁美洲音乐元素。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width=500&height=375&auto=0&vid=s0184wjkq48

▲歌剧《尼克松在中国》片段



《尼克松在中国》

Nixon in China


中国音乐爱好者能够对亚当斯产生兴趣,可能更是由于他创作的两幕歌剧《尼克松在中国(Nixon in China)》,剧长2小时30分。这部歌剧1982年由彼得·赛勒斯策划创意,台本作者是爱丽丝·古德曼。据古德曼回忆,这部歌剧只是晚上接了两次电话就决定的。那天晚上,赛勒斯给古德曼打电话,问她是否愿意和亚当斯合作,写一部韵律很强的剧本,“赛勒斯特别强调说亚当斯要求一定要韵律很强”,古德曼在电话里说了个Yes,就把电话挂断了。



没过几分钟,赛勒斯又打电话给她,问她“尼克松在中国”这个题名怎么样,古德曼想了想,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题材,不过要写成一部“英雄诗史般”的歌剧。这样,这件事就告一段落。又过了一年多,亚当斯和古德曼两人约定在一个中间地点会面,选定了华盛顿,才正式开始计划这部歌剧的可行性。



歌曲名 - Beginning (开始)


在主要角色的选择上,也是这次会晤的结果:尼克松夫人是抒情女高音,江青由花腔女高音担任。古德曼为了写好这部歌剧,先后阅读了斯麦德利写的《朱德传记》、斯诺写的《红星照耀中国》、韩素音的几部著作、英文版的《毛泽东诗词选》、以及毛泽东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



整部歌剧于1987年完成;主题是通过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表现出东西方世界观的不同。剧中的动作很少,全剧仿佛由6大幅“活人画”所组成,剧中角色通过一连串的对话与独白(合唱与独唱)来表达各自的观点,有时各不相让,有时求同存异。美国的首演时间是1987年10月22日在休斯顿的布朗剧院,欧洲首演的时间是1988年9月1日在英国爱丁堡的普莱豪斯剧院。


▼歌曲名: - Landing of the Spirit of '76



首演的主要阵容为:

1. 里查德·尼克松——詹姆斯·玛达列那【男中音】

2. 帕特·尼克松——卡洛兰·佩奇【女高音】

3. 周恩来——桑福德·西尔万【男中音】

4. 毛泽东——约翰·迪凯斯【男高音】

5. 亨利·基辛格——托马斯·哈蒙斯【男低音】

6. 江青—— 朱迪·伊利安·克莱尼【花腔女高音】

剧中还有毛泽东的秘书三人、《红色娘子军》的舞者与北京市若干人。全剧由室内乐队伴奏,包括4支萨克管和4台电子琴。




全剧的开幕,即是尼克松同他的夫人走下飞机时受到周恩来欢迎的场面。当尼克松用外交词汇描述他的旅途时,音乐却真实地反映出飞机在气流中颠簸的感觉。尼克松在他的第一首“新闻”咏叹调中把他的这次破冰之旅比作阿波罗宇航员的登月,再次受到世界亿万观众的关注。舞美的设计也以当年北京的首都机场为场景,但是奇怪的是,在“空军一号”专机的机头位置,写上了“1976年神灵”的字样,是否创作者有意把发生在1972年的事件与1976年中国所发生的几件大事联系起来或给予一种暗示呢?



第二场的场景是毛泽东的书房,毛泽东与周恩来在那里会见尼克松和基辛格,这四个人各自表达了对历史和当今世界的看法。观众可以从中感觉到,中国人是在更深的哲学层次上展开行动的。第一幕在欢迎宴会中结束。



▼歌曲名:《This Is Prophetic》( 这是有预见性的)


第二幕开始时是尼克松夫人参观人民公社与颐和园,她在此时演唱了她的主要咏叹调”This is prophetic!” (这是有预见性的!)。



第二场则是尼、毛、周、帕特以及毛的夫人江青一起观看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突出地刻划了南霸天被红色娘子军挫败的情景。这一场在剧中唯一的反面角色江青的独白中结束。她在此阐述了她对文化大革命的观点,以及对自己的历史地位的评价。



▼歌曲名:《The Maos Dance》


最后一场表现尼克松在北京最后一个晚上的情景。舞台上出现了三张床:尼克松夫妇的,毛泽东夫妇的以及周恩来的。两对夫妇都是心潮澎湃、思绪万千、夜不能寐;各自展开了自己传奇式政治生涯的回忆。周恩来说的话比较少,但言简意赅,他感慨道:“世事难料,我们所做的事情未必都是好事…在室外,清晨的小草仍在浓重的寒露中颤抖…”


▼歌曲名:《Peking Watches the Stars》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width=500&height=375&auto=0&vid=g08487ekx9a

▲歌剧《尼克松在中国》片段:《朝下远眺地球》等



亚当斯的音乐依然是简约的、折衷的,有丰富的极少主义色彩的复奏。在幕间曲中,我们可以听得出从瓦格纳到格什温和格拉斯的余绪。他的音乐在人物塑造上可谓别具一格,尼克松的唱腔同他本人说话的方式简直惟妙惟肖。


《尼克松在中国》是亚当斯的第二部主要剧作。这部歌剧上演后,美国评论界说“此剧并不是一部政治卡通,虽然它具有历史的和幽默的元素,但是赛勒斯和亚当斯却把它处理成为一部充满了英雄主义色彩和神秘戏剧性的歌剧”。目前,这部歌剧可能只有唯一一套实况录音。我在纽约出差时,在时代广场旁最大的VIRGIN音像店,找到了仅剩下的一套CD,唱片由首演原班人马录制,3张CD。之后,又找到了这部歌剧的乐谱。





END


此文原创作者曾伟系【乐迷心窍】原创组成员

文中部分图片和音视频源自网络

感谢原版权所有单位

如需转载请联系【乐迷心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