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母亲节系列(二) | 我相信音乐中那冥冥之力

曾伟 乐迷心窍 2022-05-02



【乐迷心窍】公众号编辑约我谈谈“母亲节”的音乐。


说实话,这是我最不愿意触及的话题。每次说到母亲,都能感受得到心底有那软软的一处痛。







母亲是中国“首汽”第一批女司机,是一位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女人,一生历尽坎坷。在我还没有出生的时候,父亲因病去世,她一个人把我拉扯大。在家人的帮助下,把我从狼牙山脚下的那个穷困的小山村带到了北京投奔姥爷家。




稍有记忆的我,依稀记得突然某一天下午,一群身穿绿军装、臂带红袖章、手持棍棒的青年人闯进姥爷的家,第一个人进门就把家里的鱼缸拿棒球棒打个粉碎,之后就是抄东西、扔东西、扔到院子里又点火!姥姥被按在桌子上剃了一个阴阳头。待姥爷下班回家,又遭到侯在这里的红卫兵的一顿暴打,头发也被剪了个乱七八糟。母亲下班回家,家里已经面目全非,无法下脚。红卫兵小将依次给我们家人挂上了大牌子,还有个红卫兵把装茶具的铜盘打出来了两个窟窿眼,穿上铁丝,让姥爷挂在脖子上,一手拿一根筷子敲打,一边敲一边喊着自己的名字说:打倒地主恶霸李德欣!




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妈妈忍辱负重,全力维系着这个家的安全,为了保护我,把我送到了在部队当“大官”的姨父家。小时候的记忆,都是妈妈怎么吃苦,怎么努力工作以证明自己是“可以改造好的子女”,甚至妈妈最后都被编入到“工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赴首都师范大学(我是从一张黑白照片看到的)。就是这样一位坚强的母亲,在恶境中依然努力工作,凭着对这个家的爱,对儿子的爱,终于等来了落实政策平反,等来了我再次回到北京。




为了培养我,她省吃俭用,给我买留声机、买薄膜唱片、买画笔油彩,在学校组织宣传队时硬是给我买了一把当时是52块钱的小提琴——那是一个普通工人近两个月的工资!只要我喜欢又有兴趣的东西,她从来不犹豫。尽管由于所谓的“政审”我当时没有进入专业学校,但是母亲的教育和培养,让我受益终身。




记得那天,1995年10月20日,医生给我打电话,告诉我母亲病危。我赶到医院,医生让我这俩天就在医院陪护。可是我当天晚上的节目是直播,临时找人替补已经没有可能,我只好跟医生说,能不能9点到11点这段时间我离开一下,做完节目我就立即赶过来。


也许你不信,但是冥冥之中,人就是有感应的。那天晚上我在北京音乐台做的古典音乐节目—— 介绍海顿的作品《临终七言》!


做完节目赶回医院,我陪着母亲,走完了她人生的最后两个小时……




母亲遗嘱把器官捐献给了医院做医学研究。这样母亲又在北京医院停留了三天后才去火化。10月24日下葬时,我把这一期节目“海顿《临终七言》介绍”转录到了盒带上,放进了墓穴中……








海顿《临终七言》

The Seven Last Words of Our Saviour On the Cross

(German: Die sieben letzten Worte unseres Erlösers am Kreuze)



▲海顿



海顿《十字架上的基督临终七言/The Seven Last Words of Our Saviour on the Cross》,简称《临终七言》,作于1785年,受加的斯大教堂 (Holy Cave Oratory in Cádiz) 的委托而作。据说当时在大教堂有一个祈祷室,许多人在此祈祷室修身,中心课题是基督受难与基督的《临终七言》。




▲加的斯大教堂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width=500&height=375&auto=0&vid=w0867sr7dbn


▲索尔仁尼琴改编并演奏海顿《临终七言》钢琴版


海顿这套作品采用7首奏鸣曲形式,配器为长笛2、双簧管2、低音管2、圆号4、小号2、定音鼓、弦乐5部。海顿对这套作品异常偏爱,后来改编成多种形式,包括弦乐四重奏、大键琴曲版和加入4人独唱、混声合唱的清唱剧版。不过,最终流行且演出并录音版本最多的还是“四重奏”版本。




▲1791年为了在伦敦演出而装订的海顿《临终七言》总谱




《临终七言》包括9个乐章:

1,序奏,庄严的慢板,d小调;

2,第一奏鸣曲《天主啊,求您原谅他们,他们不知道自己做了什么》,最慢板,降B大调;

3,第二奏鸣曲《你今天和我同在天堂》,如歌的极慢板,c小调;

4,第三奏鸣曲《女人,看哪,这是你的儿子》,极慢板,E大调;

5,第四奏鸣曲《神啊神,为什么把我抛弃》最慢板,f小调;

6,第五奏鸣曲《我感到饥渴》,慢板,A大调;

7,第六奏鸣曲《一切了结了》,慢板,g小调;

8,第七奏鸣曲《天主,把我的灵魂交给您手中》,最慢板,降E大调;

9,终曲《地震》,倾尽全力的急板,c小调






推荐给大家的版本是林赛四重奏 (Lindsay String Quartet) 录制的版本,获得了《企鹅唱片指南》“三星带花”的最高评价。唱片在教堂里录制,音响清晰、明亮。




▲林赛四重奏


林赛四重奏的演绎,在表现出来海顿所要求的虔诚与庄严的同时,不仅是有光彩熠熠的变化,而且还有强烈的戏剧感。在音乐会现场演出的时候,他们会依照海顿的要求,在每个乐章之间由演奏员说明每个标题及其寓意。但是在这个录音当中没有演奏员的说明。





▼林赛四重奏演奏海顿《临终七言》







《企鹅唱片指南》评价他们的演奏,无论在力度、速度还是分句的变化上都富有表现力,特别是着重表现海顿小调音乐中的阴郁的基调,而在终曲中短暂的“急板”如地震般的演奏得大起大落。






//////////

此文原创作者曾伟系【乐迷心窍】原创组成员

文中部分图片与音视频源自网络

感谢原版权所有单位

如需转载请联系【乐迷心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