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内容因违规无法查看 此内容因言论自由合法查看
文章于 2019年5月15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川破的计算正确么

张小山同学 量子人生 前天


文:小山同学

公号:Free-is-not-free

时间:2019.05.13


前两篇文章(请看《干》《打》)情绪比较强烈,历史哲学的色彩多些。本篇不带感情色彩、更技术性一点说说关税的含义。


不少人对关税的经济含义存在模糊的理解。很多网文认为加关税不过是跟自己国家的消费者收税,并不能打击到外国厂商,这是错误的。


不过川破总统似乎走入了另一个极端。



川破的计算正确么?


今天川破总统发了一条有关加征关税的推,如下。

截图里的谷歌翻译稍有错误。川破的意思是,米国加征25%的关税,美国人(消费者)只支付了4个点,而中国(厂商)支付了21个点。他的说法正确么?


我不知道他是如何计算出来的。要理解川破说的,需要一点点经济学背景知识。


我画了一个示意图简单的展示关税的意义。红棍子代表税收(关税和国内税收的分析无本质区别),它是打入需求方和供给方之间的一个棍子。



棍子越长意味着关税额越大——在图上,关税额即(P2-P1)的值——需求方买入价格和供给方卖出价格的差就是关税。若零关税,交易价格为P0。


从图上我们可以得到两个结论:


1. 关税降低了交易量——即降低了需求和供给。在图上,交易量由q0下降到q1


2. 一般情形下,供给方和需求方共同承担关税。在图上,供给方承担的关税额为(P0-P1),需求方承担的关税额为(P2-P0)。两者谁大谁小,取决于需求和供给曲线的”弹性“。粗略的说,需求曲线越陡则需求者承担的关税额越大,反之,需求曲线越平坦,需求方承担的关税额越小。供给曲线的分析类似。


需求曲线陡峭的经济含义是产品的必需性强,可替代性小,即使价格高些,消费者也不得不购买它,对这样的产品加税时,消费者不得不更多承担加税的痛苦。供给曲线陡峭的经济含义是即使价格下降比较多供给方也不得不卖,不会降低多少供给,此时供给方不得不更多承担加税的痛苦。


上述分析符合我们的直觉——其实绝大部分经济分析只是把常识用看起来”科学“的术语重复了一遍。


现在我们要问,这次米方加征25%的关税将更多的是由米国消费者承担还是由中国制造者承担?


精确的计算中国对米出口2000多亿商品的需求和供给弹性几乎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情。不过,我们可以粗粗估计下。


众所周知,我们生产的产品门类庞杂,大部分产品是相当实用的产品(非奢侈品),只有小部分可以找到他国替代品——即需求曲线比较陡峭,而且,非奢侈品的利润也不会很高,价格若下降一点,我们就会大幅降低供给(没利润我们就不卖了,总不能亏本卖给你),即供给曲线比较平坦。两者一结合,我们可以相信川破吹了牛。短期内,米国消费者承担的关税额度肯定比川破总统估计的大得多。


但高关税对中国厂商(在中国制造的厂商)的长期影响肯定是巨大的。因为厂商为躲避高关税,将逐渐搬离中国。——我们可以想象,假设米国硬要跟中国拼个你死我活,把25%提高到250%,那么,厂商搬离中国的速度将非常快。



川破关税对世界经济的含义


川破要实现用关税把中国制造商打疼的初衷,就要显著降低中国厂商的销售量,这对中国以外的世界经济增长将产生负面影响——它通过降低米国消费者需求而降低世界经济的总需求。因为中国产品的数量众多,门类庞杂,其价格里已经包含了来自各国的原材料、能源、技术等价值,对中国产品征税也就是对全世界的产品征税,


这就是(至少短期内)欧日韩澳等盟国并不十分愿意跟随米国打中国的根本原因。但中国产品的替代国,中国厂商转移的目标地——东南亚和印度,显然比较欢迎中米毛衣战。



如何拯救世界经济


直觉可知,通过扩大内需我们可以对冲米国需求的下降。


直觉正确,2008年米国次贷危机开始的那几年,我们确实是这么干的。中国扩大内需的政策缓解了世界需求下滑的趋势从而拯救了世界经济。


不过,由于我们卖给别人的东西少了,我们赚取美元的增速也就没有以前那么大,而由于中国技术与欧美日韩还有较大差距,”美元“增长速度降低意味着我们获取欧美日韩技术和人才的能力降低。这恰恰是川破想要的效果。


当然,中国内需的扩大也将带来外国资本的进入。不过,由于我们”美元“少了,外国资本必然要更多的获得中国的股权——我们必然要拿东西跟别人换资本,卖给别人的东西少了就必须更多的用股权换资本。


如果川破一意孤行,继续扩大毛衣战的烈度(通过加大关税,限制华为小米等外国产品进入米国等等手段),而中国又不扩大内需——由于中国市场大储蓄率高,中国原本比他国更有条件扩大内需,那么,世界经济很可能陷入比2008年次贷危机更大的深渊之中。


那时,1929年的情景就很可能重演。

文章已于修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