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先锋计划丨鲍俊林:气候变化与江苏海岸的历史适应研究

文岩楚 复旦大学文科科研处 2024-06-12

点击蓝字关注复旦大学文科科研处


先锋计划为加快落实和推进“双一流”进程,加快建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校于2021年正式启动“复旦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先锋计划”(简称“先锋计划”),对人文社科优秀学术成果培育项目给予重点支持,推动复旦大学人文社科的重要学术和咨政成果持续做好成果转化和培育工作。先锋计划自实施以来,已支持和培育校内多批次优秀学术和咨政成果,这些成果屡次斩获教育部或上海市重量级奖项,为加强和构筑一流学科体系,产出一流学术成果,打造复旦话语特色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书籍摘要

本书围绕江苏沿海地区,运用长时段视角与学科交叉方法,结合历史文献分析与田野调查,揭示10世纪以来江苏海岸百年尺度上气候变化适应实践的演变过程及其机制;主要通过梳理历史海堤、海岸开发及历史潮灾的相互关系,并比较不同岸段对海岸环境变化的适应方式,揭示中世纪暖期与小冰期背景下江苏海岸历史适应格局的差异化过程及发展机制。有助于揭示江苏海岸历史适应的特殊性与复杂性、深化对中国沿海低地环境变迁及人地关系演变的理解,为探索沿海可持续适应的理论与方法、促进形成具有本地特色的适应格局提供了区域研究案例。

社会评价

2021年著作出版以来,获得学界、权威机构及专家好评,被盐城市湿地和世界自然遗产保护管理中心采纳、展示,在受邀参加首届“全球滨海论坛”、“第三届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智库峰会”等论坛中进行发言交流,同时被列入百道网图书评选的《久旱盼甘霖:气候与灾变主题书单》(2022年)。


书籍目录


作者简介




鲍俊林,安徽枞阳人,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长期从事沿海环境与人地关系、区域历史地理、历史自然地理研究工作,曾任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博士后、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助理研究员。2014年以来主持或参与各类国家级、省部级重要研究课题10项,目前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上海市教委科创计划人文社科重大项目,在Climatic Change,Land Use Policy,Marine Policy等国内外重要SCI/SSCI及CSSCI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篇,获上海市2015年度优秀博士论文奖、第五届谭其骧禹贡基金优秀历史地理青年论著奖。2016年以来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15-20世纪江苏海岸盐作地理与人地关系变迁》《气候变化与江苏海岸历史适应研究》两本学术专著,受到学界、权威机构及专家好评。

\ | /

制图 | 吴慧

* 材料由本人提供

编辑 | 陈俊超

▼▼往期回顾▼▼









▼ 点击查看更多复旦文科新闻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