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喜报丨我校周波研究员荣获第二十届北京大学王力语言学奖青年成果奖!

点击蓝字关注复旦大学文科科研处


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周波研究员荣获第二十届北京大学王力语言学奖青年成果奖



北京大学王力语言学奖第二十届评奖工作于2023年10月28日圆满结束。本届共收到专家推荐专著14部,系列论文9组17篇(含青年奖)。评选委员会经投票表决,评选出二等奖3项,青年成果奖3项。


我校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周波研究员著《战国铭文分域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19年)荣获青年成果奖,详情如下:




二等奖


《汉碑文字通释》(王立军著,中华书局,2020年)。


《现代汉语非核心论元实现模式及允准机制研究》(孙天琦著,中西书局,2019年)。


《古文异体关系整理与研究》(李春桃著,中华书局,2016年)。


青年成果奖


《战国铭文分域研究》(周波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19年)。


《完结范畴与汉语动结式》(玄玥著,商务印书馆,2018年)。


《西夏语第一、第二人称双数后缀与人称范畴再探讨》(张永富著,《民族语文》2022年第1期)




周波研究员,1979年7月生于湖北省宜昌市。1998年考入武汉大学历史学院考古学专业攻读本科,2002年7月完成学业,获历史学学士学位。同年9月在武汉大学历史学院考古学专业攻读研究生,导师李天虹教授,2005年7月完成学业,获历史学硕士学位。同年9月考入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古典文献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导师裘锡圭教授。博士学位论文《战国时代各系文字间的用字差异现象研究》于2008年6月答辩通过,获文学博士学位。2008年7月进入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工作,任讲师;2012年12月起任副教授;2021年12月起任研究员。主要从事古文字学和出土文献的整理与研究,兼及先秦秦汉史。已出版专著《战国时代各系文字间的用字差异现象研究》(线装书局,2012年)、《战国铭文分域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19年)。


周波:《战国铭文分域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19年10月。






北京大学王力语言学奖简介


北京大学王力语言学奖是一代语言学宗师王力先生生前为促进中国语言学科的发展而设立的,授予对汉语或中国境内其他语言的现状或历史的研究有贡献的中国学者。王力先生捐献出《王力文集》的全部稿酬共计十万元成立“北京大学王力语言学奖基金会”。


北京大学王力语言学奖评奖工作始于1986年,迄今已历二十届。根据王力语言学奖金章程,北京大学王力语言学奖每两年评选一次;第一届至第六届评奖设立一、二、三等奖;1997年第七届评奖工作会议上通过了对章程的修改,最高奖改为特等奖,下设一等奖和二等奖;2021年第十九届评奖工作会议上新增青年成果奖。前六届评选出二等奖1名,三等奖21名;此后共评选出一等奖9名,二等奖53名,青年成果奖6名。共评选出75部专著、31篇论文,有89位学者荣获该奖项。三十多年来,北京大学王力语言学奖评奖评选工作坚守学术标准,本着高水平、高质量的原则,在历届评奖中坚持宁缺勿滥。获奖论著基本反映了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汉语音韵、词汇、语法、文字、方言和民族语言研究的最高学术水平,因而王力语言学奖在学界受到广泛的称誉和肯定,成为中国语言学界专项评奖中最具影响力的奖项。





来源丨“北京大学中文系”公众号、“古文字微刊”公众号

▼▼往期回顾▼▼


▼ 点击查看更多复旦文科新闻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