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跨学科对话丨海洋热盐环流能决定人类文明走向吗?——大西洋热盐环流多百年际振荡与人类文明演变史

文岩楚 复旦大学文科科研处 2024-06-12

点击蓝字关注复旦大学文科科研处


NEWS

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战略任务,进一步聚焦重点领域和科学前沿,持续推进跨学科融合创新和集体科研攻关,助力青年教师科研成长,文科科研处推出复旦大学人文社科“跨学科对话”学术沙龙系列活动。活动采用“对话”的形式,突出问题导向和学科交叉,充分发挥在研项目、机构平台及学术团队的“催化剂”作用,旨在加强基础学科培养能力,打破学科专业壁垒。通过学术沙龙的定期、长期举办,在人文社科交叉的基础上,推动人文社科与理、工、医学科的交叉、交流和交融。





2023年11月27日下午,人文社科“跨学科对话”学术沙龙在光华楼西主楼2201会议室举行。本期主题为《海洋热盐环流能决定人类文明走向吗?——大西洋热盐环流多百年际振荡与人类文明演变史》,由复旦大学大气与海洋科学系教授杨海军主讲,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史地所)杨煜达教授主持,史地所内外师生五十余人参与。




杨海军教授首先提出一个问题:地球气候系统是否存在百年—千年尺度自然振荡?对此,目前多种长时间序列的代用资料,如树的年轮,海洋的沉积物等都表明地球气候系统都存在着数百年时间尺度的气候变率。


其后杨教授又提出振荡是否与朝代更迭周期具有联系?一个文明的兴起、发展等过程,其时间尺度就是在百年和千年之间。希腊文明、罗马文明、印度文明、华夏文明等都是如此。故在这个时间尺度上多百年的自然振荡就显得特别重要。杨教授列举了不同时期冷暖变化和朝代演替的对应关系,指出在比较温暖的气候背景下,人类文明更容易发展,反之则更难。不过这里又有一个问题,即自然振荡产生的原因与机制如何解释?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模拟可推测海洋热盐环流影响下,海洋表层和深层环流的水的质量交换、热量交换等问题,发现热盐环流振荡影响全球气候系统变化。在此基础上,可对过去几千年的情况进行模拟。将模拟结果与考古发现相对照可知:距今约五千年前到六千年前之间,全球气温有一次明显降低过程,撒哈拉沙漠在该时段正式形成。距今约四千年前又经历一次降温,而后气温回升,对应中国夏商时期。而后距今约三千年前,气温下降,商周易代。大致可见热盐环流振荡影响气候变率,进而影响人类文明。目前应当推进的工作是深入研究热盐环流振荡带来影响的范围。


杨教授也指出目前其理论还存在不足,不同复杂的模式是否都能支持该理论尚不得知。现阶段应当进行更复杂的模式推演,将过去太阳、植被、火山、二氧化碳等因素的活动综合考虑,提高分辨率,揭示气候变化原理。


在厘清气候变化机制后,即可更深入地研究对人类文明与这些变化地对应关系,由此解读过去数千年的文明演变。并且杨海军老师强调,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应当要从持续的、上百年的尺度上来考量,若是单次或数次气候变化事件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一般不会达到剧烈的程度。


与会者观点概要


杨煜达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存在重大影响已成为学界共识。不过对于具体情况的解释仍有不足。气候变化可看作一个黑箱,人类社会又是一个黑箱,拍一下是一种结果,再拍一下又是一种结果,其中的关系是相当复杂的。气候变化可能先对一些敏感区域产生影响,进而将影响传递到其他区域。由此对于气候变化是如何将链条式的影响传导到人类社会中来,我们现阶段需要一种统一的解释能将各种因素都囊括进来。最近十多年来,环境考古与古气候研究已使相关工作出现进展,而杨海军教授的解释也从理论上带来了多百年尺度的进展,给探明此类问题提供了新的契机。


张晓虹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



人类社会并非面临气候变化就会崩溃,而究竟气候变化到何种程度,在什么样的尺度上才会对人类社会产生重要影响?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是复杂的,人类社会本身也是很复杂的。如何理解其中的复杂性,是我们接下来值得做的工作。


韩昭庆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



历史气候变化和人类文明的关系不一定呈现强硬的对应性,不一定气温寒冷,文明就会崩溃或改朝换代,这种影响往往还有滞后性。我们应该在更细致的层面去关注,大概冷到什么程度,文明会难以适应;而在什么程度下文明能够存活,文明的韧性也是值得关注的。此外社会或文明的变动可能是受很多很复杂的因素影响,并且气候影响对文明的影响也不一定是大的动荡,也可能是小的动乱,这些因素都是值得考虑的。



现场师生也多从历史、气候等不同学科的角度与杨海军教授进行热烈探讨,最后杨煜达老师进行总结,指出气候变化与人类社会关系相关研究的重要性,并肯定历史地理学科与大气科学合作研究的意义。


本次沙龙从自然层面的地球气候背景谈起,进而探讨气候变化与人类文明的关系,深入探讨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造成的影响,形成气候学、海洋物理学与历史地理等学科间的良性互动,是一场精彩的跨学科对话活动。



* 本次活动由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杨煜达召集

编辑丨朱力、韩思祺

▼▼往期回顾▼▼





▼ 点击查看更多复旦文科新闻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