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内蒙古看上去像N个省?
作者 | 钟亦可
编辑 | 未生
“你们内蒙是不是...”
“高考不骑马,不住蒙古包,一头牛一万,水龙头里没有奶,阿拉善不是新疆是我们内蒙的,包头人会说东北话但也是内蒙人,说山西话陕西话和甘肃话的其实都可能是内蒙人...还有什么要问的吗?”
话说回来,还真有一个问题要问:为什么你们内蒙看上去像N个省?
▲内蒙朋友的呼唤,上流君安排上啦
part.1
时差不同怎么做朋友
内蒙古,一个长期生活在电脑屏保里的省份,在外省人眼里,除了草原和羊,内蒙可能就剩下蒙古包了。
但其实,内蒙真的不都是草原。
“我和我的内蒙古同学一起相约去草原,但到了草原以后发现他竟然比我还兴奋的时候,我的内心不是没有质疑的。”
▲内蒙古真的不全是草原
内蒙古到底有多大?
从东经126度29分横跨到东经97度10分,这么说吧,按照1度4分钟时差的原则计算,内蒙的省内出差基本相当于国际行程。下了火车之后,先倒一倒时差再说话。
从地理面积上看,内蒙古=3个日本=4个英国=12个韩国=6个广东+1个江苏,比浙江+江苏+福建+安徽+辽宁+山东+山西+河南+宁夏+海南10个省市加在一起的和还要大一点点。
由于横跨了大半个中国,除了都是北方人,基本很难给他们定义更多。毕竟是和8个省份接壤的地区,再加上走西口的历史迁移,什么地方的习俗基本都能沾一点。
通常谈到内蒙,一般以东西部进行区分。东部区指的是呼伦贝尔、兴安盟、通辽、赤峰,因这四个盟区与东北三省毗邻,所以东四盟的风土人情、方言、饮食文化都与东三省相似,东北话不要说得太6。
西部区一般指乌兰察布、呼和浩特、包头、锡林郭勒、阿拉善盟、鄂尔多斯,其中,呼和浩特、乌兰察布和锡林郭勒地理位置更接近中部。
当然了,对于阿拉善的小伙伴来说,其实哪里都是东部,而在呼伦贝尔眼里,除了自己和兴安盟所有人都是西部。
part.2
交通不畅怎么搞交流
听说,从额济纳到满洲里要坐58个小时的火车?确定这不是横跨亚欧大陆的火车而是横跨内蒙古的?
▲即使火车像霍格沃茨特快,我也忍不了几十个小时
在内蒙古上大学,虽然是同省人居多,但往往能搞出一种学生来自四面八方的浩大声势。每次开学前,大家都是满脸风霜、风尘仆仆,仿佛刚刚结束了一场横跨亚欧大陆的马拉松之旅。
但如果仔细对比一下同学们单次行程时长,你就会发现,这个反应完全没毛病。
呼和浩特——通辽,1478公里,历时24小时43分钟。
赤峰——包头,1320公里,历时24小时7分钟。
呼和浩特——额济纳,1067公里,历时17小时7分钟。
呼和浩特——乌兰浩特,1500公里,历时22小时45分钟。
赤峰——满洲里,1531公里,历时21小时20分钟。
你感受一下,这个历程,这个时长,就知道为什么省内的同学放假也不爱回家。
火车分两种坐法,一种是内蒙古省内的,另一种是内蒙古省外的。来一趟省内的交通旅程,就相当于在半个中国打个来回。
所以在内蒙,每一个在呼市奋斗的青年都轻易不提回家,因为真的太远了。乡愁对于他们而言,就是一张生命无法承受之长的呼和浩特—满洲里火车票。
从呼和浩特坐火车到满洲里的K274,现代版“雪国列车”,需要跨越内蒙古、吉林、黑龙江两省一区,全程2336公里,共计34个小时。要知道,京九线从北京西站开到九龙的红磡站全长也不过2311公里。别人横贯中国南北的时候,你才横跨了内蒙的东西,还是半个!
▲坐了几十个小时,还是在省内
当地人对外省人来内蒙古坐车只有一个忠告,那就是“洗洗睡吧”。上车睡十个小时发现你在内蒙,再睡十个小时发现你还是在内蒙。
当别的省市都在抱团搞建设、到处给自己画经济圈的时候,内蒙人枯了。人家苏锡常来往就跟从地铁1号线起始站坐到终点站一样随便,但在内蒙,赤峰的人要跟阿拉善的人喊两句话,先算算交通成本够不够吧。
part.3
方言不通怎么结亲家
当一个呼伦贝尔的汉子爱上了一个阿拉善的姑娘,这根本不叫守望相助的甜蜜异地恋,而是一场语言不通的艰难“异国恋”。
内蒙和广东面临同一种尴尬:本省人民聚集到一起的第一件事就是客气地认老乡,然后开始用普通话展开亲切友好的交流。
作为一个接壤8省的超级大省,内蒙方言种类自然十分多样化,主要以正蓝旗代表的察哈尔蒙古语作为标准方言,但日常使用语言则分为汉语和蒙古语两大类。
内蒙古最西边的蒙语是额济纳土话,最东边是巴尔虎土话,基本不互通;最西边的汉话是宁夏甘肃话,最东边是东北话,完全不互通。
内蒙古省域的临界地带,基本上都被不同程度的汉化了,在内蒙,晋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汉话语系。
自秦朝以来,历史上一共发生过8次大规模的走西口迁徙,在明清时期达到了巅峰,比如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这三个地方都是走西口形成的城市,中原文化很早就进入了草原,融入了草原血脉。
所以,一个山西人或是陕西人如果去内蒙西部旅游,很大概率会产生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的感觉。
▲电视剧《走西口》剧照
一个山西人去了内蒙西部完全可以抱着对方来一场老乡见老乡的“太原话会谈”,而一个阿拉善人在甘肃和陕北在找到真爱的几率可能要比在包头和呼伦贝尔找到的几率高16倍(好吧,我承认这个数是瞎写的,总之你懂)。
西北有“走西口”,东北有“闯关东”。操着满口东北腔的,除了黑吉辽外,绝对有第四个选项(不,真不是海南),那就是内蒙古籍东北人。
嗯,反正说东北话的赤峰人和说山西/陕北话的鄂尔多斯人都是内蒙人,就像说额济纳土话的蒙古族和说巴尔虎土话的蒙古族都是蒙古族一样。
part.4
饮食不同怎么约饭局
不止是语言上的差异,还有饮食上的。
内蒙古东部与东北接壤,基本与东北人无异了。他们多以小米、高粱、玉米碴为主食,口味浓重,冬天的时候,会像东北人一样用冬储大白菜来腌制、晾晒,吃猪肉比吃羊肉多。
▲蒙东人过冬也要储大白菜哦
而内蒙古西部居民则更像西北人,性格踏实忠厚一脉相承,喜爱各种面食,山西和陕西的面食文化精髓,在包头、呼市随处可见。内蒙西部,就仿佛是误入了内蒙的山西人。川面、焖面、炒饼丝、疙坨汤、面皮、面片汤、臊子面各种,简直无面不欢。
▲来内蒙西部,也能吃到面面面面面
所以,内蒙东部的人在吃东北炖菜,西部的人爱吃面条烧麦,那到底是哪个地区的人在喝羊奶?
其实哪个地区的人都吃一点,但是初次尝试的大多数人最后都是以“打扰了”收场。
而对于正宗的蒙古族而言,他们对奶豆腐的追崇是融入了血液的。奶豆腐就相当于珍珠奶茶里的珍珠,最为精髓,其中又以蓝旗奶豆腐最为正宗。
口感渣一点的奶豆腐适合泡在内蒙特制奶茶里,口感就会变得细腻、松软;牛奶含量高的奶豆腐直接吃口感也是好到飞起......奶酪、奶茶、奶豆腐各种奶制品,配上大块的羊肉和高原白酒,这才是草原日常(再说一遍,内蒙真的不全是草原)。
▲奶豆腐、奶皮子、奶茶、奶酪,上流君擦口水了
硬核内蒙,每个地区产出的特色都不一样。
但最后,甭管是有多大差异的东部、中部还是西部的内蒙人,只要给张桌子一起坐下来吃上两个羊肉包子打两盘大A,什么语言隔阂地域差异,通通不存在了。
▲甭管东部还是西部,内蒙烤全羊都是最爱
最后,邮费的事就别问了,问就是哪个区都不包。
[1]杨思远,从嵌入到内生: 论社会转型条件下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的特点与转变目标[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
[2]“内蒙古”晋语——你所不知道的此地话[EB/OL].豆瓣
[3]柯西钢.阿拉善盟汉语方言的历史成因[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0,31(06):157-159.
[4]亢小井.晋语五台片方言研究综述[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7(10):24-32.
[5]张亭立.内蒙古西部区地名的方言文化特色[J].文教资料,2017(24):67-68.
点击图片,阅读相关文章:
戳“阅读原文”,阅读其他城市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