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辟谣 |「婴儿辅食要加盐」爆款文中的6处硬伤

顾中一 第八诊室 2019-12-19

公众号内回复关键词

查看更多相关文章

导言

不久前,一篇有关「婴儿辅食要加盐」的文章横扫朋友圈,在育儿界引起轩然大波。

 

这篇10W+的文章不仅颠覆了大多数妈妈对辅食的认知,也引发了大V们的讨论。

 

那么,「婴儿辅食要加盐」到底是真是假?咱们来看看顾中一老师如何分析,掌声欢迎!



11月24日凌晨,我正在哄宝宝睡觉,微信群中突然有人发来一篇10W+文章。

 

我被这篇文章极其成熟、具有品牌意识的排版所吸引,第一反应就是去了解了一下文章的出处,发现是认证主体为一家健康管理公司、发文才3天的公众号。

 

作为一个一年也没发过一篇10W+文章的健康类自媒体同行,我顿时对其「肃然起敬」,决定认真拜读。

 

学习完的结果就是我选了举报。万万没想到,虽然上午微信反馈举报成功,但最终作者申诉成功,文章被判定并非谣言。


作者第二天得意洋洋地表示有权威大牛支持他,「没有人被打脸」。


我实在看不下去了,下面汇总一下那篇文章中6处被打脸的地方。

 

打脸一

我刚打开文章时,从开头就感觉到这位作者非常不靠谱,因为他说:


 ▲图片为「婴儿辅食要加盐」文章截图


我心想:这除了证明孤陋寡闻还能说明什么?

 

一般临床医生看的教材,有关饮食营养的内容本来就很少,没有在教材中看到过某个饮食建议很正常,何况绝大多数医学生想必也做不到百分百看过教材上的每个字且过目不忘。

 

看教材是学生时代系统学习一门学科的途径,相比于更新换代较慢的教材,真正的医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想保持知识更新,还是需要通过继续教育,比如病例讨论、阅读文献、了解最新指南、参加会议交流等等

 

「科班出身,在所有教材中都没看到这个说法呀」可以作为质疑的动机,接下来紧跟的应该是小心求证。

 

那么问题就来了,这位作者提到的内容,教材中真的没有吗?

 

我学习《儿科学》已经是十年前了,很多日常用不到的细节早已忘得差不多。为了避免科普儿科知识时出错,我前段时间专门买了一本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最新版教材《儿科学》做参考资料。这次,我专门去翻了一下,发现书中辅食部分清清楚楚地写着:「食物清淡,无盐或低盐。


▲图片来自 《儿科学(第8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打脸二

可见,辅食不加盐事实上并非「某位网红大V」的意见,而且2016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就强调了:「辅食应保持原味,不加盐、糖以及刺激性调味品,保持淡口味。」第224页还专门解释了为什么不用盐也能满足宝宝的成长需要。


▲图片来自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世界卫生组织也宣传不应在6月龄以上宝宝的辅食中添加盐和糖


 

所以,这位作者从没有听说过来自权威机构辅食不加盐的建议,自称数据整理了一个月,却没有在发文前查阅我国或者世界卫生组织的膳食建议,甚至连儿科学教材都没有去翻阅,就盲目把「辅食不用加盐」当成是一位网红大V的观点加以批驳? 

 

打脸三

再往下看,作者批驳「网红大V」的同时又说:「一岁以下婴儿公认不推荐吃鸡蛋白和虾蟹海鲜,因为容易过敏。」

 ▲图片为「婴儿辅食要加盐」文章截图

 

我看到这句话时,心里有一种立刻关掉文章的冲动。一个儿科主题的公众号能说出这种话,可见其对辅食的相关知识有多陌生。

 

美国儿科学会早在2008年就发表了指南,表示没有令人信服的证据表明推迟引入包括花生、鸡蛋、鱼等「易过敏食物」对预防过敏有显著保护作用

 

此后多年来,各国权威医学机构的类似指南中均提出了类似的意见,包括《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中也提到,延迟添加易过敏食物并不能预防婴幼儿食物过敏的发生,甚至可能增加食物过敏的风险

 

作者面对质疑后发文回应:「1岁内不推荐进食高敏食物,存在争议,不是谣言。」

 

您之前说的可是「公认」,这里又悄悄变成「存在争议」,呵呵。

 

打脸四

尽管看个开头便可以看出作者不靠谱,我还是提醒自己应当本着开放、学习的态度,尽力了解他的观点,而非立场先行。或许真能学到一些新东西呢?

 

于是,我接着看这位作者给的论据。

 

作者介绍了自己遇到的一些「奇怪病例」。

 

说实话这些案例我没有仔细看,因为「婴儿辅食要不要加盐」这样的公共卫生话题,需要非常大的样本及严谨的分析来做出建议,就这么几个案例,顶多对专业人员研究有一定的参考意义。真要是非常有价值,完全可以将其发表,经过同行评议后考虑是否修改当前指南。

 

对于现象的存在,我认为应该是真实的,关键在于如何分析。作者作为临床大夫,就门诊遇到的单一案例,很难进行严谨的归因,这种情况下得到的结论,错误的可能性很高。

 

作者把自己无论论据还是结论都有重大硬伤的推测,以权威专业人士的身份当做主流意见传递给公众。作为一个做科普的人来说,我对此难以容忍。

 

在我看来,针对个体的一些「非主流」做法或观点,医生不但有权在以患者利益为先的前提下应用,而且完全可以拿出来与公众坦诚沟通。患者也有权利根据自己的价值观进行选择。但是,从这位作者的原文和回应来看,他完全不知道指南和教材,误用了营养学工具,别人指出他的事实性错误,他却反过来把自己塑造成质疑指南的勇士,以「还有争议」来掩饰自己落后的观点,这就令我难以接受了。

 

既不了解学科进展,又不告知读者科学界的主流观点,以「奇怪病例」佐证自己的判断,和那些宣传伪科学的人有什么区别呢


打脸五

除了案例分析,作者还详细地计算了一下食物中的钠含量,得出结论「根本不够」,这个环节更是令人啼笑皆非。

 

首先,虽然计算膳食摄入量是我的老本行,但我自己以前没有计算过这个阶段孩子的钠摄入量。因为据我所知,各指南在这个问题上都没有争议,因此我没有必要重复去做这些基础工作。

 

其次,以我的经验来看,对于一般人群,除非长期饮食摄入不足(这时候什么都缺,可以通过身高体重来监测)、出了很多汗或者因为腹泻等原因丢失了较多钠,否则正常来说,不至于出现低钠血症。而且多数情况下,考虑到加工食品、家庭辅食中盐的用量,钠更可能摄入过多

 

可是当我看这篇文章时,我发现都不用看详细的计算过程,只看作者引用的标准,这伤就足够硬了。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是我们一般衡量营养素是否摄入不足或者过量的指标,我非常欣喜地看到作者引用了其最新版的数据:


▲图片为「婴儿辅食要加盐」文章截图

 

不过,等等!你这是在逗我吗?

 

明明人家写得很清楚年龄 「0.5-」对应的是 350 mg/d,你居然自己推导出个「500mg」?一些指南建议的成年人每日钠摄入都只有1500mg,你居然建议9个月的宝宝摄入足有成人三分之一分量的钠?

 

这是连表都不会看吗?

 

打脸六

更何况「AI(适宜摄入量)」是营养学的一个名词,指的是「营养素的安全摄入水平,是通过观察或实验获得的健康人群某种营养素的摄入量」, 与之相关的一系列名词还有「EAR(平均需要量)」、「RNI(推荐需要量)」、「UL(可耐受最高摄入量)」……

 

当某种营养素个体需要量的数据不足时,EAR就无法计算得出,因此,在不能求得RNI的情况下才会用AI来替代。AI并不是通过研究营养素的个体需要量得到,而是通过健康人群摄入量观察或者实验得出,它的准确性不如RNI,有的时候可能明显高于RNI。

 

简单来说,这个值就是「数据不太充分时用来大概估计,反正个体达到这个量肯定是足够了,没准还有些多」,个体一日摄入量没有达到AI,不能推导出一定会有问题


 

宝宝多大可以吃盐?

7月龄~24月龄的婴儿肾脏还没有发育成熟,如果钠摄入过多,有可能会造成肾负担过高,因此就要非常小心。

 

也有人会问:「究竟1岁以后能不能吃点儿盐?」要知道,辅食的根本作用还是过渡,让孩子逐渐食用成年人的食物。如果家人都吃得很健康,只要排除有窒息风险的食物,1岁以后,孩子就可以和大人一块儿吃饭。

 

不过,考虑到我国普遍的家庭实际情况,目前我国的居民膳食指南还是鼓励13月龄~24月龄的幼儿尝试家庭自制食物,并在满24月龄后和家人一起进食。家庭食物也应该尽量选择一些比较健康的,腌、熏,以及非常甜或者非常咸的食物并不适合给幼儿吃;同理,也不推荐给幼儿吃外卖食物或者在外就餐购买包装食品要学会看标签(点击文末相关阅读的第3篇文章,get食品标签的辨别技巧),识别加工食品中究竟哪个健康,哪个不健康。 


看完顾中一老师的讲解,对于婴儿辅食是否应该加盐的问题,相信大家心里都有数了吧?

 

就像咱们之前说过的一样,不管遇到什么问题,先了解事实真相,再进行分析,不要盲从,也不要听风就是雨,毕竟咱们上了那~么多年学,可不是为了成年后还轻信谣言。


多求证、多思考,这也是六团队一直希望你们做到的——不断强化自己,才能保护好身边的人~

 

晚安,我爱这个世界。



除特殊说明外,本文图片均由作者提供。

▼点击下方标题,更多相关知识等你来撩~

1. 五联疫苗没货了?!

2. 辟谣 | 听说你们以为这样喂宝宝是对的?

3. 那些经常接触的食品,你和娃真的吃得明白么?

4. 告别了纯母乳,辅食添加你搞定了么? 

封面图片:Dribbble

图片设计:Yue Joyee

责任编辑:大眠




原创文章,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商务合作敬请联系:

business_6team@163.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