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拯救大兵瑞恩 Saving Private Ryan (1998)

岚之川 一简News 2023-11-26

导演: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
编剧: 罗伯特·罗达特
主演: 汤姆·汉克斯 / 汤姆·塞兹摩尔 / 爱德华·伯恩斯 / 巴里·佩珀 / 亚当·戈德堡 / 更多...
类型: 剧情 / 历史 / 战争
官方网站: http://www.rzm.com/pvt.ryan/index.html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语言: 英语 / 法语 / 德语 / 捷克语
上映日期: 1998-07-24(美国)
片长: 169分钟
又名: 雷霆救兵(港) / 抢救雷恩大兵(台) / 拯救大兵雷恩
IMDb链接: tt0120815

拯救大兵瑞恩的剧情简介 · · · · · 

影片《拯救大兵瑞恩》是梦工厂1998年出品的一部战争电影,由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执导,汤姆·汉克斯、汤姆·赛兹摩尔和马特·达蒙等联袂出演。影片于1998年7月24日在美国上映。

电影描述诺曼底登陆后,瑞恩家4名于前线参战的儿子中,除了隶属101空降师的小儿子二等兵詹姆斯·瑞恩仍下落不明外,其他3个儿子皆已于两周内陆续在各地战死。美国陆军参谋长马歇尔上将得知此事后出于人道考量,特令前线组织一支8人小队,在人海茫茫、枪林弹雨中找出生死未卜的二等兵詹姆斯·瑞恩,并将其平安送回后方。


 第一次看这部影片的时候,只是片面的认为翻译厄本是个不折不扣的“草包”因为自己的怯弱耽误了机枪点的弹药补给而贻误了战机,害死了自己的两个战友。但是之后第二次观看的时候有了新的认识,身为文职的他只是被这场战争吓怕了,而且他也保全了自己的生命。在运送弹药的时候也成功躲过了很多次射击,而且这个我认为这部影片里面极具争议的人物,在最后关头,再看见自己曾经放走的德国机枪点俘虏重回战场并且亲手杀死释放他的米勒上尉之后,厄本也亲手杀死了他。在这一刻厄本也许明白了战争的本质,也许明白了军人的本职。这一课的代价是惨痛的,但是也是发人深省的。


米勒在最后关头死守桥梁并且打光自己手枪的最后一发子弹之后友军来到,并亲切的称自己部队的飞机为“angels on the shoulder” ,其实也表明了自己的一个高尚和崇尚美好的内心。他把瑞恩叫到跟前,直说了一句话“Earn this” 在那一刻仿佛战争停止了,时间停止了,影片停止了,脑子中只深深的刻着,“责任”,“亲情”,“人文”这三个词语。


   “责任”,整部影片都在讲述米勒上尉为了履行命令也是自己的职责,做到了所有该做的,从一开始接受这个任务,他就已经认识到他们可能比正规战争更要遭受更大的伤亡,但是责任使然,然他完成任务,但是这里的责任又体现在米勒上尉在途中的选择上,真正的责任要上升到整个人生的终极目标,而不是纯粹的上级命令,真正的责任是结束战争,赢得胜利。在米勒上尉最后对瑞恩的话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另一种“责任”, 这一种责任是传承下来的,对自己负责对家人负责,对社会负责的责任,“Earn this”就是说,瑞恩要做的足够好才不枉这些战友陪他送死。所以影片中的责任又体现在,“打到反动派,为共产主义而奋斗上”。最后一句是开玩笑~


   "亲情",亲情这里面给人一种很复杂的情感,炸掉半边的法国家庭的父亲是真不爱自己的女儿么?瑞恩听说自己的所有的三个兄弟死了,还不想马上回到自己的母亲身边,是不爱自己的母亲么?


只是战争在这部电影的绝对主线,把我们的常识从现实世界全部强行拉拽到二战的大背景下。战争的无情,和结束战争的渴望,在这个时候比什么都重要。
   ”人文“,这里我想说的影片中体现出的美国的权利阶层对于一个小兵瑞恩的特别行动堪称”人文“,这里面考虑的不是士兵的性价比,也不是战争的进程,这里考虑的是一个有四个孩子的母亲要有一个儿子陪她安度晚年,考虑的是一个普通的家庭妇女对于战争的信心,也是一场正义的战争对于邪恶势力的完胜的确证。

往日推送



  抢先看热门电影/电视剧/动漫请扫下方二维码,每日更新精彩影片!


阅读原文获取影片网盘链接↓ 提取密码:7r4r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