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阅读中发现一个故乡——2018年“学人Scholar”私人书单
德国诗人赫尔曼·黑塞曾说,在这世间有一种使我们感到幸福的可能性,在最遥远、最陌生的地方发现一个故乡。对“学人Scholar”编辑团队而言,这个故乡就是众多优秀的书籍。这份书单,是“学人Scholar”同仁从过去一年阅读书目中精选的书籍,略作点评,期待着各位读者“适彼乐土”,从中发现属于心灵的故乡。
点评:以宏富的知识量和明晰的条理写就的西方五百年文化史,其中许多观点可为我们头脑中许多二三手的观念正本清源。作者对一战前的历史尚且是以珍视的态度娓娓道来,然而,一战中欧洲文化精英的集体迷失让作者痛心不已。二十世纪中叶后形成的大众社会,物质力量的压迫和抽象的生活方式,被作者确定无疑地宣布为西方文化的衰落,不过,结尾也暗示了走向新的未来的可能。
点评:本书对希特勒纳粹帝国崛起和败亡的每个阶段都有着细腻的叙述,并且时而以第一人称讲述作者当时的见闻,更具有可感性。不少篇幅有着小说的从容笔调,不仅对希特勒的形象作了精辟挖掘,还很微妙地分析了希特勒、墨索里尼、斯大林之间互相利用且互相提防的关系。因为没有契约与信任可言,独裁者之间无法形成真正的同盟,成为纳粹政权灭亡的重要原因。
点评:此书讲述了一战的结束给主要战败国甚至意大利等战胜国造成政治动荡、暴力冲突、社会革命的创伤。俄国的布尔什维克革命、奥匈帝国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等传统帝国解体留下的民族冲突,还有欧洲各国爆发的社会革命,其暴力的不择手段、不加区分,加深了欧洲人在观念和情感上对野蛮的接受程度,也给二战更加恐怖的暴力埋下伏笔,进而影响到当今国际政治。全书叙述节奏简洁明快,很能表现一战后欧洲疾风骤雨的政治形势。
点评:布克哈特对古希腊人在整体上达到的文化高度赞叹不已,然而在细节上还是为我们呈现了力求真实的、有缺陷但不失伟大的古希腊。第二编希腊文明的部分,分析了希腊人从英雄传说时代到亚历山大时代的精神变迁,知识密度极高,对古希腊感兴趣的读者值得一读再读。
点评:此书可以和索尔仁尼琴著名的《古拉格群岛》媲美,比较起来,相比后者侧重于亲历者的见证性,这本书更加系统、详尽、视野宏大,资料来源具体而广泛,是了解苏联劳改营历史不可多得的学术著作。
点评:一部诚恳且沉痛的历史巨著。作者告诉我们二战后的欧洲并不是正义战胜邪恶的单线逻辑,并不是充满乐观主义情绪的希望之地,相反,欧洲已是一个被暴力撕裂的大陆,受害者的报复、种族屠杀、反犹主义、意识形态争端仍在上演,有的甚至愈演愈烈。作者以揭开历史真相的写作,促使西方人面对自己那段不堪的历史,那段充满饥饿、暴力、屠杀的血腥时期,来呼唤国家与种族间的谅解,并警惕新的暴力因素在旧的仇恨记忆中沉渣泛起。
点评:非常精彩的一战战争史。以文学笔法描绘了一战爆发一个月内各国的军事行动,尤其是对于疾风骤雨的战场形势的塑造很有文学氛围感。这一个月内,协约国和同盟国的军队都没有达到各自的军事目标,双方都没能拿出压倒性的胜利,造成了长达四年的消耗和流血。对政客和将领的性格塑造,倒是让我们一暼古典世界的余晖。全书以著名的马恩河战役的前奏收尾,留下了巨大的余音。
点评:书中自三代时期论起,对于历史的叙述,多如其序言所言,对中国历史抱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读此书时,见秦汉、隋唐兴盛,会随之而起一种欣悦自豪之情;见汉末、南北朝、五代十国、两宋时民生凋敝、政治积弱,随之而有扼腕叹息、不忍猝读之感;在乱世中见有张全义、冯道等存百姓性命,又有一丝欣慰。余读史书及钱穆先生,方对中国古史有切实的热爱。
朱华 等:《获得权威:上海地下党群众工作的历史经验与启示》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9年)
点评:同裴宜理的《安源》一样,本书从官方认可的视角为我们呈现了早期中共除暴力革命外的另一条发展路径,而这一点正是书名命名为“获得权威”而非“获得权力”的关键因素。事实上,这方面的中共史是一本精彩的草根组织建设和在教育中作动员的教科书,就看有心人怎样领会了。
岱峻 :《弦诵复骊歌:教会大学学人往事》
(商务印书馆 2017年4月)
点评:教会大学是中国近现代历程中不容忽视的教育机构,虽然曾长期被污名化或刻意涂抹掉,但社会一旦开始回归理性,就会有人来填补历史断层。
点评:本书作者罗素·柯克被誉为二十世纪美国保守主义思想的集大成者。他认为,美国秩序不是启蒙思想家们所构想的理性王国,而是蕴藏在人类文明的三千年传统之中的永恒之道。而美国革命所要建立的,就是基于古老事物与古老原理的新秩序。这本书语言优美,思想深厚,为读者在现代情境中理解古老智慧提供了新的落脚点。
点评:美国著名学者史迪芬·平克在这本鸿篇巨著中用一系列科学方法与数据表明,从古至今人类历史上的暴力正逐渐减少,暴力程度下滑,个人之间暴力相向的情况也在降低。平克用这种乐观主义的精神,去教导我们反思如何维护现有珍贵的和平。正如他在结尾所说:“珍惜文明和启蒙的力量,因为是它们,让暴力的下降成为可能。”
点评:《君主论》是西方思想史上最受争议的著作。自问世以来,这部书就常被当成寡廉鲜耻的厚黑学宝典。但是与此同时,思想史家与政治哲学家也把它视作意大利爱国者的民族复兴宣言和“近代性/现代性”的开端宣告。无论如何,这部书都是西方思想史上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周保松 :《自由人的平等政治》
(三联书店 2010年)
点评:一部用中文系统地重述和评判罗尔斯理论并借此将分析政治哲学引入中文世界的伟大成果。对于有意入门分析政治哲学的读者,这本书十分适合作为模板。流畅的中文笔触避免了直接接触英美文献的语言障碍,但又未将分析哲学的思辨强度减弱半分,因为作者正是上可皓首穷经于牛津大学全灵学院、下可谈笑风生于微博脸书公共空间的“网红公知”周保松老师。更何况,书中不仅有对罗尔斯和康德的解经,还专辟两章与中国的施派和自由至上主义对话。如此精彩,怎能错过?
罗伯特·诺齐克:《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1年)
点评:读完了周保松所理解的罗尔斯,不妨再读读罗尔斯生前最势均力敌的对手诺齐克的这本成名之作。如果说罗尔斯的思考方式及其所呈现出来的语言风格像一本经典的分析哲学教案,有板有眼稳扎稳打,诺齐克之思维与书写则是行云流水无所不至,时不时给出个你看完觉得自己拍破脑袋也想不到的案例与论证,像极了他自己所提出的“反定型化”(Non-patterned)与同为自由至上主义宗师的哈耶克的“自生自发秩序”。常常有人将道家与自由主义作比,且不论这种比照是否恰当,诺齐克们的论述确实如太极拳般奔放灵动,却依旧不乏依托在深厚内功之上的扎实力道。
刘仲敬 :《从华夏到中国》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4年)
点评:奥克肖特曾有一语,“当代政治思考的恶习在于用过于遥远的眼光来看未来,而用过于短浅的目光来看历史”,可用来精炼地表达保守主义的思想态度。而本书之后,保守主义者们相互确认身份的口令中大概从此可以再加上一句——“假如青年有智慧,假如老人有力量。”(刘仲敬)作者在这本书中所展现的见解之卓越,正如其见解之偏执般同样令人印象深刻。若能结合周雪光在《中国国家治理的制度逻辑》中所归纳的那几对矛盾(见后文),再看刘仲敬对于“法统”这一概念的精辟分析与强调,并由此出发展开对华夏史与中国政治的判断,则不免有“又上层楼”之感。至于那些或许略令人嫌的偏执,读者诸君不妨自我宽慰:无论如何,柏克式的保守,总还是异质于迈斯特式的反动。
翁贝托·埃柯 :《玫瑰的名字》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0年)
点评:用兰登三部曲式的阅读美感烘托出哲学尤其是政治哲学的思想高度,所有喜欢在典雅书斋中着冲锋衣冒险者,均可一阅。
周雪光:《中国国家治理的制度逻辑:一个组织学研究》
(三联书店 2017年)
点评:本书从组织管理学的角度出发,将贯穿千年的中国治理逻辑及其重要的治理工具——官僚体制高度凝练成了几对相互矛盾而又互相关联的概念:“一统体制与有效治理”、“委托与代理”、“正式与非正式”、“名与实”,从而为这方面的政治学研究贡献了一套有力的分析框架。(结合秦晖及刘仲敬等对大小共同体的文献讨论服用更佳)它优秀到了这样一种程度,即它已被下架。后来,周雪光老师将该书电子版上传至个人学术主页,向大众公开阅读。(在本公众号对话框回复“读书”即可获取)
周雪光:《组织社会学十讲》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3年12月)
点评:本书是周雪光老师十余年前在清华大学授课的讲义整理稿,学术和通俗兼具,无论是专业研究者还是社科爱好者,均可从中吸取养分,对学术研究、洞察社会均有启发。
点评:本书描述作为社会性动物人的各种行为及其动机,并以大量实证研究作例,使全书内容生动有趣且兼具理论的深度,是本不可多得的好书。
陈瑞华:《看得见的正义》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3年7月)
点评:罗尔斯在《正义论》写道,“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美德,正如真理是思想体系的首要美德一样。”但是“正义不仅要实现,而且要以人们看得见的方式实现”,陈端华教授认为“正是程序决定了法治与任意或反复无常的人治之间的大部分差距。坚定地遵守严格的程序,是我们赖以实现人人在法律面前平等享有正义的主要保证。”官员们通过使程序繁杂化,比如通过“严格立法、普遍违法、选择执法”,逐渐将自己的权力在民众心中神秘化甚至市场化,使宪法和法律上确立的公民权利透过自己对权力的恣意行使,而受到苛刻的“过滤”。中国法治要走出塔西佗陷阱,最当务之急就是在程序正义上发力,通过程序正义来获得广泛认同。
邹至庄、刘素芬:《中国经济学教育与经济改革——邹至庄先生访问记录》
(八方文化 2010年1月)
点评:邹至庄是著名华人经济学家,在计量经济学领域造诣甚深。从上世纪六十年代起,他先后积极参与到台湾、大陆地区的经济改革和现代经济学教育中。他在大陆八十年代发起实施“邹至庄留学计划”,杨小凯、李稻葵、许小年、胡祖六等诸多学者均受益于此。(在本公众号对话框回复“读书”即可获取)
姜建清:《世界金融百年沧桑记忆(1)》
(中信出版社 2018年8月)
点评:姜建清先生被业界普遍认为是“真正”的银行家,“真正”二字可谓意味深长。姜建清对金融史颇有研究,喜收藏各类金融印章、票证等,可谓金融史家。遍览千年金融往事,自然对市场的狂热与崩溃,人性的恐惧和贪婪熟烂于心,但身处此情此景此位时,保持金融家的克制和理性,严守对历史、人性和市场的敬畏,何其难也!
张曙光:《中国经济学风云史》
(四册,八方文化)
点评:这本书虽然主要着墨于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但基于社科院(1977年前隶属于中科院哲学社会科学部)长期在中国经济决策中枢的影响力,可从中窥见数十年来中国经济学的成长变迁史和经济学者众生相。今天看来是常识的经济术语和制度,在意识形态挂帅的时代里,被视为离经叛道,既有经济学者为之而抗争,也有学者投机取巧、谋取利益,张曙光先生的记录,为我们留下珍贵史料。
王冀:《从北京到华盛顿——我的中美历史回忆》
(华文出版社,2012年8月)
点评:王冀先生是东北军高级将领王树常之子,后又长期担任美国国会图书馆中文部主任。他一生交游甚广,与国共高层,美国汉学界、外交界等均有密切往来。
点评:以沈从文的语言写的沈从文传记,知识与情感皆很贴近传主。这本书从清末沈从文的军人家世写起,至一九四八年内战正酣止,不仅叙说了沈从文由一个忧郁的文学青年到成为心忧民族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生平细节,还刻画了五四之后中国新文学的文化地图。文末以沈悼朱自清的《不毁灭的背影》作结,实有隐喻意味:在举世皆狂的大时代下,沈坚守的那点常识其实也是“悲哀的分量”的背影。
田崇雪、刘遒顺:《中国人胡适之》
(远景出版社 2015年5月)
点评:作为近现代华人学者中影响力的执牛耳者,研究胡适之的著作不绝如缕,但以长篇纪实文学剧本的形式,纵览胡适之一生,此为首创。剧本史料扎实,读罢令人神往,不知何日能搬上屏幕。
陈毓贤:《洪业传》
(商务印书馆 2013年2月)
点评:作者陈毓贤是历史学家洪业的忘年交,该书以洪业的口述史为基础,搜集了丰富的史料,从他一生的经历、治学与交游可看到中国近百年来知识分子面临种种抉择和问题时的缩影。
陈一谘:《陈一谘回忆录》
(新世纪出版社 2013年5月)
点评:陈一谘是上世纪八十年代青年一代政策思想界的中枢人物,从中可窥见风云际会、历史秘辛。
胡文辉:《现代学林点将录 》
(广东人民出版社 2010年8月)
点评:胡文辉先生对学术史之稔熟,令人惊叹。文中旁征博引、涉猎极广,阅此书可纵览中国学术地图。
向继东:《思想的风景:近代思想史另类阅读》
(秀威资讯 2008年10月)
点评:作为资深编辑,向继东先生和众多学人有着密切往来,其中大多数已经离世。比如,李慎之、吴祖光、杨小凯等。向先生读史阅人多有独特见解,阅罢此书,不禁让人感叹,这边风景独好!
何伟 :《甲骨文:一次占卜当代中国的旅程》
(八旗文化 2011年)
点评:《甲骨文》是何伟“中国三部曲”中的第二部(其余两部为《江城》、《寻路中国》),也是其中唯一没有大陆简体版的一部。在中美关系遇到挫折时,我们读何伟,不禁喟叹,中国的学者和作家会如此深入民间美国,体察美国真实跳动的脉搏么?
点评:这本书揭露了现代国民教育的两面性。一方面,如果它作为一种追求独立合作精神的公民教育时,它就是民主政体的基石,能使人民更加智慧,自治和自律。另一方面,当它是只专注于教导服从的臣民教育时,它就是专制统治的帮凶,使人民更加愚昧和顺从。历史已经留下了太多教训,而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时刻警惕后者的发生。
点评:这本书探讨的是中国人人格建构的不完整性,即“个体性”不能自发地内省地学习而来,而是由别人,社会,国家来组织,以至于到最后完全没有“自我”的概念,只能被动地接受,也就是中国人逆来顺受的性格缺陷。作者批判道,中国人的“个体”不是一个内在的动态开展过程,而是外部人伦关系的堆砌。“做个听话,懂事的好人”也就成了社会唯一的规范。这本书不仅谈文化,还谈文化的深层结构,全书例证丰富,发人深省。
钟芳玲:《书天堂》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2年4月)
点评:书如天堂,一入则忘返。钟芳玲女士的书话三部曲,《书店风景》《书天堂》《书店传奇》,令人耳目一新、眼界大开,值得爱书人细细品味。
谢泳:《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法》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年12月)
点评:《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法》初版名称为《中国现代文学史料的搜集与应用》,系谢泳先生在厦门大学开设“中国现代文学史料概述”一课的讲义整理而成。谢泳先生在学术史、知识分子研究等方面,史料功底深厚,该书能窥见一斑。
点评:《变形记》全部取材自古罗马神话。在奥维德的神话世界中,人可以变成禽兽,也可以变成草木。神与人的关系是紧张的、充满危险的、难以预料的,常常以残酷的暴力或者“变形”收场。这不仅是一部变化之书,更是一部无常之书。
点评:作为中世纪欧洲生活的百科全书,它是意大利文学的奠基之作,也是一部普世的自我寻找之书。作者在“我们人生旅程的中途”陷入歧途与惶惑之中,为此先后游历地狱、炼狱与天堂。在《神曲》中,不仅有众生相,更有作者本人的国恨家仇、破碎的爱情和对人生问题与宇宙问题的思索。
点评:《愤怒的奥兰多》号称西方文学史上最长的史诗,在文艺复兴时期风靡一时。这部戏仿中世纪法兰西骑士小说的奇书充满了奇幻与幽默,折射出十六世纪前后意大利社会的深刻变化。作为“骑士传奇”的集大成者,足以与另一部伟大的骑士传奇《堂吉诃德》并列。
点评:《豹》是公认的最伟大的战后意大利小说。作者是意大利南部小邦兰佩杜萨的末代王子。小说真实地纪录了一个南意大利贵族家庭的没落,不仅反映出“统一运动”的灰色侧面,更反映出意大利从贵族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变化。同名电影于六零年代上映,是公认的欧洲电影明珠。
点评:此书为朱光潜先生给当时的青年学生的寄语,论及立志、群体相处、做学问、读书、青年婚恋、美感教育等诸多问题。其中多恳切、睿智之语,读来醍醐灌顶,如谈及青年成长:“懒是百恶之源”。不管时代社会如何变化,大多数人面临的问题,其实并无太大不同。民国时期青年的怠惰、逐利、苦闷、不会读书,这些在今天的青年,也仍然还有。
學人Schol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