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叹国士余几,最可惜一片江山!”——沉痛悼念冯天瑜先生!个人唁电、挽联合集

學人Scholar 2023-05-20

逝者|冯天瑜:历史进步的根本标志,并非政治的分合治,而在文明的进步


驚悉冯天瑜兄仙逝,不勝痛惜!请代向冯先生家属转達深切悼唁之意!盼节哀,先生業跡永垂不朽,將长久惠及后人。(復旦大學)姜義華叩首。

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历史研究所所长陈祖武教授致电吊唁,转达代其在冯先生灵前为他“这位好兄弟”献香。

驚悉馮天瑜先生不幸逝世,謹代表南昌大學國學研究院,發挽聯一副。聯曰:

馮天瑜先生千古!

眼光獨到,思想敏銳,小馮不讓老馮;

視野開闊,學殖深厚,微觀即是宏觀。


南昌大學國學研究院 程水金 行甫敬挽

教执中外

学问古今


——后学陈伟痛挽

湖北省人大党组副书记、副主任梁伟年同志,以个人名义,对冯老去世表示哀悼,对冯老家属表示慰问!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惊闻冯天瑜先生不幸逝世,深感震惊!我为中国学术界失去一位年高德勋的泰斗同声哀悼,谨以至诚电唁!

冯天瑜教授在思想文化史研究方面造诣深厚,成就斐然。著有《明清文化史散论》《中华文化史》《中华元典精神》《人文论衡》《月华集》《张之洞评传》《辛亥武昌首义史》《新语探源》等。尤其是“历史文化语义学”开学界研究之先河,将语义学、历史学、社会学、文化学等融合无间的研究范式,彰显出“有容乃大”的大师风范。

先生为人和易,以学术为公器。2022年11月27日,先生不顾辛劳参与我主持的“人文语义学交叉学科建设暨《语境和语义》出版研讨会”,并发表主旨演讲,博物通达之论、谆谆期许之言,以及对我倡导的“人文语义学”提出的真知灼见,至今犹在耳畔。会后又慨然为我主编的《人文》惠赐大作!深情学谊,难以忘怀!

在此我对冯天瑜先生的逝世致以沉痛哀悼!并通过你们转达对冯先生家属的问候!希请冯天瑜先生家属节哀!冯天瑜先生千古!

此致

敬礼!


河南大学张宝明

2023-1-12

刘安志院长并冯先生家属:

惊悉著名历史学家冯天瑜先生仙逝,不胜痛悼!犹忆上世纪八十年代大学期间就曾拜读过冯先生的名著《明清文化史散论》,获益良多!冯先生一生治学,著述等身,成就卓著!冯先生的逝世,不仅是武汉大学的重大损失,也是中国历史学界失去了一位德高望重的著名史家,谨表沉痛哀悼!请转冯先生家属亲友,恭祈节哀顺变!

冯天瑜先生千古!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

孙卫国敬呈

2023年1月12日

良师益友冯天瑜先生去世,无比悲痛!天堂没有疾病折磨,没有病毒肆虐!冯先生一路好走!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严昌洪教授拜祭

冯天瑜先生治丧委员会:

惊闻冯天瑜先生因病谢世,不胜痛惜,特致此电沉痛哀悼!

冯天瑜先生一生专注于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和学术研究,奉献于武汉大学的建设和发展,硕果累累、成就斐然、贡献卓著。他的离去是我校,也是我国学术界和教育界的重大损失。

他勤奋治学的态度,勇于探索的精神,乐于奉献的品行令我们十分敬重。谨向冯天瑜先生的家人和亲属致以诚挚的慰问!

斯人已逝,精神永存!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授 马费成

2023年1月12日

惊悉冯天瑜先生仙逝,深表哀悼!冯先生的离世是中国史学界和文化界的重大损失,也是武汉大学的重大损失,特此电唁,并请冯先生家属节哀!


彭斐章

惊悉冯先生逝世噩耗,不胜哀恸。谨向先生至以深切哀悼,向先生家属表示诚挚慰问!

先生师德醇厚,求索不息,胸怀豁达,品格坚毅,诲人不倦,勉励后学,乃一代为师为学楷模。

先生逝世是哲学社会科学界巨大损失。

先生千古,风范长存!我们永远怀念冯先生!


陈传夫敬挽

2023年1月12日

惊悉冯天瑜先生作古,深为沉痛,我和他曾一同从事人民出版社的一个项目《中华大河流域文化史》,请向其家属和学院转达我的悼念之情!谢谢!


河南省社科院历史研究所原所长程有为研究员

先生风范万古长存     


河南大学李振宏、弟子柳素平 敬挽

惊闻冯天瑜先生逝世,太意外太难过了!学界一面旗帜就这样倒下了,太可惜了。心情无比沉痛,无限哀悼!


南开大学日本研究院原院长杨栋梁教授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惊悉武汉大学著名教授冯天瑜先生仙逝,不胜哀悼!

冯天瑜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一生辛勤耕耘,学问卓绝,笔耕不辍,成果等身。其文章著作给我以极大启发,仰慕已久。

冯天瑜先生人格高尚,为人正直不屈世俗,提携后辈不遗余力。先生生前一直关心人大国学院的发展,为国学院的建设提出过诸多真诚可贵的建议,他的离去使我们痛失了一位引路师长。冯先生已经远去,对他最好的怀念是传承他的学术精神,惟愿先生精神长存,泽被后学!

冯天瑜先生千古!


中国人民大学袁济喜

2023年1月12日

人文学者分两类:专家和思想家。专家是指对某一领域或某一学派有研究的学者,所谓”术业有专攻“是也。思想家与专家的区别在于,其虽有专业领域,但不囿于其中,而是对于整个学科乃至文史哲、中西马有其整体的把握并形成了自己独家法门,按照黑格尔的观点,其对于”义理“觉解达到了纯粹普遍性的高度,因而从自己的专业出发把人文研究都打通了。因此,思想家不是专才、偏才,而是全才、通才,而且有富有反思和批判精神,并建构了属于自己的创造性的思想体系。无疑,冯天瑜先生属于后者,他是真正的思想家!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左亚文教授

冯天瑜先生驾鹤西去,是中国历史学界的重大损失!


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吴天明

对冯天瑜先生的逝世表示沉痛哀悼并向其家属致以诚挚的慰问!


全国政协副主席辜胜阻

沉痛哀悼冯天瑜教授逝世!国家的重大损失!


湖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邵新宇

永远怀念敬爱的冯天瑜先生!冯先生千古!敬祈家属节哀!


江西省历史学会会长、南昌师范学院校长、江西师范大学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国社会转型研究中心首席专家 张艳国

江西师范大学资深教授 方志远

江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院长 李平亮

江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副院长、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国社会转型研究中心主任 石嘉

解构专封,审核旧典,不愧珞珈山舵手;

辨章道器,考镜新言,堪称文化史庖丁。

冯天瑜先生千古!


后学司马朝军(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敬挽

 

【注】解构专封,指解构专制与辨析封建,为冯先生的两大核心工作。

 

附记:我有幸在冯先生麾下工作多年,他对我多有扶持。时而请益,谊兼师友。他曾经为我画了一幅张之洞肖像,形神兼备,极为传神。又为我撰写过序言,多所奖掖。他一再为我说项,堪称伯乐。有次与冯先生聊天时,我说冯与司马以前是一家,他连连笑答,那是的,那是的!音容笑貌,历历在目。今阴阳两隔,不胜悲哀!聚散总是缘,离合总关情。大哉冯先生,千古留芳名!

惊闻冯天瑜先生逝世,谨表深切哀悼,望冯先生家属节哀顺变!


厦门大学 王日根

惊闻冯先生遽归道山,安徽大学历史学院师生无比哀痛,《封建考论》和《中国文化史》为学界扛鼎之作,嘉惠学林,泽被后世,先生千古,千古先生!


安徽大学历史学院院长盛险峰教授

惊闻冯天瑜先生逝世,太意外太难过了!学界一面旗帜就这样倒下了,太可惜了。心情无比沉痛,无限哀悼!


南开大学日本研究院原院长杨栋梁教授

惊悉冯天喻先生不幸逝世,深感悲痛,特此电唁,请代向其亲属表示慰问。


——武汉大学原党委书记李健

深切悼念史学名家冯天瑜先生:

耕耘史学数十载,鸿篇巨制傲书海。

一代大家驾鹤去,留得清名闪光彩。

不畏艰辛搏风浪,胸怀坦荡毫气在,

亦师亦友情深切,永铭心田不忘怀!


湖北省社科联张武

20023.1.12

哭先师冯公

上下五千年,钩玄决疑,元典新论开圜道,考文化生成,辨历史语义,学兼中西今古;

人生八十载,探赜索隐,民本旧义肇启蒙,析周秦之变,寻东洋秘籍,德备仁智俭慈。 


受业弟子 姚彬彬 敬挽

痛悼冯天瑜先生

括囊元典,考史穷经,千万言名山有托;

吞吐中西,忧民体国,二三子薪火相传。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范云飞

中国工程院党组书记、院长、武汉大学原校长李晓红院士对冯天瑜先生逝世表示十分惋惜和沉痛哀悼!对家属表示深切慰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党组书记、武汉大学原校长窦贤康院士对冯天瑜先生逝世表示沉痛哀悼!对家属表示诚挚慰问!

沉痛哀悼尊敬的冯天瑜先生!冯先生是我国著名的中国文化史大师、珞珈泰斗,享誉海内外,他的不幸离世是我国史学界也是武汉大学的重大损失,我们永远怀念冯先生。敬请夫人刘老师和家属节哀顺变,保重贵体。胡德坤拜祭

惊悉尊敬的冯天瑜先生不幸病逝,深感悲痛!冯先生毕生致力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道贯古今,成就卓著,留下了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他的为人、为学,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汪信砚敬挽

惊悉冯师仙逝,不胜悲痛,谨托挽联致哀。


受业彭忠德

湖北大学历史系

2023年1月12日

文学言语乃经师业身外游志之事

德行政事则人师范海内鲜有其匹


受业彭忠德哀挽

2023年1月12日

哭悼冯公天瑜先生

楚地凶讯传,公竟大去也。

津沽陡降雪,哭送公西行。

三十余载事,历历在目前。

犹忆初识公,余尚一青年;

多承公嘉勉,勉成史纲籍。

尝闻先师言,外老对公许;

勉望出樊篱,成就伟史业。

汉老屡教诲,冯著当精研。

裘葛数十易,与公久别离;

幸有微信故,隔屏时时见。

自谓衰病身,笔耕终不倦;

督余年正壮,不可自慌业。

惊闻公竟逝,自此阴阳诀!

周制与秦制,居然成遗编。

呜呼恸也哉,思想启后悲。


陈寒鸣(天津市工会管理干部学院)

冯天瑜教授是上苍踢给中华大地的史学巨子,他的离世,对于全国来说,对于湖北來说,损失无法估量。山河同悲,先生千古!


湖北科技学院何岳球教授

昨日惊悉冯天瑜先生仙逝,深感悲痛。我在入职中华书局第三年,就在柴剑虹老师指导下,有幸担任先生《新语探源》一书责任编辑,与先生多有邮件往还;2006年还获赠怹另一部代表作《“封建”考论》,读后眼界大开,受益匪浅。可惜我转岗做行政工作后,便与先生少有联系了,如今想来,遗憾不已。谨向天瑜先生家属并贵校同仁致以深切的慰问。冯天瑜先生千古!


中华书局党群工作部主任梁彦敬上

惊闻冯天瑜先生逝世,甚为痛惜!冯先生不仅终身贡献于中国史学研究、文化研究,人品学品作品皆为楷模,而且鼎力支持《地域文化研究》创刊,并撰写头栏头文,我们将永远感念!冯先生不朽!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王卓

一晚无眠,泪流满面。上午正在参加活动,突接师弟春龙电话,告知网传先生仙逝之事,我立刻求证,得知先生于10点41分钟离开我们后,顿时怔在原地,不敢相信,半月前先生还在“冯门弟子群”经常和我们互动,欢声笑语,一切都是那么美好……2012年因策划《中华文化元素丛书》结缘,又有幸协助先生整理“冯氏三藏”,在先生伞寿之际出版《冯永轩手批梁启超王国维讲义两种》和策划在市博举办冯氏藏品展。上天厚爱,有幸聆听先生教诲十余载,并蒙先生提携帮助,回到武汉工作,得以经常去府上请教,天马行空地设想各种宏大计划。一周前得知先生病情好转,以为先生能平安渡过此劫,怎会如此之快,那位待我如生如子、对我恩情似海的老人就离我们而去先生受苦了,一路走好,天堂没有病痛。


武汉出版社胡新痛悼

惊悉冯先生不幸去世,深切哀悼!冯先生是我十分敬仰的师长 ,拜读过他不少著作。中国文化思想生成史、封建考论等著作是他送我的,也是放在案头经常翻阅的著作。真诚祈求冯先生一路走好!他的道德文章永留人间。


武汉大学原副校长吴俊培

惊悉贵院冯天瑜先生仙逝,这是湖北史学界,也是中国史学界的重大损失!特致沉痛哀悼,也请代向刘老师致以慰问,请她老人家节哀顺变。冯天瑜先生千古!


华师中国近代史研究所马敏

痛悼冯天瑜先生千古

一苇引冯唐,避庙堂如野史,壮呼文亮;

五洲遍桃李,观江汉若迷宫,悲叹天瑜!


后学郭世佑(同济大学教授)敬挽腊月廿一午后于浦西桂庐

壮海书记好!惊闻冯天瑜先生仙逝,十分悲痛!先生治学,跨越古今,博通中外,关爱后学,提携扶持,乃当代鸿儒!大师殒落,学界之殇!请壮海书记转达我对先生家人的问候!尚祈节哀顺变!


华中师范大学副校长彭南生

悼念冯天瑜先生

楚天云垂泪,大江浪涛悲。

珞珈唤魂归,凛冬惜星坠。

元典重光辉,文脉势如水。

千秋寻轮回,百年论兴废。

天地皆敬畏,人神和为贵。

启蒙崇前辈,遗愿乃无违。


——田玉川(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小康》总编辑)诗挽


(自九十年代初盛夏,在武汉湖北大学聆听先生讲“封建”“元典精神”,对先生的治学精神和高尚品格极为崇敬。荣获先生赠送大作《中华元典精神》,珍藏至今。先生的每篇论文及每部著作,皆潜心研读,以为范本。先生心胸宏阔,见解非凡,启迪世人,造福时代,必载入青史。今闻先生仙逝,不胜悲伤,作小诗以表哀思。)

痛悼冯先生千古

天妒栋材三楚折柱谁人直笔冯传

瑜隐德学一众恸怀何君再续史篇


长江传媒程世德泣挽

《中华魂:悼冯天喻先生》

南天一柱中华魂,万古千重天人问。

元典可释百卷新,治乱分合人文根。

封建不是社会史,进化当为文明论。

春秋来去义如斯,终始仍须出俗尘。


三知堂文化铁人皇甫晓涛 2023.1.12

惊闻冯先生仙逝,悲哉。先生重症两周,本以为“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他应能闯过此关,奈何还是驾鹤而去。但先生遗泽长存,精神不朽。


清华大学秦晖

哀悼良师益友冯天瑜

惊悉冯天瑜教授遽归道山,震悼曷极!

冯先生虽然只比我长一岁,但我一直视他为良师益友。我们曾有过多次朝夕相处的日子,有时甚至共处一室:曾一同到北京参加中国文化书院第一届讲习班,一道赴张家界参加辛亥革命志士后裔的联谊活动,一起访问日本,游历台岛……此外,我们同为湖北省志编纂委员会副总纂,同为武昌辛亥革命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成员,同为武汉市文史研究馆馆员。在与先生相处的日子里,他的人品、学问,尤其是治学精神,给我潜移默化的启迪与教育。我的进步与成长,每每得到先生的提携与帮助:评职称,他撰写中肯的推荐意见;出版拙著,他赐给精彩的序言。从与先生的交往中,我获益良多。现在,良师益友离我而去,今后向谁请益,向谁求助?想到这里,不禁潸然泪下……

冯先生是中国文化史学界的泰斗,是张之洞和辛亥革命研究的大家,他学富五车,著作等身。近年来他以顽强的毅力与疾病作斗争,而且笔耕不辍,诲人不倦,他为中国学术、文化的繁荣作出了杰出贡献。然而天不假年,竟为小小病毒夺取生命,怎能不令人痛惜!冯先生的逝世,是中国学术界的巨大损失。哲人其萎,遗范永存。我们将继承先生的遗志,为中国的学术、文化的繁荣贡献绵薄之力,以告慰先生在天之灵。

天堂里没有疾病折磨,没有病毒肆虐,请先生一路好走!


华中师范大学近代史研究所严昌洪


冯天瑜先生治丧委员会并冯天瑜先生家属:

惊闻冯天瑜先生驾鹤西去,错愕不已,悲痛万分!

冯天瑜教授为中国传统文化研究做出了杰出贡献,是中国文化史领域最具代表性的学者之一。他学殖深厚,知识渊博,著作等身,在史学、文学、哲学、戏剧、书画等领域均有极深的造诣,是享誉世界的文史名家。

冯天瑜教授与我们相识半个世纪之久,相交甚笃,为数字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共同工作。他有先贤风骨,诚挚坦率,是我们的至交好友。

请以此唁电寄托我们的哀思,并请冯夫人刘同平先生和其家属节哀顺变!

冯先生一路走好,事功长存!


李德仁、朱宜萱

2023年1月12日

武汉大学冯天瑜教授治丧委员会并其亲友:

惊悉史学大家、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历史学部委员、武汉大学人文社科资深教授冯天瑜先生于2023年1月12日辞世,这无疑是中国学术界不可弥补的重大损失。

冯先生为中国传统文化研究做出杰出贡献,是中国文化史领域最具代表的学者之一,直接参与并推动我国“文化热”的兴起与发展,在中国文化史、辛亥革命史、中国文学、中国哲学、中国戏剧乃至书画收藏领域,均有精深造诣。冯先生奉行义理、考据、辞章相济之法,深耕文史哲诸科达四十余年,著述等身,斐声海内外,其学术成就已超越历史学科,惠及人文学科、社会科学等诸多领域,乃至影响社会大众,夙为学界同行称道景仰。

国士无双溉学林,家学有幸展新枝。冯教授秉承家学渊源,以广博视野与勤奋写作,阐释中国文化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对传统文化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发挥无可替代的关键作用,其严谨治学、提携后生的用心,感召并引领众多年轻学子。冯教授贡献卓越,却淡泊名利,早年辞官治学,投身文史,卓然成一大家;晚岁又视文物为天下公器,将冯氏家藏文物珍品捐赠给湖北大学、武汉大学收藏,其克己奉公精神堪称社会楷模。冯教授为学术研究与社会进步所作出的杰出贡献,必将继续对文史哲学界的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冯先生非常关心和支持四川大学的古籍整理事业,热情支持《巴蜀全书》编纂,积极接纳川大学人加盟“长江文化协同创新中心”建设。拳拳诚意,殷殷寄语,其情其景,至今依然历历在目。

泰山其颓,哲人其萎,文化巨擘,风范永存。

冯先生千古!


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舒大刚、田君敬挽

2023年1月13日

听到冯教授去世的消息,我非常难过。我对他非常尊敬。他是一个很好的人,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家。我很高兴他也能在特里尔和我们一起度过一个月。请向他的家人致以我衷心的慰问。


——前德国特里尔大学汉学系主任卜松山(Karl-Heinz Pohl)教授

溯源中华元典,寻幽文化生成,格局何其大。开创一代史风。

解构周制秦制,考论旧章新语,史坛称祭酒。同志仍需努力。

冯天瑜先生千古!


后学陈锋敬挽

惊悉冯天瑜先生遽然仙逝,天旋地转,完全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异常悲痛!

早在1986年攻读硕士研究生的时候,我就拜读了冯先生早年的力作《明清文化史散论》(华中理工大学出版,后来与冯先生反复多次讨论书中的观点,冯先生一直以那本书为骄傲),那本小书力透纸背,开风气之先,对我的影响很大。那个时候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是我听了冯先生在武汉大学教三楼201大教室举行的演讲,当时的课堂人山人海,济济一堂。我坐在最前排。那是近距离第一次接触,目睹了中青年专家冯天瑜教授的风采。此后我就一直十分关注冯先生的大作,凡是文化史方面的著作,我都要认真拜读。当然,在冯先生一再启发下,后来还写了一篇历史文化语义学的论文发表在《人文论丛》上。2003年,我在职博士研究生毕业,当时我42岁。在郭齐勇老师的鼓励下,我就向冯先生表达了想跟随冯先生读博士后的意愿。先生欣然同意,然后我就立马向历史学院提出了正式申请,并且已经撰写了详细的研究计划,冯先生抚摸着厚厚的计划书对我说,你的下半生就全部都要投入进去了。与此同时,我开始正式听冯先生的课,当时一起听讲课的同学有罗惠缙等等十多人。十分惬意欢欣,自以为水到渠成。不料后来历史学院在讨论的时候说我年纪超过了40岁,一刀切,未予通过而痛失良机。冯先生对此也一再向我表达了极大的无奈、遗憾和惋惜。在冯先生与郭老师的帮助下,从2008年起,我在中心开始带博士研究生,冯先生宽厚、慈祥,对我的照顾、提携和指导是细致入微的,帮助极大。所以,冯先生与我,其实是有师徒之谊的。尺幅有限,林林总总,无以言表。此时此刻,哲人其萎,天崩地裂,深怀感恩。学生挽曰:

学界巨擘汪洋恣肆椽笔直书文化转型涛涛奔腾惊天地

毕奎陨落黯淡无光山壑抑郁举國沉痛茫茫霜雾摩乾坤


学生:欧阳祯人敬挽

2023年1月12日深夜

天行健,自强不息,彰往察来。道器一体,三端相济。平生业,斯文在兹

地势坤,厚德载物,激浊扬清。阴阳两隔,四方同悲。千岁忧,其待后生


弟子 聂长顺

后学 洪 均 敬挽

评南皮,探元典,论辛亥,考封建,步武前贤开生面,勤勉不敢让人;

昭明德,斥魍魉,远权贵,拒妄财,轨范后昆立圭臬,瑜玉何曾去身。


中南民族大学 弟子余冬林 敬挽

感谢冯先生一直以来对湖北省荆楚文化研究会的支持!对冯先生的逝世表示沉痛哀悼,对其家属表示深切慰问!


第九届湖北省政协主席王生铁

湖北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张文兵来电对冯天瑜教授的去世表示哀悼!

湖北省人大党组副书记、副主任梁伟年同志,以个人名义,对冯老去世表示哀悼,对冯老家属表示慰问!

感谢冯先生一直以来对湖北省荆楚文化研究会的支持!对冯先生的逝世表示沉痛哀悼,对其家属表示深切慰问!


第十届湖北省政协常务副主席李佑才

感谢冯先生一直以来对湖北省荆楚文化研究会的支持!对冯先生的逝世表示沉痛哀悼,对其家属表示深切慰问!

第九届湖北省政协副主席武清海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武汉大学杰出校友张海鹏先生:

惊悉冯天瑜先生仙逝,无任悲悼,谨请代向冯先生家属致唁!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

惊悉我国著名历史学家,文化史家冯天瑜先生2023年元月12日在武汉仙逝,谨致深切的悼念,崇高的敬意。冯天瑜教授,桃李满中华,著述留千秋,名垂史册。


奚广庆  中国人民大学马列主义发展史研究所原所长,教授、博士生指导教师

国务院学位办公室原副主任

国家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原司长

冯先生兄长,中共中央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原副主任 张式谷教授,在中国人民大学的同学和同事

于2023年元月13日北京世纪城

得知冯先生逝世的消息,感到非常悲痛,特通过电话表示深切的哀悼。他的去世是文化界的一大损失,十分可惜。


原湖北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湖北日报社长、党委书记毕志伦

惊闻冯天瑜先生因病逝世,非常悲痛,沉痛哀悼!冯先生是学界泰斗,治学严谨,思想新锐,倾心育人,提携后学,德高望重,功勋卓著!先生儒雅亲和,给了我很多的关心、教诲和帮助,终生受益,永志难忘。先生的逝世是我校乃至中国人文学界的重大损失!先生走了,音容笑貌宛在眼前!先生永远活在我们心中,冯先生千古!


骆郁廷致哀

惊悉尊敬的冯天瑜教授不幸仙逝!深感悲痛!冯天瑜教授毕生致力于研究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著作等身,思想深邃,影响深远,为中华文化的当代复兴做出了杰出贡献!冯天瑜先生的学术思想和文化事业永存!敬请家人节哀顺变!尊敬的冯天瑜教授千古!


华中科技大学党委原副书记、哲学研究所所长、哲学学院教授欧阳康

我挚爱敬重的父亲,那个在我心目中永远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在经历了近一个月与新冠的搏斗后与世长辞! 我的父亲战胜了末期癌症,多次发作的心血管疾病,终不敌席卷全民的冠状病毒。01/12/2023 晨10点41分,他顽强的心脏停止了跳动,睿智的大脑停止了思维, 如火般炙热的创作欲熄灭了。痛失如山父爱, 是泰山崩于前的震恸与悲戚! 父亲与我没有普通的儿女情长,他不懂嘘寒问暖,不煲电话粥,但他一生对我无条件的爱与关切,胜似千言万语; 他广博深邃的学问思想,温情敦厚的嘱托叮咛,是我心灵永久的港湾。世间超越死亡的力量是至真至纯永恒的爱, 在这份爱里,我们不言分离,不说再见。相爱相依的灵魂必将汇聚于浩瀚宇宙中更高维度的空间,那时的我们会继续深化,传递这份不朽的爱!

我们都经历着一场战争,我父亲跟其他无数人一样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在此,我谨向我至爱的父亲,及所有逝去的亲友致以最沉痛的哀悼;从此也更深地期盼我们必将到来的重逢和紧紧的拥抱!


女儿可耘,女婿笑忠泣挽

冯天瑜先生治丧委员会:

惊悉先生仙逝,不胜悲痛!作为长辈,他和蔼可亲,德高望重。作为学者,他胸怀天下,忧国忧民,使我们晚辈深受启迪和教育。而今痛失亲人,曷胜怆然!先生驾鹤西去,哲人其萎,风范犹存,其学问与人品必将与日月同光!


侄女冯云(北京);侄女张海青(北京);侄女冯翔鹤(新疆大学学报编辑部)

2023年1月13日

惊闻冯天瑜先生仙逝,本人不胜悲恸!我读书期间,经常听先生的讲课和讲座,工作之后,亦经常读先生的大作,受益匪浅!先生的逝世,是咱们武汉大学的巨大损失,也是中国学术界的巨大损失!


河北大学宋史研究中心教授 廖寅

撫今追昔 歷歷在目 感慨繫之 哀慟逾恆 祝禱馮天瑜先生 一路好行 登於極樂


台湾林安梧教授

含泪痛失恩师,遗教铭刻心底;著述精义入神,吾辈永世弘扬。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弟子汪军民敬挽

武汉大学冯天瑜先生治丧委员会:

惊闻冯天瑜先生逝世,深为悼痛。上年九月初,我把新近出版的《中国近代思想通史》寄赠给他。他很高兴地告诉我,不久他将在商务印书馆出版《周制与秦制》一书,届时一定相赠。现在书未到而人已逝,何其痛哉!

我与冯先生从上世纪七十年代相识,至今已近五十年。在我的印象中,他是同辈中最勤奋的人,其学识渊博,又非常虚心,所以能成大学问。

先生逝矣,其学问人格将永垂不朽!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耿云志

冯天瑜先生治丧委员会:

沉痛悼念冯先生!万分悲痛!冯先生把一生最好的时间、最好的精力都奉献给了他热爱的历史学专业!他一生都在与时间赛跑,即使疾病缠身,依旧笔耕不辍、潜心治学,真正的鞠躬尽瘁!无私奉献!冯先生的学问和精神,永远是我学习的榜样!先生千古!先生的学术长青!先生的精神永存。

斯人已逝,精神永存!


新疆农业大学 白燕

2023年1月13日

我没想到比我小二岁很熟悉的冯天瑜教授走了……沉痛悼念!!!

2014年我与冯教授一起参加一次画展座谈会,我俩交谈很开心……当时他请我为他画张像,我高兴的答应了。没过几天我到他家里,为他拍照。我用三尺宣纸为他画了一幅水墨半身像,画好后送给他,冯教授与他夫人都非常高兴。当时他也赠我一个大瓷盘,瓷盘上有他画的画。

冯天瑜教授一路走好!!!


 刘三多(画家)

再悼冯天瑜先生

巨星陨落雾霾垂,万里长江祭泪悲。

国失栋梁千载憾,珞珈山顶仰丰碑。


张贵生(原襄樊市司法局局长)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中心:

惊悉冯天瑜先生因病不幸逝世。与先生相识三十余载,请教学问,获益甚多。去年11月至12月中旬,世界杯足球赛期间,冯先生几乎天天给我和中国当代学人作家微信群发表他对赛事的预测,与朋友们频频交流,大家都很敬佩他的预测能力!昨天闻此哀讯,不胜悲痛!在此谨向冯先生家人致以诚挚的哀悼!愿冯先生在天堂安息!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欧阳哲生敬悼

世间再无天瑜师,长留精神启后人;学术史上留英名,德懿风范照汗青!痛悼吾师,送别吾师!以这篇旧作,缅怀吾师——张艳国

忽闻冯天瑜老先生遽逝,不胜震悼!

冯先生是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外思想交流研究的学术大家。他的多部大著,晚学曾拜读过,受益良多。

冯先生是1980年代文化热的积极参与者和推动者,值得学界永远铭记。

冯先生具有卓越的领导才干,为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等学术机构的建设倾注了大量心血。

总结其一生,冯先生毕竟是一书生。他著作等身,立言近千万。“立言”是他的人生理想。立真实之言,立有洞见之言,立有良心之言。

冯先生安息!冯先生永垂不朽!


——丁四新悲悼于北京双清苑

杨老师:晚生此前读过冯先生的书,也听您和其他师长谈过冯先生的学问人品,您给学生上中国文化史课时,也着重参考了冯先生和您的书。就在前两天我还看了一本冯先生讲神话的著作,受先生学泽之惠匪浅。惊闻噩耗,谨以此联悼念先生:人失所师,楚亡其宝;彼苍者天,不遗一老。冯先生千古!


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后学李攀敬輓

文章四海

德业千秋


——易栋(武大1995级人文班学子、艺术学院教师)悲悼敬爱的冯先生

哭悼冯先生去世。

前几天还从网上看到冯先生病危但已经安定,没想到就这样仙去,痛哉惜哉。遥想二十年前,先生来日本九州山口地区访问,曾在我家小住一宿。第二天我们又驱车去下关、萩市参观,住在一户日本农户家。回忆往事,痛泣今日,先生音容,永记心怀。


日本北州市立大学教授 邓红

惊悉我国著名历史学家冯天瑜先生突然离去,无比悲痛。冯天瑜先生学识渊博、师德醇厚、著述丰硕、成就非凡、为人高尚、悲悯众生,是我国文化史领域杰出科学家的代表。其为人为学为师,永远是我辈学习的楷模。冯天瑜先生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武汉大学测绘学院院长姚宜斌教授

沉痛悼念冯天瑜老先生,先生千古!


武汉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孙太怀

惊悉噩耗,我们敬爱的冯天瑜先生魂归道山,心中悲痛。冯先生为学界之光,民之所望,他在中国文化史研究与中国社会文化洞察方面居功甚伟,他为天地立心,为生命立命的淑世情怀,为我们树立了人生的榜样。他的辞世是学术界文化界的重大损失。万分痛惜。冯先生是我进入大学,从事学术的重要引路人与恩师,先生于我的提携勉励之恩,终身铭记,无以为报。今先生仙逝,学生至为心痛。愿先生从此远离病痛,天堂安息!请冯先生家人保重身体,节哀顺变!永远怀念敬爱的冯天瑜先生!


学生萧放泣悼

武汉大学冯天瑜先生治丧委员会及冯先生家属:

惊悉冯老师鹤归道山,为表达我们的哀悼之情,特以挽联志哀!请先生亲属节哀顺变!挽联云:

樱花藏翰墨,学术行空天马躍;

元典释黉宫,精魂绕匝杏坛香。


武汉黄陂黎黄陂研究会 裴高才 潘安兴 敬

惊悉冯先生逝世噩耗,万分悲痛!冯先生是享誉世界的文史名家,毕生致力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中国传统文化研究做出了不朽贡献。冯先生千古!


李佃来敬挽

冯先生是出版界景仰的大学者。2011年,我参与编辑《王葆心文集》,得以近距离目睹先生风采。此后又因工作需要,多次求助于冯先生。与先生接触越多,越是能感受到他的大家风范。先生总是温文尔雅,和和气气。对于我这样的无名小辈,他尚且能凡事都有求必应,可见他是多么古道热肠的人。惊闻噩耗,悲痛不已。谨致悼念,请先生家属节哀顺变!


湖北教育出版社编辑黄佑志

冯天瑜教授治丧委员会 公鉴:

昨天惊闻噩耗,武汉大学冯教授仙逝,享受81岁,曷胜悲动,尚请家属保重健康,节哀顺变。

远闻讣告,不克趋奠,谨电驰唁。

冯教授一生行谊,仁厚为怀,勤奋治学,诲人不倦,桃李芬芳,成就卓著。领导武汉大学台湾研究所多年,忠勤志业,推动海峡两岸文史学术交流,绩效卓著。

冯教授力倡两岸和平,不生兵戎,贡献良多,深受两岸青年及文史学者之敬佩。冯教授之治学育才,实为一代宗师,今哲人其萎,但手泽长存,享誉中外,祈愿逝者安息,家属节哀。


中华大学创办人(台湾.新竹市)

林政则 敬唁 2023年1月13日

惊闻冯天瑜先生仙逝,悲痛不已,谨表深切哀悼!先生远去,精神不朽!


赵世举

武汉大学文学院

国家语委科研基地中国语情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悼念冯天瑜先生

天瑜有才,才高八斗。

斗转升量,量孔测丘。

丘中种麻,麻麦盈畴。

畴昔流年,年年有秋。

秋色显著,著述满楼。

楼外松树,树挺枝虬。

遒劲独立,立言不朽。

不朽者名播五洲,五洲四海悠悠亦复悠悠!


武汉大学文学院熊礼汇教授

痛挽冯天瑜先生

文可通天,书能警世,正大业需君,顿惊跨鹤:

心唯向学,名不恋官,感骚坛知我,屡许充竽。


白雉山

(注:白雉山先生为冯先生生前好友,著名诗人,楹联专家,黄鹤楼文化顾问)

沉痛悼念国宝级中国文化大师冯天瑜先生,先生之风山高水长高山仰止。冯先生最后一部集大成之作《中华文明五千年》,2022年1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并荣登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2023年新年贺词时中南海办公室的书架。我作为该书的策划编辑与晚年的冯先生多有联系,其文化情怀与治学功力,对我的影响至深至远。冯先生千古!


北京大学出版社编辑、作家 王炜烨

2023年1月12日

敬挽挚友冯天瑜先生

正学绍横渠,教苑幸存文化史;

楚天悲逝水,琴音长绕珞珈山。


湖北大学罗炽于美国

惊悉冯老师离去,万分悲痛!我们又痛失一位良师益友,哀哉!冯老师一路好走!刘老师节哀顺变,多多保重!


徐少华

长江放悲, 珞珈泣泪, 人间从此失泰斗;音容犹在,浩气长存,文章千古有先生!深切悼念冯天瑜先生


武汉大学法学院院长冯果教授

元典

-悼冯天瑜先生

魏文享(华中师大历史文化学院、中国近代史研究所)

江流天地接古今,笔如长缨解汉秦。

出经入史容万象,守本开新在知行。

新语新民成考论,问天问道绘文明。

抱冰取火从不惜,史家待访惟精神。


(2023年1月13日于武昌桂子山)


我思,弟同在

贤弟天瑜离世了。我的脑海中,不时出现的还是他那泰然的微笑,和深思的神态。

视史学研究为己命的父亲,有幸在家中培养了承传人。经历了重重社会磨难之后,1979年算是一个标志年份。自此,瑜弟开始了果实累累的潜心深耕、考镜源流的学术探索和著述,并以虔诚的努力,让父亲幸存的学术成果重见天日。

我的记忆中,不曾有谁像瑜弟,能在经受多次心脏手术之后,在4级癌症反复折磨中,常笑以待之,在病房里写作。他有几个大部头就是这样完成的。

真正的历史探究,努力贯通古今中外,是一种心怀社会正义感的追求真理的旅程。从先父的尊师王国维、梁启超等到吾弟冯天瑜,最值得敬仰和传承的就是这样的精神。

别了!愿瑜弟、先父和王国维大师在天畅谈。

愿瑜弟的美好心愿能以实现。

瑜弟永驻我心中!


愚兄冯天瑾敬挽

2023年1月13日

冯天瑜先生治丧委员会:

求真求实研精中外称泰斗,守正守心道贯古今仰宗师。惊悉冯天瑜先生驾鹤仙逝,谨致沉痛悼念哀思,敬请转达对家属的慰问。

冯天瑜先生风骨千古,精神永存!


傅德辉敬挽

2023年元月14日

沉痛悼念冯天瑜先生:

为人为学 风范千古


后学 张建民敬挽

杨华兄,惊闻冯天瑜先生仙逝噩耗,甚为悲痛,久闻先生大名,沐泽于先生《明清文化史散论》《中华元典精神》《中国学术流变》《中国文化史》《中国文化生成史》诸大著,并有幸于2019年得睹先生风仪,幸何如之,感恩无既。哲人其萎,风范永存!愿先生一路走好,并请冯先生家属节哀顺变。

敬挽冯天瑜先生

绍家学,承外老,生面新辟,斐然成章,翘楚士林;

贯元典,通文化,心得独抒,涵咏有味,甘为公民。


晚学:林存阳 恭献

《战略与风险管理》杂志社邱铧泰发首《雨霖铃•悼冯天瑜先生》,以表达对冯天瑜大师深切哀悼之情!

闻君病殁。泪啼襟袖,柳折幽咽。寒凝大地霜剑,孤鸿驾鹤,穹空魂洁。几度黉门追梦,究文史芹撷。叹杏坛、吟志牵愁,遍地麻衣珞珈别。

倾情守望留风骨。笔耕勤、振叶寻根掘。道研古今文史,学理路、互融思哲。格物知行,元典重光,厚德桃蔚。杳若寂、列榜封神,瑾煜天瑜月。


邱铧泰敬悼

敬挽冯天瑜兄联

德业在珞珈 揭櫫元典精神 浩气四塞天地动

直声播华夏 拨开封建迷雾 巨笔一扫古今迷


唐翼明 张端明

挽冯天瑜兄联

天地不仁,悲硕果零落,更能消几番风雨?

瑜亮俱逝,叹国士余几,最可惜一片江山!


唐翼明

武汉大学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杨华教授:

惊悉著名学者冯天瑜教授仙游,不胜悲痛。冯先生是当代重要的思想家,是一位有思想有情怀有深度有厚度的伟大学者,他对中国历史文化中一些重要问题的精辟见解嘉惠学林,也必将影响深远。我曾有机会多次聆听冯先生教诲,深受教育。冯先生热爱生活,朴素平易,体现出了一位哲人的睿智。请冯先生家人节哀顺变。也请转达中国屈原学会暨北京语言大学孔子与儒家文化研究所及我个人的诚挚哀悼。


方铭鞠躬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冯天瑜先生治丧委员会及先生家属:

惊悉噩耗,学界同悲,先生英名,润泽后学。立万世师表,开风气之先。著书数十卷,求广开言路,助学术多元,成果卓然,彪炳史册。虽生平坎坷多艰,但坚守良知真理,初心不变。

冯天瑜先生的一生,虽然平凡,但很传奇,他的文字,在中国思想史上显得熠熠生辉。我们要学习冯先生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学术与创作精神。用实际的行动去走完先辈们未走完的路。冯先生与我们永别了,我们将永远铭记,永远怀念他,我们将用自己的努力与奉献去告慰先辈的英灵。

敬爱的冯天瑜先生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常州市作家协会、在读大四学生 王子旭

惊闻冯天瑜老师辞世,痛而悼之:

早年论封建,晚岁考周秦,学问文章功在社稷

道崇春秋子,德配汉唐儒,智光慧果炬照人间


熊召政敬挽

壬寅腊月二十二于海南

沉痛悼念冯天瑜先生,刘老师及爱女可可节哀。


湖北大学肖迈

大千之外,别有大千,心灯不灭;

莲花开后,又见莲花,智慧永存。

冯天瑜先生千古!


新加坡佛学院 顾伟康 敬弔

冯天瑜教授千古

探文化,析封建,是真学者;

富识见,勇担当,乃大先生!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王新才敬挽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惊闻冯天瑜先生仙逝,震惊心痛,深感珞珈山巨星陨落,令人泪崩。先生睿智,学富五车,待人宽厚,品行高洁,是珞珈山的一面旗帜。我和先生交往不多,但先生的节操铭刻于脑海。一次先生带我去参观华中师范大学一李姓教授的私人博物馆,其中一个架子上摆了几十件大明成化年制的斗彩瓷器。先生小声问我,你是拍卖师,这些斗彩老不老,我告诉先生,玉器我略知一、二,瓷器看不懂,不过据我所知,成化斗彩价值连城,台北故宫博物院和北京故宫博物院加起来也没有这么多。先生笑了笑,说我明白了。这之后,有一天先生电话给我,说你是学法律的,想咨询个事。先生说想把他祖传下来的名人字画全部捐给武汉大学万林博物馆,但又担心他百年后会有纷争,问我有何办法解决,我告知先生可以办理赠予公证,让子女在公证书上签字。后来知道先生把这些珍贵的名人字画捐给了学校,自己给子女留下的是这些真品的拓本和印影件。在先生的字典里没有金钱,权力,地位,名誉。他把精湛的学术和深深的爱献给了珞珈山,献给了武汉大学。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德,山高水长!冯天瑜教授千古!


武汉大学法学院《法学评论》编辑部副主编刘柱彬

痛悼冯天瑜先生

惊悉冯天瑜先生逝世,不胜悲痛。冯先生非常关心东南大学人文学科的发展,在2002年东南大学举办“百年校庆人文大讲堂”期间,应邀来作精彩的学术讲演,深受东大学子的赞叹。其时我参与人文大讲堂的相关事务,有幸全程接待冯先生。记得讲座结束后,我陪同冯先生在东南大学周围散步,当走到北京东路39号中科院南京分院时,他听说这里是民国时期中央研究院旧址,立即进去,沉浸许久,在历史语言研究所旧址前留影。因为这次机缘,我得以亲近冯先生,常常忆起,引以为荣。特记此事,作为对冯先生的悼念。

思想遗产久住,学术丰碑永存!


东南大学人文学院 董群

2023.1.14于南京

悼冯天瑜先生

斯世何世,天丧斯文!浩渺荊楚,八表同昏。先生之风,荡涤浊尘。先生之德,表率后昆。远权拒妄,家训谨遵。游心千古,史识精深。初涉孔氏,纵横诸神。转议辛亥,南皮探根。元典新语,已自昆仑。勇批秦制,义胆超群。宣言警世,风骨永存。忆昔京都,执手逡巡。琵琶湖畔,醉卧看云。江汉荡荡,把酒微醺;惠我良多,义理纷纭。昨犹微信,言笑温温。何意今朝,幽明两分。哲人其萎,莫赎其身。素车白马,长哭送君。 


后学尚永亮泣撰

天降爾衷,通經博史,辯封建制度,原來乾坤並建,

瑜成本性,善藝能文,溯元典精神,確是一統多元。


壬寅歲末,癸卯將至,驚聞馮天瑜先生仙逝.惻入肺腑,悲極衷腸,思昔憶往,綴為嵌名聯語,悼之念之,敬之禱之,祈願 先生論學天界,逍遙無涯矣!


後學  林安梧敬輓

2023年1月14日 於台北元亨書院

天瑜先生,您是我与先生祖慰最敬重的人!他对您的六字评语是“学问大、人品好”,我知道此六字之份量。举目四望,学问大而兼人品好者,委实凤毛麟角少之又少,您是!

对于我这个学问不大的初学画者,您一张张细看我的画作,竖起大拇指夸好(这张照片我会永远珍藏),给了我莫大的鼓励。您到我家来,挑选了最好的宣纸和一套上好的毛笔,送给我这个初学书画者,嘱我坚持画下去。

您将自己的散文随笔送我,并挑选其中九篇,托我诵读成有声作品。我有幸奉读了,此九篇诵均由中国朗诵艺术杂志逐篇发布。今起,我通过自己的朋友圈重发,日发一篇,以寄哀思,以托怀念。

两个月前我最后一次去您府上拜访,您以我最欣赏的冯氏家训墨宝送我,“远权贵 拒妄财 天瑜谨记”。因为我先生的缘故,我得以很多次地走近您,听到过您许多的人生故事。这六字家训,恰恰也是您一生谨记而遵循的。以这六字为防火墙,您抗拒了数不清的诱惑,也避免了一些可能的灾难。

我家里存有您很多的赠书;您为先生和我画的速写;您在我先生去世后赠送的您手绘托尔斯泰像瓷盘;我还珍藏了刘老师分享的2018年您在病房里唱歌的视频;还有好多与您的合照……这所有,都将是我此生永远的珍藏!

见贤思齐。您顽强的意志力,不倦的学术精神,一生坚守的家训与良知,是我此生的楷模。

敬爱的天瑜先生,您与老朋友、我先生祖慰在天堂里相会了。我仿佛看到你们热烈地拥抱,听到你们老哥俩倾心会意地畅谈长谈……

您且放心去吧。暂且留在这人间的我们,一定选择坚强地活下去!我们会尽力照顾好刘老师,并替你们看世界、看未来。

天瑜先生千古!


江霞

先生是為數不多的肩上不僅有清風明月、詩和遠方,更有家國天下、民族擔當的中國學人。

范仲淹說:「雲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風,山高水長。」你是珞珈人,珞珈人永遠是你。

先生,你是珞珈山上根深葉茂的參天大樹,是珞珈人一百多年來的風骨,更是無數後輩學人的榜樣。

斯人已逝,精神長存。馮天瑜先生千古!


——张学标

日本德岛大学名誉教授 葭森健介教授唁电


馮天瑜先生の突然の訃報に接し、謹んでお悔やみ申し上げます。

馮先生には2001年に京都で開催された日中学術討論会「魏晋南北朝隋唐時代の歴史的特質」で初めてお目にかかり、その深い学識に敬慕の念を抱きました。その後も武漢大学を訪問した際に親しくお話しを聞かせて頂く機会を得ました。

先生の学恩に深謝し、ご冥福をお祈り申し上げます。

ご遺族、歴史学院の諸先生に宜しくお伝え願います。

惊闻冯天瑜先生溘逝,我深表哀悼。

2001年,在京都举行的日中学术研讨会“魏晋南北朝隋唐时代的历史特质”上,我第一次见到冯先生,对他的深厚学识敬佩不已。之后,我有机会在访问武汉大学时与他亲切交流。受教甚多,深为感念,并为先生祈祷冥福。

谨向冯先生家属及历史学院的各位老师们表示诚挚的慰问。

念奴娇

沉痛悼念冯天瑜先生


张 薇 郑志东


中国著名文史学家、武汉大学资深教授冯天瑜先生,于今日逝世,享年 81 岁,这是文史学界的重大损失。先生是我们的良师益友,他的仙逝,令人无比悲痛,因作本词以寄我们的哀思,以表先生千古!


珞珈飞泪,悼英魂、文史大师仙去。德艺双馨真泰斗,学富五车齐古。今忆当年,天惊石破,领袖曾高誉。青灯黄卷,毕生勤奋研著。

桃李万紫千红,栋梁无数,砥柱神州祚。何惧荆棘盈谷壑,勇探未行奇路。鼎力弘扬,中华文化,誉满斯环宇。人虽驾鹤,神才长守尧域。


2023 年元月12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