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北大教授在山东曹县的意外发现
【导读】近日,山东省菏泽市曹县在互联网意外走红,“宁要曹县一张床,不要上海一套房”、“我国四大城市:北上广曹”等段子风靡一时。段子背后,是被媒体广为报道的乡村振兴成果:曹县从一个贫困县,崛起为年入160亿、遍地富豪的“网红县”,仅用10年时间。曹县的案例,到底有何特点?它对中国乡村振兴来说,又意味着什么?
本文指出,中国农村发展最大的问题,在于如何有效地把农民组织起来。文章以山东菏泽曹县丁楼村的电商产业发展为例,分析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革命性”变化:电商崛起吸引的返乡创业人口,正在重塑整个乡村的秩序。首先,是电商突破了地理条件的限制,为小乡村创造了大市场,进而推动乡村经济生活的重组,建构起一个更为开放的线上线下互动的经济秩序;其次,虽然基于孔孟传统文化的“资历权威”仍在,但电商让资历与能力分离,形成乡村社会秩序“能力权威”与“资历权威”的“双权威”格局,使年轻创业者成为备受尊敬的“新乡贤”;最后,电商克服了乡村振兴中常见的社会、经济、政治力量各怀目标、各行其道,即“三秩并行”的弊端,有效推动了政府职能的转变,让政府服务融入乡村发展大局,扮演起关键的组织者角色,为市场和社会提供政策保障,从而使政治、经济、社会“三秩归一”。
本文原载《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8年第1期,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供诸君思考。
2010年以前, (村里) 没有什么年轻人, 连年轻妇女都出去打工了, 附近村镇的加工厂招工都招不上。
2010—2011年那个时候, 在我们丁楼村搞电商, 搞一家火一家, 搞一家就成一家。(乡亲们) 也都不保守, 你跟我说, 我跟你说, 你怎么开店的, 我怎么开店, 就是你不会开店, 我都可以帮你开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