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孙立平:说说我这两年提出的三个概念

立平坐看云起 老孙荐读 2024-05-29

概念是认识世界的工具,它可以帮助我们整理、分类、概括、定位缤纷繁杂的现象,从而获得我们对世界的新的认知。

今天是五一劳动节,本着回溯劳动成果的心态,将我这两年提出的三个概念回顾一下,算是给自己的一个总结吧。

大拆解

大拆解的概念是我在2022年4月27日的一篇文章中提出来的,在后来的文章中曾进行了多次讨论。我想用这个概念来说明近些年来世界格局演变的基本趋势:越来越成为一个整体的世界重新拆解成若干个部分。当今世界的演变是大拆解而不是简单的脱钩。

大拆解的三条主线:欧洲对俄罗斯能源和资源的依赖,欧洲美国对中国市场的依赖,中国、俄罗斯对美国西方高科技、高端设备和金融体系的依赖。那现在大拆解走到哪一步了?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目前的进展:能源依赖的拆解基本完成,产业链依赖的拆解大体过半,科技依赖的拆解正在展开。

在大拆解的背景下,不同国家面对的问题是不一样的。第一,一边面临的是供给问题,另一边面临的则是需求问题。第二,一边是通胀,一边是通缩。第三,一边是强烈的投资需求,一边是投资热情下降。第四,一边是劳动力市场火爆,一边则面临失业问题。概括地说,一边是过热,一边是过冷。

大拆解的下一步是什么?从经济的角度说,也许是一场产能战争。

新二元结构

在2023年4月12日的《通缩?什么样的通缩?不要将其与一般的通缩混为一谈》一文中,我第一次提出新二元结构或上半身下半身的说法,在其后的《补上那张图》中,加上了更直观的示意图,并对新二元结构的概念进行了进一步的阐发。

提出这个概念的背景,是当时对通缩问题的讨论。我想用这个概念来说明中国经济正在形成一种新的二元结构。这个二元结构的两个部分,我找不到确切的词汇,不是很准确地说,一元叫国计,一元叫民生。形象点说,也可以叫作上半身与下半身。其中,国计的部分,都是比较重要的部分了,包括解决卡脖子的高科技和高端制造业、出口产品中升级的高端部分、专精特新、军工及政府部门等,总之是比较重要的高端部门。另一元是民生部分,则是那些与人们日常生活相联系的部分。

如果这样来看,问题就很清楚了。市场上看起来充足的货币去了哪里了呢?主要去了国计的部分。就是在上半身循环。尤其是制造业中的高端部分和政府部门。表现为各种各样的项目,尤其是大基建项目,甚至还包括还旧债补窟窿的。人们经常问,中国的钱哪里去了?其实就是在上半身中循环。而在另一元,即在民生部分或下半身流入的就比较少。因此,这部分就感受不到钱多了。相反,这部分感受到的是失业、收入下降、债务压力、预期变坏。

因此,关键的问题是要疏通上下半身,由此才能恢复经济的活力。

内卷式发展

这个概念是在今年4月7日《加剧的过剩:一场即将到来的风暴》一文中提出来的,在此后的文章中也有提及和讨论。

我想用这个概念来讨论一种谜一样的发展模式。

1997年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转折点。就在这一年,中国告别短缺经济时代,正式进入过剩经济时代。随之而来的,是我们能够感受到的各种内卷,行业内卷,企业内卷,甚至个人的内卷。我们都知道内卷不是一件好事情,卷进去会很难受的,通常也不会有好结果。

但就在这个时候,一种意想不到的奇迹出现了。内卷,在这个人们都认为是终点的地方,它仿佛变成了一个起点。于是,一种我将其称之为内卷式发展的模式出现了。逻辑转换的关节点在哪里?舞台的不同。在一个小舞台上,几乎要把自己卷死,但换了一个更大的舞台,却卷出了一片新天地。

其实,这里边,有很多有意思的问题是需要深入讨论的。

关联阅读:


孙立平:回过头看,18、19是很重要的两年,很多迹象出现在那个时候


孙立平:我在俄乌战争爆发第三天写的一篇文章


孙立平:尽管烽烟四起,我还是相信人类趋向和平的趋势不会改变


孙立平:大通胀从何而来?这个解释很有意思,但最终还是把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弄错了


孙立平:在大规模集中消费时代结束之后(在一个活动上的演讲)


孙立平:加剧的过剩:一场即将到来的风暴


孙立平:内卷:从一个段子说起


孙立平:现在每一次改革实际上都成了扩权的过程


挖茶俱乐部精品系列




挖茶俱乐部自己制作的一款老熟茶


第十六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际博览交易会获奖



对饮茶品茗感兴趣的朋友

可以加上面的微信

由其拉入挖茶俱乐部微信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