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沙特记者遭活体肢解——对人类残酷行为的反思

见闻君 佳凝 燕赵超讯 2020-02-25

关注“佳凝影艺”,看世界,爱生活!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width=500&height=375&auto=0&vid=w13467w5vkx


报道|佳凝影艺

编辑|盛       妍



纳粹把犹太人做成灯罩。


当一个7岁小男孩西蒙·巴伦·科恩听到这个故事时,在他的脑海里无论如何也不能将人和灯罩联想成同一样东西。


父亲接着告诉他:


他们还把犹太人做成肥皂。


有一位朋友,左右手是颠倒的,因为纳粹的科学家把她的双手切下来,对调了左右位置再缝回去……




从这些事情中,西蒙自幼便认识到人性中深藏着一个矛盾——人居然可以把别人当成物品来对待。

 

在哲学和宗教的思路里,“恶”常常成为解释这种可怕行为的标准答案:


为什么这个犯人会杀死一个无辜的孩子?

因为他是恶人;

为什么这个恐怖分子会用炸弹自杀袭击?

因为她是恶人;


然而“恶”的概念只是虚晃一枪,并未对问题做出解释。


如今,在现代社会,美军还有过沸水煮囚犯四肢的酷刑;最近,沙特籍记者被活生生肢解再次震惊世界。


一、道义警察看见钱,跪了


《华盛顿邮报》沙特籍记者失踪一案的真相似乎正在浮出水面。


10月18日周四,特朗普在登上“空军一号”前对媒体表示,行踪不明的博斯塔尼“看上去显然像是(it certainly looks like)”已经死了。


在我看来,情况确实如此。这非常令人难过。


特朗普还称,若沙特最终被认为有罪,后果将“非常严重,肯定很糟糕(will have to be very severe. It's bad, bad stuff)”。


这一表态与他一开始声称“将彻查此事,并带来严厉惩罚措施”的态度相一致。不过他后来在接受美联社采访时将沙特与此前涉及性丑闻的大法官卡瓦诺相提并论,称二者均属“有罪推定”。



本月2日,博斯塔尼在进入沙特驻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市领事馆之后失去行踪。土耳其坚称沙特涉案,沙特方面则强烈否认。


此后,土耳其和沙特展开联合调查,美国国务卿蓬佩奥也匆忙安排了与两国领导人之间的会晤。


周四稍早,结束了土沙之行的蓬佩奥在白宫记者会上表示,他已经告诉特朗普,应该再给沙特几天时间来完成针对博斯塔尼失踪案的调查,沙特也保证将对相关事实进行全面、彻底和及时的调查。


彭博社引述一位匿名美国官员称,特朗普政府给了沙特两天时间来解释一切,包括博斯塔尼身上究竟发生了什么、谁该对此负责以及将面临怎样的后果。


也正是在周四这一天,土耳其和沙特的调查人员结束了对此案法医证据的最新调查。


据土耳其《国民报》报道,调查人员花了5个小时检查沙特驻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市领事馆的大楼、花园和外交车辆。这支调查队伍此前还曾花费9个小时搜查沙特总领事的住所。


CNN土耳其语频道则援引未具名土耳其官员称,调查人员在其中一或两个地点发现了DNA材料,现在希望从博斯塔尼家人处获取样本,看看是否能够匹配。


01

录音“王牌”打出来了?


一直以来都有报道称,土耳其态度坚定地表示手中握有证据,可以证明博斯塔尼在该领事馆内遭到审讯和谋杀。


早在联合调查开始之前,《华盛顿邮报》就曾报道,土耳其官员称已经掌握相关音频和视频资料,表明沙特方面在领馆内拘留了博斯塔尼,最终将其杀害并肢解。


独立媒体《中东之眼》随后援引一名消息人士爆出令人震惊的消息:听过Apple Watch录下的博斯塔尼遇害过程的声音档案,听到博斯塔尼被人由总领事办公室拉到隔壁书房,抬上一张桌子活生生肢解,过程长达7分钟,其间博斯塔尼垂死惨叫,被注射不明药物后陷入沉静。


周四,又有一位土耳其高级官员对ABC新闻表示,在周三与土方会面时,蓬佩奥听到了一段据称是博斯塔尼在领事馆内被谋杀时的录音,土方还给了他一份录音的文字记录。


ABC新闻随后向蓬佩奥的发言人博斯塔尼求证,得到的回复则是:国务卿昨日谈到了这一点,他没有听到过录音。


周三,博斯塔尼的一位密友Turan Kislakci在接受ABC新闻采访时称,土耳其政府已经直截了当地告诉他,失踪两周的博斯塔尼已经死了。音频文件显示,进入领事馆后,博斯塔尼被要求签署文件。他拒绝后惨遭杀害。


他们说,“我们有音频,也知道一切细节。事件发生的第一天我们就拿到手了,现在还有其他各种证据。”


02

沙特王储:涉案还是“甩锅”?


博斯塔尼失踪一案持续发酵,各国媒体不断深挖,最新消息将“幕后大boss”指向了沙特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Mohammed bin Salman)。


周四,土耳其亲政府报纸《沙巴日报》登出一张来自监控录像照片显示,在博斯塔尼失踪前几小时,一位经常陪伴在沙特王储左右的人——Maher Abdulaziz Mutreb进入了领事馆。


从照片上的时间可以看出,Mutreb于上午9:55进入沙特领事馆,下午4:45出现在总领事家中,5:15离开伊斯坦布尔一家酒店,5:58位于机场准备离开土耳其。



《纽约时报》评论称,这张照片将博斯塔尼失踪和潜在的死亡可能性与沙特王储联系在了一起,是迄今为止最引人注目的证据之一。


上述媒体曾在周二报道称,土耳其已查明涉嫌卷入此案的4名嫌疑人,就土方释出的照片资料来看,其中一位正是Mutreb。


Mutreb曾是沙特驻伦敦大使馆的外交官,此后多次随王储出访,曾被看到与王储在法国巴黎和西班牙马德里一起走下飞机,还被人拍下在今年沙特王储访问伦敦、波士顿和联合国期间像护卫一样站岗。



日前,土耳其当局还向媒体提供了有涉案嫌疑的“沙特15人暗杀组”。这些人在博斯塔尼失踪当日乘坐两架私人飞机抵达伊斯坦布尔,在与博斯塔尼同时间段进入领事馆后连夜离开了土耳其。


《纽约时报》随后独立确认其中至少有9人为沙特安全部门、军方或其他政府机构工作。《华盛顿邮报》则通过社交媒体、邮件、当地媒体此前的报道及其他材料发现,15人中有12人似乎与沙特安全部门有所关联。



图中红框者为沙特首席军事法医。《中东之眼》此前报道称,正是他执行了对博斯塔尼的肢解。当时他还戴上了耳机听音乐,并告诉其他人“我通常做这件事时都会听音乐,建议你们也试试”。场面让人不寒而栗。


由此,有美国官员对《纽约时报》表示,情报机构手上拥有了越来越多证明沙特王储穆罕默德参与此案的间接证据。相关报道流出不到一天之后,上述媒体又在周四甩出重磅消息,直指沙特意图上演一出“甩锅”大戏。


三名了解沙特计划的知情人士称,沙特领导人正计划将此案归咎于与王储关系密切的一名高级情报官员——Ahmed al-Assiri将军。


知情人士表示,尽管表面上仍在进行调查,但沙特当局已经将Assiri将军列为罪魁祸首,预计将称他收到了王储“把Khashoggi抓回沙特审讯”的口头授权,但要么是误解了指令要么是逾越了权限将其杀害。


在此之前,CNN率先援引两位不具名信源披露,沙特政府准备发表一份声明,承认因对博斯塔尼审讯不当导致其错误被杀(killed by mistake)。其中一位信源透露,报告仍在准备中,内容可能会更改。


《纽约时报》最新报道则指出,目前,接近白宫人士已经得到相关简报,将军的名字也被透露给美国。Assiri将军曾在由沙特领导的也门军事干预行动之中担任发言人。他位高权重,既能亲近王储,又拥有相当大的权力招募下属参与任务。


博斯塔尼的失踪或死亡究竟会给现年33岁的沙特王储穆罕默德招来多少批评和指责,已经成为断定这位王储在西方社会和沙特王室眼中地位的决定性因素。


穆罕默德一贯把自己描绘成一个致力于开放沙特的经济和文化的改革者,并利用这个形象试图影响白宫在中东地区的政策,并吸引西方投资者来帮助沙特实现经济多样化。


如果最终被证实博斯塔尼已死亡甚至遭到肢解,且沙特王子与此直接相关,那么穆罕默德的形象将更加受到玷污,所带来的影响力比沙特对也门开战更糟糕。


03

“沙漠达沃斯”要凉了?


事实上,无论最终结果如何,记者失踪一案已经对穆罕默德的经济雄心造成冲击。


10月23日至25日,“沙漠达沃斯”——“未来投资倡议”大会将在沙特举行,这届峰会的主办人正是沙特王储。彭博社此前曾引述王储言论透露,会上将敲定一项对非石油经济的重大投资协议。


但在博斯塔尼失踪一案曝光后,彭博社、《纽约时报》、英国《金融时报》、CNBC和CNN等多家媒体已经宣布终止与大会进行合作,维亚康姆、Uber、摩根大通、谷歌等许多企业高管也陆续确定退出峰会。


此前一度表示届时将会到场的IMF总裁拉加德和美国财长姆努钦也均取消了出席该会议的计划。


姆努钦周四在推特上表示:“刚刚见了特朗普和蓬佩奥,我们决定,我不会参加沙特的未来投资峰会。”姆努钦还称,没有其他的美国政府官员将参加本次会议。


根据一位高级政府官员向CNN表示,姆努钦决定不去参会的主要因素是——包括法国、英国在内的多位欧洲国家财长均在周四表示不会出席。此外,多位商界领袖也表示将不会参加,并鼓励姆努钦取消行程。


04

关键时刻的金钱交易


沙特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向沙特出售军火、支持沙特轰炸也门叛军的特朗普政府自然也是跟着承压。


在这个消息不断流出碰撞的“热闹”周四之前,特朗普似乎仍是倾向于相信沙特的说法。


10月16日本周二,特朗普就在社交媒体上发文表示,他刚刚与沙特王储穆罕默德通过电话,对方完全否认自己对记者失踪一案知情。


同一天,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在清晨抵达沙特首都利雅得,随后前往沙特王宫与沙特国王萨勒曼举行闭门会谈。据特朗普所言,蓬佩奥此行是为了“了解事情的真相”。


也正是在这个日子,《纽约时报》发现,沙特在这个敏感而关键的时刻主动给美国政府打了一笔高达1亿美元的巨款。


尽管这笔款项早在今年夏天就已谈定,沙特承诺向美国提供资金用于维持叙利亚稳定,但上述媒体引述一位参与叙利亚政策的美国官员称,“这个时间点并不是巧合”。


将沙特视为美国的大金主似乎也不为过。早在去年5月,上任后首次出访沙特的特朗普就与沙特国王萨勒曼签署了价值高达1100亿美元的军售协议。


博斯塔尼失踪案曝光之初,特朗普曾表示,此时就下结论尚且为时过早,若美国因此取消与沙特之间这笔军火订单,“这是十分愚蠢的”。


不仅是美国,特朗普本人与沙特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过,在案件越闹越大后,他选择撇清与沙特的利益关系,声称在沙特没有任何经济利益。


言论过后,特朗普遭美国媒体疯狂起底,扒出他自总统竞选之初就在沙特注册了公司,沙特政府还曾以450万美元的价格买下了特朗普世界大厦(Trump World Tower)的第45层楼。


此外,沙特成员也是特朗普酒店的常客。特朗普本人在两度徘徊在破产边缘时,出手相救的也是沙特首富阿勒瓦利德·本·塔拉勒王子(Alwaleed bin Talal)——上世纪九十年代,这位“中东巴菲特”买下了特朗普的游艇,又接手了他的股份,救特朗普于水火之中。


05

特朗普惨遭“下套”,

埃尔多安坐享其成?


沙特籍记者博斯塔尼失踪案件能惊动美国和沙特政府高层,整个事件其实是土耳其给美国和沙特“下的套”。


以往美国每一次对土耳其实施经济压力都是站在道义高地上,最新一次是要求土耳其释放在清洗中关押的美国公民。


于是土耳其抓住机会“反击”了:放回牧师“承认”美国是道义警察,然后告诉美国《华盛顿邮报》的记者进了伊斯坦布尔沙特领馆后“人间蒸发”,请道义警察主持公道!


现在,举证的责任落在了沙特方面,但沙特对于记者被杀害并被肢解的外界传闻除了口头否认以外什么都拿不出来。


由此,原本是土耳其和沙特之间的矛盾却被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踢给了美国。土耳其通过逐渐释放间接证据来不断地给美国施加压力,让其对沙特施压。


二、人性为什么变得残酷


现代社会,残酷肢解公民竟然成为一种政府行为,的确令人不寒而栗。刽子手在肢解博斯塔尼时有没换位想过博斯塔尼被残酷折磨的感受?刽子手的人性为什么如此麻木?


作为心理学家、精神科学家,本文开头所说的西蒙成年后,花6年时间写下一本《恶的科学》,通过调查问卷、病例分析、神经学分析等科学工具,穿越善恶评判的语言迷雾,探求“恶”的发生逻辑,从而试图去回答:


 “人,为什么会忽视其他同类的人性?”


副标题: 论共情与残酷行为的起源

作者: [英] 西蒙·巴伦—科恩  

书中提出以“共情”(empathy)来重新思考恶:


当某人作恶时,他的共情遭到了腐蚀,共情水平较之常人要低很多,极端情况就是零度共情


共情是一种能力,它使我们理解别人的想法或感受,

并用恰当的情绪来回应这些想法和感受。

当人处于“零度共情”时候,就有可能产生“恶”。


零度共情到底是怎样的状态?没有共情意味着什么?

 

在盗贼从后面切下女人手指只为盗取钻戒的前几秒,他眼睛里看到的恐怕只有目标,那小小的东西,能为他换来几个星期的粮食。


挡在他和下一餐之间的只有那个女人的手指,所以它必须被斩断。那根手指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不便而已,冷酷的逻辑指向了唯一的方案:切断它。


女人的生命和感受在那一刻都不重要了,在那一刻盗贼的共情也就关闭了。


在零度共情的负面类型里,有极端残酷的人类暴行。


政治理论家汉娜·阿伦特曾用“恶之平庸(banalityof evil)”给出了最为有名的分析:


阿伦特曾在耶路撒冷列席对阿道夫·艾希曼(犹太人问题的最终解决方案、即种族灭绝计划的主要设计者)的庭审。在庭审中,阿伦特发现这个男人并不是疯子,和我们其他人没什么两样,他就是一个相当普通的人。

 

恶之平庸概念还列举了一些基本因素,“从众或服从”是其中一种,这也对应了一个事实:人类历史上的屠杀。


比如,有数十万普通的德国人在纳粹大屠杀期间做了共犯,但是战后许多人都不能以战争罪起诉,因为他们当时只在完成工作,只在执行任务要不就是只负责了整个流程中的一个微小环节,他们只是奉命行事而已。如此次“沙特15人暗杀组”在杀人时的麻木不仁,他们也在奉命行事。



来看看简化版的杀人链条:



A某:我只是有一张本辖区内的犹太人名单。我没有把犹太人抓起来,我只是应上级要求把名单交了出去。


B某:我接到命令到清单上的地址去逮捕这些人,并把他们带到火车站。我做的不过是这些。


C某:我的工作是打开火车的车门——就那么多。


D某:我的工作是引导囚犯上车。


E某:我的工作是关上车门,火车去哪里、为什么要去都不关我的事。


F某:我的工作只是开火车罢了。

(经过这些微小的环节,这根链条最后通向了……)


Z某:我的工作只是打开淋浴器,放出里面的毒气。


从A某到Z某,可能谁也不是毫无共情的人。在扮演完这个大事件中的小角色之后,他们照样回到家人身边表达爱意。


每个人加入共谋,可能都有不同的原因:有的人或许只是很高兴得到一份工作,生怕不遵守命令就被开除,还有人或许是怀有一种简单粗暴的民族主义信仰。无论个人出于什么理由投身这条序列,那或许都是一些平庸的理由。


因此,沙特刽子手们未必都是“零度共情”的人,但他们在实施行动的当时,的确关闭了共情。


这里涉及到一个人性的更深刻的问题:

 

如果人人都可能关闭共情,那人人都可能杀人吗

 

只有共情较弱的人才可能袭击另一个人或将他杀死。无论是预谋杀人还是临时起意的杀人案,这些行为的前提都是关闭共情,而关闭的原因可以是以上因素的任意一种。但其实大多数人都具备了平均值或平均值以上的共情强度,因此都不会做出这样的残酷行为来


共情腐蚀是世界性的重大问题,和我们生活环境的健康息息相关。家庭会因为共情腐蚀而分裂:兄弟不再交谈,夫妻相互猜忌,孩子和父母误解对方的意图。人际关系濒临破碎,使我们伤害彼此并挑起冲突。

 

“我们是一样的人,我们都失去了儿子,你的痛苦就是我的痛苦。”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两位父亲携手在全世界的清真寺和会堂中的演讲,虽然未能缓解巴以冲突的僵局,但也在世界范围内以呼唤共情的方式发挥着效力。 



【强烈荐读】奸夫宋喆的远大理想


有思想的新闻

关注华声社


更多文章


凌晨四点的江湖,丝毫不怕孤独

ICU里,那些见过死神的90后

83《射雕》为何动听又诡异【附翁美玲绝版翻唱】|深度乐理分析

范冰冰和她的9个男人

他花了12年证明:地球上肯定有个人和你长得一模一样

贪婪与野心|范氏家族的金钱帝国梦

深切怀念|臧天朔:五湖四海,儿女情长

出国游小心|做性奴,割器官,人贩子猖獗,每年250万人失踪

最新世界美人地图|其中没有一张网红脸

日本网站揭露人妻秘密,撕开婚姻的一万种不堪

单身女性调查:80%的人不结婚,是因为怕穷

美国对伊朗开火│中国迎来战略喘息

广 告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