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大暑时令|三忌,三宜,过好盛夏15天!

畅由乐享 2023-08-01

点击上方蓝色文字关注我们







一候腐草为萤

二候土润溽暑

三候大雨时行




      大暑,位于黄经120°,这天的太阳直射点位于N20°06′。从小满开始太阳直射点直射北纬20度以北地区已累计60天有余,相当于一轮甲子的日子。在这两个月的时间中,北半球的光能和热能已经累积到了最大限度,暑气已达到鼎盛,所以称之“大暑”。


    从大暑到立秋这段时间,往往是副热带高压控制我国最北的临界点,也是副高控制范围最大的时候,同时,西风带上的槽脊波动范围偏北,因此,我国大部分地区将在这段时间持续出现高温晴热的伏旱天气。


二十四节气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载:“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大暑,六月中。”暑,即炎热;大暑,指炎热之极。“斯时天气甚烈于小暑,故名曰大暑。”大暑相对小暑,更加炎热,此时正值“三伏天”的“中伏”前后,是一年中阳光最猛烈、最炎热的节气。大暑之时,烈日可畏,雷雨肆行,“湿热交蒸”在此时到达顶点。







节气介绍

二十四节气


“大暑处于三伏天的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日照最多、气温最高的时期,全国多地可能出现35摄氏度以上的高温天气,有些地方甚至会超过40摄氏度。”江晓东解释说,受副热带高压影响,我国东部晴天多,日照强,地面积累的热量达到最大,气温持续上升。此外,受夏季风影响,我国夏季空气湿度大,吸收热量多,人的体感温度更高。大暑时节我国北方进入雨季,黄淮、华北、东北南部等地进入主汛期,暴雨天气多发。

炎热的大暑是农作物生长最快的时节。农谚“稻在田里热了笑,人在屋里热了跳”说的就是此时的景象。江苏省农科院副研究员乔俊卿说,单季稻区的水稻在大暑的高温中茁壮生长,而双季稻区此时已到早稻收割、晚稻抢种的“双抢”时节,田里一片忙碌。



节气物候

二十四节气


一候腐草为萤

大暑时,萤火虫卵化而出。古人认为,董火虫乃腐草所变,萤火虫又名“烛宵”、“耀夜”,是大暑迎接立秋的诗意之虫,轻罗小扇扑流萤,萤火虫在静夜里穿梭时,其实凉爽的秋已经不远了。


二候土润海署

天气开始闷热,土地也很潮湿。海是湿,大署时,湿气浓重,湿热令人难耐。东汉刘熙的说:“暑是煮,火气在下,骄阳在上,重蒸其中为湿热,人如在蒸笼之中,气极脏也就称“龌龊热’。”


三候大雨时行

大暑时节,因湿气积聚而时常大雨滂沱,经常有大的雷雨。



节气民俗



送大暑船

    “送大暑船”是浙江沿海地区,特别是台州湾好多渔村旧时都有的民间传统习俗,其意义是把“五圣”送出海,送暑保平安。每年农历大暑期间,葭芷“送大暑船”民俗正式打出“渔休节”的旗号,活动搞得十分红火。四周的人们络绎不绝地冒着酷暑来到葭芷五圣庙,兴致勃勃地参与庙会活动。



过大暑

    福建莆田一带的人们在大暑节那天,吃荔枝、羊肉和米糟的习俗,叫做“过大暑”。荔枝含有多量的葡萄糖和多种维生素,营养价值高,所以吃鲜荔枝可以滋补身体。先将鲜荔枝浸与冷井水中,大暑节时刻一到便取出品尝。温汤羊肉是把羊宰后,去毛卸脏,整只放进滚烫的锅里翻烫,捞起放入大陶缸中,再把锅内的滚汤注入,浸泡一定时间后取出上市。米糟则是将米饭拌和白米曲让它发酵,透熟成糟。



吃仙草

    广东很多地方在大暑的时候有“吃仙草”的习俗。仙草又名凉粉草、仙人草,唇形仙科草属草本植物,是重要的药食两用植物资源。由于其神奇的消暑功效,被誉为“仙草”。其茎叶晒干后可以做成“烧仙草”,是一种消暑的甜品。



吃凤梨和半年圆

   在台湾有“大暑吃凤梨,大暑凤梨最香甜。”的民谚。另外农历六月十五是“半年节”,因为这是全年的一半,所以在这一天拜完神明后全家会一起吃“半年圆”。


大暑饮食

二十四节气


大暑前后,无论穷富,记得吃“1白1黄2绿”,应季而食,平安度夏!


饮食需谨慎

夏日饮食不宜过饱,只吃七八分饱即可,遵循“早上吃好、中午吃饱、晚上吃少”的原则。

少吃辛辣、油炸食物,不宜食入大量冷饮,以免损伤脾胃功能,应注意全面、均衡的营养搭配。



多吃苦味食物

苦味食物不仅清热,还能解热祛暑、消除疲劳。

所以,大暑时节,适当吃点苦瓜、苦菜、苦荞麦等苦味食物,可健脾开胃、增进食欲,远离湿热,预防中暑。

此外,苦味食物还可使人产生醒脑、轻松的感觉,有利于人们在炎热的夏天恢复精力和体力。



益气养阴的食物不可少

大暑天气酷热,出汗较多,容易耗气伤阴,此时,人们常常是“无病三分虚”。

因此,除了及时补水,还应常吃一些益气养阴且清淡的食物以增强体质。

如山药、大枣、海参、鸡蛋、牛奶、蜂蜜、莲藕、木耳、豆浆、百合粥、菊花粥等。





大暑养生

二十四节气


三忌

1、忌饮食过寒

有谚语说:“小暑大暑,有米不愿回家煮。”

大暑酷热闷湿,容易食欲不振,很多人想吃生冷寒食来开胃或祛暑降温。

但脾胃喜温恶凉,饮食过寒,会刺激肠胃引发不适,甚至是肠胃功能紊乱。

除此之外,寒气入体还非常容易损伤身体,让整个人变得倦怠无力。

2、忌运动过度

《素问》中说:“五脏化液,心为汗。”

出汗养阳,但如果运动过度,出汗过多,反而容易损伤津液和心气。

尤其是大暑时节,阳气旺盛,气血活跃,暑湿之气也容易在汗液增多时乘虚而入。

可以选择散步、慢跑、瑜伽、太极拳等等和缓运动,时间和强度以微微出汗最佳,切记不可大汗淋漓。

3、忌日晒过久

民间有:“一岁难过关,唯有三伏天。”

大暑正是中伏前后,最难熬的就是阳光最猛烈也最炎热。

外出活动时,可以穿防晒衣、戴遮阳帽防晒,最好随身携带藿香正气水、清凉油等药品,预防中暑。


三宜


1、 宜消暑清热

俗话说:“小暑大暑,上蒸下煮。” 

尤其是大暑节气,伏天烈日,高温酷暑,天地间如蒸似煮。 

一是要多喝水,防止高温脱水。二是清淡饮食,清淡饮食能清热、防暑、敛汗、补液,对身体大有裨益。三是坚持午睡,对恢复体力、赶走疲劳非常有效,还能增强免疫力,预防中暑。

2、宜调养心神

《黄帝内经》有云:“春主肝,夏主心,秋主肺,冬主肾。”

夏季主心,心属火,再加上天气湿热烦闷,人很容易心火内生,焦躁不安。

平日里也要合理安排休息时间,避免熬夜耗费心神,也可以多吃些小枣、莲子、百合等养心安神的食物。

3、宜祛湿除寒

大暑时节雨热同期,是一年中天气最热、湿气最重的时节。而人们长期待在空调房里,再加上吃冷饮冷食,更会造成身体湿寒。

所以,大暑节气养生保健的重点之一就是祛湿除寒。一方面可以多吃点祛湿食物,如红豆薏米水、百合绿豆汤等。另一方面可以常用生姜泡脚,帮助体内散寒,但水温不宜过高,排汗不能过多,否则容易伤气。



◇ 部分图片与文字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关注畅由生活的公众号选购精美礼品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