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期,美国的战争潜力有多强?
1787大陆制宪会议
孤立主义的历史在北美独立战争爆发前就已经存在,而到了美国建国之初,孤立主义便成为乔治·华盛顿、约翰·亚当斯、托马斯·杰斐逊等国父们的共识。
因为,此时刚独立不久的美国不仅对欧洲充满着鄙视,只想和欧洲做贸易,而且周围强敌环伺,英军仍驻扎在美国西部,法国则控制着密西西比河,采取孤立主义的外交政策有助于维护其国家安全。
除了强敌环伺,还有一点就是美国独特的地理环境,潘恩曾说:“地球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像美国这样幸福,其地理位置远离所有那些纷争不休的国度,除了与之通商外可以再无往来”。
得天独厚的地缘环境
在美国东西两边有浩瀚无垠的太平洋和大西洋为其提供天然屏障,而南北两边的邻居都对其构不成实质性的威胁。
正是由于如此特殊的地理原因,自独立后,美国很少受到欧亚大陆上历史激荡的影响。
而美国自恃有两大洋的庇护,可以远离国外的战争和冲突,这种外交政策直到19世纪末才发生改变。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美国一开始先向参战双方出售武器;3年后,直到齐默尔曼的电报被曝光,美国终于打破了政治平衡,最终选择参战,并以11万6516人的代价促成了一战的终结。
正是这场战争,美国第一次向世界列强展示了其战争的潜力。
1918年,美国费城海军飞机工厂内操作焊机的女工
参战短短一年内,美国迅速从工业国家变身为“国家工业”,扩大政府规模和权限,实施战争动员,让成千上万的美国妇女走入工厂生产战争所需要的物资。
战后,德国、日本等国的有关人物已经开始意识到,如果再爆发一次世界级的大战,要想达成既定目标,一定要在美国参战之前彻底终结战争。
一战后,德日意的法西斯们无比自信,因为他们看到在一战期间,美国国内坚持孤立主义的政治势力,让美国直到战争爆发后3年才参战,似乎只要在他们搞事的过程中,美国国内的孤立主义的政治势力,再延迟美国参战3年,他们就可以达成终极目标。
轴心国集团显然是自以为学到了稳住美国的“技巧”,于是,他们开始游说甚至收买美国的孤立派人士坚守中立,而这让孤立派人士非常受用,他们一直对美国未能从一战获得足够利益耿耿于怀,并促成美国在1930年代通过“中立法案”。
然而,法西斯可以游说政客,却不能阻挡美国民意的滚滚洪流。
德国闪击波兰,二战正式爆发
德、日的不断扩张深深刺激了每一个普通美国人的心,反法西斯声音逐渐占据美国舆论场的主流。时任美国总统的罗斯福开始采取绕过中立法限制的措施支援英国,同时在国会推动《租借法案》。
此时,尽管还有孤立主义者的反对,但1941年2月初的民調顯示,有54%的美國人支持《租借法案》。
1941年3月11日,经过参众两院共同投票通过的租借法案正式生效,它授权美国总统可以出售、转移、租借防卫物资给美国总统认为对美国国防至关重要的国家政府。
罗斯福总统签署《促进美国国防的法案》即《租借法案》
美国从一战结束以来积攒下的战略物资和军工实力终于大有用武之地了。根据《租借法案》,美国对英国援助从1941年到1943年分别是9.99亿美元、43.25亿美元、86.25亿美元,全部对英租借占总额的65%。
美国对苏联租借总额112.6亿美元,约占美国租借法案下全部对外援助额的23%。连斯大林都说,如果没有美国援助,苏联就会战败。美国对中国的租借总额从1941年到1945年共8.25亿美元,战后又援助了7.23亿美元。
二战期间,日本占领区
此时的日本占领了大半个东亚地区,到了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大部分东南亚国家也相继被占领(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尼、缅甸、老挝、越南、柬埔寨等)。这时的日本达到了占领别国领土范围的鼎盛时期,“大东亚共荣圈”似乎指日可待。
同时,面对日军在亚洲的节节胜利,其国内的民族主义气焰达到顶峰,许多日本普通老百姓都真心相信日本有实力打败美国,不再害怕美国为首的境外反日势力了。
1941年10月17日,天皇召见东条英机,任命他为帝国的首相,接替刚刚辞职的近卫文麿。东条英机一贯主张对美强硬,虽然当时美国石油产量是日本的500多倍,生铁20倍,铜9倍,铝7倍。
但在举国民族主义气焰高张的氛围下,对美强硬就是爱国,不需要任何基本逻辑支撑。而支持东条的日本“战狼”大多是出身寒微的中下级军官,文化水平不高,做事更加不会考虑任何后果。
1945年,日本本土准备“玉碎”的妇女
当时“沸腾”中的日本帝国上下并非没有“理性”的人。
比如:前首相近卫文麿虽然支持侵略,但坚决反对招惹美国,他清楚美国的实力,属于韬光养晦派。还有近卫文麿的老师,也是战前曾经统治日本政坛的自由派政治人物西园寺公望,从头到尾就反对日本发动侵略战争,再比如,日本海军大将山本五十六,不仅反对日本加入轴心国,更加反对日本对外发动侵略战争。
但是日本国内的激进势力,都是只顾眼前利益的人,一个个都不敢在“绝对政治正确”的民族主义浪潮中逆流而上,宁愿国家沉默,也不能先淹死自己,便无人发声。
偷袭珍珠港
1941年12月7日,在美国切断了对日贸易后,日本海军中的激进势力终于策划了偷袭珍珠港,拉开了与美国在太平洋上展开决战的序幕,但是,日本人很快就明白,他们的偷袭唤醒了这个星球上最强大的战争机器。
美国的战争潜力有多恐怖呢?
在兵员上:二战期间,纳粹德国从6600万人口中动员了1300万军队,占人口比例20%。苏联在生死存亡的关头从2亿人口中动员了5000万兵力,占人口的25%。而美国在本土没有受到战火波及的情况下,从1.45亿人口中动员了2000万军队,占人口的13%。
1941年的美国陆军只有几十万人,而到了1945年,美国陆军总人数达到了1300万。
二战时期的美国陆军
在军备上:1941年到1945年,美国共生产1740万支枪械,29万架飞机,8.6万辆坦克,6.45万艘登陆艇,1014艘大型驱护舰,155艘航母,203艘潜艇。巅峰时期每6分钟就有一条军舰下水,战争结束时还有57艘航母在建。
美国在二战期间不仅疯狂爆兵爆装备,而且持续不断的给盟国续命。
在援助上:1941年3月至1945年9月,通过《租借法案》美国向盟国运输了价值501亿美元(相当于今天的18000多亿美元)美元的物资。
其中:价值314亿美元(相当于今天的4180亿美元)的物资运达英国,价值113亿美元(相当于今天的1500亿美元)的物资运达苏联,价值32亿美元(相当于今天的426亿美元)的物资运达法国,价值16亿美元(相当于今天的213亿美元)的物资运达中国。
底特律的坦克工厂
同时,通过国家动员,美国全力开动生产机器,二战期间,美国的工业产值一度达到世界的40%以上,钢铁产量占世界的64%,石油产量占世界的70%以上。
看起来自由散漫的美国,一旦有了举国的共识,立马就可以组织起来对抗邪恶轴心,展现出的战争潜力让人恐怖。
而这一切,似乎都不在法西斯的预料之中。
(完)
作者简介:
完颜兀
历史研究者 政治观察员 经济学人
·近期好文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