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历史上的老赖:王侯将相欠钱可以不还吗? | 循迹晓讲

方生 循迹晓讲 2021-01-20



循迹晓讲

用文化给生活另一种可能


作者:方生

图片/排版/校对:循迹小编


全文约2100字,大约需要10分钟

本文首发于循迹晓讲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这两天听说一个新闻,一个小鲜肉最近查出来,他爸妈是老赖。


当年开发楼盘让人在他们那买房,等到钱交完了房子烂尾了,房主的钱要不回来。


▲某当红小鲜肉的“老赖”父母 图源于网络


为啥要不回来呢?都被这群王八蛋花天酒地了。


▲其父母共欠债12.3亿元,103次被列入失信人名单 图源于网络


说起这个老赖,那是从古至今都有,今天咱就来说说历史上几个比较有名的老赖。




01
春秋时代的老赖


说起历史上的老赖,可能第一想到的是三国时候,刘备借荆州,一开始跟孙权说我就是借用,过阵子就还你,这一拖就拖到没边了。


 图源于电视剧《三国演义》


当然了,这是三国演义里的桥段,真实历史不是这样。


不过在古代中国历史上,真有出现过像“刘备借荆州”这样的老赖行为,这就是春秋时期,郑国第一个国君郑桓公。


郑桓公是周幽王的亲叔叔,封地在首都镐京周围,当国君的同时入朝为官,管理全国的土地和户口。


▲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即可获得方生老师主讲的《春秋战国》音频专辑,更多知识专辑可以微信搜索程序“循迹讲堂,或者到各大应用商店循迹讲堂APP


郑桓公看见自己这侄子周幽王花天酒地又是不务朝政,太不靠谱,生怕自己的封国离镐京太近受牵连,就利用自己的职位之便把郑国远迁。


那么,迁到哪合适呢?郑桓公的下属太史伯对他说:“东有齐国,西有犬戎,南有楚国,北有晋国,他们将来都可能成为一方霸主,绝对不能往他们身边凑。

▲郑桓公(?-前771年),姬姓,郑氏,名友,周厉王姬胡少子  图源于网络


有一个地方离他们都远,又很安全,那就是洛邑以东黄河以南(就是今天河南新密、荥阳两个县级市附近)那里土地资源肥沃,也没有大国,可以安享太平。”桓公听完就问,即便是这样,那我过去直接占地这也不太合适啊。


太史伯又说:“这几个小国都是井底之蛙,贪图小利成不了什么气候,也没什么远见。你跟他们说周室恐有难,你这个当叔叔的想帮大侄儿挑块好地儿,安置点家财,他们也不会不同意。”


▲春秋初期的诸侯国  图源于网络


于是郑桓公就派自己儿子去跟这些小国说,那些小国都没怎么多想,就借给郑国十座城池,这也是郑国的发家之地。


等到后来郑国成了春秋小霸,开始四处征伐的时候,那几个小国纷纷过来认大哥,至于那十座城池,大哥喜欢就送你,还谈什么借不借的。


这种要地不还的老赖逼格太高,一般人玩不起,那平头百姓要是当了老赖,该怎么办呢?


02
秦、唐两朝如何处置老赖?


秦朝的时候,你要是因为欠钱不还被人告了,那当地官府就会下文书,催你还钱


你要是不还钱的话,就得收拾细软准备跑路,比如说从咸阳跑到洛阳,但前提是别让人知道,只要被人发现了,那洛阳官府还得问你,你欠那钱是怎么回事?到底什么时候还?


古代中国可是安土重迁,谁没事搬家玩,大部分人发现账赖不下去就乖乖还钱了,当然也有那楞种,耍光棍,我就是不还钱你能把我怎么着


▲云梦睡虎地秦简 图源于网络


这也好办,不还钱不是还有这人么,安排到县里去当苦力,这个苦力也不是白干,官府会发一笔特别微薄的工钱,而且不是给老赖,是给债主,什么时候老赖挣的工钱能顶账了,才能放老赖出去。


秦朝的这个规矩基本上被后世承袭下来,到唐朝还做了点补充,超过规定日期20天的,比如说好了10天还钱但这都一个月来还没还钱,债主要是告到官府,官府不由分说,先抽老赖一顿鞭子,抽的次数视欠账多少而定


这通鞭子打完,官府就会明令老赖,100天内还钱,如果到时候还拿不出钱,就判有期徒刑一年。


▲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即可获得方生老师主讲的《大秦帝国》音频专辑,更多知识专辑可以微信搜索程序“循迹讲堂,或者到各大应用商店循迹讲堂APP


等刑满释放以后继续还钱,可能有的老赖拿着钱以后都买房买地了,拿不出现钱,没关系,那就用家产抵债,要是家产也没了,老赖这个人和他家里的男性成员就得到债主家扛活,一天工钱折合三尺绢,还完为止。


03
王侯欠钱罪加一等


从宋朝到清朝,对于老赖的处理方式大概都是这样,只是每朝每代,他们在对于打多少下板子,判几年这个问题上做出些调整。


平民老赖大概是这样,那达官贵人要是也欠钱不还,耍臭无赖,能不能就没有惩罚了?


答案必然是否定的,汉朝刚建立的时候高祖刘邦大封群臣,其中一个叫陈涓的将军被封为河阳侯,这个侯国地盘不大,经济一般,就算是河阳侯自己,生活水平也没有多奢华,好在是陈涓苦日子过惯了,觉着现在挺好,所以府里的收入支出没什么问题。


▲刘邦(前256年 /前247年 -前195年6月1日),字季,沛郡丰邑人 图源于网络


过了十几年陈涓去世,他儿子陈信继承河阳侯的爵位,府里的收支马上就不一样了,陈信一个二代出身,没什么别的能力,就是喜欢享乐,天天开沙龙,办酒宴,生活十分奢华。


日子这么一过,家里的的钱可就不够用了,陈信说没事,出去借钱去,你想以他的身份这么一吆喝,谁敢不借给他?


更混蛋的是,陈信借钱就没想过要还,觉得自己在这一亩三分地手眼通天,谁敢跟自己过不去?


不过他没想到,人民的力量是无限的,真有人告他的状,诉状上达天听,汉文帝听说以后,立马夺去他的封国和爵位,堂堂二代出身的陈信,就因为欠钱把自己前途玩没了。


04
“烂大街”的雅利安人


那有人说我不欠自己人钱,我欠外国人钱,这样显着我爱国,应该就不会定罪了吧


▲广州十三行 图源于网络


也不是,清朝的时候只有广州十三行对外开放,这里的官员名义上也是不能跟外国人赖账的。


乾隆年间有一个姓严的官员就对外商下手,买了一大笔洋货,但就是不给钱,欠了外商将近30万两白银。


他本以为这事天高皇帝远,30万两放在大清国那还叫钱么,就没放在心上,可万万没想到那年,上头派人严查十三行的账本,查到这位严老爷恶意拖欠,最后把他革职发配到伊犁,还查封家产以充赔偿,几十年攒下的财富就这么一夜回到解放前。


当然了,别看这位严老爷这么惨,说实话这种情况在清朝很罕见,大部分都是上级来检查走个过场,外国商人来打官司根本没地方告状,要是投诉有门的话,英国也不至于发动鸦片战争。  


(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