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21年3月7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其他

回头看:歼-6真的是一代「神机」吗? | 循迹晓讲

威尼斯记者 循迹晓讲 2021-01-20


|循迹晓讲 ·用文化给生活另一种可能

|作者:威尼斯记者

|配图/排版/校对:循迹小编

|全文约8500字 阅读需要20分钟

|本文首发于循迹晓讲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作为一架服役时间长达半个世纪的战机,歼-6恐怕是贯穿了几代军迷都耳熟能详的存在,其在部分人心中的精神地位和感情,已经超然升华到了一种精神图腾的意义。


|歼-6可以说是两代中国人对于空军的第一印象 图源于网络


对于他们而言,如果说之后的歼-10是航空工业走向并驾齐驱的第一个里程碑,那歼-6就是一个开始。


但是,当我们去伪存真,扒开宣传机器描绘的层层画皮之后,这架战机身上所承载的一切意义和价值还是那么真实么?换句话说,这款战斗机的研制之路到底是“弯道超车”还是“弯道翻车”呢?

 

01

台海鏖战:空军急需新战机

 

随着韩战的结束,建立还不满十年的共和国空军已经在苏联的援助之下一跃成为世界上少数基本上普及了第一代喷气式战斗机并且有相关实战经验的空军。


在1956年更是借助着苏联的援助成功以米格-15和米格-17作为原型成功仿制了歼-5战斗机,并由沈阳飞机制造厂生产,在1957年下半年开始陆续进入了部队服役,并且在1958年2月首次取得了战果。


但是放眼世界航空领域,以米格-15/17作为原型的歼-5仅仅是跨音速喷气式战斗机,美苏早已经跨入了超音速战斗机的领域,比如苏联的米格-21和美国的F-104。


与这类的飞机相比,歼-5有着一代的代差,更何况两者分别于1956年6月14日和1954年2月7日首飞,甚至要早于歼-5首飞的时间,于是,歼-5成为了一架从出生起就已经落伍于时代的战斗机。

     

|歼-5从服役的那一刻开始就落后于时代 图源于网络

 

但是当时共和国所面对的空防态势的压力却是刻不容缓,在韩战结束之后,空防的重心就从北方转向了东南沿海,防御海峡对岸空军的侦查行动以及在沿海进行争夺制空权的空战。


由于金门炮战的进行,美军于1958年开始向中华民国空军交付F-100超音速战斗机,此时共和国空军装备的歼-5在与F-86的交战中尚且讨不到什么便宜,甚至在与首次装备了AIM-9B响尾蛇导弹的改进型F-86战斗机的空战中被狠狠地打了一闷棍。

 

|在温州湾空战首次遭遇响尾蛇导弹的歼5蒙受了惨重损失 图源于网络


就更不要提去对付性能远在F-86之上的的F-100了,在接装F-100之后,国军的飞机甚至敢于直接深入福建腹地和大陆沿海的重要城市进行侦查和骚扰,空投宣传品和“慰问品”(主要是糖果和香烟饼干等,看来是抓住了大陆当时经济极度困难和生活用品严重短缺的弱点)。

 

|中华民国空军的F-100战斗机 图源于网络

 

由于F-100速度快,往往这边刚刚起飞飞机拦截,那边就已经不见了踪影,沿海的空防局势可以说是急转直下,在群众之中影响也非常恶劣,福建的老百姓甚至说“福建的地面是共产党的,而天空是国民党的。”


虽然早在1957年12月的时候,北京就向军方针对台海的局势下达指示,要求空军战斗机和地面高炮部队密切配合“全力以赴,务求全歼来犯之敌”。


|密集调往台海前线的歼-5战斗机,但是这并没有改善当时紧张的局势 图源于网络


可是说的容易,新生的共和国空军面对美国人训练培养出来而且已经久经战场考验的中华民国空军,既没有先进的战机,也没有人员素质上的优势,这样的命令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后续的发展,也恰恰证明了这点。


所以空军多次要求争取获得新式战机来与F-100抗衡并彻底压倒F-86。

 

02

“大跃进”下的阴影:歼-6初期仿制彻底失败

对于台海的紧张形势和空军急需新式战机的需求,在1957年十月份,经过谈判争取,苏联已经正式签订了技术转移协议,向中方移交了米格-19型战斗机的生产图纸和技术资料,并且派员协助建设米格-19型战斗机的生产线。


米格-19战斗机属于第一代超音速战斗机,1953年9月18日首飞,在当时属于较为先进的一款战斗机。沈飞在接到图纸和设备之后,从1958年年初开始了对米格-19型战斗机进行仿制,代号“东风103”,取东风压倒西风之意

 

|苏联米高扬设计局设计的米格-19战斗机是苏联第一代超音速战斗机  图源于网络


但是也就是在同一年,风狂雨骤一般的“大跃进”运动席卷全国,东风103项目不可避免的受到了影响。


在“高效率高指标”的重压之下,居然在苏联的图纸和设备图样技术模板均未到齐,苏联的技术专家也没有到位的情况下仓促开始了试制生产,静力试验的飞机刚刚达到了设计要求,也并没有进一步的进行实验,就仓促的开始了下一步工作。


而原型机提前任务指标更是要求在139天内首飞成功,并于1959年4月26日通过了国家的检测验收,同意转入批量生产,此时距离东风103开始仿制仅仅过去了一年多的时间,这架飞机,就是未来的歼-6甲。

 

|试制成功的东风103型战机,也就是未来的歼-6甲 图源于网络

 

到目前为止,一切都显得那么的顺利,在先进理论的正确带领下,中国航空人再次创造了可以说是世界瞩目的奇迹,就连各位领导干部都惊讶于沈飞的广大航空人的冲天干劲,对于工厂热火朝天的气氛和取得的成绩表示了嘉奖和赞赏。


而沈飞上下也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之中,他们似乎都已经看到新式飞机横扫台海将那些F-100像扫除一切牛鬼蛇神一样扫进海峡里面的场景了,但是这一切,真的会那么顺利么?


早在东风103还没有首飞的1958年9月20日,一机部党组就发来了电报,要求沈飞务必在1959年4月之前向空军交付40架东风103型战机,四局则是进一步的加码,要求在1959年8月之前交付75架战机。


在和平年代而非战时必要的情况下,原型机别说首飞,甚至总装还没有完成,就仓促下达量产订单,放眼世界航空工业史,从来没发生过这么疯狂的事情,但是在轰轰烈烈的“大跃进”运动的衬托之下,这似乎也不算什么了。


不科学的事情还不止这一件,就在东风103正在进行紧张试制的时候,空军却突然更改了之前提出的要求,认为根据当前的形势,已经不需要更多的东风103战机了,却反而提出急需大量的米格-19S型的仿制型(东风103的原型为米格-19P型,是全天候型,而S为昼间型)。

 

|米格-19S型属于昼间型战斗机 图源于网络

 

沈飞不得不在已经不堪重负的情况下仓促立项东风102项目,由于没有购买米格-19S型的全套图纸且考虑到两个子型号之间的差距“似乎不是太大”,决定在东风-103的基础上参照米格-19S型的样机进行改进试制,能照搬的的就照搬,不能照搬的再进行测绘,中间各种违背科学的事情可以说是车载斗量。


最离谱的是为了赶进度且认为没有必要,整机并没有再一次进行机体强度的静力测试,只进行了火箭弹发射架的静力测试和航炮实弹射击对承力结构的耐受性测试。

 

|沈飞的歼-6生产车间 图源于网络


在这样充满了朝气“大干快上”风格的环境下和指导政策下,东风102居然仅仅用五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设计工作,在1959年2月经过了国家的验收,同意投入样机试制并且快速地投入生产,同年9月30日由试飞员吴克明完成了原型机首飞。


自然,和东风103一样,东风102也接到了提前投产的命令,在1958年底的时候四局向沈飞下达命令要求在1959年8月之前交付51架战机,1958年12月16日的时候更是要求沈飞在1959年一整年里面交付291架该型战机。


这种无视科学的现象在这个年代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不过任何的错误的执行者,他都是有一本账的,这一旦之后出事了,账都是记在那里的,别看下指标的时候闹得欢,开始生产之后就全都要拉清单。

 

|总装完成的东风102战斗机,该型机是在极其仓促的环境下完成的 图源于网络

 

这两型飞机的量产,从一开始就处于一种可以说是在世界航空工业史上面都是前所未见的无序和混乱状态之中,按照计划应该在1959年4月之前交付的40架东风103型机,即使是以最乐观的估计,满打满算也只有五个月的时间。


这种完全无序的生产计划破坏了科学生产的规律,批量生产该型机所必要的01批工艺设备7116项,由于缺少材料等原因,只制造出来900项,占所需总数的12%


此外,生产如此大批量的飞机,需要数量巨大的原材料,而令人瞠目结舌的是,这些完全都没有备齐,至1958年11月22日,尚缺钢材520吨,制造铅锌模使用的铅缺少100吨,锌缺少130吨,锑缺少90吨,工厂面临的压力可想而知!


此外,因为之前快速试制导致工艺装备和专业器材完全跟不上,其工艺装备和零件没有经过小批量生产和检验就仓促地转入了大批量生产,造成了极其严重的质量问题。


例如承担了发动机生产的黎明厂,在进行发动机产品抽检的时候,一台发动机610个零件,合格品仅有82个,超差品却有102个,报废品甚至高达280个3年中生产的发动机,没有一台是合格品,1959年勉强交付40台,即使是降低了一半寿命使用,仍然无法保证使用安全,部队怨声载道。


|滞留车间的大批机体,因为缺乏零件和产品不合格而无法交付 图源于网络


飞机本身的生产也是奇闻百出,比如镁合金零件的热处理保温时间,按照苏联的工艺规程需要13-14个小时,沈飞自己编写工艺规程的时候不经实验就改为11-13小时,实际操作的时候居然改成了8-9小时


在极左思潮的影响下,“拔白旗插红旗”和“生产翻翻”的活动如火如荼,有些零件在完全忽视工艺规程的情况下生产,甚至翻了30倍的产量


可是这样的零件完全无法使用不说,由于某一类零件可能数量不足,而某一类又严重过剩,过剩的零件胡乱堆放在厂房里面,造成了严重的划伤,有些订购的成品零件也在放置中报废。


大量缺乏零件不能出厂的飞机机体满工厂都是,停在车间和试飞场平台上面,飞机厂一度变成了养鸡(机)场。


1960年12月20日,被各种问题搞得灰头土脸的沈飞向四局要求停止东风103的生产,重新试制米格-19型战机,随后四局向中央汇报了情况,空军司令部在1961年初批复同意,东风103即告完全停产。

 

|东风102和103失败之后,幸存的原型机进入了航空博物馆,也让我们得以亲眼见证那段历史的产物 图源于网络


同样多灾多难的东风102在试飞结束后被命名为59式战斗机,结果从一开始就出现了严重问题,之前没有进行全机静力测试的隐患终于彻底爆发了出来,实际生产出来的飞机强度仅及设计指标的86%,强度不足导致飞机飞行中抖动剧烈,飞行品质极差,连基本的飞行安全都难以保证;生产质量就不用说了,在机炮射击测试中甚至震掉了座舱盖。


由于严重的质量问题,东风102(59式)战斗机最终被军方彻底放弃,无疾而终。

 

至此,沈飞对米格-19战机最初的仿制完全失败,雄心壮志的弯道超车变成了彻彻底底的弯道翻车。


虽然在荒谬不堪的“大跃进”运动过后经过整顿和重新仿制复产,最终仿制成功的歼-6甲在1963年底开始量产并交付部队,但是距离东风103项目开始,已经过去了整整六年的时间,在那时就已经不算是最先进的米格-19的设计现在已经完全落伍,歼-6继歼-5之后又成为了一架从服役的时候就落后于时代的战机。


|国军装备的F-104型战斗机 图源于网络


而立项时的主要假想敌F-100在美军早已退出一线,对岸空军也已经在1960年5月接收了首批F-104战斗机,开启了国军的F-104时代,

 

这型最大速度达到了2.2马赫的战机对比歼-6已经再次领先了整整一代。


|于1958年5月27日首飞的F-4 图源于网络


并且在1967年1月13日的“一一三”空战中以2:0击落两架歼-6的战绩结束了国共双方的最后一次海峡空战。


更加耐人寻味的是,1958年5月27日,当沈飞正在因为一边试飞一边开始量产的问题被整的焦头烂额的时候,美国空军划时代的F-4战机首飞成功。

 

03

艰辛探索时期冲击下的歼-6与沈飞


好景不长的是,就在恢复试制和生产秩序,歼-6开始量产交付部队仅仅三年不到,1966年6月3日,“艰辛探索时期”的风暴就全面波及到了沈飞,让正在量产和改进歼-6并且已经开始仿制歼-7(以米格-21F-13作为原型)的沈飞再次蒙受了惨重的损失,也使两年多以来逐步恢复起来的各种规范制度再次归零。

 

|轰轰烈烈的运动不仅将中国拖入了一场深重的灾难中,也将全球的左翼团体拖进一场政治风暴 图源于网络

 

就像是早就商量好的一样,截止到当天下午2点,沈飞内部突然贴出来了7674张各种大字报,矛头直指各工厂的领导,很快就有130多人被以各种罪名揪出来批斗,并有四人自杀身亡。


到了1966年12月初,各个厂就已经有90多个各自为政的派别,各派之间不仅相互攻击,而且武斗。


作为军工厂,在之前全民备战和大练民兵期间勒紧裤腰带囤积在厂里面的大量武器装备既没能“打倒美帝野心狼,消灭苏修集团”又没能“消灭蒋伪残匪”,倒是在各“造反派”之间的武斗中找到了自己的最后归宿。

 

|荷枪实弹全副武装的红卫兵和造反派 图源于网络

 

当然,作为典型“黑五类”的厂内各部门领导自然是“优待”对象,揪斗之后戴高帽游街,然后直接吃上一发甚至可能是由自己的配枪里面射出来的花生米作为人生的最后终点。


在这样混乱的状况之下,科研和生产的进度可想而知,尤其是在次年1月7日,一派“造反派”直接查封了厂党委并且抢走了全厂上下所有的公章,并且占领了财务部门,由他们来管理厂内的财政支出之后。


随后又夺取了全部行政部门的职权,并且将全厂上下几乎所有的技术人员都当做“走资派”和“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来批斗和游街,然后“公审”,轻者开除党籍罢官拘禁,遭到了各种非人的虐待,重者就直接去向那些先走一步的领导们申明自己的冤屈去了。在这样的情形下,全厂的组织生产瞬间就进入了完全瘫痪的状态。

 

|沈飞112厂第七任厂长陆纲,于1967年11月5日被迫害致死,终年54岁 图源于网络

 

在新建立的“沈飞革委会”的领导之下,新定型的歼-6III型在未经过全部验收检验项目,甚至没进行完全部试飞项目的情况下就被仓促的定型投产。


1969年10月11日,首架歼-6III型机(3639号)在北京南苑机场为领导做了飞行表演,时任空军司令吴法宪看到飞机连续翻了两个筋斗之后,便说“这个飞机可以打遍天下”,在仅仅根据机组和各空、地勤的初步印象和对性能的分析之后,就下令要大规模的投产,张嘴就要沈飞立刻量产200架装备部队使用。


|时任空军司令员吴法宪,他的错误指示进一步的加重了歼-6III战机的各种问题 图源于网络


甚至还鼓励沈飞不搞产品质量的整顿,要求动员全部人员大倒班,月产100架,生产出来的飞机不必等待试飞合格,只要推到了试飞站,就算完成了任务,甚至说出了诸如“多生产一根烧火棍也是好的”和“只要你们生产出来,我就叫空军验收”这样荒谬透顶,甚至可以说是完全不应该从一个空军司令嘴里面说出来的话。

 

1970年,根据吴法宪的命令和三机部下达的生产计划,沈飞开始了歼-6III型的量产工作,在“歼六万岁”的口号鼓舞下,沈飞不到半年的时间里面就生产了300架歼-6III型,乍眼一看那真是成绩斐然啊!


但是这批飞机在交付部队之后却出了大乱子,根据部队接收使用之后的反馈来看,这型飞机纵向稳定性差,操纵过于灵敏,飞起来不断地发生震动,后机身温度过高而且机尾罩材料不合格多有烧坏的发生,最为离谱的是进气道大量脱落铆钉,被吸进发动机后造成了损坏,襟翼滑轨经常发生开裂和变形。

 

|装备部队的歼-6III型战斗机,该型机很快因为各种问题而被迫停飞 图源于网络

 

目前已经交付的飞机不得不全部停飞,严重的影响了部队的战备和训练,当时中苏两国交恶,双方甚至在边境地区发生了武装冲突,全面战争一触即发,部队处于紧张的对苏联备战状态,在这样的时候几百架刚刚装备部队的新锐主力战机竟然全部停飞,这时候一旦发生意外情况,后果可以说是不堪设想。


更有甚者,在1971年4月,援助巴基斯坦的歼6先后造成两起一等事故。由于发动机断轴事故摔死了巴基斯坦一名高军阶的资深飞行员。


愤怒的巴基斯坦方面要求中方大使出席葬礼并且为亡者抬灵


驻巴基斯坦大使紧急请示,周总理批示“赔偿损失、彻底解决事故”,叶剑英元帅批示“严惩凶手”。本来是皆大欢喜的对外援助演变成了双方都下不来台的一场悲剧,更是严重的影响了彼此之间的互信。

 

|由于印巴战争期间美国对巴基斯坦实施军事禁运,巴基斯坦被迫采购歼-6战斗机,图为巴基斯坦空军的歼-6战斗机 图源于网络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仍然在于疯狂的政治运动带来的巨大冲击对于沈飞和生产工厂的影响,在沈飞革委会领导沈飞之后,原有的技术验收和检验机构全部被取消,技术检验人员被当做“资产阶级管、卡、压的活阎王”和“刻骨反对无产阶级专政的反革命”被批斗和下放“劳改”


直接导致了生产出来的产品合格率下降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各种铆接合格率高的只有50%左右,差的竟然达到了20%平尾助力器支臂擅自更改工艺,100%出现冰糖断口,疲劳强度应该达到三万次,结果九千次就断裂了;装配完的飞机多余物层出不穷,经常带着螺丝刀和扳手钻头之类的东西就飞上了天。

 

|沈飞的车间中正在组装的歼-6III型战机,该型机的生产过程中出现了严重问题 图源于网络

 

管理混乱使得原材料的进货也出现了严重问题,完全取消了入厂复验的流程,大批不合格材料流入工厂,投料发现材质问题甚至查不到批次批号和炉号。


如1971年8月12日,在援外的5323号歼-6飞机上发现20框轮缘裂纹,原因是用新材料电镀过程中产生氢脆所致。这涉及537架飞机需要分解排故,其中300多架交付部队,分布全国各部队,全部需要停飞检查,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更有甚者是在生产之中随意更改生产图样,以“老工人师傅的意见”和“三结合讨论”为借口,谁想怎么干就怎么干


1971年1月20日,歼-6III型飞机4841号机在试飞站进行地面试车时,发生原结构与新结构连接的小三角处壁板破裂,大量燃油从进气道吸入,引起发动机起火,造成全机烧毁。


同月25日,空军12师的歼-6III型飞机4706号机也发生全机烧毁的严重事故。经查,这两起重大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沈飞错误地将进气道壁板双层结构改成单层结构,使得15框薄弱区撕裂,造成油箱破损,燃油起火。


这个修改涉及到了已经交付部队的216架飞机,不得不全部返厂检修,很多部队的训练一度中止。

 

|艰辛探索时期的空军装备的歼-6战斗机,可惜上面的这些斗志昂扬的口号并不能让有严重制造缺陷的飞机飞起来 图源于网络

 

这次混乱波及的范围和时间都是前所未有的,全部恢复研发和生产秩序恐怕是那场波及了全中国的混乱和无序结束之后的事情了。


在这史无前例的混乱之中,歼-6受到的影响只是那疯狂的岁月造成的无数惨剧之中的沧海一粟而已,仅以沈飞来说,仿制歼-7和试制歼-8I的工程也都受到了巨大的波及,而对于沈飞的系统摧毁和航空工业的整体破坏效果,今天仍然在不断地延续和显现。


|分别于1972年和1974年首飞的F-15和F-16,她们的首飞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 图源于网络


而且更加不能被忽视的是,在中国的航空工业和空军这接近二十年的倒退之中,世界是在不断的前进的,1972年和1974年,F-15和F-16分别首飞成功。

 

这两款飞机是美国人吸取了越南战争的经验教训之后承载着自己对于新一代战斗机的希望的杰作。


|贝卡谷地空战中猎杀米格21的以色列空军F-16战斗机,此时米格-21的仿制型歼-7尚未完全解决各种问题实用 图源于网络


她们的出现彻底改变了空战的面貌,把高空高速至上理论彻底扫进了历史的垃圾桶,开启了战后第四代战斗机的时代,并且在数年后的贝卡谷地之战横扫了领先了歼-6整整一代的米格-21和米格-23,创造了82:0的空战神话。


而这时,歼-6III仍然作为空军的绝对主力在量产和服役之中。


结语


歼-6的种种故事,其实再次说明了航空工业只有脚踏实地的一步步发展漠视科学和搞经验主义想当然只会演变成一场灾难,而且更是绝无弯道超车这种美事的可能,强行追求弯道超车只能演变成弯道翻车。


2010年6月12日,各型号的歼-6战斗机正式退出共和国空军的装备序列,结束了其长达五十年的服役史,而其母型米格-19和假想敌F-100都早已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从其原产国退役。


|今天陈列在中国航空博物馆的歼-6家族,他们是那段泼涛汹涌的岁月的最佳见证人 图源于网络


这与其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不如说是一种悲剧,换而言之,如果有更好的战斗机,谁还会去选择歼-6呢?


然而时至今日,仍然有后人抱着歼-6至上的神话不放,甚至于对那段疯狂的年代颇多怀念,对于这种言论,除了反智的评价外,也更多地只能是感慨和一声叹息了吧。


(END)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清缅战争:盛世乐章中的刺耳旋律 | 循迹晓讲


圣诞节:即便爆发战争,人们也要过节!| 循迹晓讲


格拉古改革:践行民主为何会演变成暴力仇杀?| 循迹晓讲


虎兕出柙:为何一场瘟疫就让罗马帝国由盛转衰?| 循迹晓讲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