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巨兽先锋:萨珊波斯的战象部队是“鸡肋”兵种吗?| 循迹晓讲

Heinrish 循迹晓讲 2021-05-08

|循迹 · 用文化给生活另一种可能 


|作者:Heinrish

|配图/排版/校对:循迹小编

|全文约6000字 阅读需要15分钟

|本文首发于【循迹晓讲】公众号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最近,由彼得·杰克逊拍摄,荣获17项奥斯卡金像奖的史诗级系列电影《魔戒》(The Lord of the Rings)在国内影院重映。


一定要在影院看一遍 


可以说,19年前上映的《魔戒》系列电影给当时那批中国观众带来的,不仅仅是视听影像上震撼,更是为一些人打开了西方奇幻文学的大门。


此外,影片中的一些特殊兵种更是为影迷们所津津乐道。


◎ 索伦的猛犸部队


例如,在《指环王》第二、三部中出现的,魔王索伦麾下的哈拉德林人猛犸象兵。这支“特种部队”在帕兰诺平原,一度让勇猛彪悍的洛汗骑死伤重。


事实上,象兵不仅是奇幻文学作品里的宠儿,在历史上,象兵也曾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今天,笔者就来聊聊萨珊王朝的战象部队。


◎ 历史悠久的萨珊战象


对古代军事感兴趣的朋友都知道,在冷兵器时代的陆军可分为步兵、骑兵、工程兵等几大兵种。


从高原极地、森林草原到沙漠戈壁,虽然古代国家的具体军队组织各有各的特征,但按其本质都可以列入以上几大兵种内。


不过,处于热带或亚热带的不少国家还有一个其它地区不具备的特殊兵种——战象


事实上,在有大象分布的所有热带亚热带地区,几乎所有包括埃及、努比亚、迦太基、印度和东南亚在内的文明国家均很早意识到这种巨兽在军事上的价值,是以竞相将其驯化成用于战争的武器。


不仅自己如此,它们的上述行为还很快被周边政权纷纷效仿,即使许多并没有大象栖息地的国家,也都千方百计地将之引入,组成能够称雄一方的巨兽武装。其中最为典型的一个,即为赫赫有名的萨珊王朝。

 

◎ 现存地球上的三种大象

 

在历史上,波斯人很早就在部队中部署过战象。


著名历史学家阿里安提到,公元前330年堪称惊天传奇的高加米拉之战爆发前,阿契美尼德末代国王大流士三世从印度引进了15头战象,并在布阵时把它们安排在皇家骑兵中队之前,用以贴身保护至尊的万王之王。


但它们显然没有在战斗中表现出应有的价值,以至于阿里安仅仅用一两句潦草的“被俘获”结束了对它们的描述。


另外一位古典历史学者库提乌斯也称,当亚历山大大帝兵临苏撒城下之际,该城守将为了向他示好,同样献上了12头大流士从印度进口并暂时寄放于此的大象


这些记载表明,早在亚历山大大帝东征之前很久,阿契美尼德国王们就有从印度进口战象的传统,甚至有可能追溯到公元前6世纪末大流士一世远征印度之时。

 

◎ 高加米拉之战

 

虽然看似辉煌的阿契美尼德王朝并未维持多长时间,但使用战象的习惯却被它的征服者保留下来,而且还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希腊化初期,见识过巨兽威力的几乎所有继业者都大力组建属于自己的大象部队,其中尤以占据亚历山大帝国大部分疆域的塞琉古王朝为最。


公元前305年,叙利亚王国的开国君主塞琉古一世以割让印度河以西广大领土为代价,从孔雀王朝国王旃陀罗笈多一世手中换取500头战象。由于这些武装巨兽随后在他与其他继业者的战争中派上了巨大用场,因此从印度进口大象就成为该王朝的国策。


更有意义的是,塞琉古王朝不仅引入陆地最大动物进入军队服务,还大量招募来自南亚次大陆的驯象师和象倌,进而在本国对大象形成配种、繁育和训练的一条龙流程,极大满足和充实了军队的需求。

 

◎ 旃陀罗笈多一世用500头战象换取塞琉古图中红线内的领土

 

十分看重战象价值的塞琉古王朝引入大象不是什么稀奇之事,但继其之后统治伊朗高原的帕提亚人也做过类似举动就堪称百年难遇了,因为在人们的印象里,阿萨西斯王朝一向被视为以骑兵立国,战象完全不可能有立锥之地。


确实,我们很难从帕提亚军队中看到战象的踪迹,但并不代表大象就此在伊朗地区消失。


罗马历史学者塔西佗与狄奥都曾指出,公元62年,在朗代亚之战获胜后,帕提亚国王沃洛吉西斯一世曾骑在一头大象背上,向战败投降的罗马军队耀武扬威。成书于阿萨西斯时期的伊朗文学作品《扎里兰经》,也绘声绘色地描述过彼时伊朗军队使用战象与东境蛮族作战的传奇经历。


从以上案例中可以发现,尽管帕提亚人的确并不看重这些巨兽在军队体系内的作用,但他们至少保留了后者于王室仪仗的象征礼节,而这也意味着源自前朝的那一套成熟训练大象流程依然在发挥功效,并未随着马其顿人的被逐就销声匿迹。

 

也正是因为上述流程成为萨珊王朝战象复兴的基石。由于位于印度与美索不达米亚的中间地带,作为萨珊家族发祥地的波西斯/法尔斯一定保持着更多训练大象的传统,因此也必然比帕提亚人更能发现战象的军事价值。


◎ 乘坐战象指挥军队的沙普尔


事实上,阿萨西斯国王们使用大象作为王室仪仗的习惯,很有可能就是从当地西传过去,概因波西斯各地君主坐骑大象的行为十分普遍。


中世纪著名伊朗诗人菲尔多西就曾于文学名著《列王纪》中,写过萨珊王朝始祖萨珊骑白象接受万民致敬的祥瑞场面。毫无疑问,得益于以上深厚的进口和驯象传统,阿尔达希尔才能在刚刚立国之际就组建出一支规模不小的象兵来,有些传记文学甚至称其在入侵罗马美索不达米亚的战争中,出动过700头战象。


虽然该数据显然属于极端夸大,但也表明波斯人能随时拉出成建制的战象部队——因为如果没有经久流传的熟练经验,他们绝无可能做到如此地步

 

◎ 萨珊战象的防护力


早期的战象装备并不精良,也缺乏必要的防护手段


比如阿契美尼德王朝就直接雇佣印度士兵来指导大象行动,后者一般选择2-4人与一头大象搭配,并由最重要的象倌手持象钩来控制坐骑的行进方向,其他战士则坐在象背上向敌人射出箭矢或抛掷投枪。


◎ 阿契美尼德王朝曾使用过的早期印度战象


由于绝大多数早期战象并不披甲,从而导致这些巨兽极易受到来自敌方的锐器攻击。不过,随着技术的发展,战象装备也逐渐得到改良。


希腊化时代,马其顿人已经开始用铁链将木塔加装到象背上木塔四周挂上盾牌作为护具,战士则站在塔中,或持矛刺向近身肉搏的对手、或拈弓搭箭远程集火敌人。


大象的护卫同样也被极大加强,诸如头部、腿部等易受攻击的部位都加装了护甲,就连象牙上也装配了铁制尖刃,是以无论防护还是进攻都能发挥出远强于早期的冲击和杀伤效果。

 

◎ 希腊化时代塞琉古王朝使用的印度战象

 

而萨珊王朝军队中使用的战象就是这种改进后威力大增的类型。


他们显然继承了塞琉古诸王的政策,持之以恒地从南亚次大陆进口亚洲象;而且相比其前辈,他们更加注重对战象士兵的防护


公元363年,入侵巴比伦尼亚的“背教者”朱利安曾观察到,波斯战象背上的塔楼已由希腊化时代的木制改为铁制作者注:萨珊战象塔楼并非一直是铁制,公元 6世纪时就曾再次变回木制,或许是装备成本过高之故。),连站在塔内的弓箭手也都全副武装,波斯人如此改装显然是为了更好地防御罗马人近距离的标枪攻击。


◎ 萨珊王朝使用的印度战象


不仅如此,他们很可能也同样引进了印度诸邦对战象的护卫策略:一头在战斗的大象周围往往会布置15名步兵和5名骑兵,借以保护容易遭受伤害的象腿和肚子。


更奇妙的是,萨珊王朝的高级指挥官还能灵活地根据不同战役模式来改装象塔,比如尼西比斯城主教沃洛吉西斯曾报告,当公元350年沙普尔二世围攻该城时,他注意到部分波斯战象背上的塔楼被拆除,且重新组装为能够攻击城墙的各种中小型机械投射武器。

◎ 萨珊战象的别样作战模式


一般而言,战象巨大的体积显然是用来冲击敌方阵型的绝佳利器,诸如印度各邦、迦太基、希腊化国家都曾使用这种传统战术来突破敌人的密集战阵,然而萨珊王朝的做法却似乎与他们都不一样。


至少在面对罗马人时,他们并不特意追求将宝贵的巨象用于侧翼包抄或中央突破,而是把它们放在一个谁也没有料到的地方——预备队


正常情况下,只要部队两翼的具装铁骑和弓箭手出色地完成包抄敌军的任务,战象预备队就会向被包围在口袋中的对手发动最后一击。即使友军开局遭遇不顺,战象部队也能适时出击帮助前者解决挡路者的顽抗。


如此布置或许是出于避免这些巨兽过早出击被惊扰后反而损害友军的顾虑,毕竟,战象遭敌袭受惊后踩踏本方的战例在历史上数不胜数。


萨珊军队将战象当预备队使用的最经典一战发生于公元591年的巴拉拉图斯河畔。


当时,萨珊篡位者巴赫拉姆·楚宾为了对抗国王科斯洛伊斯二世与东罗马的联军,曾出动象兵预备队攻击联军右翼的亚美尼亚和东罗马骑兵,一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只不过碍于本部出击的左翼在追击中与中央脱节,才被抓住机会的对手一击突破。


饶是如此,比起其它溃逃的步骑兵,他的战象部队还是战斗到了最后一刻,可谓虽败犹荣。

 

◎ 公元363年夏的泰西封之战,波斯人同样把战象当预备队使用

 

波斯人还十分怪异地把战象当作伏兵使用。


公元363年6月26日,“背教者”朱利安在率军回程的路上经过一处崎岖山地时,遭到早已埋伏于道路两旁高地上的波斯军队攻击。历史学家阿米安告诉我们,萨珊战象依托居高临下的地理优势,很好地遮蔽了自己庞大的身影,因而没有被罗马人提前发现,是以它们的突然降临也让后者措手不及。


◎ 公元363年6月26日萨马拉之战朱利安战亡


许多骑兵坐骑都因无法忍受大象难闻的气味而拒绝出征,唯有轻装部队冲上前去顽强抵抗,并通过猛劈它们的腿脚和肚皮迫使后者转身逃跑。但对罗马人而言不幸的是,他们那闻讯前来指挥的皇帝由于没有穿戴盔甲,而被一个不知名波斯士兵投掷的矛枪刺中,当即受到致命创伤。


有趣的是,波斯战象们似乎知道敌方有重要人物坠马,阿米安描述当时它们缓慢地移动身躯,并张开耳鼻对罗马步骑进行恐吓。此战罗马人虽然损失轻微,却因皇帝重伤致死影响了随后的整个战争结局,波斯战象在其中的作用也因此凸显无疑。


没有它们的冲击掩护,恐怕那位不知名的波斯士兵也没有机会掷出关键性的一击,尽管波斯人自己也付出了2名高级指挥官、50名贵族将领以及大量士兵被杀的代价。

 

◎ 萨珊战象的高光时刻


当然,萨珊王朝的高级军官们还是十分注重战象的其它两个传统功能:担任指挥官坐骑和攻击堡垒


由于大象的身高优势,可以提供给指挥官一览战局的重要价值,从而让后者能及时向交战部队做出相应调整。比如,作为公元484年的赫拉特之战的指挥官,国王卑路斯一世就是骑在一头战象身上,向部将们发号施令的


同样,凭借巨大的身躯和惊人的力量,大象也可以轻易破坏修筑得不牢固的敌方堡垒,如前所述,公元350年沙普尔二世围攻尼西比斯时,他就把战象改造成搭载各色攻城器械的移动平台;公元240年沙普尔一世攻打哈特拉时,同样企图利用战象身高体壮的优势冲击城墙,或至少用于消灭守城的哈特拉士兵。


我们可以想象,自负巍峨难克的坚城守军在看到陆地最大动物的时候,会有多么震惊恐惧。

 

◎ 东南亚国家魔改版战象平台

 

毋庸置疑,对此前从未接触过这种巨兽的对手或疲惫不堪之敌而言,战象无疑是将其卷入地狱的魔怪,带给他们惊人的震撼或恐怖的体验,此时战象往往能取得诸如斩将夺旗般令人瞠目的佳绩。


例如希腊化时代,造反起义的犹太领袖之一以利亚撒·马卡比就是在一次战斗中被塞琉古战象所杀。


◎ 以利亚撒·马卡比之死


萨珊大象同样取得过类似的佳绩,甚至做得更好。


公元634年10月,萨珊军队在界桥之战中与穆斯林大将阿布·乌拜德所部遭遇,阿拉伯人鲁莽地凭借血勇放弃有利地形,渡河前去和波斯人作战,随即就与严阵以待的战象部队迎面撞上。


从未见识过以上庞然大物的阿拉伯士兵完全不知道如何对付它们,有些人正确地选择砍断绑住象背上塔楼的带子,有些人则漫无目标地胡乱向巨兽挥刺——不幸的是,他们的统帅就属于后一类人


◎ 界桥之战被战象所杀的阿拉伯主帅阿布·乌拜德

按照中古阿拉伯史家塔巴里的描述,阿布·乌拜德用佩剑猛力劈砍大象的腿脚,但却被疼痛激怒的后者用鼻子击中坠马,随后丧命于巨兽的踩踏中,与他随行的6000-1万名穆斯林战士不得不四散奔逃,其中一半人死于湍急的河水中。


此战中被战象击杀的阿布·乌拜德是早期穆斯林军中仅次于哈利德的存在,他的被杀沉重打击了阿拉伯人的士气,也为萨珊王朝多赢得了2年的喘息之机。

 

◎ 萨珊战象的弱点与消亡


不过,正所谓万物有利有弊,波斯战象同样有自己的缺陷,只要熟悉其弱点的对手采取针对性的布置,其实它们也没有那么可怕


出于动物的天性,大象本能地畏惧那些闪着寒光的尖锐利器和冒着火舌的灼热烈焰,这就给敌人翻盘提供了绝好的机会:只要能通过疼痛和恐惧让大象失去理智,它那庞大的身躯就有可能被对手利用来祸害自己。


事实上,诸如阿米安等古典学者都有罗马士兵通过砍劈象鼻、象腿筋腱和铁甲间隙处裸露的皮肉来让巨兽畏惧的记录;而用于攻城的战象还要额外承担守军远程火力的创伤,朱利安自己就曾提到围攻尼西比斯的战象被强攻劲弩杀伤、而未起到应有的作用。


事实上,十分了解这一兵种弱点的罗马人甚至把如何对付大象的经验刊印成册,供后来者借鉴学习——我们可以从公元4世纪末的军事学家韦格提乌斯遗存下来的著述中,发现相关的种种军事记载。

 

不仅罗马人熟知怎样抵抗战象,就连最初吃了大亏的阿拉伯人后来也学会了正确的应对方法。


公元636年11月18日,即卡迪西亚血战的第三天,阿拉伯人因此前两天中波斯战象的冲击蒙受巨大损失,发誓要将其除之后快。


◎ 卡卡·本·阿穆尔击杀波斯战象


悍将卡卡·本·阿穆尔接受了这一艰巨的任务,他选中了其中体型最大的一头白象,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投出标枪刺穿了后者的眼睛。伴随着震天的惨叫声,这头白象摇晃脑袋甩掉了背上的塔楼,随即倒毙于卡卡身旁。


这位穆斯林悍将或单干或合作,一连杀死了数头战象,从而成功地让波斯人士气大跌。除了易受打击外,作为指挥官坐骑的战象更有可能遭遇对手有意无意地斩首突袭,从而导致毁灭性的结果。


◎ 萨珊都城泰西封的宫殿遗址


公元484年,萨珊国王卑路斯一世就是骑着大象出现在赫拉特的战场上,和他的诸多伙友部众一起坠入事先被嚈哒人挖掘的陷阱中而身亡,萨珊士兵因而全军崩溃。


不过,尽管有以上种种祸端,由于这些庞然大物的巨大优势,使用方依然愿意为此甘冒奇险。

 

遗憾的是,波斯战象的价值并未一直受到重视。萨珊王朝灭亡后,继承其遗产的伊斯兰教诸政权大多对重建战象部队持否定态度。


在统治者的默许下,伊朗高原腹地久已存在的繁育、训练大象流程被刻意打压、遗忘,并随着时间流逝彻底消亡。即使阿拉伯帝国瓦解后,新兴的伊斯兰化波斯或突厥诸王朝也未能改变本国战象消亡的命运。


我们不知道伊朗的穆斯林政权何以如此抵制大象,可能和他们更多受到游牧民族影响有关,又或许与伊斯兰神学教义有过潜在的冲突……无论如何,都无法改变波斯战象部队的悲惨结局,因为自此之后,每当伊朗人想到大象带给他们的荣耀,只有到马戏团或动物园中才能找到祖先留下的稍许慰藉

 

◎ 战象是鸡肋兵种吗?


毫无疑问,无论后继者如何漠视战象,至少萨珊王朝军队中的这些移动坦克向世人证明了自己的实力。


近年来有一些不负责任的观点,肆意编造战象是鸡肋兵种的无耻谎言,这些发明家坐在电脑前以一种军事天才的视角挥斥方遒,大谈战象是如何如何容易打败;且不说这种不痛不痒的言论有事后诸葛亮之嫌,单以战场上瞬息万变的形势,就不可能让指挥官轻易做出键盘侠们口中的种种神迹


真正能发挥反制战象威力的措施,往往需要不同兵种间的协同配合,也需要优秀将领的审时度势。面对泰山压顶般袭来的武装巨兽,同样一支部队,换作一个平庸之辈指挥或士兵操作不当就可能导致惨不忍睹的结局。是以这一威力巨大的兵种,从来就没有沦为鸡肋之说


实际上,虽然波斯的战象因种种原因早早退出军事舞台,但它的同伴却从未被其相邻的印度与东南亚忘记,后者对战象的使用一直延续到火器流行甚至更晚。


如此能够在日新月异的军事变革中长期延续下来的兵种,本身就说明了自身存在的意义,又怎么可能被键盘侠们轻易抹黑呢?

 

◎ 躲在电脑背后指点江山的键盘言论

(END)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文科生和理科生哪个更适合治理国家?| 循迹晓讲


为何古代民众宁愿冒着杀头的风险也要宰食耕牛?| 循迹晓讲


为什么说《第一滴血》能甩《战狼》十八条街?| 循迹晓讲


七十多年前,为援助中国抗战,美军开辟了一条死亡航线 | 循迹晓讲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