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虚与实:“潘菲洛夫28勇士”的故事是真的吗? | 循迹晓讲
◎ 循迹 ·用文化给生活另一种可能
◎ 作者:威尼斯记者
◎ 编辑:循迹小编
◎ 全文约12000字 阅读需要30分钟
◎ 本文首发于【循迹晓讲】公众号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说起这个“潘菲洛夫28勇士”,只要稍微了解一下二战,就可能都不会感觉很陌生。这段“英雄故事”早在1985年苏联在其国家生命的最后一段时间里面拍摄的电影《莫斯科保卫战》中就有所体现。
随着电影的播放和传播,与这个“事迹”一同传开的还有那句在某些军迷圈被当做圣物一样的口号“俄罗斯虽大已经无处可退,背后就是莫斯科!”
◎ 莫斯科保卫战算是较早进入国内的外国战争类题材电影之一
2016年年底,俄罗斯更是拍摄了一部与该事迹同名电影来宣传这一“英雄故事”,相比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电影很明显精细的多的影片质量收获了还可以的成绩,让这一故事在某些网络平台中再次引起热议,广大黄皮斯拉夫对其精神祖国颅内高潮的同时,却似乎从未仔细的研究考证过这段故事的过程与真实性。
◎ 2016年上映的电影《潘菲洛夫28勇士》让人们重新开始注意起这个故事
那么,本文就在重新回顾一下这一故事本身的同时,探索一下这似乎是“史诗一般”的“英雄事迹”到底有几分经得起推敲,又真的是如同广大黄皮斯拉夫生物宣称的那样“经过了苏联军方和官方的严谨考证和认可,不容置疑”。
◎ 某弹幕网站关于这个电影的一些相关评论,可以说是弱智不堪,为了给自己的斯拉夫野爹洗地连某某革命都拿出来牵强附会了可谓是爆孝如雷
◎ 台风骤起——1941年冬季的战局与“潘菲洛夫28勇士”的“传奇事迹”
随着基辅合围战的落幕,百万苏军主力兵团全军覆没,德军继乌曼战役之后又赢得了一场史诗般的大捷,并由此再次将注意力转移到莫斯科方向,准备发起对苏联首都的进攻。
◎ 向德军投降的苏军士兵,在苏德战争初期苏军遭到了惨重损失
1941年9月30日,德军集结了180万兵力、1700辆坦克和突击炮、14000门火炮和550架战机,整编成3个集团军和3个装甲集群发起了声势浩大的“台风”行动,目标直指苏联首都莫斯科。
◎ 向苏联腹地挺进的德军装甲部队
经过了一个多月的激战,德军在维亚济马—布良斯克战役中歼灭了近百万的苏军部队,苏军仅被俘人数经过德军的统计就达到了67.3万人,甚至超过了基辅战役,技术兵器也遭到了严重的损失,11个坦克旅和50个炮兵团被全歼或重创。
最为关键的是,德军在莫斯科正前方打开了一个宽达500公里,深250-330公里的大缺口。
◎ 苏军在维亚济马-布良斯克战役再次遭到严重挫败,损失惨重
这次惨败对于苏军来说是一场不折不扣的军事灾难,保罗·卡雷尔甚至将这场战役称为德军的“坎尼会战”。为了防御已经摇摇欲坠的莫斯科防线,苏军开始大量调集中亚和远东地区新组建的动员师前往西部,强化首都防御。
◎ 由于在维亚济马的失败,苏军在莫斯科附近的防御出现了重大漏洞
“潘菲洛夫28勇士”所属的第316步兵师就是这批部队之一。
事实上,该师并不是战前的常备师,而是战争爆发后苏军在中亚军区征召兵员紧急组建的一个动员师。该师主要由哈萨克和吉尔吉斯这两个苏联加盟国之中征召的兵员构成,主要作战部队包括三个步兵团(1073、1075、1077)、一个炮兵团(857),师长由吉尔吉斯共和国军事委员伊万·瓦西里耶维奇·潘菲洛夫少将担任。
◎ 伊万·潘菲洛夫少将
该师作为一个典型的苏军战时初期动员师,面临着各类问题,其中最严重的莫过于极度缺乏反坦克武器。例如根据编制来看,“28勇士”所属的1075步兵团应该拥有一个装备6门45毫米反坦克炮的反坦克炮连。
◎ 45毫米反坦克炮是战争前期苏军最主要的反坦克火力
但是实际上在发生所谓的“28勇士”事迹的1941年11月16日,1075团只装备了数门76毫米M1927型野炮和M1909型76毫米山炮,以及一些法制75毫米野战炮,这些破玩意儿被团长认为“应该送进博物馆而不是出现在战场上”,至于应该装备的45毫米反坦克炮则是完全没有。
◎ 老式的法制野战炮被滥竽充数进了1075步兵团
1075团使用的上述所有武器都几乎没有反装甲的能力,可以说该师在面对德军的装甲进攻时,处境实在是凶多吉少。
◎ 以当时1075团的重武器情况,难以抵御德军的装甲进攻
第一线的步兵反坦克武器也同样很不乐观,该团仅仅装备了7支PTRD型14.5毫米反坦克步枪,其中第二营配备了4支,并且该团的现存记录指出战斗打响前这些反坦克步枪还从没有被使用过。
◎ PTRD型反坦克枪是苏军大量装备的反坦克武器之一
除此之外,就只有一些反坦克手榴弹和燃烧器可供使用。反坦克枪难以击穿德军坦克的正面装甲,只有想办法去攻击侧后装甲才会奏效;而在德军严密的步坦协同之下贸然以近距离投掷的反坦克手榴弹和燃烧瓶攻击坦克,无异于是一种自寻死路的行为。
◎ 使用反坦克手榴弹攻击坦克是一种需要勇气的行为
从装备情况来看,该师难以抵御德军的装甲进攻,事实上根据苏军之前将这种动员师投入前线的情况来看,这类缺乏反坦克手段的部队在面对德军的装甲突击时鲜有防御成功的案例,大部分情况都是在抵抗后被突破防线甚至有未经过激烈抵抗就投降或者崩溃的案例。
◎ 向德军投降的苏军士兵,早期苏军的防御作战极不成熟且缺乏相关武器
然而我们再来看看苏联“官方权威报道”中记录的“潘菲洛夫28勇士”的战斗过程。
根据“苏联式的正确历史记忆”的说法,当天1075步(she)兵(ji)团(bing)所属的第4连反坦克歼击组28名战士在见习政治指导员瓦西里·克洛奇科夫的指挥下坚守在杜博谢科沃村附近的阵地。
在苏联的宣传口径中,这支小部队拥有“1门45毫米反坦克炮、几支反坦克步枪、反坦克手榴弹和燃烧瓶”,而当面德军数量为“54辆坦克及大量伴随步兵”,这支小部队要面对这些德军的反复冲击。
◎ 一个典型的苏联45毫米炮阵地,根据苏联的官方说法当天1075团2营4连有一门该型炮,实际上根本没有
前面提到的苏联主旋律电影《莫斯科保卫战》中对这场战斗也做了重点描写,在德军坦克逼近时,指导员向他的“俄罗斯灰色牲口”们进行了充满苏联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非常积极向上犹如二十年后某邻国抗日神剧的临战动员:“小伙子们!这二十辆坦克小意思,我们每个人还分不到一辆呢!”(还好没按照54辆来编台词,不然一个人两辆都分不完)
◎ 苏联艺术作品中的“潘菲洛夫28勇士”艺术画
然后苏联士兵们面对德军坦克步兵一步不退,将德军坦克放进近距离用反坦克枪攻击坦克的薄弱部位,然后用手榴弹和燃烧瓶塞进履带或者是引擎顶板炸断履带或者是烧毁坦克;轻重机枪拼死扫射德军伴随步兵,打的德军如同横店日军一样溃不成军哭爹喊娘,很多苏军士兵抱着炸药包和集束手榴弹和德军坦克同归于尽。
◎ 操作反坦克枪的苏军士兵
激烈的战斗持续了四个多小时,最后已经负伤的克洛奇科夫说出“背后就是莫斯科”的典中典遗言,化身肉弹勇士手持集束手榴弹向已经冲过来的德军坦克发动了神风突击带走了一辆,就和二十年后的横店抗战中总是能肉弹掉一辆横店日军的王八壳装甲车一样。
根据苏联的最初的官方口径,这“28勇士”摧毁了德军18辆坦克并毙伤了800名德军(后将歼敌人数改为70名德军,苏联官方树立正确的历史记忆就是好啊,这都能随便改)。
◎ 电影海报就是以该故事中克洛奇科夫最后的肉弹攻击作为灵感来设计的
有据可查苏联官方最早的关于“潘菲洛夫28勇士”的报道,出现在11月19日出版的最高苏维埃机关报《消息报》上面。
该报一位名为伊万诺夫的前线通讯员在一篇题为《战斗中的近卫第8师》(因为第316师于11月18日授予近卫称号,为近卫第8步兵师)的文章中提到了该师防守在1075步兵团左翼的一个连在遭到德军包围的情况下击毁9辆坦克并使另外的3辆坦克起火,在奋勇作战之后击退了德军的进攻,守住了阵地,但非常有意思的是,该文中并未出现克洛奇科夫等人英勇牺牲的情况。
◎《消息报》是苏联当时的主要报纸之一
同年11月27日,属于国防人民委员部的机关报《红星报》刊发一篇名为《在莫斯科保卫战中的近卫军军人》的“雄文”,在这篇文章中,首次提到了近卫第8师的28名战士击毁了德军18辆坦克,最后全体牺牲的“丰功伟绩”,此外还提到在战斗中,指战员还在阵地前还击毙了一名试图向德军投降的逃兵,成为了“潘菲洛夫28勇士”故事的最初雏形之一。
◎ 红星报是苏联和后来俄罗斯国防部的官方报纸,在战时承担了相当的宣传任务
次日该报纸再次刊登了一篇名为《28位英雄的遗愿》的“高雅创作”,由该报编辑部知名编辑还是一名作家的亚历山大·克里维茨基亲自执笔,首次对这次战斗做了“详细的具体描述”,并声称所有牺牲的战士和指战员遗体都安葬在杜博谢科沃村的集体公墓中。
隔年的1942年1月22日,克里维茨基又在其撰写的一篇题为《为了28位陨落的英雄》的随笔文章中提到了克洛奇科夫的遗言:“俄罗斯虽大但已无处可退,背后就是莫斯科”以及在文中声称这个“英雄故事”的最后一位幸存者伊万·纳塔罗夫在野战医院伤重不治之前讲述了他们的战斗情况并首次公布了这“28勇士”的详细人名单。
至此,我们所熟悉的“潘菲洛夫28勇士”的故事出现在了世人面前。
◎ 在红星报的鼓噪之下,最早的“潘菲洛夫28”勇士逐渐成型
在作为“官方权威媒体”的《红星报》连续报道之下,“潘菲洛夫28勇士”的事迹迅速在传播开来并被彻底定调为一大“出色而优秀的英雄史诗”,在苏联的宣传机关的鼓吹之下,大批御用写手炮制出的无数的宣传报道和各类睾雅创作回荡在苏联的前线和后方,成为了家喻户晓的“抗德传奇”。
◎ 在宣传机器的鼓动之下,该事迹成为了家喻户晓的“抗德典范”
随后在1942年7月21日,最高苏维埃主席团批准追授克洛奇科夫以下28名战士和指战员“苏联英雄”称号,自此开始“潘菲洛夫28勇士”就被苏联官方彻底定调,并被树立为受到全体苏联军人和苏联人民憧憬向往且不容置疑英雄楷模。
◎ 象征苏联最高军事荣誉的“苏联英雄”称号和红星勋章是无数苏联人趋之若鹜的对象
◎ “炮制”英雄的真伪虚实——苏联对“潘菲洛夫28勇士”的自我调查
虽然说这个事迹从宣传的看来属实是让人“热血沸腾”,但是但凡是稍有常识的人去看一下战斗过程和兵力对比,都会很清楚这个故事的诸多细节完全经不起推敲。
28名轻装步兵仅凭借着简陋的野战工事和少量反坦克武器就能够抵御54辆德军坦克和大量伴随步兵的轮番冲击并击毁其中三分之一数量的坦克,这实在是令人难以置信。
◎ 缺乏重武器的轻装步兵对抗装甲集群毫无胜算
首先,作为编辑的克里维茨基并不是战斗的亲历者,甚至没有上过战场,但此公在在他的文章和报道中非常清楚和细致地描述了战斗之中的各种小细节,甚至连克洛奇科夫最后发动神风突击时的辞世遗言都知道,这点实在是令人难以置信。
◎ 这看起来热血沸腾的一幕并没有被克里维茨基亲眼目睹,但是他却非常详细的描述了细节,是这件事情的疑点之一
尽管这位克里维茨基声称是从一名属于1075步兵团的士兵纳塔罗夫口中获知的战斗详细过程,但这种狡辩很明显是完全经不起推敲。
因为根据1075步兵团保留下来的战时记录显示,确实有名为纳塔罗夫的士兵在该团服役,但是他早在11月14日就已经战死了,不可能参加“潘菲洛夫28勇士”所参与的11月16日的战斗,更不可能接受这位大主编的采访,除非这位大主编的另一个职业是法师,能冥土追魂把人家的灵魂找回来问问。
不过考虑苏联宣称自己是破除迷信的唯物主义无神论国家,如果他做了这样的事情可能将会迎来古拉格大礼包包吃包住包最后一颗花生米的全套服务。
◎ 克里维茨基找到的“证人”早在11月14日就已经阵亡成为了该事件的又一个巨大疑点
并且即使是造神运动已经成为军队惯例的苏军,前线各部队的立功表现按照标准程序,也是应该以基层指挥员开始进行逐级的上报和对实际情况进行核实,尤其是同时参战的友军要对上报的情况有一定的证词来证明其真实性。
而该次战斗中,不仅友邻部队对此一无所知,甚至连316步兵师自己都不太清楚这是怎么回事,他们也都是从报纸上才得知的这一事迹。
▲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即可获得方生老师主讲的《二战-闪击苏联》音频专辑,更多知识专辑可以微信搜索小程序“循迹讲堂”,或者到各大应用商店搜索“循迹讲堂”APP
至于那位潘菲洛夫师长倒是不用纠结这个问题了,11月18日他在自己的指挥部接受战地记者采访时遭到德军迫击炮炮击而荣升军神,自此与俗世无关。
◎ 316步兵师的幸存者自己都完全不了解所谓的“潘菲洛夫28勇士”
“潘菲洛夫28勇士”最早的破绽在1942年就已经出现了,该年三月的时候,苏军小蓝帽以“试图叛变投敌”的罪名逮捕了西方面军的一名叫做丹尼尔·科茹别格诺夫的士兵。
在随之而来的审讯中,他宣称自己是“潘菲洛夫28勇士”之一,在当时的战斗中被炮弹的气浪炸晕过去,随后被德军抓进了战俘营,不过他想办法逃出了战俘营返回苏军战线时恰好被小蓝帽逮捕。
◎ 带着蓝帽子的苏联内务人民委员会政治警察是每一位苏军士兵的噩梦
在调查中,调查人员发现科茹别格诺夫的确在1075步兵团4连服役,而且参加过当天战斗的其他幸存者也证实了他的身份属实。
不过,在当时的环境下,没有人敢质疑中央权威报纸的已经盖棺定论的“英雄事迹”。发觉事情不妙的步兵1075团团长赶紧声称上报时将一名叫雅利斯加尔·科茹别科夫的“烈士”错写成了丹尼尔·科茹别科夫。然而该团在1941年11月并没有任何一名士兵叫这个名字。
◎ NKVD的一次司空见惯的审讯逃兵却牵出了28勇士的又一个巨大漏洞
为了把这个显而易见的漏洞圆过去,丹尼尔·科茹别格诺夫被迫签署一项声明,承认自己冒充了牺牲的英雄之名,随后就以“冒名顶替和胆小懦弱”的罪名被投入劳改营,直到1976年去世也没有洗清罪名;而那位完全是空穴来风的雅利斯加尔·科茹别科夫却获得了“苏联英雄”的荣誉称号,并且直到今日这个名字还刻在伟大卫国战争博物馆的墙上,有能力去这个博物馆的读者可以去圣地巡礼一下。
◎ 这个子虚乌有的名字仍然在伟大的卫国战争博物馆的墙上可以找到
在战争时期,苏联可以通过严格的言论管制和舆论引导来暂时隐瞒这个以拙劣的手段编造的事迹,但是在战后发生的一件事情却使这件事在苏联高层再次引起了关注,这件事是由“潘菲洛夫28勇士”的另一位幸存者引起的。
◎ 苏联严格的言论管制使其暂时掩盖住了“潘菲洛夫28勇士”的各种漏洞
事情的起因是战争结束之后的1947年,基辅军区来了一位叫做伊万·多布罗巴宾的人,他声称自己是“潘菲洛夫28勇士”之一,并向军区索取自己的“苏联英雄”称号和相关的待遇。
基辅军区的工作人员大惑不解的同时也对他展开了询问和调查,惊讶的发现他的名字确实在“潘菲洛夫28勇士”的名单之中。原来他在11月16日的战斗中,同样被德军的炮弹炸晕了过去,但是没有死,醒来之后被德军俘虏,逃脱之后并未返回部队,而是回到了自己的老家,位于乌克兰的彼列科普。
◎ 成为牵出“潘菲洛夫28勇士”真相的引子的伊万·多布罗巴宾
当时乌克兰已经被德军占领,为了避免被德军抓走做苦力,此人加入了德军在当地的辅助警察组织,苏联的“战争英雄”居然成为了一名德国的治安区辅助警察,这恐怕是整个“潘菲洛夫28勇士”的闹剧中最为魔幻现实主义的部分了。
当1944年苏军反攻后,随着德军撤退到敖德萨的他再次加入了苏军并设法逃过了政治审查。
◎ 1944年苏军再次占领敖德萨之后多布罗巴宾又加入了苏军
在战争结束之后,他偶然在一本书上看到了自己的大名赫然在“潘菲洛夫28勇士”的名单上面,可能是被冲昏头脑的他居然未假思索,直接前往基辅军区索要称号勋章和待遇,结果不想自己之前掩盖的还算可以的当治安区警察的黑历史被一并起底,“苏联英雄”的称号没有拿到,倒是喜提了十五年劳改营包吃包住大礼包,可谓是偷鸡不着蚀把米。
◎ 在德军治下担任警察的多布罗巴宾,苏联宣称已经牺牲的战争英雄居然活了下来还成为了德占区警察,这不得不说是整个“潘菲洛夫28勇士”闹剧中最大的黑色幽默
不过这件事情也再次引起了苏联官方高层对于“潘菲洛夫28勇士”事迹真伪的注意并展开了秘密调查。
军事法官尼古拉·阿法纳西耶夫中将负责主持这项调查,他设法找到并且询问了当时尚在人世的当事人,其中包括当时的1075步兵团团长卡普罗夫、炮制出该事迹新闻报道的作者克里维茨基和科罗捷耶夫、以及当时的《红星报》总编大卫·奥滕贝格。
◎ 负责调查“潘菲洛夫28勇士”真相的尼古拉·阿法纳西耶夫中将
卡普罗夫团长在询问调查中交代了他所知道的事情,“1941年12月底,我们师撤退到后方进行休整时,红星报记者克里维茨基找到了我,从他这里我头一次知道了28勇士的事迹。克里维茨基声称他们需要从我部搜集更多关于28勇士的事迹。我指出我团上下都同德军坦克展开了殊死搏斗,这其中2营4连表现尤为英勇,但我从未听过有什么28勇士,在我团文件中也找不到这些事迹,事后我也没向任何人宣传28勇士的事迹,因为根本就没有这件事”。
◎ 当时的1075步兵团团长伊利亚·卡普罗夫上校活到了战后并作出了关键证词
在铁证如山之下,克里维茨基最终向负责调查的军事检察官承认了所谓的“潘菲洛夫28勇士”是他们虚构编造出来的,其事迹完全子虚乌有,并交待了编造报道材料谎报英雄事迹的全部过程。
◎ 铁证如山之下,亚历山大·克里维茨基不得不向苏联军事检察机构交代了自己编造英雄故事的全部过程
整个事情的起因是西方面军在11月22日的一份报告中最先提到了“1075步兵团两个连的战士在德军坦克猛攻下死守到最后一人,其中一个连的政治指导员自杀殉国”。
◎ 在防御工事中的苏联士兵,整个28勇士闹剧的起源是一份在苏军中看起来非常司空见惯的通报
并被316师政委叶戈罗夫向前往前线采访的《红星报》记者瓦西里·科罗捷耶夫添油加醋的吹嘘了一番,声称该团的一个步兵连与54辆德军坦克和大批步兵交战,迟滞了德军进攻并摧毁了若干德军坦克。有两名士兵试图投降德军,但被战友击毙的“光辉事迹”,不过并没有具体提到参战士兵和军官的姓名的具体细节,而近卫第8步兵师(原316步兵师)的档案中也找不到这个战例,很可能是这位政委对着记者满嘴跑T-34扯出来的。
◎ 316师的时任政委的满嘴跑火车成为了“潘菲洛夫28勇士”的最早原型之一,由于此人没有留下照片,我们姑且拿这张代替
这位政委很可能只是出于一时痛快或者是想在后方记者面前混个脸熟提供点宣传素材,但是没想到如获至宝的科罗捷耶夫回到后方之后根本未加详细考证,直接报给了当时的《红星报》总编奥滕贝格,奥滕贝格认为这个值得报道,并询问科罗捷耶夫在这场战斗中有多少人参加了战斗和一些其他具体细节,结果也不知所以然的科罗捷耶夫张嘴就来说总共有30人,其中2人是意图投敌的叛徒,而奥滕贝格认为30个人里面居然出了2个叛徒这实在是太多了,因此科罗捷耶夫最后成稿时减为一个。
◎ 前往战地采访的瓦西里·科罗捷耶夫未加考证就将这一事迹进一步修改登报
11月27日,这个被进一步的添油加醋的“英雄史诗”被刊登在了红星报上面,声称316步兵师某连在政治指导员狄耶夫的带领下击毁了18辆德军坦克,击毙德军800名,随后全体英勇殉国,但是为后续部队赢得了时间。
◎ 本就是满嘴跑火车的东西在经过了宣传人员的“加工”之后进一步的被神话,严重偏离了事实真相
随后他与奥尔滕堡两人商量了一下之后,为了避免在事迹中出现任何“不和谐的污点”而决定完全去掉叶戈罗夫所述故事中的那两名因试图投敌而被自己人击毙的士兵的事情,并为了突出苏军士兵们英勇作战的精神而将参战的士兵彻底定调为只有28人。
◎《红星报》总编大卫·奥滕贝格也参与进了编造故事的行列之中,让整件事情进一步的复杂化
定下具体基调之后,奥尔滕堡直接让有作家文采的克里维茨基根据这一基调向故事中进一步的增加佐料,继而发明创造了德军试图俘虏28勇士的幸存者后加以虐待报复,但苏军士兵们高喊“近卫军宁死不降”同德军同归于尽的段子(极度讽刺的是,当时的316师并没有“近卫”称号)。
◎ 316步兵师在11月16日的战斗之后才获得了近卫称号
如前文所讲,克里维茨基的社论文章在11月28日被刊登在了红星报上并引发了强烈反响,得到了斯大林本人的高度重视,随后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加里宁亲自指挥红星报记者们再接再厉,深挖典型事迹,争取能找出28名英雄的姓名。
◎ 红星报报道的该事迹居然引起了斯大林的直接注意
没想到自己的胡编乱造引起了如此反响的奥尔滕堡主编等人现在反倒是成了热锅上的蚂蚁,因为作为始作俑者的他们自然清楚这“英雄事迹”有几成是真实的。
但是为了避免自己喜提古拉格包吃包住或者是直接一颗花生米让自己那张胡说八道的嘴巴永远闭嘴,他们只能一路走到黑把这个故事编造到底,于是他们派出克里维茨基亲自到1075步兵团弄点“宣传素材”和“第一手消息”来方便自己进一步的编造故事糊弄上级。
◎ 没有回头路的克里维茨基等人只能一条路走到黑,进一步的把故事编造下去
克里维茨基自然是先找到了1075步兵团的团长,就是那位卡普罗夫团长,他自然是不会给出任何让这位大作家感到满意的回答,而克里维茨基在整个1075步兵团采访了一遍也没能找到那位“狄耶夫”政治指导员,甚至没人能证实有这么一位指导员。
于是他在随后的报道中悄悄将狄耶夫改成了政治指导员克洛奇科夫,也就是我们熟悉的那个名字。
◎ 在该次战斗中阵亡的1075团2营4连指导员克洛奇科夫上尉,他最终被红星报的几位大记者大编辑们选做了“潘菲洛夫28勇士”的主角
然后直接从该连阵亡失踪人员花名册里面随便找来28个名字,并在报道中称28勇士的英雄事迹是他们中唯一的幸存者,在野战医院已经身负重伤奄奄一息的伊万·纳塔罗夫在临终前“不愿英雄被埋没”而告诉他的。但是却忽略了1075步兵团的作战日志中明确记录了纳塔罗夫在11月14日,也就是28勇士故事发生两天前就已经战死了!
并且随着调查的进一步深入,还发现了更为令人难堪的事情,那就是所谓的“28勇士”中除了科茹别格诺夫和多布罗巴宾外,还有4个人没有当场阵亡,2人在当天的战斗中重伤后被送往后方医院,2人遭到德军俘虏并设法活到战后。
◎ 伊万·纳塔罗夫在两天前就已经阵亡,不可能接受采访
自然,如此大胆荒谬和不着边际的胡编乱造逃不过苏联军事检察院的重新审查,在一切事情水落石出之后,1948年5月10日,阿法纳西耶夫向苏联总检察长递交了调查报告,他在报告中给出的结论是“潘菲洛夫28勇士”的事迹纯粹是子虚乌有,完全由编造虚构构成,这份报告被送到了包括斯大林在内的苏联党政军高层领导审阅。
当时的苏军总参谋长的什捷缅科大将也向苏联国防部长布尔加宁写了个便条,在便条中明确指出了“28勇士的事迹是红星报胡乱编造出来的”。
并不意外的是,这一令苏联政府颜面扫地的调查结果立刻被严格保密,因为一个被广泛宣传的英雄故事典范居然是完全由编造而成的,这无疑是严重的丑闻,相关的调查人员也接到了封口令,成为了在当时成为了决不能公开的丑闻之一,当然了,所有造假者也未被追究责任。
◎ 俄罗斯已经解密了尼古拉· 阿法纳西耶夫中将于1948年5月10日发表的关于“潘菲洛夫28勇士”的调查报告全文,网络上可以很方便地查阅到全文,该报告明确证实了“潘菲洛夫28勇士”纯粹子虚乌有
◎ “台风”的终曲——1075步兵团当天的真实情况
讲完了“潘菲洛夫28勇士”的神话故事是被如何炮制出来的,读者最大的疑惑恐怕就是11月16日当天的316步兵师和1075步兵团到底经历了怎么样的战斗,真实情况又是如何?我们通过双方留存的史料和档案来还原一下。
◎ 316步兵师当时的实际经历其实对比双方档案很好还原
当时已经是莫斯科战役的关键阶段,德军突破至距离莫斯科不足百公里的距离,进一步的压迫苏军战线后撤,并且计划在1941年11月18日展开对莫斯科的最后总攻。
◎ 在苏联的初冬中向莫斯科发起最后进攻的德军坦克和装甲掷弹兵
在展开对莫斯科的总攻之前两天,第2装甲师奉命展开一次小规模进攻为第5军的步兵建立一个良好的进攻出发阵地,而该师的进攻目标正是苏军316步兵师师所防守的沃洛科拉姆斯克。
◎ 沃洛科拉姆斯克在地图上的位置
当时处于防御状态的316步兵师恰好接到了来自西方面军司令员朱可夫的命令,命令该师准备向德军发起一次反击并分配给该师一批坦克用于支援该师那些缺乏重武器的轻装步兵,根据计划该师将会在第二天早上九点发起进攻。
◎ 集结中的苏联坦克部队,按照计划316师本应该执行一次进攻任务
结果德军第2装甲师于16日早上六点半就抢先发起了进攻,直接把316步兵师给打的懵圈了,以至于现有316师作战记录中完全找不到详细的当日作战经过,当然更不会提及完全不存在的28勇士的故事,对于这个神话的战斗发生地杜博谢科沃村的争夺战也语焉不详。
◎ 进攻中的德军坦克,当天德军的进攻完全打懵了苏军
不过我们从第2装甲师当日的作战日志中可以了解到“苏军当面实力不强,遭到突然袭击后缺乏士气,但依托地形节节抗击我军”,随后德军于下午成功完成了当天的进攻任务,击退了316步兵师。
◎ 当天的战斗中德军未遭遇强烈抵抗就突破了苏军防御
从德军的记载来看,被苏联大吹大擂的11月16日根本没发生什么像样的激战,反倒是在随后几天的双方展开了惨烈的拉锯战,德军直到11月20日才将316步兵师彻底击溃并且迫使其放弃了防区全线后撤,打开了突破口。
◎ 在后续的战斗中,316步兵师设法拖住了德军四天的时间
根据苏军的档案记录,在那四天的战斗中,316步兵师已经被打成了一等残废,1077步兵团只剩下700人,1073步兵团只有200人了,而所谓的“潘菲洛夫28勇士”所在的1075步兵团已经被打的只剩下120人了!
◎ 在这数日的防御战中316步兵师遭到了惨重损失,几乎被全歼
比较有趣的是,该师在9月底还有300人的督战队倒是剩下了150人,比已经被打成了零碎的1075步兵团还多了30人。在经历激战之后督战队居然比一个步兵团的剩余的人数还要多,也可以称得上是该师的一大魔幻现实主义奇观。
◎ 316师剩余的督战队人数甚至高于1075步兵团
并且即使是付出了如此惨重的代价,根据该团作战记录,在四天的战斗中也仅仅上报了击毁四辆德军坦克的宣称战果。
这之中如果我们考虑到战场上的战果误判和随之而来的水分,德军实际损失只能更少。再考虑一下1075步兵团反坦克武器除了没有什么穿甲能力的老式博物馆级野战炮和山炮之外,就只有之前从未用过的反坦克步枪,笔者由衷的怀疑他们真的有击毁德军的坦克么?
◎ 苏军在战争中大量使用的M1927型76毫米野炮,该型火炮不具备反坦克能力
在整个莫斯科战役期间,苏军316步兵师蒙受了惨重损失,全师共计伤亡9920人,其中3620人阵亡,6300人受伤,师长潘菲洛夫少将本人也被德军击毙,可以说该师组建时征召的首批士兵已经几乎伤亡殆尽,那位战后调查中为这件事情做出了关键证词的卡普罗夫就是为数不多的幸运儿之一。
◎ 在莫斯科战役期间316步兵师几乎损失了所有首批的征召兵
不过316步兵师遭遇到的战斗也是德军在“台风”行动最后的终曲了,由于德军后援不济以及苏军新到的增援部队在随后发起的反击,德军不得不从莫斯科城下撤军,直到次年年初才稳住战线发起新一轮的进攻,当然,这就都是后话了。
◎ 后援不济的德军在苏军的下一轮反击中不得不暂时撤退
◎ 消费“剩余价值”的反复横跳-苏联末期和俄罗斯政府对“潘菲洛夫28勇士”的态度
当时间进入20世纪80年代末,随着苏联一步步的走向崩溃和瓦解,政治环境的变化以及各种苏联早期的档案材料解密,关于“潘菲洛夫28勇士”真实性的争论再度出现。
◎ 政治环境的变化使探究“潘菲洛夫28勇士”的真相不再受到政治压力阻挠
1990年,苏联军事检察机关将1948年对潘菲洛夫28勇士的调查报告首次完全公布在了苏联国防部官方期刊《军事历史杂志》上,从而彻底粉碎了这一完全是虚假的神话,同时象征着苏联从官方角度上否认了“潘菲洛夫28勇士”的真实性。
有一点要注意,此时苏联尚未解体,各位黄斯拉夫孝子和精神苏联人慎言慎喷啊,不然可是大大的不孝哦!
◎ 在苏联尚未解体时,苏联末代政府就公布了关于该事件的真相
随着苏联解体,俄罗斯政府也在1998年出版的新一版俄罗斯官方卫国战争史中将“潘菲洛夫28勇士”的故事删除,并不再对这个事情进行官方的宣传。
2015年7月,俄罗斯在俄罗斯联邦国家档案馆官网上公布了阿法纳西耶夫报告的俄文调查报告原件,这意味着俄罗斯也已经从官方角度承认“潘菲洛夫28勇士”为纯粹子虚乌有的虚假事迹。
◎ 调查文件的部分节选,俄罗斯公布该文件宣布着“潘菲洛夫28勇士”的神话彻底破灭
然而,这之后随着俄罗斯与欧美国家的关系急速恶化,俄罗斯再次翻出了这一故事大加宣扬,不过和七十年前看起来能够凝聚人心士气的效果不同的是,七十年后用来打鸡血和煽动所谓的“爱国情怀”的这一行径就如同是一幕丑剧一样令人感觉滑稽和忍俊不禁。
不仅世界各历史研究机构完全不买账,俄罗斯国内仗义执言者亦是大有人在,着实是令“新苏联”政府感到难堪,随之而来的论战也让这些试图重新洗白此事件的官方人物和官方写手们“丑态百出”。
◎ 与欧美交恶的普京试图再次消费这一虚假英雄故事引发了各界的讥讽和嘲弄
不过和俄罗斯文化部部长梅丁斯基那“即使这个故事从头到尾都是编造的;即便没有潘菲洛夫这个人物;就算整件事根本不存在也好,它仍是一个不容干犯的的神圣传说。会这样做的人都是丑恶的人渣”的苍白辩解比起来更搞笑的是那位最后的苏联元帅亚佐夫试图通写一封大玩文字游戏和偷换概念的信给真理报来“证实”这一故事的真实性,结果真理报编辑在刊登了亚佐夫元帅的来信全文时,一不小心将当年什捷缅科写给布尔加宁的便条“28勇士的事迹是红星报胡乱编造出来的”全文作为附录附在了上面,成为了又一件让所有人哄堂大笑的乐子。
◎ 亚佐夫的洗地来信被刊登时不小心将当年的那张边条一并发出,成为了这件事情的最大笑柄之一
其实“潘菲洛夫28勇士”的整件事情也是诸多“大国沙文式”国家的诸多“英雄史诗”的一面镜子,这种严重不符合战争规则和战争逻辑,甚至是违背了人类基本常识的“史诗故事”大多是经不起推敲的天方夜谭,在其政治环境使然的情况下或许会活跃于一时,但是终究是经不起详细的研究和考证的,只要这“详细的研究和考证”不受到一些不可抗力的干扰。
◎ “潘菲洛夫28勇士”属于典型的违反了战争常识的虚构事迹
不过比起相当数量的俄罗斯人和当年饱受斯拉夫入侵和奴役侵害的东欧各国对这件事情的态度相比,同样是斯拉夫大入侵受害者之一的某国网络环境上却是另一幅画面。
在这里,各路精神斯拉夫和梦想入籍俄罗斯的“契丹”人们绞尽脑汁的给这一完全子虚乌有的事件洗地,即使是从2016年开始网上已经有多篇非常细致的针对该事件的详细辟谣文发表之后仍然如此,可谓是孝感天地,各路黄俄的精彩表演完全可以绘制出一幅名为“新时代黄俄二十四孝图”的地狱绘图。
◎ 精神野爹都认账了各路野儿子仍然坚持不懈的洗地完全可以列入二十一世纪一大网络奇观
然而他们的哄堂大孝既不能让他们摆脱“契丹人”身份成功入籍他们的精神斯拉夫祖国;也不能改变“潘菲洛夫28勇士”已经被抽筋扒皮批臭批烂只要是大脑和三观正常的人都不会认为其是真实事件的现实。
笔者在多次有幸欣赏到这一“二十一世纪新奇观”之后不得不感慨这些人的孝心所带来的执着,看这架势估计比对自己的父母还要孝顺吧?
这之中当然也不能少了我们的“老朋友”黄姓昌航高数挂科王和它那位新认的能给俄罗斯入侵东北洗地的干爹,这里笔者只能祝它们的感情如同昌航挂科王的高数成绩一般山高水长。
◎ 昌航挂科王用事实一次又一次的教导我们,唯脑残者无药医也
(END)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你屁股歪了?雍正亲自帮你掰回来 | 循迹晓讲
黄种人真的比其它种族更聪明吗?| 循迹晓讲
宝钢建设史:我们今天的取得成就离不开这些日本人 | 循迹晓讲
权基玉:为韩国独立而战斗的“空军祖母” | 循迹晓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