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真是希特勒放走敦刻尔克的英法联军吗? | 循迹晓讲

康拉德一号 循迹晓讲 2021-10-25


 循迹 · 用文化给生活另一种可能    


◎ 作者:康拉德一号

◎ 编辑:马戏团长

◎ 全文约6000字 阅读需要15分钟

◎ 本文首发于【循迹晓讲】公众号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1940年,德国装甲兵在克莱斯特的率领下,快速向法国北部边境挺进。


他们穿过阿登森林,在号称钢铁长城的马奇诺防线跟前,德军内外夹击,彻底征服了法国。


这个时候英法联军做出了一个非常明智的选择,那就是保存有生力量,选择撤离法国。一时间,40万英法联军,全部汇聚到一个叫敦刻尔克的地方,准备由此撤退到英国。


 电影《敦刻尔克》剧照


与此同时,德国装甲部队也分三个方向朝着敦刻尔克逼近,在1940年5月24日,德军A集团军群的先头部队距离敦刻尔克仅有15公里,而在这15公里之间基本没有实力值得一提的英法联军负责防御


随着布洛涅的沦陷以及加莱被围,到了此时联军手里仅有敦刻尔克这个港口可用于撤退。更糟糕的是联军的主力还在距离海峡80公里外的里尔附近与博克将军指挥的B集团军群作战,他们根本没有机会对后方的致命威胁做出反应。而英国远征军距离海岸最近的一个师-第44师还在哈兹布鲁克以南,距离敦刻尔克足足40公里。


◎ 德军俘虏的联军战俘正离开自己的防御工事


如果当时的德国军队继续往前进一步,A集团军群的装甲部队仅仅需要一个突击就能把这最后一个缺口堵上,从而将近100万的联军士兵围住,那么二战的历史可能就此改写。

 

然而,偏偏在这个时候(1940年5月24号),德军装甲部队收到了一个“停止前进”的命令,直到27号早上8点,德军才重启进攻,耽误了足足3天零8个小时


◎ 5月24日,敦刻尔克前线的战场态势图


彻底消灭英法主力部队的机遇就这么与德军擦肩而过。那么,这个“停止前进”的命令究竟是谁下达的?很多人说是希特勒下令放走30万英法联军,这是真的吗?


◎ 非常多相关的文章


◎ 德军将领战后甩锅

 

对于这一失误,战后德军的高级将领当然要甩锅到已死的希特勒身上。


时任德国陆军总参谋长哈尔德和A集团军群司令伦德施泰特都宣称“停止前进”命令是希特勒直接下达的,后者在和加拿大情报军官许尔曼少校的一次谈话中曾谈到:

 

如果我能自行处理这件事的话,英国人是不会这样轻松地离开敦刻尔克。可是我被希特勒的命令束缚住了。英国人跳上了岸旁的船,而我停立在港口附近,连手指都不能动一动。我建议最高统帅立即将我的5个装甲师派进城,将退却的英军全部歼灭。但元首的命令是绝对的。根据这一命令,无论在任何时候情况下我都没有权力进攻;并且命令我离城市不得近于10公里的地方,我停下来了,眼看着英军逃跑,而我的坦克和步兵却留在原地不让出动,这种难以置信的错误,应归咎于希特勒自以为是的个人指挥。

 

◎ 卡尔·鲁道夫·格尔德·冯·伦德施泰特(1875年12月12日-1953年2月24日),1940年7月19日被晋升为德国陆军元帅。纳粹政权军官中资历最老的指挥官之一,先后经历过普鲁士时期,第一次世界大战。


由于伦德施泰特在军中德高望重,而且战后德军将领都想撇开与纳粹的关系,于是一拥而上开始抹黑希特勒。例如步兵上将蒂佩尔斯基希就在其著作《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中指出是希特勒下达的“停止前进”命令


◎ 威廉·鲍德温·约翰·古斯塔夫·凯特尔(1882年9月22日-1946年10月16日),曾任德军最高统帅部总长;战后在纽伦堡审讯被判绞刑处死。


只有德军最高统帅部总参谋长凯特尔元帅为希特勒争辩,在其回忆录中写道:

 

“按照陆军参谋本部和陆军总司令的说法-我在审判期间甚至还听到过这种说法-那次决定性错误(即敦刻尔克期间让部队停止前进),是希特勒的责任,这种说法实在是有失公正。当希特勒指示应就这项问题有所决定的时候,他曾经和陆军部举行了一次重要会议,而那次会议我也在场。事实是,他们唯恐万一作战失败,因而根本就没有承担决心责任的胆量。他们在处理问题的时候,不肯倚靠希特勒,吝于接受他的意见,而对于这个问题,却又将责任一股脑儿推到希特勒身上。

 

事实确实如凯特尔所说的一样,根据A集团军群的战时日志,是伦德施泰特下达的“停止前进”命令,而希特勒只是确认了这项命令

 

◎ 到底是谁下令停止前进?

 

让我们把视线返回到5月23日,即希特勒正式确认“停止前进”命令的前一天。


尽管德军自“黄色方案”开始以来就势如破竹打得联军节节败退,但到了这个时候关于如何进一步使用装甲部队,德军将领都各抒己见,且意见分歧相当大

 

1. 师级和军级指挥官(古德里安和莱因哈特)希望尽可能快地进攻。

2. 集团军级和集团军群级指挥官(克鲁格和伦德施泰特)希望短暂地让装甲部队停下,以便让步兵部队跟上。

3. 陆军总司令部更倾向于快速推进。

4. 希特勒和德军最高统帅部都倾向于让装甲部队刹车。

 

◎ 时任第41摩托化军军长莱因哈特

 

◎ 5月23日法国北部战场态势图

 

导致这场争论自然又是因为担心侧翼,伦德施泰特后来对博克说,“我担心克莱斯特的小部队会被逃跑的英军冲垮。”而他的参谋长索登施特恩也认为,“过于乐观地评估形势并不是件好事”。


到了25号,大量被围的联军涌向了敦刻尔克,A集团军群高层甚至还害怕自己会被包围,“我们不能排除这一可能,即敌军正在按照一个统一的计划行动,希望通过从北面和南面进攻来突破第4集团军及其下属的机动部队的防御,从而恢复与被包围的军队之间的联系。”

 

◎ 时任A集团军群司令伦德施泰特

 

博克对形势的评估现实得多,他在日记里面充满讽刺地写道,“我绝无此类担忧;即使理由说得过去,但自第6和第18集团军掐住英国人的咽喉起,已全然站不住脚,后者能捡回性命已是万幸。”


哈尔德算是最清楚战情的将军,他在23日和24日的日记中都写道,“情况正在以完全令人满意的状况发展。”并且拿出了陆军情报部门和西线外军处的准确情报报告以此证明完全没有理由担心盟军来自任何方向的反击,同时还强调索姆河以南没有任何威胁。


◎ 时任B集团军群司令博克

 

如果追根朔源,我们就会发现克莱斯特不想停止装甲部队的进攻但却在阴差阳错下导致了“停止前进”命令的下达。来自第4集团军的命令迫使克莱斯特不得不将他的装甲部队分散开来以执行不同的任务,例如,向南方提供侧翼保护。


因此,他的装甲集群不再处于决定性进攻的位置。于是他在23日上午相当恼火地宣布,“在过去14天的战斗中,装甲集群已经损失了50%以上的坦克。我们已经没有足够的力量向东面的强敌发起进攻,如果敌人以主要兵力进攻,那么我想郑重指出,装甲部队并不适合防御”。

 

◎ 时任克莱斯特集群指挥官克莱斯特

 

这项报告无疑惊动了第4集团军司令克鲁格,他急忙于当天16点40分与伦德施泰特进行了一次谈话,并建议左翼的装甲部队立即停止以便后面的步兵部队能跟上。


伦德施泰特完全同意这一看法并且颁布了命令,“换句话说,右翼和中间要继续推进,其余的收拢,步兵师继续前进。”20点整,A集团军群正式发布停止前进的命令,只有第2和8步兵军被允许进攻阿拉斯以东,而霍特装甲集群和克莱斯特装甲集群将不得不停止前进为期一天,以此为25号继续进攻做好准备。

 

◎ 时任第4集团军司令克鲁格,到了此时德军全部的10个装甲师和6个摩托化步兵师都在他手中

 

必须强调的是,装甲部队已经于23号即克鲁格和伦德施泰特下达命令后就已经停下了,而第2天希特勒仅仅确定了这项命令


研究二战德军战史的权威弗里泽尔就认为:“和普遍的看法恰恰相反,希特勒并不是“停止前进”命令的始作俑者,因为在5月24日,他已经没法叫停装甲部队了,那时装甲部队早已停下来了。

 

由于A集团军群发布命令与“镰刀收割”的基本思路相矛盾,陆军总司令部不得不介入。在23号晚上,军官团内部的争论进一步升级了。


陆军总司令布劳希奇和参谋长哈尔德认为保守的A集团军群高层没有能力继续执行任务,而且现在A集团军群总共有71个师的兵力,这也不利于指挥。大约在午夜时分,A集团军群收到陆军总司令部的命令,即在24号20点整第4集团军将被调给B集团军群而此时,第4集团军足足下辖着10个装甲师和6个摩托化步兵师。


这意味A集团军群将会失去了所有的装甲部队,现在仅仅需要沿索姆河防守侧翼,而最后的收尾工作将交给博克的B集团军群负责。

 

◎ 希特勒介入

 

到了第二天,即5月24号,希特勒和德军最高统帅部作战局局长约德尔于11点半拜访了位于沙勒维尔布莱荣别墅的A集团军群司令部。


在这里希特勒与伦德施泰特讨论了如何进一步使用装甲部队的问题。当得知第4集团军所有的装甲师和摩托化步兵师都将被转交给B集团军群的时候,希特勒勃然大怒,因为这一项措施根本没有经过他的批准,于是他立即宣布陆军总司令的命令无效。

 

◎ 伦德施泰特正在向希特勒介绍战场形势

 

伦德施泰特赶紧提醒希特勒,“不能忽视的是北方的联军和索姆河以南的法军仍然可能采取协调一致的反击行动”并且在会议上建议“在离敦刻尔克不远的运河一线上的装甲师应当停止前进,等待更多的步兵部队接应”。


希特勒同意了伦德施泰特对形势的判断,再加上戈林承诺空军有能力独自消灭位于敦刻尔克的盟军,所以在12点41分,元首大本营用电话向各级指挥官下达了“停止前进”命令并明确了进攻部队的停止线:“根据元首的命令,在阿拉斯西北前进的部队,不得越出朗斯-贝顿-埃尔-圣奥梅尔-格拉夫林一线。在西翼,所有机动部队都要停止前进,让敌人自己投向上述有利防线。”

 

尽管战后伦德施泰特百般辩解,试图将所有的责任推到希特勒身上,但根据笔者在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出他与“停止前进”命令的下达是脱不了干系的,甚至早在23号他就下令装甲部队应当停止进攻。


虽然希特勒同意让装甲部队停下来休整,但他依然给了A集团军群极大的行动自由权,同时将第4集团军的使用权交给了伦德施泰特。

 

◎ 德军指挥官对“停止前进”命令的反应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应该没有其他的命令像在敦刻尔克的“停止前进”命令一样受到了德军指挥官强烈的抗议。


德国陆军总参谋长哈尔德气得脸色铁青,在24号当天晚上的简报迟到了足足一个小时。并在日记里面提到,“B集团军群面对的是一条坚固的防线,这会导致进展很慢且伤亡很大。”

 

◎ 时任德国陆军总参谋长哈尔德

 

纳粹德国的两位空军将领——里希特霍芬和凯塞林也抗议,认为空军根本没有能力独自消灭被困在敦刻尔克的盟军。


博克也无法理解,为什么自己的B集团军群下辖的步兵师要向75公里外的敦刻尔克推进,而A集团军群的装甲师却站在敌人的背后什么都不做。他在26号的日记中写道,“我认为绝对有必要占领敦刻尔克,否则英军会从我军眼皮底下溜走。布劳希奇许诺,他将努力让装甲部队参与进攻敦刻尔克。

 

在23号同意停止前进的克鲁格,现在也和克莱斯特一起请求进攻。在25号的一次电话会议中,克鲁格提出了恢复进攻的想法。然而当天下午A集团军群参谋长索登施特恩再次指出装甲部队应该留在运河边,不能向东推进。克鲁格争论说现在整个装甲部队已经瘫痪了,索登施特恩却反驳道,“拖延24个小时可以增加装甲部队的实力。”

 

时任第19摩托化军军长古德里安在听到“停止前进”命令后也哑口无言,他在战后写道,“最高统帅部干预了正在进行的行动,这将会对未来的战争进程产生最严重的影响。”严格来说,对于很多部队来说这不是“停止前进”命令而是“撤退”命令。因为他们已经打过了希特勒规定的停止线。

 

◎ 时任第19摩托化军军长古德里安

 

现在,德军的装甲师整齐地并排在一起,从格拉夫林一直排到阿拉斯,就好像在阅兵一样。他们只能看到盟军士兵毫无障碍地从他们身边走过,日复一日地跑往敦刻尔克。

 

◎ 陆军总司令部试图修改“停止前进”命令

 

在24号晚,纳粹德国陆军总司令布劳希奇被希特勒召见,他原本以为自己有机会说服希特勒改变命令。然而到场后,希特勒根本没有提及装甲部队的使用问题,反而还大骂布劳希奇在没有自己的允许下就把第4集团军调给了B集团军群。


希特勒认为这是一场“信任危机”,同时剥夺了陆军总司令部自行指挥野战部队作战的权利,并规定今后部队的调动都要经他个人决定

 

◎ 瓦尔特·冯·布劳希奇(1881年10月4日-1948年10月18日), 纳粹德国陆军总司令(1938年—1941年12月19日)、著名德国陆军元帅。


最终,布劳希奇劝说这位业余军事爱好者改变命令的努力失败了。满带着郁闷和屈辱,于20点整回到了哈尔德身边。

 

然而,哈尔德依然不肯放弃努力,他于当晚向A集团军群下发了一项新的命令:“补充5月24日陆军总司令部的指示:批准继续进攻到敦刻尔克-卡塞尔-艾斯泰尔-阿尔芒蒂耶夫-伊普雷-奥斯坦德一线”

 

哈尔德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想让前线的装甲部队指挥官违背希特勒的命令,如果A集团军群把命令传达给第4集团军,那么就会再传达给第19摩托化军,而古德里安就能明白这一暗示。

 

◎ 哈尔德甚至想让古德里安违背希特勒的命令继续进攻

 

然而,伦德施泰特一口回绝了这一命令,明确表示自己不会将这一命令下达给第4集团军。甚至到了25号早上,伦德施泰特为了防止陆军总司令部越级命令部队恢复进攻,再一次向第4集团军重复了前一天的“停止前进”命令。

 

在这天早上,在哈尔德的催促下,布劳希奇再次向希特勒报告,请求允许装甲部队向敦刻尔克推进。然而,又一次被拒绝了。希特勒将决定权交给了A集团军群,很显然伦德施泰特并不想要恢复进攻,他不想承担装甲师独自向敦刻尔克推进而没有步兵师掩护的风险


从此我们可以看出,伦德施泰特相当支持“停止前进”命令,而他本人在此过程中应当负与希特勒同等甚至超过其的责任

 

◎ 为什么要停止前进?

 

关于德军下达“停止前进”命令的原因,一直是敦刻尔克谜团的核心。可能最具有传奇色彩的就属“金桥神话”了,据称希特勒有意留给英军一条退路,为英国远征军在英吉利海峡搭建了一座“金桥”。

 

 类似的文章非常多


发明这一神话的就是希特勒自己


在6月2日的军事会议上,他发表了长达30分钟的演讲,一刻不停地赞美英国人,并且表示自己想要与之媾和。他对参加会议的将领说,如果英国远征军在敦刻尔克被征服的话,英国也许会认为有损体面,必须与德国战斗到底以此来洗刷耻辱。他希望以听任英国远征军逃跑的办法来博得英国的好感,他在自己的“政治遗嘱”也中提到,“在敦刻尔克,我有意放过了英国人。”

 

诚然,希特勒对英国人有好感。然而如果希特勒真的想要放过英国远征军的话,为什么还要命令空军轰炸敦刻尔克呢?


实际上这是希特勒为了掩盖自己的军事错误而编造出来的谎言,在5月24日他还下令要歼灭位于敦刻尔克的联军。

 

◎ 位于敦刻尔克的沙滩

 

◎ 希特勒于24号签署的第13号指令,里面明确写道要阻止英国远征军逃走

 

在笔者看来,德军停止前进的原因无非就是以下几点:

 

1. 对过于突进的装甲部队的侧翼安全上的顾虑;

2. 装甲部队需要休整;

3. 为之后的“红色方案”保留装甲部队的实力;

4. 希特勒和一些将领认为敦刻尔克附近的沼泽地带不适合装甲部队进攻;

5. 空军总司令戈林的保证。


◎ 结语

 

事实证明,德军在敦刻尔克停止前进是一个致命的错误。由于糟糕的天气以及自身实力不足,德国空军根本没法阻止盟军撤退。

 

到了26号上午,伦德施泰特也坐不住了,他急忙驱车去见克莱斯特和霍特,他们两人都急切渴望能够恢复进攻,于是伦德施泰特又将最新的战况告诉了希特勒。于是希特勒按照伦德施泰特的建议于当天13点30分取消了“停止前进”命令。

 

◎ 5月26日法国北部的战场态势图

 

在此期间,各装甲部队正忙于休整、重组,等到装甲师形成进攻队形前,宝贵的时间又被浪费了!


一直到27号8点,德军才恢复进攻。然而,这时他们需要面对的是坚固的防线,由于降雨导致土壤泥泞,装甲部队的推进有了更多的困难。德军已经丧失了拿下敦刻尔克的最佳时机。最终有将近37万联军成功逃离。

 

◎ 5月27日法国北部的战场态势图

 

而这一切都应归咎于伦德施泰特于23号晚上下达的“停止前进”命令,以及希特勒在24号对这一命令的确定。

 

参考资料:

1.《奇迹般的撤退》

2.《希特勒战争密令》

3.《The Blitzkrieg legend:the 1940 campaign in the West》

4.《Dunkirk:German Operations in France 1940》

 

(END)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古代皇帝为何对「万国来朝」情有独钟?| 循迹晓讲


希特勒:我看德国妇女的子宫,早该管管了 | 循迹晓讲


中国酒(流)桌(氓)文化,谁是始作俑者?| 循迹晓讲


养虎为患:是谁促使苏联重工业迅速崛起?| 循迹晓讲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