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为啥每个俄国大帝总得防着水兵? | 循迹晓讲

赛艇队长 循迹晓讲 2022-05-03


循迹 · 用文化给生活另一种可能


主讲:赛艇队长

策划:赛艇队长

责编:马戏团长

全文约2600字 阅读约8分钟


俄罗斯海军因为战斗力比较拉胯,所以水兵们被逼上岸(参见:吃了海狗丸?苏联水兵们为何上岸后比陆军很猛?| 循迹晓讲)。


逼上岸的水兵养成了另一个习惯,那就是造反。


第一次大规模的水兵闹事发生在日俄战争末期。


俄国国内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异常尖锐,国内到处都是火药桶。而当时黑海舰队的许多经验丰富的军官和士兵被调至太平洋舰队,去支援远东战事,留下一群老兵油子、新兵蛋子和一群废物点心军官。


1905年5月份俄国对马海战失败,第二,第三太平洋舰队全军覆没,海军士气低落谷底,任何一件小事都有可能引发严重事件。


当年6月,在旗舰“波将金”号上执勤水兵发现前段时间买的牛肉已经腐烂了,上面爬满了蛆虫,问军官:“怎么办,中午土豆烧牛肉还做不做了?”军官说:正常做啊,用醋和盐水洗洗,又是上好的牛肉了。


◇ 图为:1905年7月,康斯察坦,“波将金”号的水兵们下舰前的照片。前排左二是军舰委员会的领导人马丘申科


前文提到,俄国士兵的士气已经低到极点,每天能支撑他们干活的就是一日三餐,其中土豆烧牛肉是最硬的菜,士兵早就盼上了。等菜端上来发现原来是臭肉,一些水兵开始绝食抗议,副舰长带头镇压,枪毙了一个领头绝食的,这下愤怒的水兵揭竿而起,把副舰长打的血肉模糊扔进大海,然后控制了整个军舰。


◇ 图为1905年7月,停泊与康斯察坦的“波将金”号,主桅杆上已经悬挂罗马尼亚国旗。该舰而后被俄国政府收回,并改名为“潘泰莱蒙”号


在这之后,“波将金”号还准备带动整个舰队造反,但没什么人响应,只能自己跑到罗马尼亚寻求政治庇护,一年后罗马尼亚交还了军舰也引渡回部分水兵,整场风波才告一段落。


“波将金”号起义事件只是当时俄国社会的一个缩影,贵族和官员对底层民众不停的盘剥和欺压,民众在不停的忍耐一旦突破了忍耐极限,就一定会迎来一次大爆发。


到了1917年二月,因为粮食短缺俄国国内爆发二月革命,但新政府没解决物资短缺问题又出现十月革命,在两次革命中,海军要塞喀琅施塔得里的水兵都是先锋中的先锋,在二月革命中,喀琅施塔得率先起义,随后整个波罗的海舰队都应声而动。


◇ “阿芙乐尔”号刚服役不久就跟随俄国联合舰队绕了大半个地球参加日俄战争,对马海战后,侥幸逃到菲律宾,一年后才返回俄国母港。十年后,阿芙乐尔号上水军哗变,炮击冬宫 。二战时参加列宁格勒保卫战,被德军击沉。胜利后苏联人把这位“老革命”打捞出来修复,一直停泊在涅瓦河畔


后来的十月革命里,波罗的海舰队也给他们相当的支持,他们开出“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炮打冬宫,此后这艘船就成了革命的图腾。而基地在革命成功后也获得了“红色喀琅施塔德”的美称。但就是这么一支参与革命的元勋部队,却在1921年选择背叛革命。


1921年的时候,苏俄还在一边打内战一边对外输出革命,打仗没有军费,列导师就只能实行“战时经济政策”,把俄国民众的口粮尽可能的压缩,因为打仗越来越费钱,民众的口粮也跟着一点点被克扣,天天累得半死却连吃都吃不饱。


而且契卡还大规模滥用酷刑,全国到处都是大规模处决事件,人们觉得支持你们是为了吃饱饭,是为了获得更好的政治环境,能获得更多的粮食,现在你这么搞那凭什么支持你?面对民众的这种情绪,苏俄政府一点都没在意,反而为了获得更多粮食,继续削减民众的口粮,即便是工厂的熟练工人一天也只能获得一千克的黑面包


◇ 居然还有这种选择题


终于,工人忍不了了先发动罢工,喀琅施塔得的水兵很同情工人的遭遇,因为自己也是这样,每天在挨饿,但那些军官就像一个个贵族一样生活,有宴会、仆人和司机驾驶的汽车。


1921年2月28号,波罗的海舰队的船员起义,要求“为所有劳动人民提供平等的口粮”和“农民的自由”,短短两天,他们就占领了喀琅施塔得全境。


◇ 水兵起义


苏俄政府一开始没当回事,几个大头兵闹事能闹出多大风浪,派出周边防卫部队去镇压,但这些人里有很多同情水兵的人,经常成建制的投奔水兵阵营。这时候苏俄政府才慌了神,托洛茨基下令图哈切夫斯基组建一支集团军,让他在最短时间内平息叛乱。


在经过八天的血腥鏖战,进攻方派出6万人,用了大炮、毒气,付出了一万人阵亡的代价后,起义终于被镇压。经过这次事件,苏俄政府终于意识到“战时经济”政策玩得有点过火,于是开始调整思路,向新经济政策转变。


◇ 进攻喀琅施塔得


到了几十年后的1975年,当苏联又一次遭遇危机时,又是海军军官和士兵发动起义。


当时苏联处在勃列日涅夫统治之下,官僚机构的僵化和腐败已经到了极点,波罗的海舰队“警戒”号反潜舰的副舰长萨布林觉得,苏联如果持续这种情况,一定会走向灭亡。


◇ 出生于海军世家的瓦列里·米哈尔洛维奇·萨布林


◇ “警戒”号


他计划在列宁格勒通过广播讲话,痛斥苏联的这些弊端,进而号召全国罢工活动,一直到苏联政府出面解决这些问题。


于是,他拿下了舰长控制了整艘军舰,并关押了所有不服从命令的军官,在没有任何人下命令的情况下,军舰升火起锚奔向列宁格勒。不过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个疏漏,一个军官绕开守卫跳水逃跑,向上级汇报情况,上级一开始以为丫喝多了胡咧咧,发现“警戒”号擅自行动才明白过来不对劲。


弗尔索夫中尉泅水报信


这时候睡梦中的勃列日涅夫被电话惊醒,得知情况后他的反应除了震怒之外,还是震怒,因为根据汇报来看,这场革命的矛头,分明正是对准了自己!震怒之余,他下令苏联海军和空军不惜一切代价把它拦住,必要的时候,不择手段,把它击沉。


听到命令后波罗的海舰队一半的军舰全都出动参与围剿,空军两个团都带着炸弹起飞,警戒号双拳难敌四手,被炸坏了船舵后只能在原地打转,这时候警戒号的舰长也干掉了守卫,重新获得军舰的指挥权。


萨布林被打伤后制服,军舰连着他都被押送回基地。后来苏联为了掩人耳目,说萨布林是想叛逃到瑞典,而且在审判他的时候,所有程序也是能简化就简化,赶紧枪毙了拉倒。


警戒号上的军官水兵全被革职或降职发配,军舰也从波罗的海舰队调到太平洋舰队,即便是这样勃列日涅夫还觉得不解气,他又下令把同型号的军舰全都降级,原来级别是反潜舰,按照西方的标准属于驱逐舰那个级别,降级后成了护卫舰。


◇ 每个军舰都配有“阅览室”,读书看报,接受思政教育是海军官兵的传统


◇ 俄罗斯海军基地分布


为啥俄国海军这么喜欢造反?


这其实是有原因在里面的。首先是海军士兵有文化,目不识丁是没法上舰的,这样就有革命的条件;再就是海军得驻扎在海港城市,四通八达接触的消息多,他们知道外面的世界多精彩,也知道现行的政策多不行,这样就有了革命的理由。


而且还要强调的是,没人天生喜欢造反,除非吃不饱饭,你让他们一天三顿有肉吃,也就没人跟你唱反调了。


*本文首发于「循迹晓讲」公众号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配图源于网络,若有侵权,后台联系删除



◎ 长按识别上方二维码,即可报名参加相关线下活动


(END)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曾经世界第一的苏联电子工业,为啥被美帝“弯道超车”?| 循迹晓讲


吃了海狗丸?苏联水兵们为何上岸后比陆军很猛?| 循迹晓讲


美国史上最成功的骗子:“营销鼻祖”巴纳姆 | 循迹晓讲


古代丧葬制度,为何成了变相炫富的仪式?  | 循迹晓讲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