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帝国为何遍地“师爷”? | 循迹晓讲
循迹 · 用文化给生活另一种可能
主讲:谢承汇
策划:谢承汇
责编:马戏团长
全文约3500字 阅读约10分钟
常言说:学成文武艺,货卖帝王家。自从科举制度创立以来,中国古代读书人,十年寒窗苦读,为的就是走仕途做官。
但到了明清时期,这项制度存在一个大问题,尤其随着八股文考试的通行,读书人只看圣贤书,甚至出现了“历年科举考试精品作文选”这样的速成本。有些考生只需要熟读一些这样的“优秀文章”,就可以中个举人,拥有相当的社会地位。
这样一来,科举中第的举子,除了会写标准格式的文章,对其他事儿一窍不通。真当了官,如何处理日常政务,成了一大难题。于是,师爷这种特殊行业就孕育而生。
师爷这个名字,相信大家既熟悉又陌生,不少影视文学作品里都有他们的身影。不过他们具体是干什么的,可能比较陌生,今天我们一起梳理一下,师爷这个特殊的行业。
首先来说,师爷这个叫法并不确切。师爷是老百姓对这个行业的民间称呼,在清朝往来公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师爷的官方称呼一般是:慕客、幕友、幕宾。从这个名字里,我们可以感受到师爷和官老爷的关系很不一般,是幕僚,宾客,甚至是朋友的关系。
在中国历史上这个职业由来已久,早在先秦时期就有雏形。当年孟尝君养了3000门客,这帮门客各司其职,帮孟尝君干点儿技术性的工作。他们就是师爷最古老的原型。
◇ 《鸡鸣狗盗》连环画
可以说自汉魏六朝至唐宋元明清,这种幕僚传统一直保留,不过就是或明或显而已,
到了明清时期,幕僚和师爷发展到了顶峰。能当师爷的人,一般都是科举不中的考生,别看他们读书不行,但在官场混的风生水起。师爷也成了不少读书人入仕的一种方式。
师爷这个词正式出现是在清朝,清末有个学者叫徐珂,写了一本反映清朝制度民间生活的书《清稗类钞》,里面写到:盖仆从之于官,称老爷;于幕友称师爷。刑名、钱谷二席均得此称。
这里面的刑名、钱谷就是师爷的种类。分别掌管司法和钱粮等工作。除此之外,一个衙门里还有书启师爷、征比师爷,负责帮老爷写公文和征税。可以说官老爷在衙门,离了师爷什么都干不了。
◇ 晚清时期,师爷的形象
因此,在官场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对外官老爷跟师爷的关系是上下级;对内,师爷比老爷还厉害。有些资历较深的师爷,老爷会特别尊重他,见面得叫声“老夫子”。
清朝时期,由于师爷数量太多,渐渐成了一门生意。每次科举发了皇榜,新晋官员也分配了工作,一般来说是去地方上当个县令。从北京去地方花销不小,那会儿交通不便,又有上任时限要求。
有些穷官雇不起车,没法按时到达,那官就丢了。这时候,会有团伙盯上这个穷官,一般来说,为首的都是经验丰富的师爷,举手投足说话办事儿都特别有范儿。这个师爷拉拢一批人,找到穷官,借他一笔钱,让他上任。
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饭。最为交换,官老爷上任后,衙门里,必须用自己这帮人,从师爷到仵作捕快用全套。到了任上,他们帮老爷克扣地方百姓,挣了钱先还账,剩下的双方商量怎么分。
师爷都成大老爷的债主了,自然地位很高,加上平时工作离不开他们,这些师爷成了官府实际上的大老爷。在清朝,师爷被称为“隐形的部门”。
◇ 晚清时期,师爷的形象
说起清朝的师爷,就不得不提其中人数最多、影响最深远的:绍兴师爷。
清朝官场流行这么一种说法叫“无绍不成衙门”,每个衙门里都得有绍兴人,要不衙门就运行不下去。这中间有些人确实品行败坏,弄得绍兴师爷虽然能干,但是民间口碑特别不好,最后弄得整个绍兴地区口碑都不好。就连祖籍绍兴的鲁迅先生,在介绍自己祖籍的时候,都只说是浙江人,绝口不提绍兴的事儿。
绍兴籍师爷多了,就有不少沾亲带故的,还涌现出了几个师爷家族。像是清中期著名师爷许葭村,除了他以外,他叔叔大爷、舅舅、兄弟子侄、女婿外孙有不少干师爷的。他们游走于不同的衙门之中,官场那套玩的比老太爷还溜。而且相互扶持,共渡难关。
◇ 还有一部《绍兴师爷》的古装电视剧
就拿许葭村来说,他曾经在直隶省的一个县里做师爷。有一次,他供职的县太爷被京官弹劾,这个京官说,自己去地方组织祭祀活动,这个县太爷在祭祀的时候左顾右盼,属于大不敬,应该革职问斩。皇帝很生气,派人下来查明情况。
钦差查案,肯定不会到县里,而是到县太爷的上级,臬台衙门调查。恰好,臬台衙门的师爷是许葭村的叔叔,许葭村写信,让他叔叔想办法关照一下。叔叔找到臬台老爷,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告诉他。恰好臬台老爷也为这事儿着急,毕竟京官的弹劾他是知道的。如果弹劾成功,自己也会因“管教不力”吃瓜落。但如果直接申辩,恐怕得罪京官,日后招来更大的报复。
许葭村的叔叔沉思片刻,想到了一个办法。
第二天,钦差找臬台,问他是不是看见县官在祭祀的时候左顾右盼。臬台说:“下官在祭祀的时候,站在县官前面,看不到他有没有左顾右盼。而且这人平时小心谨慎,应该不会犯这错误。”这套说辞就是许葭村的叔叔教的。
◇ 许葭村的《秋水轩尺牍》与袁枚《小仓山房尺牍》、龚未斋《雪鸿轩尺牍》并列清代三大尺牍
钦差一听就明白了,按理说,弹劾县太爷的那个京官,同样站在县太爷的前面,他要不回头,肯定看不见县太爷干了什么。所以不是京官说谎就是他也左顾右盼,犯了大不敬之罪。
后来钦差回京复命,皇上听说后,找来弹劾县太爷的官员问话。一顿吓唬,那个官员招了:自己确实诬告。只因为这个县太爷没给自己贿赂,于是才诬陷他大不敬。皇帝很生气,后果很严重,这个京官最后被罢官,而县太爷和许葭村安然无恙。假如没有叔侄之间相互帮助,县太爷的乌纱肯定丢了,那肯定得牵连许葭村。
除了许葭村,绍兴还有几个知名的师爷家族,像是徐氏家族、娄氏家族,都是干师爷出的名,出过十几名著名师爷。
话说回来,为什么绍兴师爷人数这么多?
主要有这么几个原因:首先来说,绍兴自古以来就盛产文化人,科举入仕的人相当多。绍兴是清朝有名的进士生产地,有清一代,进士数量全国第六。没考上的人更多,大量学子没法通过科举入仕当官。按现在话说,聪明人太多,内卷严重。
◇ 到了1905年,随着科举制度的废除,一时间大量读书人没有了出路,转而支持了革命党
既然考不上,就只能找别的出路。中国传统社会留给他们的出路并不多。种地不会,当老师嫌废,商人在那个时期有属于低贱的职业,读书人瞧不上。适合自己干的,似乎就只有师爷这条路了,同时他们还能间接参与政事,也算是随了自己心愿。
除此之外,还有一条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绍兴的地理位置。
绍兴位于钱塘江以南,钱塘江往北是一片平原,人人不愁吃穿,自然读书风气很盛。读书人嘛,正统出路就是做官,师爷这种属于自卖自身,看中利益,属于小人才干的,坚决不干,所谓小人喻于利。
◇ 绍兴县的地理位置
而绍兴往南,就没有这么好的条件了,七山二水一分田。这种地方特别容易出狠人,不是落草为寇就是外出闯荡,反正读书和儒家道德跟他们基本绝缘。既然这样,那喻于利这种事儿,就没什么不能干的了,能活着就行。
大家都是经商的,闯荡的,读书风气就没那么重,反而是看中实际利益。到今天不也是如此,温州义乌就在那边,大企业家遍地都是。而绍兴恰恰处于这两块地儿的交界,既有懂得读书,也懂得利益至上。他们从事师爷这个职业,太正常了。
师爷这么厉害,也有弊端。他们势力庞大,关系盘根错节,之前提到过,师爷在清朝叫“隐形的部门”。朝廷肯定不能允许这帮人一手遮天,兴风作浪,总想找个办法废了他们,只不过一直没有合适的替代品。一下子都废了,自己的官员什么水平,朝廷是清楚的,肯定天下大乱。只能一边防着他们,一边用着他们。
◇ 《曾国藩日记》中提及有名有姓者3110多人,跟他有过或深或浅关系的亲友同僚,《曾国藩通鉴》中梳理出425人。其中,有200多位在不同时期经常出入他的湘军大营或两江总督府。图为李鸿章
到了晚清时期,洋务派代表李鸿章向朝廷建议,发展现代化专业人才,让海归留学生们学以致用,传统师爷这才慢慢走下历史舞台。很讽刺的一点是,提出废师爷的李鸿章,年轻时也当过曾国藩的幕僚。
而从师爷这个行业的发展历史来看,从嘉道以后,这个圈子的风气越来越差,出现明显的“劣幕化”趋势,到了晚清,甚至被当时的社会舆论认为“凡幕皆劣”,幕为“亡国之媒”的地步,在当时人们的眼中,“师爷”已成了一门心思专干坏事的人物。
归根结底,师爷这个行业能吃的开,根本原因在于科举考试制度的问题,选拔官员的屏蔽内容不能考核他们的行政能力。既然选拔官员的方式出了问题,自然导致官员能力低下,不能应付日常事务。那就只能依赖师爷的帮助,也只能看着这个行业渐渐做大了。
▲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即可获得徐恺主讲的《荣耀,毁灭与新秩序-闪击苏联》音频专辑。注:购买过《荣耀,毁灭与新秩序》大系列专辑的用户,可以直接收听第一章《阴云密布》第二章《横扫欧洲》,不必重复购买
★历史大咖正在进驻循迹晓讲ing,我们将帮助您成为百万UP主,讲自己的漫聊,阐述您对历史事件的独到见解。
★想成为我们的合作伙伴吗?想成为循游线下领队吗?想加入循迹大家庭吗?有录制过的小片,Volg,写过的讲稿,欢迎给我们投喂。
★投喂方式:添加微信号:readrenxin,和我们聊聊你有趣的想法。
*本文首发于「循迹晓讲」公众号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配图源于网络,若有侵权,后台联系删除
(END)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二战时期,英美的心理战为何对德国人没用?| 循迹晓讲
日美开战后,11万日裔美国人遭到什么对待?| 循迹晓讲
国本之争:万历朝推到的第一块多米诺骨牌 | 循迹晓讲
土耳其海峡为何是俄国的“七寸”?| 循迹晓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