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老百姓:皇帝老儿借兵打仗,凭啥拿我的钱抵债? | 循迹晓讲

赛艇队长 循迹晓讲 2022-10-14


循迹 · 用文化给生活另一种可能


主讲:赛艇队长

策划:赛艇队长

责编:马戏团长

全文约3000字 阅读约10分钟


上回说到古代借钱这个话题,借钱还钱就行了。那如果借兵打仗,不论输赢,拿什么还呢?

借兵大概在两种情况下会发生,第一种,在中原没有大一统王朝的时候, 一些地方诸侯实力不够还想称霸一方,就得通过“借兵”来实现自己的宏图霸业。


当年晋文公重耳流亡到秦国,晋国国君是晋怀公,秦国认为晋怀公背弃盟约,准备另立重耳,于是借给他几千人马送重耳回国登基,成了晋文公。晋怀公自觉大势已去狼狈出逃,最后被杀在黄河边。


◇ 影视剧中的重耳形象


晋文公登基仅一年后,周王室就发生了一场兄弟内乱,兄弟两人都摇了人,周襄王的弟弟王子带私生活不检点,在宫廷里勾搭自己的嫂子,也就是周襄王的王后。周王一听勃然大怒,本来小时候就不待见你,现在居然还把绿帽子戴到我头上来了,准备按流氓罪判弟弟死刑。王子带听说后赶紧跑到北方狄人部落里,用境外势力的支持反叛王室,周襄王打不过弟弟就逃到了郑国,然后向秦国跟晋国借兵请求平乱。


晋文公手下跟他说主公你跟周天子同宗同源,保护天子的活你得抢着干,今天要是让秦国领先的话,往后你就没法对天下发号施令了,晋文公一听有道理,赶紧劝退了秦军,并亲自把周天子护送会京城,周襄王大为感动,亲自把两块土地赐给晋国,这才有了后来晋文公称霸的故事。


这种借兵的事在春秋战国时期发生过很多,究其原因就是各诸侯实力有限,能调用的兵力就那么多,要是想搞点什么大动作就必须要对外借兵。


等到大一统政权成立后,理论上就不需要借兵了,但因为王朝战斗力不行,还是得管人借兵来打仗。


在西晋时期,晋武帝总结前朝灭亡教训觉得一定要让宗室有政权有兵权,这样中央有事他们才会来支援,结果拿了权力的宗室们没等中央有事,自己先打起来了,打来打去发现自己手里人不够,就找外族借兵接着打,成都王司马颖向匈奴借兵,西晋宗室司马腾向乌桓借兵,并州刺史刘琨向鲜卑借兵,整个中原大地是胡兵当道。


回纥汗国骑兵


几百年后唐朝也一样,安史之乱爆发后,唐肃宗李亨没法平定这场叛乱,就派人去周边的回纥汗国借兵,作为大唐的邻国,回纥汗国表示唐回两国一衣带水,不是盟友胜似盟友,先后三次借兵给唐朝,帮助唐朝收复了长安、洛阳两京以及河北等大片失地,避免了唐朝亡于异族之手的命运,对大唐可谓有社稷再造之功。


说到这各位可能想问,兵借了这么多,到时候该怎么还,要是借来一群精锐,还时候都是缺胳膊断腿的伤兵,或者说全军覆没没的还,这可怎么办?


在古代统治者眼里,这些兵其实不是人,而是自己拿来交易的筹码,他们死不死不重要,只要在还兵的时候还够数量就行了。不过,能往外“借兵”的统治者们大多是并不关心借出去的士兵是不是一人不少都能回来,他们更在意的是自己所能获得多少其它的好处。因此直接归还士兵的情况在历史上还是比较少见,更多是封官许愿、裂土封疆。


刚才提到的回纥,他们之所以答应借兵,是因为唐肃宗承诺要对大汗进行册封,赏赐大量的金银财宝,还答应收复长安和洛阳以后,城里的财富、人口,回纥人能拿多少就拿多少,只要把这两座城池还给唐朝就行,最后甚至还派了唐肃宗的幼女宁国公主进行和亲,嫁给了回纥汗国的葛勒可汗,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嫁出去真公主,之前嫁的都是宗室成员的女儿比如说文成公主,甚至干脆就是把宫女送出去。回纥在得到这些好处后,他们这才同意出兵。


此外,唐回两国还约定了双方此后进行了长期的绢马贸易,也就是用唐绢来买回纥的马。这很明显就是不平等交易了,当时的唐朝根本不需要那么多的马,但是没办法,这就是答应“借兵”的代价。


这种借兵方式很容易得不偿失,表面上打赢了这场仗,但实际上会给国家带来更深的灾难。


当年周幽王因为宠幸褒姒,废了原来的太子,废太子找到他外公申侯,两人找周朝的仇人犬戎借兵。过去犬戎深居内地,周武王对他们不放心,就把这群人悉数迁到苦寒之地,这等于二环的学区房突然迁到通州村里了,还不给补偿款,换成谁心里都得不满。


◇ 周代迁都图


所以申候找上门借兵的时候,犬戎带着国恨家仇非常痛快就答应了,最后攻陷都城镐京,杀了周幽王,出去报复心态,他们干完活以后没有退回北方,而是在镐京附近大肆劫掠,不仅周王朝数百年的基业毁于一旦,西周的旧都岐、丰之地还都给占了。被废的那个太子登基后发现这地儿没法待,只能东迁到洛邑建都,西周自此灭亡。


到了近现代借兵的教训依然不少,在直奉战争中,奉系军阀张作霖兵力有限,找到日本人与之谈判,承诺他们到时候东北的矿产资源和铁路命脉可以拿去用,日本发兵协助张作霖,让张大帅打了胜仗,还顺利成为了北洋大总统。


这就到了该兑现承诺的时候,张作霖接过谈判承诺书,在上面签了一个大大的“阅”字,把日本人彻头彻尾的耍了一遍,自此日本人怀恨在心,于是一年多以后制造皇姑屯事件,炸死张作霖。


讲到这各位可能就看出来了,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借你兵一定是为了更大的好处,要是这一趟生意没好处,那连一人一马都看不到。


电影《英雄郑成功中的郑芝龙一家


1646年清军打进福建,军阀郑芝龙的地盘岌岌可危,情急之下他写了8封求援信,交给日本天皇和幕府将军,因为他自己娶了平户藩家臣田川家的女儿,年轻时还拜谒过德川幕府的将军德川秀忠,可以说人脉很广。


结果幕府在商量是否借兵的时候,德川家御三藩之一的纪州藩藩主德川赖宣说“国家出援兵,无功则不仅为本邦之耻,且长期与外国结仇,成为永世之害;如我兵有功,得其地亦荒其田,于国无益,反招后世之弊,不可从其请”。


输了自己脸上不好看,还跟清朝结仇,就算赢了,经过长年累月打仗自家的地也荒了。御三藩的藩主都是德川家康的直系子孙,血缘与将军家最近,势力也是诸大名中最大的,德川赖宣的谨慎论调在幕府内部和大名中赢得了广泛支持,最后,幕府决定拒绝南明的援兵请求。


郑芝龙感到无力回天最终投降清朝,儿子郑成功继续起兵抗清。


◇ 外国人记载的郑成功军队


时间到了1658年,郑成功认为北伐时机已到。再次求援日本,并在对清檄文中称已经获得14国的帮助。这次日本依然是拒绝了,只是提供了武器的帮助。第二年,郑成功北伐失败。从此很难有大的作为。


即便如此,郑成功没有放弃寻求日本帮助,在1660年,日本再次资助郑成功火器,倭刀,火铳等军事物资。郑成功前后四次与日本交涉,日本虽然没有借兵,但是对物资进行了援助。翻看历史,在郑成功与清朝的战斗中,可多见倭刀,倭铳的字眼。说明日械装备还是起到了一定作用。


总的来说,借兵这件事属于饮鸩止渴,无数例子都说明了,这种行为只解得了燃眉之急,并不是长久之计,就算是用借来的兵打胜仗了,后边也极有可能会遭受意想不到的代价。


因为你借了兵就意味着你的底牌已经亮出来了,是在告诉别人自己武备废弛,那接下来别人稍微一动歪心眼,过来打你就是分分钟的事。


(END)


◇ 微信扫描或者长按图中二维码,即可报名参加循游线下活动

    

★历史大咖正在进驻循迹晓讲ing,我们将帮助您成为百万UP主,讲自己的漫聊,阐述您对历史事件的独到见解。


★想成为我们的合作伙伴吗?想成为循游线下领队吗?想加入循迹大家庭吗?有录制过的小片,Volg,写过的讲稿,欢迎给我们投喂。


★投喂方式:添加微信号:readrenxin,和我们聊聊你有趣的想法。


*本文首发于「循迹晓讲」公众号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配图源于网络,若有侵权,后台联系删除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拥挤的房间:一个人的身体能住下24个灵魂? | 循迹晓讲


“古代罗翔”们帮人打官司,为何反而声誉不佳?| 循迹晓讲


雍正:你要能参倒给我办事的人,你是我爹!| 循迹晓讲


古代频频大赦天下,为啥不怕激起民愤? | 循迹晓讲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