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泰缅铁路:战俘劳工负重前行,日本鬼子岁月静好? | 循迹晓讲

三喵先生 循迹晓讲 2023-10-22


 循迹 · 用文化给生活另一种可能


主讲:三喵先生

策划:三喵先生

责编:马戏团长

全文约2800字 阅读需要8分钟


◇ 手机微信扫描识别图中二维码,即可报名参加赛艇队长的沈阳故宫线下活动

◇ 手机微信扫描识别图中二维码,即可报名参加赛艇队长的天津博物馆线下活动

◇ 手机微信扫描识别图中二维码,即可报名参加赛艇队长的天津五大道+庆王府线下活动

◇ 手机微信扫描识别图中二维码,即可报名参加头牌老师的北京线下游活动

讲到二战日军,他们在战争中犯下的暴行是绕不开的话题,在这累累暴行当中,举世公认最严重,最令人发指的是有三个,第一是南京大屠杀,第二是泰缅铁路,第三是巴丹死亡行军。

南京大屠杀咱们中国人都熟,巴丹死亡行军是日军在转移战俘时的大规模虐杀暴行,那泰缅铁路是怎么回事?修铁路,怎么会是暴行之一?今天就来聊聊泰缅铁路的故事。

◇ 图中红色虚线内是日军在二战期间最大势力范围 图为1941-1945年太平洋战争

◇ 东南亚地图

说起来,泰国在二战时期是日本的盟友,该国又是通向马来亚和新加坡的咽喉要道。而缅甸是日军新近占领的地盘,同时威胁着中国的后方和英国的殖民地印度,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日军横扫东南亚之后,十分迫切地需要把南洋的物资运到缅甸,用以加强这个桥头堡,为了解决这个需求,最好的办法就是修铁路,因此修筑具有战略意义的泰缅铁路也就被提上了日程。

不过泰国缅甸都是热带雨林,河流沼泽密布,想在这里修铁路非常困难,事实上20世纪初英国人就计划了这条铁路,但因为条件艰苦,成本高昂不得不放弃。

◇ 泰缅铁路路线

到了1942年,战局愈加紧迫,日军就重启了修路计划。当时日军的工程力量非常羸弱,他们粗略估算了一下,要想修通这450公里的铁路全程,怎么得六年时间,但日军高层根本等不起,为了加快筑路速度,他们想到了用战俘的主意,反正在日军的思想里,战俘不算人,想怎么折腾都行。而之前日军抓获的不少盟军俘虏,就可以拿来派用场。

◇ 日军看守的英军战俘

所以,日军除了派出一万多工兵之外,又往工地派了六万多名战俘,就这人手还不够,所以又征用了缅甸和马来亚的许多平民,具体做法可能大家在抗战剧里见过,就是派军队围着村庄,命令所有青壮年都去筑铁路,不然就死啦死啦滴。靠这种手法,硬是凑齐了30万民工。

人手够了,工程可以开工了,反正那些战俘和民工都不算人,死了白死,所以日军使劲儿压榨他们的劳动力。每个人每天的劳动量很大,到后来日军还给擅自加码,完不成任务的话,轻的就是扇耳光,重的就是直接赏赐鞭刑。到后来劳动时间也被逐渐延长,一开始是从天亮干到晚上十点,后来变成不干完不准休息,事实上就是一种零零七式的劳作。

◇ 正在修筑铁路的战俘

当然,这种劳动强度下战俘和平民自然出现大量地伤病,但日军根本不管。为了有足够的人手劳动,日本看守甚至把病号从棚屋里赶出来,为了让他们往前走,他们用棍棒敲打战俘们身上的溃疡创面,想让伤员在疼痛中加快前进脚步,很多伤病员就这样死在了日本看守的棍棒之下,或者直接累死在工地上。

此外,除了日军的虐待,对于战俘和劳工来说,热带气候下的病痛是更为可怕的敌人。在缅甸和泰国的丛林里,瓢泼大雨是家常便饭,战俘们住的棚屋顶上就是几片简陋的棕榈叶,一旦下雨,棚屋的地面就会被完全打湿,战俘和平民们只能睡在水里,皮肤都会被水泡得皱起来。长时间在这种境中生活,正常人都能给呆出病来。

像疟疾和痢疾简直就是家常便饭,而战俘和平民们连日高强度劳动,胳膊腿上很容易擦伤感染,一旦感染,要么就是接受简陋的截肢手术,要么就只能眼睁睁地等死。这么恶劣的医疗条件下,日本军医却不管不问,有人回忆说,有军医进到战俘们的营地,看到活着的人都瘦骨嶙峋露出了骷髅之相,嘟囔了一句地狱也不过如此,就扭头走了。因为在他看来,眼前的是鬼,不是人,根本不值得浪费宝贵的医疗资源。

◇ 受伤或感染疾病的战俘只能等死

这样艰苦的条件下,日军还经常克扣战俘和平民工人的伙食。筑路的时候一名还能劳动的工人每天能吃两顿饭,而一名病号每天能吃一顿就不错了,这所谓的“饭”是米中带蛆,还湿漉漉的,根本难以下咽。

有的战俘会想办法去用私人物品跟日本看守换吃的,或者去丛林里捉野生动物吃,但这毕竟只是一时之计,绝大多数人还是填不饱肚子。就这样,在日军,疾病和饥锇的虐待下,到了1943年初,那些还活着的战俘体重普遍掉了三分之一。这时候整个二战的战局对日军已经是相当不利了,日军很着急在当年冬天的雨季之前修好这条铁路,以此作为他们“打通大陆交通线”的一部分。

◇ 幸存下来的战俘都是这幅模样◇ 泰缅铁路的沿途路况以及地质环境 图为三喵先生拍摄

于是他们开始了加速运动,看守们发疯一般逼着战俘和平民去干活,有一名幸存下来的美国战俘回忆,在1943年,他连着干了一百三十三天高强度的工作,除了必要的休息和吃饭之外,就是不断地干活,甚至上厕所都不允许,直接拉到裤子里。而那一年的季风气候下,本来的旱季多出了许多暴雨天气,匆匆赶工的不少路段往往会在一夜之间被雨水冲垮,只能重新修筑,这期间战俘们自然会遭到更严重的虐待。

最终,这条铁路在1943年10月完工,用时仅仅一年多,比原计划的六年大大缩短。但在这种“工程奇迹”的背后,则是筑路战俘和平民的累累尸骨。

据统计,参与筑路的盟军战俘死了一万多,而平民死亡十万,所以历史学家称这段铁路为“死亡铁路”。有人说这铁路每根枕木下都埋葬着亡魂,真是恰如其分的说法。

◇ 北碧府(Kanchanaburi)展览的当时二战日军的机车 图为三喵先生拍摄

泰缅铁路修筑完成之后日军立刻将其用于军事用途,而盟军过去因为知道修路的是战俘,并没有对铁路进行空袭,等铁路修好之后也就没了顾及,几次狂轰滥炸之后,泰缅铁路上的几座大桥在1945年春天被彻底炸毁,日军希望借这段铁路打通大陆交通线的想法也就彻底落空。

到日本投降之后,当时日本修铁路时的虐待暴行被扒了出来,还活着的一百一十一名看守,有一个算一个,都被审判,最终三十二人被判处死刑,也算是给了冤死的亡魂一个交代。

◇ 成为旅游景点的泰缅铁路 图为三喵先生拍摄

 如今的泰缅铁路 图为三喵先生拍


如今的泰缅铁路在泰国境内还有一小段可以运行的线路,小火车穿梭在雨林中,成了很多人去打卡的景点,而在这美景背后,泰缅铁路的历史慢慢也被遗忘,或者被改编得面目全非。

◇ 正在修筑桂河大桥的英军战俘◇ 纪念因修筑桂河大桥而死亡的战俘铭牌 图为三喵先生拍摄

1957年有一个英国影片《桂河大桥》是以泰缅铁路的修筑为背景拍摄的,电影名字当中的桂河大桥的确是泰缅铁路的一处重要节点,但整个电影要突出的,是英国军人在被俘时也保有尊严,而不是修筑铁路的悲惨人间地狱。

◇ 如今驶过桂河大桥的火车 图为三喵先生拍摄

◇ 如今的桂河大桥桥面 图为三喵先生拍摄


事实上,根据一些战俘回忆,整个桂河大桥的工地在泰缅铁路中算是最轻松的了,所以这片子虽然拿了奥斯卡奖,但却的确淡化了那群为筑路而死的战俘的悲惨遭遇,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吧。

◇ 泰缅铁路实拍 视频为三喵先生拍摄并提供

*本文首发于「循迹晓讲」公众号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配图源于网络,若有侵权,后台联系删除


(END)


◇ 手机微信扫描识别图中二维码,即可报名参加赛艇队长的沈阳故宫线下活动

◇ 手机微信扫描识别图中二维码,即可报名参加赛艇队长的天津博物馆线下活动

◇ 手机微信扫描识别图中二维码,即可报名参加赛艇队长的天津五大道+庆王府线下活动

◇ 手机微信扫描识别图中二维码,即可报名参加头牌老师的北京线下游活动

    

★历史大咖正在进驻循迹晓讲ing,我们将帮助您成为百万UP主,讲自己的漫聊,阐述您对历史事件的独到见解。


★想成为我们的合作伙伴吗?想成为循游线下领队吗?想加入循迹大家庭吗?有录制过的小片,Vlog,写过的讲稿,欢迎给我们投喂。


★投喂方式:添加下方微信号,和我们聊聊你有趣的想法。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在古代,一个优秀干部要具备什么能力?| 循迹晓讲


桀骜不驯的苗人,为啥专给大清上眼药?| 循迹晓讲


武训:一个乞丐凭啥被写入正史?| 循迹晓讲


明清搞“改土归流”本意是好的,都是下面执行歪了?| 循迹晓讲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