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教孔见】文以化人三启径(之七上) ——略说儒文化对意象—意境说的贡献及存在论美学观照
编者按
编者按:“诗联浙江”公众号特色栏目“诗教孔见”约请著名诗家孔汝煌先生的系列诗教理论文章。已陆续刊登《育人理念看诗教》四期共12篇、《文以化人三启径》六期共18篇文章。本期内容承上期《审美的文化精神是诗词意象—意境的本体存在》一文所说:“就意境说的美学基础而言,是以道家文化为主,兼采儒、禅的互补结构;就诗人群体作品意境所表现的形而上文化精神而言,则是以儒家文化为宗,兼及道、禅的互补模式为主流”,在张岱年《中国文化精神》基础上,就儒学对意象意境文化与美学的贡献作些简要梳理(以《论语》与《周易》为儒文化的代表文献),并进而对其略作存在主义美学观照。本文分上中下三篇刊出。
文以化人三启径(之七上)
——略说儒文化对意象—意境说的贡献及存在论美学观照
孔汝煌
一、《论语》对意象—意境文化与美学的主要贡献
本段主要以《论语》为主要文本依据,对其中与意象—意境文化及美学相关论述作些归纳。
《论语》是儒学的基本经典,是对孔子诗学与美学观点进行梳理的主要依据。首先,孔子论诗本体,重表现说。对诗言志说的“志”的涵义有多方面阐述。志,指家国怀抱,如《论语·公冶长》记载孔子与颜渊、子路言志,孔子回答子路“愿闻子之志”的问话时说:“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据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73页)志,又指思想,《论语·为政》提出了著名的诗的“思无邪”(据同书第15页)说,对这个“思”字,后人多理解为思想、意思。志,包涵情感,是孔子诗论中的重中之重。《论语·泰伯》:“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同书第114页)兴,朱熹解释是“感发志意”和“兴起,感动奋发也。”(转引自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50页)当指打动情感以激励志向。孔子把“兴于诗”作为君子修身成人的基础,突出了诗以情感人的特点。《论语·阳货》提出了著名的“兴观群怨”说(据《论语译注》第258页)。同样,把以情感发的“兴”放在了孔子诗论四字纲领的第一位,而“怨”则是诗表明或引起对社会现实的不满方面进行批判的情感态度。孔子直接评诗不多,在《论语·八佾》中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据同书第42页)可见孔子对诗的情感表达及其尺度的重视。综上可知,孔子对诗的审美主体可以表现言志、抒情、达意的认识已相当全面而自觉,明确认识到了诗的本体是理性与感性相互调节、和谐的思维活动的表现。其次,孔子诗论已深入到了美学层次。孔子重视诗的情感陶冶作用,且有了对审美情感与审美境界的初步认识。《论语·述而》记载:“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同书第98页)是说审美愉悦高于并不同于生理快感。
《论语·先进》记载孔子与弟子又次“各言其志”,孔子独许曾点的志向:“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据同书第166-167页)这是孔子启发弟子奋发志意,莫忘为自己心里留一审美境界。这是因为孔子承认追求适度的快乐而不放纵自己是人的合情合理的欲望,《论语·季氏》中记述了孔子的“益者三乐”与“损者三乐”的主张:“乐节礼乐,乐道人善,乐多贤友。益矣。”反对“损者三乐;“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据同书第245页)这里也着重反映出孔子以理节情的主张。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联系看,孔子大力倡导以其中庸哲学为基础的审美“中和”观,影响及后世,汉儒提出了“温柔敦厚”的诗教纲领,在创作上则倡导“主文谲谏”、含蓄蕴藉的诗歌风格。再次,孔子基于诗乐的社会作用,提出了善美统一的伦理美学与人格美学观。《论语·八佾》记载着“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同书第46页)《论语·八佾》:“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同书第33页)《论语·里仁》:“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同书第48页)延伸而至对君子的人格要求,《论语·雍也》:“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同书第85页)“文”指文饰,即外在的美,必须与“质”即内在的道德修养的善统一谐和,才能算是君子。又次,孔子诗论已具意象——意境说的实践范式。孔子亲手删定《诗经》,深知《诗经》中许多篇章借助自然物象表达思想感情的动人效果,因而在《论语》中记载孔子的形象化言论比比皆是。如:《论语·子罕》记载“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同书第126页)“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同书第131页)“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同书同页)“……孔子对赋比兴的意象语言艺术运用得极为纯熟。《论语·子罕》记载:“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同书第134页)《论语·雍也》记载:“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同书第87页)这显然已深入到了借岁寒松柏、仁山智水等意象以象征君子人格的意境层面。后者是后儒“比德”说的先声,其对意象——意境美学的重大影响延续至今。孔子上述系统的诗论与美学观点为意象——意境的文化内涵与美学基础打上了深深的儒家文化烙印。(待续)
作者简介
孔汝煌,男,高级讲师退休,中华诗词学会原理事、诗教促进中心副主任,浙江诗联学会原常务理事、特约研究员,当代校园诗教倡导与践行者之一。著有《鉴湖集》、《诗教文化刍论》。主编有《中华诗词曲联简明教程》、《中华诗教与人文素养》等。
图片:网络(侵删)
审核:郭星明 邵高锋 黄浴宇
终审:王 骏
本刊编辑:徐吉鸿 姚 立 程瑞文 潘龙文
本期编辑:程瑞文
本栏目投稿邮箱911392163@qq.com
【诗论纵横】浙西词派与清溪文化(1)||开展浙诗研究 助力文化强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