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严酷的真相:京籍暴涨升学内卷化,出路何在?

京籍娃暴涨

前阵子网上一直在热议北京新生儿2020年比往年年少了3.2万人。


水木学区版谈到一个京籍暴涨带来的问题。

2021年各区报名人数:朝阳区13168人,前2年只有8041和7712人,70%的涨幅;海淀区从1.6万人涨到2.1万人,40%涨幅;昌平从3184人到5436人,暴涨70%,剩下区普遍也都20-40%左右不等的涨幅。


这个京籍变化的大方向,更深层次影响了孩子未来升学之路!

举例子:如果你的娃是2017年出生的,你朋友的娃是2019年出生的,面临的压力一个天上,一个天下。

为什么?因为2017年是全面放开二胎的次年,京籍新生儿人数是17万人。而2019年,京籍新生儿人数是11万人,高低之差达到6万人,2010-2020年快速攀升的出生人口,尤其在2017年17万户籍出生巅峰,是2003年大低谷的3倍多。这个问题你看清楚了吗?娃生在2019年,那么就不需要那么惨烈鸡娃、补习。这个时代,不是简单地把孩子送入好学校就行,而是需要家长获取信息,不断迭代规划。

多校划片,名额到校,公民同招,增加了更多不确定性,孩子们面临激烈的竞争很多父母只醉心埋头鸡娃,却没有抬头看看,整个逻辑已经变化!这几年接触下来,看到几种不同的父母:

1、焦虑升级,娃很小就要开始“打基础”,海淀妈妈+黄庄儿童是标配;

2、抓紧落实学区房。自信只要学区房,就有优势了!

3、放弃逼迫,反正升学不看成绩,转而让娃开始自由发展兴趣爱好,等娃的天赋跑出来,再决定是否专注在学业上。

……

无论是哪种父母,教育的“仗”这场硬仗,在规划认知上,我们要做不断颠覆认知,迭代思考,过去的逻辑不一定适用你未来的孩子!

鸡娃逻辑已变,接下来要注意!


竞争是如此之激烈,转圜的空间是如此之小,聪明而有远见的家长是从来不会懈怠的。不仅鸡娃,也努力鸡自己。家长之间认知的差距,比孩子成绩差距大得多。孩子的成功因素由这些主导:

学区30%+家长财务支持30%+孩子属性40%

往期推荐


ssf郑重声明,事关2021小升初

我说什么来着幼升小魔幻大戏开演吧?

北京市义务教育入学服务平台,附:2020年zzp报名通知要求

人大附中初二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儿童智力发展水平及测试机构一览

人分招生简章及问卷,附一年级课表

小舍得里最可怜的孩子是谁?欢欢,子悠,还是米桃?

中考五五分流为何加剧教育“内卷”?

朝阳某社区的散步,竟然保住了单校入学,和ZY精神不符呢

政治局会议信息量巨大,天价学区房真的要凉凉了


五一劳动节第一天,建了个知识星球,首批只邀请初一及小升初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