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投资实盘月记2022年10月

日拱一卒的笑叔叔 笑叔叔侃投资
2024-09-21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尽管近期股市回暖,但我的行文思绪依然停留在10月底的那个冰点,本文也只是站到10月底的视角来完成,这一切,都是拖延症惹的祸

Part1投资收益

截止2022年10月31日收盘,年度收益率为-23.59%。 其中股票收益率为-20.85%,基金收益率为-31.26%。同期沪深300指数涨幅-28.98%。

附上9月份的数据:截止2022年9月30日收盘,年度收益率为-6.37%。 其中股票收益率为1.45%,基金收益率为-23.61%。同期沪深300指数涨幅-22.98%。

可以看出,2022年10月,我的实盘市值下跌18.39%, 其中股票下跌21.98%,基金下跌10.01%。同期沪深300指数下跌7.79%。

所有收益率基准均为上一个年度最后一个交易日的收盘价格。

2020年是我的价值投资元年,如果2020年1月1日,我的总市值净值为1,则截止目前为。按照当前总投资时间为2+10/12=2.83年,计算出平均年化收益率为2.80%。

年内收益净值曲线如下:

Part2当前持仓

Part3本月交易

  1. 2022年10月19日,卖出陕西煤业,平均成交价格22.04元。
  2. 2022年10月19日,买入贵州茅台,平均成交价格1662.96元。
  3. 2022年10月26日,买入古井贡B,平均成交价格105.37港币。

Part4投资小结

1关于白酒

当前白酒实际持仓占比由上个月的47.40%上升至56.71%,包含了基金中的白酒占比,持仓比例正常。占比上升的主要因素是买入茅台与古井贡B。

茅台的提价压力

关于提价,今年四月我与朋友聊天,写过下面这段话。

  1. 提价的博弈。提价可以增加公司营收与利润,不提价可以保证经销商利润与茅台高层的灰色收入。博弈双方很明显,改革派是以丁董为代表的具有前瞻性的核心管理层,保守派可能会涉及到集团甚至更高的权力层面。从这个角度来说,我觉得改革派占优势。丁董上任一年以来,工作力度有目共睹,从去年取消茅台国际大酒店购酒资格这件事情,就能看出他已经在内部开始肃清腐败。这次让丁董过来掌舵茅台,我认为他以及他背后的实力,应该不会低于保守派背后的实力。只要丁董有意愿让价格市场化,这件事情就会顺理成章。

  2. 提价的趋势。短期来看,不提价可能占上风,毕竟损失利益的一方,可能拥有更高的话语权重。长期来看,提价是必然的,纵观古今,错误一定会被纠正。否则这种严重违背经济规律的畸形价格生态,必将引发其他矛盾,最终也会导致提价的发生。

  3. 关于2022年提价与营收及利润的关系。我认为,这个问题可以不必担心。首先,不提价完全不会影响营收与利润的增长目标(20%或者更高),但提价也没什么坏处,仍然可以通过调控成品酒销量,来控制营收与利润的增长幅度。

  4. 关于2022年会不会提价。我认为,这个问题主要的症结,取决于管理层内部的沟通与协调,以及与经销商的利益重分配方案。茅台虽然很强势,但也没必要去得罪经销商,在这个方案没有获得大多数经销商认可之前,可能不会强行提价。毕竟风水轮流转,谁都不知道下一个白酒的寒冬何时到来。

然而,现在我们知道,至少在2022年,普茅提价似乎已经成为泡影。

如果放到现在来写这段话,我可能还要加上一条:经济形势与宏观政策的影响。

由于疫情的长期肆虐,国内当前经济形势不容乐观。茅台做为高端消费品,在经济萎靡的时期,提价自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而且,茅台由于其行业龙头地位与天然政治色彩,越来越多地受到社会的关注与监督。茅台提价已经由一个单纯的商业行为,被强制加入了其他影响因素。尤其在当前共同富裕的大方针下,如果茅台依然仰仗其垄断式护城河,对普茅进行提价,很可能会面对一系列舆论压力,并带来深层次影响。

另外,再从提价的实际效果角度出发,分析下提价的意义。

以前曾经写过一篇《换个角度推导茅台2022年的营收》,其中有一张图,统计了普茅的经销商出货量。

从图中可以看出,普茅大部分营收来源于高利润营销渠道,传统批发代理营收占比已经不足30%。假设批发占比不变,普茅提价100元(10%左右),那么普茅批发渠道会增加32亿左右的营收,大约增长3%左右。

在此情况下,普茅提价对于整体营收的贡献幅度有限,并不是最迫切的。

这可能也是普茅尚未提价的原因之一。

但我坚持认为,普茅当前的出厂价,并不合理,已经严重偏离其市场价值与行业地位。如果在接下来的一年中,疫情得到稳定控制,经济快速复苏,那么茅台一定会抓住这股春风,果断提价。

2关于腾讯

当前腾讯实际持仓占比由上个月底的24.44%下降至23.74%,包含了基金中的腾讯占比,持仓比例正常。占比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股价下跌。

先看看有关腾讯股价的数据:本月下跌近22.82%,本年度下跌近53.46%,年内最大回撤近56.18%。

如果没有价投的理念在支撑,可能大多数人都无法承受这种下跌带来的冲击。

在上个月的月记里,我简单聊过对腾讯的看法,基本面问题不大,大环境不太确定。

但10月的下跌,很明显是资本对大环境的信心缺失造成的。

网上有很多传言,大部分是悲观的。尤其是前段时间互联网公司与运营商合作之后,各种解读层出不穷。

在此,我列举下网传的各种可能性,并尝试去分析。不过这些分析,是基于我浅薄的认知基础,很有可能是错的。

国有资本入股腾讯

一直以来,国有资本入股、控股、吞并腾讯的传言层出不穷,比如某集团收购南非大股东的股权,某运营商入股等,尤其是与联通合作后,不少标题党大肆发挥,着实蹭了一波热度。

如果说国有资本真的想介入腾讯,这么做的意义是什么?我只想从我的视角分析下。

  1. 谋求利润

树大了必然招风,腾讯每年有上千亿的净利润,难保会有人眼红。那么谁会眼红,并想来分一杯羹呢?无非就是国家或者个人。不论是哪个,我认为都不成立。

首先,我不认为国家有这种动机,就算有动机也不必这样做。唐朝老师在文章中提到过一个形象的比喻:每个公司都有一个隐性但客观存在的股东,享有公司利润10%~25%不等的分红权,而无需承担股东义务。这个股东就是税务局。

如果只是谋求利润,那么仅需调整所得税优惠,“利润”来的远比入股更加快捷,而且还没有入股后的义务风险,比如亏损。

其次,我不认为个人有这样的能力,即便有能力的,可能也不会等到现在,更不会用这种方式。之前的种种传闻,包括南非大股东的实际股权归属等,最终都被证明是谣言。

  1. 谋求控制

挺这种说法的人可能最多,我同样也认为不成立。

谋求控制的目的是为了控制什么呢?

如果说是为了战略发展,我认为意义不大。腾讯的管理层是否出色,是否能否胜任未来的战略布局,其他元素的介入是否会产生积极影响,这些问题,我觉得已经存在着很清晰的答案,画蛇添足是不明智的。

如果说是为了安全与监管,我同样认为意义不大。回溯过去几年,不论是针对游戏等涉及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领域,还是社交等符合国家政策要求,腾讯都已经做到了严格的自查与管理,不但满足甚至超出了监管的要求,在互联网企业中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如果说是为了监管,控股显然毫无意义。

微信支付业务被央行整合

这个问题,我觉得可能会发生,但仍然认为意义不大。

支付业务的整合,主要是支付接口的整合,对于不论对于商家或者用户,都是有利有弊。

利在于简单方便,以后商家无需支持多种支付方式,用户终端也无需安装多种APP,只要一个统一的支付接口,就可以方便地完成目前的支付流程。

弊也很明显,一家独大,一统天下,失去竞争。当商户和用户没得选择时,自然也就没有了话语权。

除此之外,我想再从能力或者情怀的角度,谈下这个问题。

二维码支付的初期建设与习惯培养,是一个很艰苦很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银行作为拥有最大优势的参与者,却没有在这个领域精耕细作。背后的原因可能很复杂,但我尝试总结一下:一是银行并没有这种前瞻性的眼光,二是银行不具备这样的能力与活力。

在这个历史的机会窗口中,阿里与腾讯敏锐地发现了千载难逢的商机,他们不吝投入,大力研发,充分布局,几年后,当大街小巷的路边摊便利店立起了二维码后,银行才回过神来,发现这块巨大的蛋糕,已经远离他们而去了。

于是银行开始搞各种聚合支付,不惜给商户加大返点力度,但仍很难在这个市场中分到一杯羹。习惯一旦养成就很难改变,支付行业更是如此。

随着手机终端的普及,二维码支付已经占据了支付行业的绝大多数市场份额。目前二维码支付已经非常成熟,技术层面不断更新换代,用户端不断简化,安全性不断提高。话说,创业难守业更难,后期的发展,更离不开这些互联网公司的努力与创新。

假设央行统一了支付接口,基于当前的技术能力与市场分布,维持现状是不难的,毕竟支付业务已经进入了稳定运营期。

但这个生意是否会继续拥有自我发展与创新的能力,我个人并不看好,原因上面已经说了。

如果央行与互联网公司成立合资公司,共同运营支付业务,也许是个可行的解决方案,但我依然不看好。

公司的发展与企业文化息息相关。即便是拥有了原互联网公司的人才,如果没有优秀的企业文化作为基石,最终的结果难以预料。

会有人说,他们建立了优秀的企业文化,就可以了。事实上,这等同于天方夜谭。如果具备这种基因,若干年前能够做出支付宝和财付通的,就会是他们。

如果一庄优秀的生意,被困在了一片贫瘠的土壤中,结果不仅是自衰,而且会催生出其它替代生意。就像当年的POS刷卡业务,迅速被二维码支付取代一样。

由于EMS的不作为,才有了顺丰快递;由于银行的不作为,才有了支付宝与财付通。

互联网公司与运营商合作

前段时间,腾讯与联通的合作获得无条件批准,一时之间遍布“混改”传闻。

本次联通创投、腾讯产投、有关员工持股平台将分别持有合营企业48%、42%、10%的股权,联通创投、腾讯产投共同控制合营企业,主要从事内容分发网络(CDN)和边缘计算业务。

这并不是互联网公司与运营商的首次合作,实际上,这种合作一直存在,从未间断。

比如:

2018年,阿里巴巴与联通成立了云粒智慧科技有限公司。

2019年,腾讯与联通成立了云景文旅科技有限公司。

2019年,芒果与移动成立了芒果超媒股份有限公司。

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引发市场关注的合资企业主营业务为CDN(内容分发网络),而在2019年2月,中国联通也曾与网宿科技成立了一家专注于CDN和边缘计算业务的合资公司。

所以,这大概率只是一次简单的合作而已,只是在这个时间点,被市场过度解读。

说到CDN和边缘计算业务,就多聊几句(以下这段内容,部分来自互联网)。

三大运营商的云计算业务中,中国联通的实力相对较弱。今年上半年,中国移动中标金额为128亿元;中国电信为126亿元;中国联通仅为78亿元。

而在互联网公司中,腾讯的云计算业务,也处于弱势地位,排在阿里与华为之后。

运营商的优势在于云计算基础设施以及网络资源的灵活调度与配置,就云业务而言,优势相对集中在IaaS层,而互联网公司云业务的优势是应用场景丰富,集中在PaaS和SaaS层,包括游戏、电商、直播等各种场景。从这个角度来理解,能够发现运营商在云业务方面与互联网公司展开合作实际上也是一种优势互补,也更加理性。

我更倾向于认为,这两家公司的合作,是一种“弱弱联手”,抱团取暖。

所以,之前的“混改”甚至“变天”一说,毫无根据。

综上所述,股权结构方面,腾讯存在风险的可能性应该很低,至少短期内,我看不到这种可能性。

但会不会有宏观层面因素,产生一些不可抗力,对腾讯造成影响呢?比如:

市场波动带来的影响

当前错综复杂的大环境,以及一些众所周知的原因,部分外资对于国内企业,尤其是在香港或美国上市的互联网企业,普遍抱有疑虑。外资在香港或美国,来去自由,加上国外并不缺少开放的资本市场,所以,在一定时期内,部分外资选择离开,也是可以理解的。

资本是最敏锐的,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可能引发资本的反馈。但敏锐并不能阻止它犯错,很多错误都在迷惑彷徨与信息不对称中发生。信息不对称是市场无效的根源。

我们不能说资本选择离开是不理智的,但客观上确实引发了市场的不理智下跌。

对于腾讯来说,除了投资业务,其他大部分业务的商业模式与市场价格的关联并不紧密,市场波动不足以引发其基本面的变化。或者说,就算公司退市,也不影响这部分业务正常经营。

但市场低迷也会引发一些问题,比如在投资融资、股权置换等行为中对资产的评估,外界甚至员工对公司的信心,以及舆论压力等等,长期来看,这会对腾讯部分业务的经营造成实质性影响。

这种影响不是腾讯自身造成的,管理层对此无能为力。

我很庆幸,生命中迄今为止的四十多年里,完全被经济高速发展的阶段所覆盖,充分享受了改革开放的红利。但设想一下,某位在1900年出生的人,他所面临的接下来的半个世纪,将会是多么悲催。

巴菲特不止一次地说过自己中了卵巢彩票,我们也应该庆幸,自己能够生活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

但过去的历史并不能做为未来趋势的参考,人类没有能力对接下来的几十年做出正确预测。

我们都知道,长期来看,宏观的影响几乎可以完全对冲,忽略不计。但这个长期到底有多长?这与很多因素包括当前的国际国内形势密切相关,很难得出一个标准答案。

也许,时代的一个波谷,就覆盖了某些人的一生。

资本的信心何时能够被重建,决定了市场何时走出低迷,市场的价格何时回归价值。

这是宏观的风险所在,尽管我们不能改变什么,但也不意味着要做鸵鸟。至少我们能做的,是持续关注,辅助决策。

在此重申一下我对腾讯的态度:

我会继续持有腾讯,近期无卖出计划。但如果股价继续下跌,我会非常谨慎的思考后再决定是否继续买入,甚至停止买入,虽然当前腾讯的持仓占比低于25%。

3关于基金

本年度大部分浮亏来自于基金,年初至今基金账户收益率-26.01%,跑输沪深300指数。

目前基金持仓中,沪深300指数基金的浮亏最高,基本同步于沪深300指数。

对于基金持仓,尤其是指数基金部分,暂时没有调整的计划。

以前提到过,基金部分的配置,尤其是指数基金,是为了将投资产品分级管理。我并不会将其与股票进行比较,而做出置换的操作。但我不排除将其与类现金资产进行比较,并选择更优的产品。

4关于换股

本月清仓了陕西煤业,换成白酒。

当初买陕煤,是抄了唐朝老师的作业,如今清仓陕煤,仍然是抄唐朝老师的作业,但这次只抄了一半。

卖出陕煤的资金,没有继续买入腾讯,而是买入茅台与古井B。下面试图把换股的逻辑简单梳理一下。

陕煤的优势

今年幸亏有了陕煤,才使得在这么差的年景中,整体收益率并不是很难看。截止清仓之时,共持有陕煤17个月,收益率117%(含两次分红)。这样的收益率,在众多被轮番捶打的市场中,显得尤其亮眼。

陕煤的收益由主营业务与投资构成。

2022年的主营业务利润基本为每季度75亿左右,四季度预计不会有大幅波动,因此全年主营业务按300亿来计算。

2022年的投资业务波动较大,尤其是三季度净亏损45亿,几乎将二季度的96亿盈利腰斩。市场走势无法预测,所以暂时不考虑四季度的波动,保持全年50亿左右的投资收益。

因此,陕煤2022年总利润可能在350亿左右。

按照陕煤前段时间的公告,2022年度分红比例不低于利润的60%,我们可以算出分红总额大概在210亿左右,相比与当前2000亿左右的市值,即便不考虑股价的变化,当前分红回报已经达到了10%以上。

每年10%左右的股息率,已经非常好了。如果能做到穿越周期长期持有,那也无需过度担心本金的风险。

陕煤就是这种仅靠分红,就可以考虑长期持有的股票。

陕煤的劣势

但为什么还要清仓呢?因为陕煤存在如下劣势:

  1. 周期股的波动性

煤炭是典型的周期性行业,其营收与经济周期紧密关联。虽然不能确定当前经济存在下行趋势,但从最近几年煤炭行业的增幅来看,我认为大概率走到了波峰,那么接下来可能就面临波谷了。

  1. 行业无成长潜力

煤炭企业做为重要的基础民生资源保障,我对其未来成长性不看好,因为煤电需求、煤炭价格管制、碳中和等一系列宏观与政策因素,注定了其利润不太可能长期保持增长。市场给予陕煤5.7倍PE-TTM,应该是对其成长性持悲观态度的原因。

当前陕煤的PE-TTM一直在6以下波动,分位点也达到了历史新低,大概0.5%左右。我认为,当前股价是处于低估状态的。

客观的说,这样一家现金奶牛型的公司,不管商业模式存在什么弊端,如果考虑当前的低估情况,仍然值得继续持有。

目前我仍然关注煤炭行业,包括陕煤、神华等。如果价格合适之时,我会重新买入,我认为,这类股权的确定性与收益率,远高于类现金资产。

之所以换股,是因为我觉得其它的股票,更加低估。

我们一直在寻找这样的机会:A抵达卖点的同时,B正值买点之下。事实上,这种机会真的是千载难逢。那么寻找一个合适的换股时机,便成了替代选择。这个时机与高估或者低估无关,只需考虑换股比即可。

换股的前提,是需要用股权思维来支撑的。

到底换什么

这是个很纠结的问题。

大多数朋友选择换腾讯,因为本月腾讯不但常守2字头,甚至出现了1字头的惊人时刻。这么便宜的腾讯是空前的,当然此处的便宜并不是单指股价。

但我在上个月的月结中,谈到了对于腾讯的担忧,我对腾讯的确定性产生了一些怀疑。虽然,我可能很大概率是错的。

如果排除了腾讯,那么最好的选择,无疑就落到了白酒上,这个我最喜欢的行业。

茅台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确定性。简单看看过往的财报,就会发现,茅台年初设定的增长目标,总能够在年底超额一点完成,甚至每个季度的同比增长也能遵循这个规律。这说明,茅台的营收和利润,在一定程度内,是可以自行调节的,是想要多少就有多少的。试问,这样的公司,在中国能有几家?这就是确定性。

茅台今年630亿的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0%,已然无悬念。我认为,至少在未来几年内,茅台仍可以保持这样的利润增速,这种成长性,也是市场赋予茅台三十几倍PE的原因。

相对于我换股之时,2.09万亿的市值,并不是很便宜,至少距离让我动心的买点,还差10%。但我青睐很久的一支股票,突然下跌至可视范围,我是很难保持淡定的,生怕这个机会稍纵即逝,再也买不到2万亿出头的茅台,所以就果断出手了。

然而,在几天之后,茅台就继续下跌20%至1.67万亿,可惜子弹已经打光,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它一次次冲击低位。

回想起来,自己的呆坐大法,还是修炼的不够火候,这需要时间,时间,时间,来慢慢熬。

我并不是在懊悔抄底抄到了半山腰,事实上这并不是抄底行为,我也不具备判断底部的能力,这只是一次常规的符合逻辑的买入操作。但这次操作,让我再一次深刻领悟这个已经说了一万次的道理:股价不可预测,只能利用。

而古井贡B的理由很简单,一、换完茅台还剩下部分零钱;二、bug依然存在。

这个bug再之前的文章里提到过多次了,不在赘述了。

其实,我现在也不能确定,这种换股,到底是对还是错。但我因为偏爱白酒,尤其偏爱茅台,我就手起刀落了。

关于陕煤与白酒,这两类股权的内在价值比较,有一个点,我始终没能梳理清晰。等我思考成熟了,再把它写出来,届时得出的很可能是换股错误的结论

Part5本月重要事项

此部分中的重要内容,已经融合到上一部分《投资小结》中了。我正在考虑将来本部分是否还要继续保留。

Part6本月阅读

《邓小平时代》

上个月没有读完,本月继续。

我读书的速度比较慢,也不想给自己压力,每天读一点就好。

对于本书的评价,依然保持我上个月的观点:

本书并不是一味的歌功颂德,对一些相对负面的内容,也进行了详细阐述,我个人感觉,作者还是很客观的。

通过书中大量细节的描述,结合之前看过的其他现代史书、部分电视剧,基本可以把邓公的一生梳理清楚。对其人物的形象,也由之前的只言片语,逐渐变得清晰丰满。

这是一本相当不错的书,推荐。

《走向共和》

之前看过几遍同名电视剧,是我最喜欢的近代史系列剧之一。

相比电视剧,书中的描述更加细腻客观。

通过这本书,部分改变了我对清末民国初的那段历史的理解,尤其是对那几位重要的历史人物,如慈禧、袁世凯、孙中山等,有了全新的认识。

不做更多的评价了,喜欢的朋友自己去看书吧。

洋河财报学习

洋河财报学习小组学习热情高涨,目前的进度情况是每周完成一份年报,并力争在年底前完成洋河历史年报的学习。

Part7本月运动(出行)

本月有大概半个月时间在外出行:

9月26日至10月6日在上海、宁波、杭州、十堰;10月13日至17日在合肥、池州与上海;10月20日到25日在青岛。

在外出行期间,每天的运动量也是很大的,虽然没有专门去健身房。

在杭州期间,与夸群的668群主、觉神、浮云大哥约饭喝茶。之前虽未曾谋面,但神交已久,见面后没有丝毫的陌生感。原计划的午餐时间早已结束,在店家多次善意提醒后,换到咖啡馆继续聊天,一直到傍晚才分别,仍然意犹未尽。

今后在各地旅行时,希望有机会多与志同道合的群友们喝喝茶,聊聊天,谈谈共同关心的话题。

在武当山,从金顶到南岩,持续几小时的下山行走,导致右膝盖旧伤复发,疼痛难忍,一度无法行走。回到大连后,休养了一段时间,外加服用氨糖,方才有所好转。

今日体重为74kg,环比不变。

最后,祝大家股市长虹!


笑叔叔侃投资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笑叔叔侃投资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